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是找一份好工作的敲門磚」, 目前是應屆畢業生們正處於熱火朝天的求職高峰期,但很大一部分畢業生並沒有精心砌好這塊「敲門磚」,往往是一份簡歷「走天下」,並沒有又針對性地製作不同的「專職簡歷」,這成了他們求職的一大誤區。
某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認為,畢業生必須根據自身條件、用人單位的條件精心裁剪,縫製一件既得體又耐看的「嫁衣」簡歷。而就業指導專家說,在製作簡歷時,應了解公司,找出應聘者與職位的契合點,有針對性地寫簡歷,充分考慮招聘官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願望,在簡歷中重點列舉與所申請公司及職位相關的信息,弱化甚至刪除對方可能並不重視的內容,尤其是把符合招聘啟事中明確列出的職位具體要求的信息點放在黃金位置上,如應聘市場營銷方面的職位,就要把自己的相關實踐經歷重點寫出來,並且要突出自己的市場調查、人際溝通能力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簡單6步讓你成為職場溝通高手
一、有效溝通的先決條件是和諧氣氛。
你見過吵架能吵出一個好的結果麼?人在情緒當中,意氣用事,完全非理性的狀態下,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在陌生的環境中與人溝通時,人的保護機制自然而然會啟動,心沒有打開,大家說話小心翼翼,人的思維也在這樣的拘謹的氛圍中活躍不起來。怎麼樣營造和諧氣氛呢?開個小玩笑,風花雪月之類的話題扯一扯,如果能找到雙方有興趣的愛好說一說就更好了。笑聲中,和諧的氛圍就出來了。遇到情緒化的衝突,不妨停一停,約個時間下次再談。六方會談停停談談不也談了幾年了嘛。
二、溝通的方式不能一成不變。
每個人都有固有的溝通習慣或溝通風格或溝通偏好。因此,你有多少種方法去跟那個「沒法溝通」的人去做溝通?要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聽得懂你的語言,不現實嘛。比如在外企里,很多時候要用英語溝通,如果你用自己造的句子跟人家溝通,對方聽不懂,那麼你就要換一種方式去表達了,不然對方永遠聽不懂。提醒你: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去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去做溝通。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但不可以改變別人,除非「別人」願意去改變。
${FDPageBreak}
三、應給別人一些空間。
溝通不只是自己說說說,還應聽對方的聲音。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完全相同,所以觀點的衝突在所難免。嘗試聽聽對方的意思,從對方的角度聽聽,也許同樣有幾份道理。所以不要強人所難,打壓,權勢,只會造成口服心不服的局面。大家都只會鬧個不愉快,溝通完後,大家心情都鬱悶死了。
四、溝通的意義在於對方的回應。
「素質太低,根本聽不懂我說什麼」。其實是你自己素質太低,不會有對方能聽懂的語言去表達。溝通的目的是形成共識,取的理解。所以,表達的好與壞,是以對方的理解為唯一衡量標準。我愛你,我很愛你,但是對方說,沒有感覺到,或者對方說,你根本不愛我。溝通跟戀愛一樣,不是你以為表達清楚了就清楚了。溝通也不在於你的演說技巧有多麼的流利,也不在於你說的多有道理,多麼地正確,溝通沒有對與錯之分,只是有沒有效果的區別。而效果的決定因素,是對方的回應,對方收到了多少。
${FDPageBreak}
五、不要假設。
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以為自己很聰明,以為了解他心裡想什麼,以為他會這樣或那樣。「我已經完全告訴他了,他怎麼會這樣,真不明白。」你當然不明白,因為你以為他已經明白了,誰告訴你,他聽懂啦?怎麼樣去判斷對方有沒有明白?很簡單,讓對方複述一遍。千萬不要問:明白了沒有?大部分人的標準答案:明白了;也萬萬不要問:有沒有什麼疑問?大部分人的標準答案:沒有了。
「跟他說也沒有用,他肯定不願意去做的」,憑什麼你替對方作決定呢?你問都沒問過,怎麼就判定他不願意呢?所以,不要假設,不要瞎猜,有疑問應向對方求證。看多了電視劇的人會發現,劇情里的人際關係特別是男女之間的關係,之所以出現我愛的人嫁給別人了,都是假設惹的禍。
六、直接對話,坦而言之。
「老闆,生產部經理不配合我的工作,找他溝通他根本不聽」。如果你是老闆,你會怎麼做呢?我知道,有很多經理人,或者很多老闆,聽到這樣的信息,會把那個生產經理找過來,拐彎抹角或單刀直入地去了解事情的「真相」,然後會下達指示或解決方法。這樣有效嗎?沒有效!不但沒有效,而且後果很嚴重。為什麼很多老闆天天累呢?是他們自己找的!
