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最不該喝4種水 喝什麼水好

  水是生命之源,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水,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正確喝水,下面告訴你哪些水不宜喝,如何正確喝水。

  早晨最不該喝4種水

  1、久置的開水

  開水久置以後,其中含氮的有機物會不斷被分解成亞硝酸鹽。尤其是存放過久的開水,難免有細菌污染,此時含氮有機物分解加速,亞硝酸鹽的生成也就更多。飲用這樣的水後亞硝酸鹽與血紅蛋白結合,會影響血液的運氧功能。

  所以,在暖瓶里多日的開水、多次煮沸的殘留水、放在爐灶上沸騰很久的水,其成分都已經發生變化而不能飲用了。應該喝一次燒開、不超過24小時的水。此外,瓶裝、桶裝的各種純淨水、礦泉水也不宜存放過久。大瓶的或桶裝的純淨水、礦泉水超過3天就不應該喝了。

  2、鹽水

  有人認為喝淡鹽水有益於身體健康,於是晨起喝淡鹽水,這種認識確是錯誤的。喝淡鹽水有利於健康不假,這對於夏天出汗後補充水分是必要的,可對於晨起補充水分來說非但無益,還是一個危害健康的錯誤做法。

  生理學的研究認為,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飲滴水,然而呼吸、排汗、泌尿卻在進行中,這些生理活動要消耗損失許多水分。早晨起床時,血液已成濃縮狀態此時如飲一定量的白開水可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釋,糾正夜間的高滲性脫水。再喝鹽開水反而會加重高滲性脫水,令人備加口乾。何況,早晨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高峰,喝鹽開水會使血壓更高,危害健康。

  3、飲料

  早上起來的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市售的果汁、可樂、汽水、咖啡、牛奶等飲料。汽水和可樂等碳酸飲料中大都含有檸檬酸,在代謝過程中會加速鈣的排泄,降低血液中鈣的含量,長期飲用會導致缺鈣。而另一些飲料有利於排尿作用,清晨飲用非但不能有效補充機體缺少的水分,還會增加集體對水分的要求,反而造成體內缺水。

  果汁、牛奶、咖啡也不宜作為清晨的第一杯飲料,因為這些物質並不能提供此時機體最需要的水分,還會使機體在缺水的狀態下就讓胃腸進行消化和吸收工作,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4、自來水

  有人習慣早晨起來打開水龍頭,接一杯自來水來喝,這是不對的。停用一夜的水龍頭及水管中的自來水是靜止的,這些水及金屬管壁及水龍頭金屬腔室會產生水化反應,形成金屬污染水,並且自來水中殘留微生物也會繁殖起來,這種水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還可能藏著威脅人類健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菌-軍團菌。因此,清晨擰開水龍頭,最初流出的自來水是不可飲用的死水,所以有這種習慣的人請馬上糾正,以免損害自己的健康。

  喝什麼水好?

  1、弱鹼性水。水的PH值應接近或略高於人體血液的PH值(人體血液PH值為:7.35~7.45)(即,水應為弱鹼性水,注意,各位請自查市面上出售的瓶裝桶裝純淨水或礦泉水,基本上全部都是酸性水,悲哉!(檢測方法:買一小瓶PH試劑,在一個透明玻璃杯中倒少許礦泉水,滴入3滴PH試劑,搖動杯子即可看出它的酸鹼性)。

  2、小分子水(自然界的水不是以單一水分子(H2O)的形式存在的,是由若干水分子通過H鍵作用聚合在一起,形成水分簇,國內俗稱「水分子團」。水分子小,則容易被人體細胞吸收,這種水也被稱為活性水。)

  3、高齡水。水齡越長越好,不同來源的水的更新時間不同,河水更新要20天,湖水要100年,地下水到少要300年。

  4、負離子水。也就是負電位水。只有負電位水才能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注意:我們一般飲用的水基本都是正電位水) ?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正是春筍嘗鮮時 竹筍的幾種做法

  春天的竹筍被譽為「素食第一品」,清淡鮮嫩、口味最佳。春筍豆苗湯、油燜春筍、鯽魚春筍湯……都是春日裡的美味菜餚。

  竹筍:高纖低脂葷素百搭

  春天的竹筍被譽為「素食第一品」,清淡鮮嫩、口味最佳。春筍豆苗湯、油燜春筍、鯽魚春筍湯……都是春日裡的美味菜餚。

  春天的竹筍嫩而不澀,甚至帶點微甜,而且是種高纖低脂,富含鉀的天然保健蔬菜,尤其適合三高人群吃。竹筍還富含膳食纖維,很適合想要減肥瘦身及有習慣性便秘的人食用。

  春筍有「葷素百搭」的美譽,嫩的部分可以做餡吃,根部老的部分可以燉、煮,如果時節趕得巧,從尖到根都非常鮮嫩,怎麼烹飪都隨心所欲。給大家推薦一道香菇春筍煲雞湯。先將春筍切成滾刀塊,用淡鹽水煮5~10分鐘。半隻烏雞切塊用開水焯3分鐘,瀝水備用。湯鍋中加足量熱水,放入雞塊、竹筍、香菇、蔥段和姜塊,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約1小時,最後加入鹽、雞精、胡椒粉和枸杞再煮3分鐘即可,鮮美又營養。

