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萬物之靈的尊稱,但人也時時刻刻都在受大自然的影響。宇宙榮國陰陽運動,形成司機變化,從而影響萬物,也影響著人。所以養生的原則當然要順應天時氣候的變化,四季養生就是順時養生的精髓。
我們了解了在一天當中怎樣養生的方法,那麼一年當中我們怎樣養生呢?一年四季的養生也同樣要要掌握三個規律:陰陽消長運行的規律、氣機升降的規律、天氣地氣開合的規律。掌握了這三個規律以後呢,我們就可以養生長、化收藏,養陰陽、養五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黃帝內經》裡關於四季養生最出名的兩句。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四季養生的方法。
春夏養陽
春夏怎麼養陽呢?春天主生發,氣生發而陽光開始明媚,萬物復甦。《黃帝內經》就告訴我們"無厭於日",就是不要討厭陽光,這個時候要夜臥早起,去曬太陽,讓我們抒發肝氣,讓我們的生機和氣機隨著春氣來運轉,這就叫做四氣調神。所以,春天養生的重點是怎麼樣把你的肝氣和五臟氣與春氣來合拍、來協調。
春季養生以升發疏暢為特點,我們要注意使體內的陽氣漸旺起來。春天的氣候促使人血液循環加快,與肝臟的生理機能相關,若肝臟失常,就會出現一系列病症,因而春天宜養肝的道理就在於此。
夏天的時候,萬物茂盛,陽氣旺盛,這個時候就要充分的利用生機來保養我們的身體,來維護我們的生命。夏天重在養心,要多一吃點苦的東西,因為苦入心,對清我們的心火、對清我們的熱都很有好處。夏天我們還要多吃一點清暑利濕的東西,比如西瓜、綠豆湯等。關於肉,我們就多吃一點性寒的、性涼的,比如鴨子肉,而應該少吃一點雞肉等性溫的東西。另外,我們儘量要吃夏天成熟的食品,比如夏天成熟的瓜果和蔬菜。這樣吃東西對我們的心和脾胃都很有好處。
夏天的最後三十天,是養脾的時候,脾主運化,在這個時候我們要養化,就是要把東西煮熟了再吃。而且這個時候,大地要進入到成熟的階段了,穀子在灌漿了,瓜果差不多也快熟了。這個時候是我們養脾健脾效果最好的時候。
夏季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之氣相交,人們的情緒應該保持愉快,使氣機宣暢,精神外向。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心傷氣。還有夏季宜大量出汗,又有"汗為心之液"一說,所以心氣也最易耗傷。
秋冬養陰
秋天的時候是"入地戶"的時候,我們常說春分開始"開天門",秋分開始則"入地戶"。入地戶時,萬物要開始收藏,我們人體也要養收。天地經過了春夏以後,似乎也累了。萬物該長的已經熟了,果子、莊稼都收藏了,這個時候呢,人也應該轉為休息了,這叫作"收"。
秋天主要要養肺。肺經過了夏熱的燥,到這時就要多吃潤的東西,比如梨、藕、杏仁、貝母、百合這些東西,來養我們的肺、潤我們的肺,收斂我們的肺氣。
秋天濕度下降,是容易感冒的季節。秋天天氣乾燥,"燥"易傷肺,使氣宣發的功能受影響。從而引起乾咳少痰等症。所以要"無外其志,使肺氣清"就是秋養肺的理論依據。
到了冬天以後,就主藏了。這個時候萬物都閉藏,動物去冬眠了,花也凋謝了,樹葉也落光了,那麼人呢,人的身體也該休息了。冬天最重要的養生就是養藏,藏什麼呢?藏精,藏好了精則來年不會生病,所以說"冬不藏精,春必病瘟"。曾經有一個患者來找我看病,他老感冒,到春天我就不停地感冒。我說你冬天幹嘛了,他說這個冬天他一直在出差,累得一塌糊塗。其實這就是他在冬天沒有藏精補養身體而造成的後果。我告訴他現在補一補吧,趕快來個"春眠不覺曉",通過睡眠保養好精氣。
天時氣候反常的節氣最需要注意
一年四季陰陽消長變化是萬物生、長、化、收、藏的根本,因而養生要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四季的寒暑交替會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機能的不適,我們非常有必要順從24節氣的更迭,進行養生與保健。24節氣在我國的發祥極為久遠,它不僅是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更是指導人們養生、保健的秘寶。
二十四節氣大家都很熟悉,一個季節有六個節氣,一年就是二十四個。"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四季節氣歌。在二十四節氣裡邊,有八個節氣至關重要,我們講的二十四節氣養生裡面,重點講的就是這八個節氣:二至,即夏至、冬至;二分,即春分、秋分;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所以要挑這八個節氣,是因為這八個節氣代表了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氣候變化。在這幾個節氣到來的時候,氣候該變化就會變化,該冷就冷,該熱就熱,該下雨就下雨,該颳風就颳風;春天刮春風,夏天刮夏天的風,冬天刮的就是冬天的風。如果我們的身體順應四時變化,就像春天是溫暖的氣候,夏天是熱的氣候,冬天是寒冷的氣候,你秋天是涼風,那人就不容易生病。
如果反過來,如果春天刮的是反衝的風,或者叫做對衝風,就像冬天刮夏天的風,應寒反熱,夏天刮冬天的風,應熱反涼,有這種氣候變化的時候,你就要注意養生了,因為這種時令不正常的氣候是疾病最有可能會發生的時候。天氣暴熱或者暴寒,而你的身體呢或寒或熱,身體的虛實加上天時反常,你就容易得病,此時就要注意保養。
