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進補不宜偏,養生養顏又延年

大雪進補不宜偏,養生養顏又延年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12月6日至8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55度。

「大雪」時值農曆十一月上半月,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大者已盛之辭,由小至大,亦有漸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這並不是說大雪時節降雪量很大,事實上,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區則不到1毫米。

大雪時節已是隆冬氣候,我國大陸已完全被蒙古冷高壓所控制。冷空氣不斷南移,強冷空氣爆發南下時常伴有大範圍的降雪天氣。農諺道:「瑞雪兆豐年。」厚而疏鬆的積雪,猶如給小麥蓋了層禦寒的棉被。不僅能凍死地表層越冬的害蟲,而且雪水比雨水營養豐富,更易被農作物吸收利用。

大雪時節,除華南和雲南南部無冬區外,我國遼闊的大地已紛紛披上了冬日的盛裝。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的氣溫穩定在O℃以下,已漸有積雪;東北、西北地區的平均氣溫已在-10℃以下,呈現出萬里雪飄的迷人景觀。

大雪節氣以後,江南進入隆冬時節,各地氣溫顯著下降,常出現冰凍現象,「大雪冬至後,籃裝水不漏」就是這一時間的真實寫照。但是有的年份也不盡然,氣溫較高,無凍結現象,往往造成後期雨水多。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來說,時至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所謂「進補」,並非僅吃點營養價值高的食品,用點壯陽的補藥那麼簡單。其實,這些都只是進補的一個方面,而進補則是養生學的一個分支內容。

談到養生,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何為養生。所謂「養」,即調養、培養、補養、保養、護養。所謂「生」,就是生長、生命、生存。具體地說,養生就是要通過調飲食、養精神、練形體、適溫寒、慎房事等綜合調養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

大雪養生需由內養外。中醫認為,人體的外在表現是其內在功能的具體體現。也就是說,人的五官、皮膚、毛髮的好壞,直接反映了人體內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健康狀況。因此,保健養生只做外在養護是不夠的,需要由內養外。養血養心面色好。人面色的好壞與中醫所說的心有密切關係。人心氣旺盛,氣血和津液充盈,則面色紅潤有光澤。反之,則會出現面色蒼白、青紫等病態反映。因此要想面色好就必須養血養心,在飲食上應多吃養血養心的食物。

「養眼」需養肝。中醫認為,目為肝之竅,眼睛的好壞,取決於肝臟藏血功能的正常與否。肝臟功能正常,人雙眼就有神;反之,則眼睛乾澀,視力減退。由於生理特點的關係,婦女易出現血虛,所以,女性更應該保護眼睛,在經期孕期時不要使眼睛勞累過度。可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胡蘿蔔素的食品,同時還要注意補充鈣和鋅等礦物質。

豐潤紅唇要健脾。冬季,有些人口角周圍及嘴唇會出現脫皮、乾裂,甚至少量出血的現象。中醫理論認為「脾開竅干口,其華在唇」。脾氣健運,功能正常,則口唇紅潤;反之,則唇色淺淡甚至萎黃無華,所以健脾是防止嘴唇乾裂的關鍵。可多吃蔬菜水果。如山藥、黃豆芽、油菜、小白菜、白蘿蔔、蓮子、大棗和桂圓等。

大雪時節,要注意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注意保暖,尤其是腳的保暖和頭部的保暖。有數據表明,在4℃的時候,不戴帽子,人體散失的熱量頭部占到了60%。此時節應多吃一些羊肉、洋蔥、山藥、桂圓、香菜、生薑、辣椒、杏脯等溫熱食物,尤其是經期、孕期和患有貧血、胃腸疾病的女性。

大雪時節,雖須靜養,但也不應足不出戶,更不宜久坐、貪睡,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應適時走出戶外進行體育鍛煉,呼吸新鮮空氣,以使身體強健,神清氣爽。

總之,大雪時節在具體的養生過程中,應當注意養宜適度、養勿過偏。只有恰到好處,動靜勞逸結合,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小寒與臘八節

小寒是臘月的節氣,古人稱農曆十二月為臘月。臘的本義是「接」的意思。古人取新舊交接的寓意。臘,也指一種祭祀活動。每年十二月初八為臘八節。與臘八節密切相關的還有臘日節。

在末代,臘八節與臘日節還是兩個不同的節日,臘八節作為一個佛教節日,節期為十二月初八;臘日節則於冬至後第三個戌日舉行。末代以後,臘日節逐漸衰落,而臘八節的影響則不斷擴大,日益世俗化。後來,因為兩個節日都在臘月。人們漸漸地只過臘八節,不過臘日節了。至清代,臘八節已被明確定於十二月初八,並且臘日節的一些活動,如祭祖、擊鼓驅疫等,也融入臘八節中。

臘八節成為年終的祭祀性節日。

這個祭祀節日有三層意義,一是表示不忘記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並表達對祖先的崇敬與懷念。二是祭百神,酬謝他們一年之中為農業所做出的種種功勞。

