現在,醫院或是經營中藥飲片的藥房都有自動煎藥機,醫生處方的中藥飲片一般被煎成兩袋,分早晚或上下午兩次服,看來很是方便。另外,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的中藥配方顆粒(也稱顆粒劑,台灣稱科學中藥)逐漸盛行,逐步在中醫院「生根落戶」,方便了不少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藥的應用和推廣。但是,傳統中藥的實質是什麼?服藥的便利和療效究竟孰輕孰重?筆者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工作30餘年,就從文化傳統和臨床實踐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自煎更能促進藥效發揮
中醫強調整體觀念,除了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之外,醫與患、醫與藥、醫與護等也是整體聯動的。中醫臨床治病過程既要有就診時醫生與患者的互動交流,更需要在處方落實即飲片煎煮成湯劑過程中病人的參與,患者或家屬參與程度的疏密和認真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療效的高低,特別是煎藥的質量更是治病成功的關鍵。所以,從張仲景開始,煎藥和服藥的方法就明記於處方的下面,詳述煎煮的要求和湯劑的服法等。
筆者常對病人說,煎中藥就如同練書法一樣,怡情悅性、修身養性。冷靜和耐心就像兩味有效的藥引子一樣促進藥效的發揮,這在慢性病的治療和調理過程中尤為重要。筆者從事的慢性腎病的診療,大多屬於疑難病症,一時半會兒很難奏效,這就需要長時間的治療,病人的配合是極為關鍵的。在筆者的勸說下,一些不願服用中藥湯劑的病人接受了湯劑,一些不願意自己煎煮中藥的人能夠長期堅持自己在家煎煮。
顆粒劑最好別長用
中藥的煎煮方法多樣靈活,只有根據病情、藥材特性等選擇適合的煎煮方法,才能使藥效發揮出來。諸如先煎、後下、久煎、包煎在現代煎藥機上是難以實施的,顆粒劑的沖泡也難以發揮高溫煎煮時藥物的相互作用,簡單的一日兩次的服法不但服用量過少,也造成了服藥量的不均衡。現在臨床診治的疑難病例較多,病情複雜,往往需要復法大方,即多個經方、時方、驗方的綜合方可取效,草草煎煮、少量服用是不能奏效的。
筆者曾經統計過《傷寒論》所載的113個處方,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處方張仲景要求是「日三服」的,即每日早、中、晚共服用三次,這些都是調治慢性病的需要。筆者常說:「三三得九大於二四得八。」也就是說,每次服「3」,一日3次,合起來是「9」,一定多於每次服「4」,一日兩次也就是「8」的總量。每日三次的服法既避免了一次過量、影響食慾,又保證了藥物總量的提升和藥物的均衡吸收,按現代醫學的說法是保證了均衡的血藥濃度。實踐證明,這樣服用的效果很好,病人也容易接受。
誠然,煎藥機代煎和顆粒劑沖服方便攜帶和服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藥飲片的應用,是好事。但從重視療效角度出發,診治疑難病症和急危重症時最好還是選擇自煎中藥為好。筆者在診室里就張貼了為慢性腎病患者量身訂製中藥飲片煎煮和服用方法以及飲食禁忌,以方便患者和家屬的理解與執行。當然,如果疾病穩定、上班上學、出差途中、旅行出國等,選擇代煎或配方顆粒也是可以的,但最好只是短期為之。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盤點電視劇《推拿》中的健康誤區
央視熱播的連續劇《推拿》已經下片,劇中所展示的推拿手法和推拿理念卻引起了網友追捧。推拿按摩時是不是按得越久越疼就越好?為什麼說保健中心的踩背很危險?
