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種老年常見疾病,在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在1.6~1.7%之間,40歲以下的病人比較少見。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抖」,專業術語叫做「震顫」。有不少病人就是因為手不自主地抖動來到門診看病,說是不是得了帕金森了。
家中老人總是不自覺搖頭警惕帕金森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寶貝越老,我們更要用心護好!最近,市民陳先生就發現了自個兒母親不太對勁,總是時不時的手抖,不由自主的搖頭,似是無法控制肢體行動。這讓陳先生不由得慌了起來,於是,趕緊將母親送進醫院進行檢查。
檢查結果顯示,陳先生母親患上的是一種神經疾病,叫帕金森病。陳先生聽到後十分緊張,母親好端端的,怎麼就得了這種病呢?經醫生解釋,原來,陳先生的母親不是平白無故患上這種病的,這種病好發於中老年人身上,隨著年齡的增大其患病率也會更高;此外,環境中的一些物質也容易誘發這類疾病。
那麼,帕金森都有哪些症狀?
1、靜止性震顫:
典型的表現為「我的手常不自主的抖動。」
震顫常為本病的首發症狀,多自一側手部開始,表現為規律性的搓丸樣動作。震顫在靜止時明顯,精神緊張時加重,睡眠時消失。
2、肌強直:
典型的表現為「我的肢體發僵發硬。」
肌強直是由於肌張力增高所致。在疾病的早期,有時肌強直不易察覺到,但常有日常活動輕微表現,比如擰毛巾時,經常擰不乾淨水;系扣子的時候,領子附近的扣子比較困難等。活動患者的肢體覺察到有明顯的阻力,類似彎曲軟鉛管的感覺,故稱為「鉛管樣強直」。合併有肢體震顫時,可在均勻阻力中出現斷續停頓,如轉動齒輪,故稱「齒輪樣強直」。
3、運動遲緩:
典型表現為:「我最近發現自己的右手(或左手)不得勁,不如以前利落,寫字不像以前那麼漂亮了,打雞蛋的時候覺得右手不聽使喚,不如另一隻手靈活。走路的時候覺得右腿(或左腿)發沉,似乎有點拖拉。」
運動遲緩指動作變慢,特別是做一個動作的時候,剛開始動作明顯困難,常見於患者坐位站起來的時候,常需要多次嘗試,並且動作緩慢;面部表情動作減少,眨眼減少,說話聲音單調低沉、吐字欠清,看上去像帶了一個沒有表情的面具,稱為「面具臉」;寫字可變慢變小,稱為「小寫征」;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細動作可變的笨拙、不靈活;因不能主動吞咽至唾液不能咽下而出現流涎。夜間可出現翻身困難。
需要注意的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徵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將帕金森病與帕金森綜合徵混淆,認為他們是兩種相同的疾病,其實不然,一般帕金森綜合徵涉及的範疇會更廣,所以千萬不要將兩者等同於一種病。
帕金森該如何治療呢?
1、綜合治療
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左旋多巴製劑仍是最有效的藥物。手術治療是藥物治療的一種有效補充。康復治療、心理治療及良好的護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狀。
目前應用的治療手段主要是改善症狀,但尚不能阻止病情的進展。
2、用藥原則
在進行藥物治療的時候,應該在用藥的時候先用小劑量治療,之後隨著治療的時間而逐漸加量。
用藥在遵循一般原則的同時也應強調個體化。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職業及經濟條件等因素採用最佳的治療方案。
藥物治療時不僅要控制症狀,也應儘量避免藥物副作用的發生,並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儘量使患者的臨床症狀能得到較長期的控制。
冬季泡澡加入適量白酒可活血化瘀
如何保濕是乾性皮膚的女性冬季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專家表示,廚房裡的很多東西其實可以用來護膚,如澱粉、米糠、醋、白酒等。
寶寶腹瀉不應禁食 小兒腹瀉飲食調理
隨著季節的變化,特別是天氣轉涼的時候,寶寶脾胃功能很難與外界的氣候變化相一致,這段時間患腹瀉的寶寶會明顯增多,當然絕大部分都是功能性腹瀉,少則一天5、6次,多的可以達到十幾、二十次。輕者大便稀溏,重者大便如水樣。這個時候,絕大多數的醫生會建議家長給寶寶禁食,他們認為只有不吃東西入肚,才能幫助減輕寶寶胃腸負擔,從而減緩胃腸蠕動,減少腹瀉的次數。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提出,禁食不但不會對腹瀉的次數有所減少,同時因為禁食所導致的飢餓感會更加強烈的促使胃腸蠕動次數成倍的增加,腹瀉次數也隨之會增加。當然,並不是任何食物都可以隨便的食用,這個時候的飲食是非常有講究的。腹瀉時候的飲食並以要求一味的清淡,適當稍稍多加點食鹽有利於補充因腹瀉所導致的電解質紊亂,同時也有利於減緩胃腸的蠕動。食物的形態要求從流質到半流質再到接近成人飲食。湖南省兒童醫院中西醫結合科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