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風俗

立冬風俗

農曆十月,冬寒乍起,這是一個既喜且憂的時節。此時,人們一面聚餐會飲,歡慶豐年;一面祭祀祖靈,祈請先人庇護,為度過寒冬做精神準備。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立冬進補時各地「吃的」五花八門。

出郊迎冬 無論是作為四季循環的終點還是起點的節氣標誌,立冬都受到人們特別的關注,立冬迎氣是天子最權威、最盛大的典禮。

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後世大體相同。《呂氏春秋·孟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日:『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

高誘註:「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視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晉崔豹《古今注》:「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又,「大帽子本岩雯野服,魏文帝詔百官常以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溫帽。」

立冬前三天,負責天象觀測記錄的官員太史要特地向天子察報:「某日立冬,盛德在水。」於是,天子齋戒三天,立冬這夭沐浴更衣,率三公九卿大夫到i t郊六里處迎接冬氣。迎回冬氣後,天子要對為國捐軀的烈士及其家小進行表彰與撫恤,以順應肅殺的時氣。

如今,北郊迎冬的慶典漸漸消逝,而人們依然在立冬時節用自己的方式,儀式般地迎接冬天。

吃餃子 在食俗方面,北方人大多在立冬這天要吃餃子。立冬為什麼吃餃子?

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還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現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吃倭瓜 古代立冬則有吃樓瓜餃子的風俗,樓瓜即南瓜。立冬時,到市場買fA瓜,已很少見。這種樓瓜是夏天買的,存在小屋裡或窗台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做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樓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

立冬為什麼吃樓瓜?

古代認為瓜代表結實,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說法。

補冬 立冬節氣的到來,是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人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

在我國南方,立冬這天補冬的方式是吃些雞鴨魚肉等。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台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在冬季補冬應少食生冷食物,尤其不宜過量地補。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特別是北方,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

開釀黃酒 在浙江紹興,立冬亦是開釀黃酒之日,這天要祭祀「酒神」,祈求福社。

熏制焙肉 湖南醴陵人在立冬這天,要開始熏制有名的「醴陵焙肉」,這種肉用灶上的煙火漫慢熏焙而成,尤以松枝熏出來的肉為上品。

不論是「入冬日補冬」的傳統,還是立冬日吃餃子的食俗,抑或為祖先燒紙錢送寒衣的舊習,都蘊含著一份鄭重。

農事習俗 農事習俗中,俗話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都盼著老天能照顧農民,冬天裡能降幾場雪,給小麥保溫和提供水分。但又有一個詞叫「成事在人」,不能坐等老天垂青,人為的正確管理更為重要。所以做好初冬和越冬期小麥管理首先是保證冬水冬肥,還要深耘,鎮壓、鬆土,並注意凍害防禦和凍後田管。

冬泳 在當代,慶祝立冬的方式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大寒一到 冬藕最俏

大寒一到 冬藕最俏

大寒節氣期間正值冬藕上市的時候了,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老藕排骨湯,是寒冬季節最溫暖的一道家常菜式,備受男女老少的青目來「荷蓮一身寶,冬藕最補人」。藕是最好的養陰佳品之一,非常適合冬季食用。

秋冬是進補的季節,而且應該注重補陰,藕裡邊是白色的,白色主肺,冬季多會出現肺熱、肺燥的現象,所以冬季應多吃一點藕,因為藕具有養陰和潤燥的作用。那麼,如何才能發揮藕清熱祛火的作用呢?

這就要考慮藕的吃法了,藕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但是這兩種吃法的作用是不同的。要想發揮藕性味寒涼、清熱祛火的作用,就要生吃。如果你有上火的症狀,就要選擇吃生藕,藕生吃可以涼拌,也可以榨成汁。

不過,冬藕性溫,較難消化,在生吃的時候可以加點醋一起食用。但濕熱體質的人不宜多吃。

藕除了有清熱去火、涼血的作用外,還有養胃健脾、增強食慾的功效。

不過,生吃藕是起不到這樣的作用的,要想讓藕有養胃健脾功效,就一定要熟吃。

藕熟吃,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用蓮藕做湯,如蓮藕排骨湯,補心益脾的功效非常好。用冬藕入湯時,可配點綠豆一起煲,以去其溫燥;用藕來刷火鍋,可與性寒涼的青菜搭配著吃,這樣,寒溫互補,比較適中。

藕熟吃除了做湯外,還可以熬粥食用。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款安神粥—藕丁土豆小米粥。取蓮藕100克,土豆100克,小米50克,將蓮藕、土豆削皮切成丁,與小米一同倒入鍋中加水煮粥,熟後即食。將這三種食物搭配在一起,具有互補作用,對提高睡眠質量和調節心情是非常有幫助的。這款粥除了具有安神、調節心情的作用外,還有預防感冒的作用。因為土豆里含鉀較多,鉀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改善不良心情,而心情好的時候,身體免疫力也會有所提高。

對於孩子來說,冬季更應該吃些藕,如果能將藕和胡蘿蔔一起食用,效果會更好,因為胡蘿蔔偏熱,而藕偏涼一點。如果孩子不愛吃胡蘿蔔,可以把胡蘿蔔切成條,塞在藕眼兒里。蒸熟之後,切成片,每片裡都有一個紅點,小孩看著就愛吃。

最後再來說說如何挑選藕。一定要選兩頭都是堵上的,超市裡那種切好的,看似很乾淨,但最好別買。因為藕是在泥里長的,它要挖出來,泥很髒,進到藕裡面,很難洗淨。所以,一定要買兩頭堵上的才好。

小寒與臘八節

小寒是臘月的節氣,古人稱農曆十二月為臘月。臘的本義是「接」的意思。古人取新舊交接的寓意。臘,也指一種祭祀活動。每年十二月初八為臘八節。與臘八節密切相關的還有臘日節。

在末代,臘八節與臘日節還是兩個不同的節日,臘八節作為一個佛教節日,節期為十二月初八;臘日節則於冬至後第三個戌日舉行。末代以後,臘日節逐漸衰落,而臘八節的影響則不斷擴大,日益世俗化。後來,因為兩個節日都在臘月。人們漸漸地只過臘八節,不過臘日節了。至清代,臘八節已被明確定於十二月初八,並且臘日節的一些活動,如祭祖、擊鼓驅疫等,也融入臘八節中。

臘八節成為年終的祭祀性節日。

這個祭祀節日有三層意義,一是表示不忘記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並表達對祖先的崇敬與懷念。二是祭百神,酬謝他們一年之中為農業所做出的種種功勞。

三是人們終歲辛勞,此時農事已息,藉此遊樂。祭祀活動多在宗廟、家廟中進行。也有的在郊外進行,祭祀對農業起著重要作用的神靈。直至今日,一些鄉村仍在沿襲著這種習俗。

大雪進補不宜偏,養生養顏又延年

大雪時節已是隆冬氣候,我國大陸已完全被蒙古冷高壓所控制。冷空氣不斷南移,強冷空氣爆發南下時常伴有大範圍的降雪天氣。農諺道:「瑞雪兆豐年。」厚而疏鬆的積雪,猶如給小麥蓋了層禦寒的棉被。不僅能凍死地表層越冬的害蟲,而且雪水比雨水營養豐富,更易被農作物吸收利用。

大寒大寒 防風禦寒

每年1月20日前後,是大寒節氣的開始。大寒是反映溫度變化的節氣,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天寒地凍,冰凍三尺,天氣冷到了極點。所謂「三九四九冰上走」正是在「大寒」前後這段時間。此刻,常有寒潮、大風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