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氣候乾燥、風和日麗,許多家庭都會選擇這個季節裝修房屋。但是,在裝修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問題要特別注意,尤其是既要「防脫水」,又要「防上火」。
首先,木材、人造板材和木製品運進現場後,不要放在通風口,應儘快在表面做封油處理,防止因風乾而產生裂紋。此外,避免太陽直曬,可以在房間放一盆水,以保持一定的濕度,以防來年春夏交替時木材變形。
第二,為了避免牆面漆起鼓、開裂,刷一面牆要一氣呵成;刷漆時,要等底漆干透,再刷第二遍;刷完後,最好陰乾,避免陽光直射和風吹,以防開裂。
第三,壁紙在粘貼前用清水浸泡5-10分鐘,使其整體濕度變得均勻,否則容易變形。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情況下,秋季裝修後人們常覺得室內並沒有太大的裝修味,會急於入住,其實,這是低溫造成的假象。據調查,秋季裝修的房間,一般會在冬季供暖後或夏季,出現明顯的空氣質量反彈,甚至造成室內空氣污染,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建議大家,即使房間內沒什麼味道了,還是要等半個月到1個月左右再入住。在這期間,可以適當在早晚開窗通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禁忌:千萬別讓保鮮膜碰到食物
保鮮膜輕輕一撕,保住食物的美味,為食物保鮮帶來極大的便利。只是,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便利的代價可能超過你我的想像。為了全家人的健康,千萬不可將保鮮膜包著的食物送進微波爐加熱烹煮!
塑料膜包裝食物出售,到處可見,但科學家擔心這種隨手可得的方便,究竟安不安全?
因為有些塑料膜含有干擾內分泌的物質,會擾亂人體內的荷爾蒙,引起婦女乳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男性精蟲數減低,甚至精神疾病等。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的環保署已開始過濾幾千種化學物質,試圖把可能會造成內分泌失調的兇手找出來,再進一步深入研究。荷爾蒙隨血液運送到人體各部,牽制人體新陳代謝、生長、生育等功能,過多時會扳動破壞已調整好的內分泌系統。
動物實驗證明有害數據顯示,有些塑料膜(保鮮膜)的塑化劑是聚氯乙烯塑料包裝產品,含有di-(2-ethylhexyl)adipate,簡稱為DEHA的一種塑化劑,以增加保鮮膜的附著力,但會滲入食物,尤其是高脂肪的食物。並且在加熱時,塑料膜會加速釋出塑化劑DEHA。
美國消費者聯盟最近測試保鮮膜封裝的乳酪,發現19種產品當中,7種被生鮮超市包裝在保鮮膜內的乳酪,含有高量DEHA,每百萬個單位含51個單位至270個單位,平均為153個單位,遠超過安全範圍。歐洲共同市場國家所規定的容許範圍,是每百萬個單位最多只能含18個單位。 由於只有在動物實驗(如白老鼠)證明有害,所以美國政府尚未禁阻工業界使用DEHA。英國早在10年前,就已規定改用其他較安全的塑化劑。不過有些美國的消費者,已經開始減少使用塑料膜包裝食物。
在塑料保鮮膜還在廣泛使用的此時,身為消費者也可採取自保之道:
一回家就把肉、乳酪等食物從保鮮膜類的塑料包裝中取出,洗淨表層或淺削去表層後放在其他「食品級塑膠袋」或容器中。
不讓食物碰到任何塑料膜(保鮮膜)。多多改用有蓋的瓷碗盤或不鏽鋼容器。
如果可能的話,買肉時,儘量用自備紙來包肉。
食物裝在無蓋的陶瓷碗內,如果上面附蓋塑料膜(保鮮膜),不要裝滿以免碰到食物。
食物包裝任何塑料膜時(保鮮膜),絕對不可使用微波爐烹調或在蒸籠、電飯鍋中加熱!即使沒有接觸到也最好去除塑料膜!
脖子粗短影響睡眠
日前,在巴爾的摩召開的美國專業睡眠協會年會報道,頭頸粗的孩子容易發生如睡眠呼吸中斷等睡眠問題。美國的研究人員通過對1歲至18歲的孩子研究發現,近四成肥胖的孩子有打呼嚕、睡眠呼吸中斷、嗜睡等問題。和腰臀圍比例相對應,脖子的粗細和孩子血氧飽和度成反比,意味著他們睡眠中更易發生呼吸問題。
脖子粗短的孩子大多是小胖墩,他們睡覺愛打呼嚕,打呼嚕的原因與扁桃體及腺樣體增生肥大、懸雍垂肥大、軟齶肥大低垂、舌體肥大等有關。這些原因導致孩子呼吸道狹窄,在夜間進入深睡眠時神經興奮性下降,肌肉鬆弛,咽部軟組織堵塞氣道,嚴重的出現呼吸暫停。
由於呼吸經常受阻,孩子常處於淺睡眠狀態。導致孩子白天睏倦、學習成績下降、煩躁易怒,食慾減退,重者還會造成身體生長發育遲緩等症狀。
早期、單純的打鼾,表現為鼾聲較響,不伴有憋氣和呼吸暫停。平時要加強觀察,不需治療。如孩子出現打呼嚕、憋氣等情況時,要及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耳鼻喉科,做睡眠監測檢查。如引起睡眠呼吸障礙的是最常見的扁桃體或腺樣體肥大,通過簡單手術即可摘除,達到根治。
長期吃垃圾食品會增加暴力傾向
8月底,在英國足球聯賽杯倫敦德比戰——西漢姆隊對陣米爾沃爾隊的比賽前後,發生了雙方數百名球迷參與的大規模騷亂。一時間,體育場外成了戰場,磚頭、酒瓶到處亂飛,許多人臉上都淌著血,有的警察被踢倒在地,附近酒吧的玻璃被打碎,一名44歲男子胸部被刺受傷。
止痛藥能外用就別口服
當疼痛來襲時,多數人對疼痛認知不足且並不知道如何科學止痛。日前,在漢舉行的「專業止痛,快樂行動——健康教育系列活動」專家媒體溝通會上,中華醫學會疼痛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徐建國教授提示,疼痛是一種疾病,人們應該積極科學止痛,正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