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的禁忌:
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將用膳對象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熱,口乾,口苦,口臭,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FDPageBreak}
忌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如多吃薺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忌重「進」輕「出」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故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忌恆「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恆補不變,一補到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別被常規體檢忽悠你 專家建議體檢要個性化
現代人的健康意識日益加強,一年一度的體檢對於許多市民和單位來說,都是年底健康計劃里的重點項目。然而不少單位和個人在每年花了錢體檢之後,卻總免不了發生這樣的小意外:某某剛參加完單位體檢不到兩個月,竟然就查出了晚期癌症;某某幾個月前體檢,各種指標都正常,可卻突然倒在了單位的會議室里,死因診斷赫然寫著:心臟性猝死!
凡此種種,使得一年一度的體檢,在不少人眼中已經成了「走過場」和「心理安慰」,對到底能否早期發現些什麼疾病並不抱太大希望。
體檢,到底能查出什麼呢?
記者走訪了市內兩家大醫院的體檢中心。結果發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是現代人最容易在體檢中被發現的毛病。而專家提醒,如果希望體檢更有效,那麼在選擇項目的時候就要因人而異、個別對待。但對於單位體檢來說,為每個職工設計一套體檢方案並不現實。為此專家建議,對於一些特殊人群,不妨在每年的單位體檢之後,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再適當給自己的體檢加餐。
${FDPageBreak}
普通人 自發體檢只占少數
「截至這個月底,2010年到我們醫院體檢中心體檢的人數將近7萬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單位體檢。」廣東省人民醫院體檢中心主任麥韻屏介紹,在總的體檢人群里,單位體檢占了三分之二,其餘三分之一是個人體檢。
在個人體檢中,普通人群個人自發每年體檢者卻不多。麥韻屏說,很多參加個人體檢的人都不是自發每年參加的,大多是被別人勸說來的,甚至是被強制帶來的。
個人體檢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兒女看到單位體檢時高齡人士檢出的疾病多,想到父母已經很久沒有體檢,於是帶父母過來體檢;另一種是聽說周圍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群中有人忽然得了大病或患了絕症,受到強烈刺激,於是過來檢查自己是否也存在這樣的風險。
一個單位 六成職工高血脂
麥韻屏提到,針對每個單位的常規體檢,醫院都會做體檢總結報告,列出檢出異常的十大排行榜。
企事業單位體檢發現最多的異常從高到低分別是:女性的乳腺增生或結節高居榜首,每3個人中會有2人檢出;緊接著第二位是高脂血症,一般來說檢出人數占體檢人數的25%~30%;高尿酸血症排在第三位,檢出率一般也有25%左右;脂肪肝等肝功能異常也排在前幾名,檢出率在15%到17%左右。
而據廣醫二院體檢中心主任馮焯介紹,它們今年曾經為某大型國企的職工體檢,光是血脂異常的檢出率就高達60%。在該院今年進行的體檢數據抽樣調查中,檢出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血脂異常、脂肪肝和高血壓。此外,女性的乳腺增生則以38.64%的檢出率高居女性體檢檢出疾病的首位。此外子宮肌瘤和宮頸囊腫的檢出率也不低。
${FDPageBreak}
選擇體檢項目 也要有「個性」
除了性別和年齡,馮焯還建議應根據自己的職業、家族病史、生活習慣等情況選擇體檢項目。
若經常頸部不適或者時常落枕的人,應加拍頸部正側位X光片或MR。如有腰部、背部、骨盆疼痛的症狀,還需檢查骨密度,提防骨質疏鬆。建議所有經常頭暈、頭痛的人做腦部CT檢查,幫助早期排查顱內腫瘤、腦梗塞、腦溢血等。
嗜煙者,需重點增加肺癌排查項目,如胸正側位片、肺癌血清標誌物。
如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定期檢查視力、眼底。
有癌症家族史等危險因素者 ,體檢時一定要有所側重,重點檢查,方能及早發現癌症。個體化檢查可提高癌症早期檢出率。如有結、直腸癌家族史,家族性多發性結腸腺瘤,多發性結、直腸息肉等病史的高危人群,結、直腸鏡等檢查最好每1~2年做一次。
${FDPageBreak}
專家教你給常規體檢加餐
「為什麼我每年參加單位的常規體檢,體檢報告說沒有異常,但過了不久卻得了大病?」像這樣關於體檢查不出病來的抱怨很多,麥韻屏說大家首先要明白單位常規體檢是針對普通人群的一般性健康檢查,而不是針對特定人群的疾病篩查。健康體檢的目標是預防為主,是在未出現症狀前的定期全面檢查,其項目一般是常規性的。舉例來說,不少單位體檢都有心電圖,一般只能檢測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處在發病期的心臟疾病,而對於隱性的冠心病等早期心臟疾病的檢出率很低。因此,如果你想查出早期冠心病,就要自己為體檢「加餐」了。