因為以後一有溝通不了的事或溝通不了的人,當事人只會找老闆了,老闆就忙著去協調了。這樣的事情,解決起來其實很簡單,直接把兩個當事人叫過來,讓他們把「溝通不了的工作」好好通過溝通形成共識並拿出解決方案來。老闆坐在旁邊聽就可以了,有需要的時候,也可以出招指導指導他們。
男主管得「春季焦慮症」
熱文推薦:揭秘焦慮情緒深層的心理原因
新華報業網訊近日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獲悉,最近焦慮症患者比例上升,約占到門診量的30%。該科袁勇貴副主任醫師介紹,這些患者多是年齡在 30-40歲左右的腦力勞動者,發病大多與工作壓力大有關,常表現為坐立不安、睡眠差、渾身不適、腸功能紊亂等。
據了解,廣泛性焦慮患者的常見表現多為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睡眠差、渾身疼痛、老出汗、小便次數增多、腸功能紊亂等。患者發作一般都是有事件因素為誘因的,此外,性格因素也會影響焦慮症發作,如平時性格比較內向的,或是性格上非常要強的,發作的幾率較高。袁勇貴副主任醫師提醒,一旦發現焦慮症狀持續一個月左右仍然不緩解的,要及時去醫院心理門診就診,對於早期的焦慮,可以多與朋友、家人傾訴,還可以鍛煉身體,或旅遊散心、春季出門踏青也是不錯的選擇。
今年39歲的劉先生是南京某網絡公司的部門主管,工作上一直比較順心。春天到了,最近一個多月來,他明顯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覺得工作壓力過大,繁雜的工作以及複雜的人事關係,讓他感覺很難駕馭,有一種總想請假懼怕上班的感覺。最近一周來,他睡眠質量明顯下降,每天只能睡4、5個小時,且睡得很不踏實,睡一會就醒。第二天早晨上班,劉先生就感覺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也很低下,不僅如此,他還發覺渾身莫名不適,覺得自己肌肉在跳動,沒有規律性,一會跳這裡,一會跳那裡。在朋友的推薦下,「精英男」劉先生慕名找到中大醫院的袁主任,經過仔細診斷,確診是廣泛性的焦慮症發作,經過藥物干預和心理疏導,劉先生的症狀已經明顯緩解。
在職場 大家一起「織圍脖」
自從那些不願長篇大論寫博客的懶人們發明了「微博」後,這個世界就瞬間流行起了「織圍脖」,而職場微博就是給那些方格子中的白領人們用來記錄當時當刻的不開心、不滿意、小牢騷、小委屈的。有了職場微博,老闆的批評表揚仿佛有了及時公示的作用;有了職場微博,辦公室人際間的風吹草動也有了捕風捉影的由頭。職場上人人都不是好惹的,一不小心或許就上了別人的微博。所以,可別惹我哦,小心偶「圍脖」你!
如何讓身心在重壓之下共同減壓
壓力是社會及人類進步使然,存在於我們每個「社會人」的心靈、思想或身體中的,是不可避免的。善於減壓的人善於剖析壓力的根源,且接受和正視壓力的存在,而非逃避壓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