三是人們終歲辛勞,此時農事已息,藉此遊樂。祭祀活動多在宗廟、家廟中進行。也有的在郊外進行,祭祀對農業起著重要作用的神靈。直至今日,一些鄉村仍在沿襲著這種習俗。

萬物收藏迎立冬

萬物收藏迎立冬

每年11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交立冬節氣。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冬分孟冬、仲冬、季冬,即夏曆的十、十一、十二3個月,統稱為「三冬」,3個月90天,故又稱為「九冬」。其實,冬是個氣候概念,指氣溫較低的時節。

冬較之於春的溫煦,夏的炎熱,秋的涼爽,給人的感受是寒冷。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立,建始也。」又云:「冬,終也,萬物收藏也。」這種描述是與黃河流域的氣候規律相吻合的。然而,我國幅員遼闊,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終年無夏的青藏高原之外,各地的冬季並非都是在「立冬』舊出現。按氣候學上冬季開始的標誌—連續5日平均氣溫降到10C以下,那麼我國最北的漠河及大興安嶺以北地區,9月上旬就走人冬季;而長江流域的冬季則要到「小雪」節氣前後,才能真正開始。

中華民族一向有著善始善終的傳統,尤其是格外看重開頭與結尾。從文獻記載看,在上古時,就把「立冬」和「立春」看得同等重要,周代就形成了隆重的慶祝禮制:「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渴之天子,曰:『某日立冬,感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迎冬於北郊。」迎冬回來,天子要賞賜為社翟而捐軀者的子孫,還要撫恤孤寡。《續漢禮儀志》記載:「立冬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皂,迎氣於黑郊。」

在民間,冬初也有慶祝活動。《詩經·七月》記述:打掃空曬穀場之後,捧著兩杯自釀的酒,宰殺一隻羔羊,大家一起來到公堂,雙手捧起牛角獻,齊祝公爺萬壽無疆!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其意思是說,勞動了一年的人們,要利用「立冬」這一天休息一下,順便搞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在南方,人們在這一天愛吃些雞鴨魚肉。如在台灣,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均是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在北方,則有吃樓瓜餃子的風俗。「立冬」時節,農家所備的樓瓜,一般是夏日購買的,多放置在小屋裡或窗台上,經過長時問糖化,用來做餃子餡,其味道,既與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樓瓜餡不同。食時,蘸醋和蒜泥,那味道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至於「立冬」為什麼吃餃子大概與下面兩個方面有關。一方面,我國以農立國,極重視。二十四節氣。

「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立冬」的「立」字,表示開始的意思。所以,秋收冬藏,是要改善一下生活,打一下牙祭的,於是,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另一方面,古人認為瓜代表結實,如《禮記》中就有「食瓜亦祭先也」之說法。這大概就是「立冬』舊北方食樓瓜餃子習俗的來源。

從氣候上看,立冬時節,太陽已到達黃經225度,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於地表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餘,所以,一般不太冷。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對冬作物的生長發育十分有利。對此,《農政全書》早有記載:「冬初和暖,謂之十月小春。」如大田小麥一面生長著一面「盤著墩」,以此增強自身的抗逆力,以抵禦即將到來的大風、嚴寒。但這時北方冷空氣已具有較強的勢力,頻頻南侵形成大風、降溫,並常伴有雨雪,這種寒潮天氣對未收穫的蔬菜會造成影響。故民諺有「立冬不起菜,必定要受害」之說。

「立冬」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進人旱季。東北大地已經封凍,農作物進入越冬期,曠野里曾在夏天繁茂的樹木,都脫去了綠衣,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幹。黃淮流域已是地淨場光,江淮地區「三秋」已近尾聲,須忙著搶種晚茬麥,抓緊移栽油菜。南方則正進人「三秋」大忙時候。「禾到立冬死,麥到穀雨黃」(廣東)、「立冬不拔菜,終究受霜害」(廣西)、「田要冬耕,兒要親生」(福建)等,這些農諺無不說明「立冬」時節農事活動的重要性。

另外,在養禽業上,必須做好蛋雞冬季的飼養和管理。提高冬季產蛋率是飼養蛋雞的重要環節,但怎樣才能提高冬季的產蛋率呢?首先要保證雞舍內的適宜溫濕度:舍內溫度要控制在12一巧『C,空氣濕度要保持在50寫一70%之間,蛋雞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充分吸取飼料的營養,保證正常的生長和發育,氣溫過低會增加耗食量,並降低產蛋率。其次必須做到飼料的合理搭配,保證營養全面。幾種主要飼料成分比例應為:玉米、高粱等能量飼料占55%~60%;豆餅、葵花餅、魚粉等蛋白飼料占20%~25環;糠鼓占7%一10%;礦物質飼料占5%一7%;並要餵食一定量的白菜、胡蘿蔔等青飼料,以滿足各種營養物質的吸收。

另外,要保證蛋雞的飲水,每天不得少於2次,水溫要保持在13一18』C。同時,要搞好雞舍的衛生防疫,接種新城疫疫苗和禽霍亂菌苗等,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大寒大寒 防風禦寒

每年1月20日前後,是大寒節氣的開始。大寒是反映溫度變化的節氣,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天寒地凍,冰凍三尺,天氣冷到了極點。所謂「三九四九冰上走」正是在「大寒」前後這段時間。此刻,常有寒潮、大風天氣。

小寒養生食療

小寒節氣正處於「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段。此時正是人們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的大好時機。但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切不可盲目,即使身體強健的人,也要講究一二下鍛煉的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