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患有腸胃疾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專家表示,很多時候無明顯疾病原因的腹脹往往是胃腸功能低下的信號。如果經常出現了消化不良,或感到胃脹胃堵,應適當選用一些藥物,及時調理。一般來說,日常生活中有4類人,應當更加注意自己的腸胃。
4類人群需警惕注意腸胃疾病
第一類:上班族
上班族工作繁忙,精神壓力大,平時運動量少,進食不規律,這都可能會引起植物神經的功能性紊亂,胃及十二指腸壁的平滑肌和血管就會痙攣、收縮,使胃腸組織供血不足,營養供應發生障礙,這時胃及十二指腸黏膜的抵抗力減弱,反酸、飽脹、噯氣等不適的感覺就會出現,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調整,就有可能形成胃潰瘍、胃炎等一系列的疾病。
第二類:酒桌族
對於不少人來說,終日輾轉於酒桌上忙於應酬已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內容。研究表明:酒精可使食管黏膜受刺激而充血、水腫,形成食管炎;更會破壞胃黏膜的保護層,刺激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增加,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和糜爛,引起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出現燒心、胃痛、胃酸、胃脹、嘔吐、食慾差等症狀。因此,常飲酒者要當心自己的腸胃。
第三類:開車族
隨著汽車的普及,開車族日益壯大。開車時,血液被供應到緊張的肌肉和大腦里,流到腸胃的血液不多,長時間駕車的人經常吃過飯就開始開車,時常處於這種狀態,極易出現腸胃消化不良,出現胃痛、胃脹、噯氣等症狀。出租車司機、長途運輸的司機及其他專業駕駛員是這種情況的高危人群,平時應當多注意自己的腸胃功能。
第四類:出差族
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少人成了「空中飛人」。經常出差,不斷面對舟車勞頓,適應不同的環境,調整作息習慣,比其他人更易出現腸胃的健康危機。此外,經常出差外地還存在水土不服、飲食不得當等健康隱患,導致腸胃常會出現不適症狀。
預防胃病發作需要注意以下六個方面
飲食規律:進餐有時過早,有時過晚,可口的就多吃,不可口的就少吃,使胃腸的工作量緊一陣、松一陣,很容易造成胃腸病。
口味清淡: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使胃中經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胃酸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進食時要細嚼慢咽,不吃生冷,並戒除菸酒,以防刺激胃黏膜,促使潰瘍惡化和復發。
情緒樂觀:過度的憂愁、悲傷、恐懼、緊張、憤怒,能導致胃腸病的發生。因此,預防和治療胃腸病,要經常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患得患失、焦慮、恐懼、緊張、憂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鍛煉身體:積極進行體育鍛煉,有利於改善胃腸道的血液循環,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科學安排生活,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防止過度疲勞,可減少發病的機會。
用藥謹慎:臨床實踐證明,應禁服對胃黏膜有強烈刺激性的藥物,如因病需要服用這些藥物時,應在飯後服用或同時加用保護胃黏膜的藥物。
衣被保暖:隨氣溫的變化,適時增減衣服,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腹部著涼而導致胃病發作。
養胃護胃可以吃這些
1、紅薯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等古書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現代研究表明,紅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幫助刺激腸胃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保護腸胃。此外,紅薯富含大量的胡蘿蔔素,對兒童以及老人的視力都有益處,並且還富含鉀、鐵和維生素B6等營養素。紅薯可以直接煮食,也可用來熬粥。
2、山藥
中醫認為,山藥性平、味甘,歸肺、脾、胃、腎經。歷代古書對山藥的平補作用均有記載,《本草綱目》中提到,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據記載,慈禧為健脾胃而吃的「八珍糕」中就含有山藥成分。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能促進消化、改善胃腸功能。山藥吃法多樣,可將山藥與大米、小米、紅棗等熬成雜糧粥,也可將山藥研細磨粉後與米粉混合,熬成糊糊喝,還可將山藥蒸熟後製成藍莓山藥食用。
3、姜
中醫認為,生薑汁味辛、性溫,入肺、胃、脾經。《食療本草》說它「止逆,散煩悶,開胃氣」。《本草拾遺》記載生薑「去冷除痰,開胃」。生薑在中藥中常用以治療噁心、嘔吐,對胃病患者很有幫助。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姜富含的姜辣素能刺激消化道的神經末梢,引起胃腸蠕動,增加唾液、胃液和腸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健脾胃、增食慾。姜除了用作調味料外,還可以用來泡水喝。
更年期女性保健注重身心保健
服用鈣片或食用含鈣豐富的食物。如:奶製品、魚類、肉類、豆類、蔬菜、水果類等含鈣較多的食品。
六大類最有效果的健身運動
運動方式多樣,最近有專家研究發現,有6類運動是鍛煉的最有運動,預防疾病的同時又能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