《易經》中講的天人合一的養生,告訴我們人的氣是天地所賜,那麼人的養生也就應該要根據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進行。這種養生哲理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一句話:順應自然則養生成功,違背自然則百病迭起。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警惕!皮膚瘙癢可預示七類疾病
皮膚瘙癢常是某些內臟器官疾病的信號,如果不仔細找原因,會延誤了某些內臟疾病的治療。發現皮膚瘙癢時應仔細查找與下列疾病是否有關。
1、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動脈硬化的人,血管的彈性降低,不能給大腦感受區域提供更多的氧氣和養料,致使這些區域的神經細胞缺乏營養,感覺功能發生障礙,於是出現皮膚瘙癢。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環不好,皮膚里的毛細血管常有代謝物不能排出,刺激皮膚上的感覺神經引起瘙癢。
2、肝膽疾病
肝臟和膽管發生毛病後,膽汁的分泌和輸送發生障礙,致使血液中的膽色素增多,刺激皮膚的感覺神經細胞,引起皮膚瘙癢。
3、內分泌系統疾病
糖尿病人的血糖濃度升高,甲亢病人的甲狀腺激素升高,都能通過血液循環,刺激皮膚的感覺神經細胞引起皮膚瘙癢。
4、泌尿系統疾病
患急慢性腎炎、急慢性腎盂腎炎的人,由於腎功能不全,血中尿素不能很好地排出,當血中尿素達到一定濃度時,便會刺激皮膚上的感覺神經細胞,引起皮膚瘙癢。
5、血液系統疾病
貧血病病人的血紅蛋白過低,白血病病人的白細胞過高,都會刺激皮膚的感覺神經細胞,引起皮膚瘙癢。
6、生殖系統疾病
男子的睪丸病變引起的雄激素過低,女子卵巢病變引起的雌激素過低,往往引起皮膚瘙癢。
7、皮膚病
90%的皮膚病都有皮膚瘙癢症狀,如癬、濕疹、蕁麻疹、接觸性皮炎、皮膚瘙癢症等。有些皮膚病和內臟器官的功能障礙具有一定的聯繫。
中醫五穴位治療空調病
夏日「空調病」高發。從中醫理論來說,這叫「寒包火」。由於氣溫高,人體出汗多,體表血管擴張,體內本來有熱,而長時間呆在溫度較低的空調房內,感受冷風的寒邪,引起體表血管、汗腺收縮關閉,使體內產熱和散熱失去平衡。一旦身體抵抗力下降,則症狀呈現寒熱並見。如果再加上飲食不節,過多攝入菸酒、高熱量食物,更致體內蘊熱,促成外寒內熱而導致「寒包火」型感冒。
這種情況下採用中醫療法,往往事半功倍。可從風池穴開始,沿著頸椎,慢慢刮痧直至定喘穴、大椎穴,再到迎香穴、太陽穴上輕輕刮幾下。一般情況下,患者會當即感到鼻子開始通氣,不再阻塞,頭部也不再昏昏沉沉,而清醒一些。治療幾天,「空調病」將會得到很大緩解。
「風池穴」是足少陽膽經的重要穴位,也是膽經與陽維脈的交會穴。風邪在此易化熱,又稱熱府,所以具有疏風解表、平抑肝陽、舒筋通脈的作用。它位於後腦勺下方頸窩的兩側,由頸窩往外約兩個拇指左右的位置。屬足膽經經脈的穴道,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大概與耳垂齊平。可用雙手食指、中指分別按住風池穴,用力按壓至稍感酸脹,或刮至有發熱感,具有清利頭目、通陽散寒的作用。治療「空調病」,起「生力軍」作用。
由於「空調病」常伴咳嗽,所以還要刮刮「定喘穴」。此穴位於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止咳平喘,通宣理肺。對支氣管哮喘,百日咳都有一定功效。
「大椎穴」位於第七頸椎下面的凹陷處,為督脈本經穴,又為「諸陽之會」,所以在臨床上應用甚廣,作用主要是祛風通竅,理氣止痛,針對熱病,比如發燒,還有就是治療頭痛,頸部疼痛等。艾灸或刮刮大椎穴,能治療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迎香穴」主要功用是祛風通竅,理氣止痛。鼻塞時按揉迎香穴,通常可緩解鼻塞。
「太陽穴」在中醫經絡學上被稱為「經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術拳譜列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由眉梢到耳朵間約三分之一處,用手觸摸最凹陷處就是太陽穴,能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對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效果較佳。
五色餐輕鬆解決夏季便秘上火
進入炎熱的夏天,不少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感覺排便不那麼順暢,更是沒有胃口按時吃飯。如果這樣持續兩天以上,還可能鬧上幾天的口腔潰瘍或是牙齦腫痛什麼的,這些反應統稱為「夏季便秘上火症」。這時不妨試試小編推薦的五色餐,通過安全無副作用的食療方式幫助你恢復健康。
濫用化妝品 小心季節性眼病賴上你
愛美的MM們總喜歡化「煙熏妝」和戴美瞳放大自己的眼睛,讓自己看起來更美。然而天天那麼折騰自己的眼睛,眼睛會不會抗議呢?炎熱的夏天,常化眼妝戴美瞳眼睛容易發癢,甚至會引起季節性眼科疾病!今天小編教你如何保護眼睛,預防季節性結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