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足療的注意事項

水量不可太少

泡腳最好用較深、底部面積較大的木質桶或搪瓷盆,能讓雙腳舒服地平放進去,而且最好讓水一直浸泡到小腿。

溫度不可過高

水溫不能太高。許多人覺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並不然。泡腳的最佳水溫在50℃以下,要求熱而不燙,感受水溫不要 用手去測量,最好就是用腳去感受。假如水溫過高的話,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

足療時間不宜過長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20分鐘為宜。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腦部易供血不足。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悶、頭暈,應暫時停止泡腳,休息一下。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覺能力差,應由家人先試水溫,防止發生燙傷。

足療時間要選好

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它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長期下來會使人營養不良。吃完飯後,體內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最好飯後半小時再泡腳。

女性經期不能隨意足療

女性經期出現的問題比較複雜,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藥泡腳,不但不會起到舒緩的作用,還可能會加重痛經等症狀。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達到治療痛經等經期健康問題的目的,最好能夠諮詢醫生,根據自身情況對症用藥。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秋季足療的適用範圍

1、婦科疾病:

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帶下病、盆腔炎、更年期綜合症、不孕症、性冷淡症等。

2、皮膚科疾病:

如痤瘡、黃褐斑、脂溢性脫髮、白髮、濕疹、神經性皮炎、牛皮癬、斑禿、帶狀疱疹等。

3、傷科疾病:

如肩周炎、頸椎病、慢性腰肌勞損、退行性脊柱炎、膝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等。

4、眼科疾病:

如老年性白內障、開角型青光眼、近視眼、迎風落淚、老花眼等。

5、耳鼻咽喉,口腔疾病:

如慢性鼻炎、鼻竇炎、慢性咽炎、口瘡、耳鳴、中耳炎、牙痛等。

6、腫瘤科疾病:

如乳腺癌、腫瘤放療與化療反應等。

7、男性疾病:

遺精、陽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睪丸炎、附睪炎、男子不孕症等。

8、兒科疾病:

小兒厭食症、小兒遺尿、小兒驚風、小兒營養不良等。

9、老年疾病:

冠狀動脈硬化、帕金森症、中風後遺症、半身不遂等。

女性足療的治療原理

循環學說

由於心臟有節律的搏動,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環流動,成為機體內外物質運輸和交換的重要通道。由於足部是處於遠離心臟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響,這些有害物質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積下來,造成局部皮膚組織變異的現象,如皮膚變色、皮下顆粒、索條硬結節等。通過採用足部按摩,可促進局部循環、血流通暢,最終通過腎臟等排泄器官將這些沉積物排出體外,恢復臟腑器官的正常功能。

反射學說

人體各個系統能彼此保持密切的聯繫、合作與協調,是依靠複雜的體液、神經等能流系統來完成的。足部分布著由許多神經末梢構成的觸覺、壓覺和痛覺等感受器,它處於人體最遠離中樞神經的部位,其信息傳遞的途徑是足部——脊髓——大腦,而脊髓有與各個臟腑器官連接。因此,足部存在著人體各個部位和臟器的信息,同樣足部受到的刺激也可以傳遞到全身,是一個反應最敏感的反射地帶,所以當人體各部位臟腑器官發生異常時,足部就會出某些相關的信息。

經絡學說

經絡學說是中醫的主要理論根據,是祖國傳統醫學的重要內容。經絡是一個「通道」,通道受阻人就會感到不舒服。經絡循行線是由人體各部位的穴點連接起來的,我們的雙足上有很多穴位,當我們按摩足部反射區時,就會刺激這些穴位,它同血液循環和反射原理一樣,沿經絡循行線進行傳導。這種傳導方式就像「多米諾骨牌」,從而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中醫認為「痛則不通,不通則痛」,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按摩足部反射區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

全息胚學說

「全息」,原是物理學中的概念,運用雷射拍攝下照片,其底片的一個部分仍可以複製出整體的影像。即每一個局部都包含著整體的信息,只不過局部越小,包含的整體的信息越少,複製出的整體形象越模糊而已。任何多細胞的生物體都是由一個受精卵或起始細胞通過細胞的有絲分裂而來的。因此生物體上任何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都包含著整體的信息,把這樣相對獨立的部分稱為「全息胚」。

秋季足療的8個偏方

艾葉泡腳。干艾葉50—100克。過程:想將水煮沸騰以後,加入涼水或等待水溫自己降低之後再去泡腳。前提是要用開水吧艾葉跑20分鐘左右,加進溫水裡面一起泡,才會有效果。功效:艾草加姜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濕、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秋季足療對身體有哪些幫助

「搓足」養生時,還應多活動腳趾。人腳底共有62個反射區,幾乎囊括了人體全部器官和內分泌腺。人體最重要的12條經脈中,有6條是起或止於腳部,而反射區大部分集中在腳底的前半部分。大拇指是肝、脾兩經的通路,多活動大拇指可疏肝健脾,增進食慾,對肝、脾腫大具有輔助療效;第4趾屬膽經,按摩可防治便秘、肋骨痛;小趾屬膀胱經,能治遺尿症;第2趾,不僅具有手指同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