推拿按摩專家表示,電視劇中的推拿手法有很多需要辯證看待,不能盲目模仿。
閃腰只需要「咔嚓」復位
《推拿》第2集中,崔雲在搬東西閃腰後。男主角沙復明讓其放鬆,旋轉了其腰部,只聽到腰部「咔嚓」響了幾下,復位後,腰不痛了。
專家:推拿復位前先照光
「劇中的崔雲其實是急性腰扭傷,俗稱閃腰。」虞樂華解釋,多人發病時並沒有搬重物,有的甚至只是刷牙等簡單動作時突然發病,主要是不協調的姿勢造成兩側腰部肌肉不平衡,導致腰椎關節錯位,壓迫到神經,令腰部疼痛難忍,活動不得。
「推拿復位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閃腰的人在沒有做過醫學相關檢查就進行推拿復位治療,很容易加重病情。」因此,做頸腰椎關節錯位復位之前,必須先拍X光,
有經驗的醫生對某一些錯位雖然可以摸出來,但是有一些突然腰部不能動的患者可能是骨折,或者曾患惡性腫瘤、結核,可能轉移到椎體,一旦用力扳動脊椎,可能造成腰椎斷裂,導致下肢癱瘓。
踩背按摩可以節省體力
推拿技師手被夾傷,為了繼續工作,沙復明教她為客人踩背按摩,說可以節省體力。
專家:踩背要慎重
虞樂華提醒,在休閒中心千萬不要進行踩背,很容易會受傷。
踩背是一種利用身體重量來為患者按摩的方法,推拿技師會比較省力,所以不少桑拿技師經常推薦客人踩背。但是,雙腳永遠沒有雙手靈活,而且身體的重量並非所有的客人都能承受,尤其是骨質疏鬆的人,很容易導致肋骨骨折。
手法重一點才會有效果
第8集,沙復明教女技師做推拿,示範按摩頭部的時候,女技師被按得嗷嗷直叫,沙復明解釋:「這說明你找對穴位了,其實客人來推拿時都希望手法重一點。重一點才會有效果,尤其是你們女技師。」
專家:疼痛表明推拿過度
「很多保健中心、推拿中心也標榜推拿要讓對方感覺到疼痛才有效。」但左瑞提出,從醫學角度上講,有嚴重疼痛的部位往往伴隨有軟組織無菌性炎症。疼是一種自我保護,就像是手碰到滾燙的鍋蓋會縮回來一樣,疼是一種警告,一旦疼痛就表明推拿過度了。
左瑞說,如果病人疼痛難忍,就應停止按壓,如果繼續大力度推拿就會造成局部無菌性炎症加重,患者會在第二天時疼痛加劇,甚至導致全身酸痛。如何才是適度呢?左瑞認為,按摩局部有酸脹、舒適的感覺就行了。
捏脊可緩解小兒厭食
《推拿》中提出小兒捏脊的療法可以緩解小兒厭食等症狀。
專家:家長也可以學會
左瑞認為,「很多小孩子對著滿桌飯菜就是沒有胃口,即使吃下一些,還是吸收不良、面黃肌瘦,這種現象在中醫上叫做疳積,推拿加點穴對這種病症很有用。」左瑞指出,小兒捏脊適用於半歲到十歲的孩子,即從小孩的屁股後面的長強穴,一邊捏一邊向上推,直到第七頸椎下的大椎穴,不用打針吃藥就可以治療小孩厭食。這些手法簡單,家長也可以學會自己每天給小孩捏脊。
另外,家長也可以配合其他穴位為小孩保健,比如小腿外側的足三里穴位,每天按揉五分鐘,一天一到兩次即可見效。
氣虛體質怎麼調理 多用黃芪可改善
如今人們的生活變好,因此對於養生保健也就越來越注重,當然不同氣質的人應該選擇不同的養生保健方法,而對於氣虛氣質應該怎麼調理呢,氣虛體質的人都有哪些症狀呢,下面就讓中醫專家帶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氣虛體質的人應該吃什麼。
判斷是否氣虛,首先看體態。氣虛體質的人都偏胖,但胖而不實,肌膚很鬆軟,就是常說的「虛胖」。中醫學對這樣的體質有一個專有名詞——「尊榮人」,即養尊處優的人。尊榮人體力勞動少,對他們而言,下地干農活是很不合適的,他們比較適合在四季恆溫的房間裡打打麻將、聊聊家常。氣虛體質的人也不耐寒熱,一熱就容易出汗,一降溫就怕冷怕風,所以很嬌貴,只適合在富貴人家生活。所以現在一些家庭條件優越的女孩子多有這種體質。此外,氣虛體質的人很容易疲乏,講話聲音較低,不喜歡高談闊論,容易患上感冒及內臟下垂等病,如胃下垂、腎下垂等,舌質偏淡,脈象偏細軟。
怎樣調理這種體質呢?一要加強鍛煉,越不運動,體質會越差,運動能讓身體被動地興奮,對體質改善很有幫助;二是可以通過食療來調理,最合適的保健中藥是黃芪,可以用黃芪泡水代茶,也可以用黃芪燉雞、煨湯等,味道甜甜的,很好喝。
氣虛體質常用的中藥方是「黃芪桂枝五物湯」,只有黃芪、桂枝、芍藥、生薑、大棗五味藥,沒什麼副作用,還可用於治療糖尿病、頸椎病、周圍神經損傷、便秘、坐骨神經痛、痤瘡等病。另一個方子「玉屏風散」含三味藥——黃芪、防風、白朮,每天適當服用,能很好地改善氣虛體質,還能治療和預防氣虛感冒。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認為氣虛要用人參,這其實是個誤區。人參更適用於消耗性疾病後期的病人,他們體質十分虛弱,屬於元氣虛衰,即虛在里。而黃芪治療的氣虛是虛在肌膚,二者大不相同。
春天多給孩子按摩這些穴位 推三關可調理脾胃
春天正是寶寶長身體的黃金季節,很多家長在這個時期注意多給孩子加強營養、注意鍛煉,其實這個時候如果同時多給孩子按摩幾個關鍵的穴位,通過推拿來增加經絡的運行和人體全身氣血的營養,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法簡便易行,孩子更容易接受。
改善寒性體質:白天用艾葉坐墊 晚上熱水泡腳
「寒為百病之源。」擅長中醫外治扶陽療法的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醫師夏公旭說,只有身體足夠溫暖才能陽氣順暢,身體才能抵禦外邪的入侵。其實,感到怕冷是寒性體質,怕吹風、喜歡吃溫熱的食物、早上一遇涼風就腹瀉等也有可能是寒性體質。如何改善寒性體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