馮焯認為,科學合理的體檢套餐設計應該講究男女有別。女性基本項目應包括乳腺、女性生殖系統的檢查,男性基本項目應包括前列腺等生殖系統方面的檢查。
除此以外,按年齡段分類,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常見病發病率及患病風險有所不同而給自己增加體檢項目也是一個方法。
30歲以上:建議30歲以上者體檢查頸椎片(尤其是白領工作者),女性需要關注乳腺的檢查。
40歲以上:建議40歲以上體檢者增加眼底檢查了解眼底情況,並增加腫瘤血清指標,以及加做肛門指檢,必要時腸鏡檢查排查大腸癌。
40歲以後各種癌症的發病率明顯增高,肺癌是目前全球男女的第一癌症殺手,因此此年齡段的體檢需選擇胸部正側位片而非胸透檢查,並適當增加肺癌血清標誌物項目(如:非小細胞肺癌抗原CF211、神經原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加強篩查肺癌。廣東還是肝癌、食道癌、胃癌和鼻咽癌的高發地區,體檢中應加選AFP、EB病毒的檢測。
40歲以上的男性還需注意前列腺B超的檢查,前列腺增生通常發生在40歲後,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將延緩疾病發展,降低併發症和手術風險。
${FDPageBreak}
40以上的女性建議選擇乳腺鉬靶(尤其是50歲以上女性)或聯合乳腺彩超檢查,加強排查乳腺癌並選做TCT加強篩查宮頸癌。
乳腺癌主要發生於青春期以後的成年婦女,35~55歲為好發年齡。45~49歲為我國乳癌患者最多的年齡段。體檢還可
10個小技巧讓食物營養翻倍
想要吃得健康,食材新鮮只是第一步,如何正確處理烹飪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大蒜怎麼煮才能抗癌?食物的外皮該不該削?廚房裡的小知識,很多人以為自己很清楚,但有些廚房小常識會影響食物的營養,卻不見得人人皆知。學會廚房10件事,做菜營養更高:
善用鐵鍋 營養翻倍
研究發現,用鐵鍋或平底煎鍋加熱番茄、蘋果、檸檬等,能提升鐵被人體吸收的量,將超過20倍。建議把富含鐵質的食物和酸性食物一起煮,就能把吸收鐵的量提升10倍。例如,煮豆子時加些番茄醬,可幫助吸收豆子含的鐵。
大蒜慢下鍋 防癌效果佳
大蒜的保健功效大家都知道,但高溫會破壞蒜氨酸,這種大蒜中最重要的抗癌、提升免疫力的酵素。建議切大蒜後別急著丟下鍋,先把壓碎的大蒜放置10~15分鐘後再煮。這麼一來,可以減少因加熱破壞營養素的程度。
花椰菜 水煮不如微波
你都怎麼料理花椰菜?千萬可別水煮。研究指出,水煮或蒸的方式,分別會讓綠花椰菜的維生素C流失34%左右,相對地,微波爐反而可以保留超過九成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C正是抗癌「高手」。
${FDPageBreak}
紅蘿蔔要先煮再切
英國研究發現,紅蘿蔔整顆水煮後再切,所含的抗癌複合物「鐮葉芹醇」比先切再煮多了四分之一。研究人員指出,紅蘿蔔切過後才煮,會增加讓營養素流失到水中的面積。相反,如果煮過才切,就能鎖住營養素,而且吃起來也味道更好。這是因為當整顆煮時,讓紅蘿蔔有獨特甜味的天然糖分含量,也比先切再煮,有比較高濃度。
番茄煮熟能護心
富含茄紅素的番茄經加熱烹煮,對心臟有益,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發現,不管用什麼方式料理番茄30分鐘,煮過的番茄釋出的茄紅素量都比生番茄的釋出量高得多。茄紅素、胡蘿蔔素等植物性色素,藏在植物的細胞壁,加了油脂烹調後,會有提升釋出營養素的效果,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
要補鈣,肉湯里加點檸檬汁
在家煮雞湯、骨頭湯時,記得倒些檸檬汁、醋或加點番茄,這麼做會讓肉湯里的鈣質增加64%。
果蔬別急著削皮
你習慣把茄子、蘋果、馬鈴薯的皮削掉嗎?如果是,你正丟掉食物的營養素。皮本身就是防止營養素流失的天然屏障,許多維生素和礦物質就是在表皮或表皮底下被發現。
只要食物的外皮在料理後能被人體消化,能吃的儘量吃。所以下次煮馬鈴薯時,先用流動的冷水衝掉表面的土塵和病原,並且刷洗乾淨,然後可用蒸、烤或微波的方式烹飪。
${FDPageBreak}
冬瓜皮、西瓜皮利尿消炎
煮冬瓜湯時,皮不要削掉,只需把皮刷洗乾淨,再連皮帶肉一起煮,利尿跟解熱的效果更佳。除了冬瓜,西瓜皮也具藥性。把皮洗刷乾淨,皮下那層白色果肉也保留,兩者一起煮湯,冷卻後喝,有消炎、排膿、利尿的功效。
花生紅衣別扔 它能防胃出血
一般人喝酒配花生時習慣將花生紅衣用手指揉掉,卻不知花生紅衣是一味非常好的止血藥。喝酒會讓血管擴張,如果胃黏膜、胃壁比較脆弱,喝了酒以後血管會持續擴張,很容易造成胃出血,而花生紅衣的抗凝血作用可預防胃出血。
快速炒肉絲比燉肉營養高
烹調時間長短也會改變食材的結構。例如肉類炒得太久,質地會變老,不利咀嚼及消化;而長時間燉煮,雖可讓肉質變軟,但肉類所富含的B族維生素也損失不少。不妨把肉切成絲或小塊,利於快速、短時間快炒烹調,比較能保留營養素。
隔夜菜不能做早餐
不吃早餐對身體的危害,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到。早餐一定要吃,但同時也要注意該怎麼吃,不該怎麼吃。不恰當的早餐飲食習慣,同樣會損害你的健康,帶走你的快樂。有幾種相當受歡迎的常見早餐吃法,您要記住:不能這樣吃!
真感冒?假感冒?6種疾病要分清
深秋冷空氣襲來,感冒又成為人們口中的「流行語」。鼻塞、打噴嚏、咽喉疼痛……是真的感冒了嗎?以下幾種疾病與感冒相似,常被誤認為是感冒,防治一定要對症下藥,別耽誤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