  春筍越新鮮越有身價,買的時候儘量挑選嫩黃色筍殼、筍肉潔白、筍節比較緊密的,這樣的肉質才細嫩,回家涼拌、做湯都可以。但是注意,春筍含有較多草酸,最好焯後食用,兒童儘量少吃,另外,過敏體質、尿路結石、胃潰瘍者也應少吃。

  竹筍的幾種做法:

  醬汁春筍塊

  原料:鮮春筍500克,花生油、甜麵醬、白糖、雞精、蝦籽、麻油、鮮湯各適量。

  做法:

  1、將鮮春筍削去老皮,用刀剖開,切成長筍塊,再用刀面將筍段輕輕拍松;

  2、用水將甜麵醬化開,花生油放入炒鍋,燒沸去油腥味待用;

  3、炒鍋上火,放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筍段焐油後,倒入漏勺瀝油;

  4.炒鍋復上火,放入花生油,將醬汁放入,加糖攪拌,裝盤待用;

  5、炒鍋再上火,放入鮮湯、蝦籽燒沸,再放入筍段燒沸,待湯汁快煮干時,再放入醬汁,待湯汁緊裹筍段時,加入味精,淋上麻油即可。

  梅菜燒春筍

  原料:梅乾菜300克,竹筍300克,素高湯3杯,糖1茶匙。

  做法:

  1、梅乾菜洗淨,切小段;竹筍去殼,剖開,先用水煮熟,再取出切條。

  2、用5大匙油先炒梅乾菜,再放入筍同炒,加入調味料,小火燒20分鐘。

  3、湯汁微干即可盛出。

  春筍冬菇湯

  原料:濕發冬菇約50克,冬筍90克,當歸約10克,油麵筋約320克,素上湯7杯。

  做法:

  1、當歸切薄片;冬筍去殼去頭尾,氽水後切塊;油麵筋氽水過冷河,切3毫米厚片;冬菇去蒂切半。

  2、冬菇、麵筋、三分之一的當歸、冬筍片放入煮沸素上湯內,煮30分鐘後撈起瀝乾(揀去當歸),湯留下備用。

  3、取圓碗一個,碗內抹勻花生油,冬菇片排放在碗底兩邊,再放入冬筍片,倒入少許煮冬菇之湯;另用小碗一個,放入所剩的當歸和半杯水;把兩碗同在蒸籠里用旺火蒸20分鐘,取出,將圓碗裡的蒸料倒扣在大湯碗中,麵筋鋪放在半邊冬菇面上。

  4、把煮冬菇之上湯煮沸,加上所蒸的當歸湯調勻,輕輕澆入大湯碗裡即成。

  鯽魚春筍湯

  原料:鯽魚1條約400克,春筍200克,蘑菇、薑片、鹽、胡椒粉、蔥花適量。

  做法:

  1、將鯽魚身上抹上鹽和黃酒醃20分鐘;

  2、爆香薑片,將鯽魚的兩片略煎一下(這樣湯容易變白);

  3、加水,放入春筍和蘑菇,燒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起鍋後放鹽、胡椒粉、蔥花。

春季如何養肝 春季養肝試試四款藥膳

  熬夜、過勞、飲酒無度易誘發肝病,河南省中醫院肝膽脾胃病科李鮮主任醫師認為,春季養肝,可以根據自身體的體質特點選擇食物。春季養肝藥膳選擇的主要原則是「減酸增甘,以養脾氣」,相「食」而動。

  春季如何養肝?

  1、適當飲水

  喝水對於身體來說,是永遠不過時的養生之道。多喝水可增加循環血量,有利於肝和代謝廢物的排除,並可降低代謝產物、毒物對肝的損害。補水還有利於腺體,尤其是膽汁的分泌。

  2、別太快換薄衣短袖

  春天悄悄到來,但自然界的寒氣仍未消退。特別是在早春時節,春寒料峭,倒春寒會接踵而來,所以,不要因為春天到來就趕緊換上輕便的春裝,特別是在春分之前,還是要「春捂」,注意保暖、多添衣服,特別是老人、小孩、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者,春天養生更要注意防寒。

  3、喝酒前吃點東西

  過節期間難免與親朋好友歡聚痛飲,但過量飲酒對肝臟的損害極大。喝酒秘方少不了喝酒前吃東西。少喝酒自然少傷害,如果一定要喝,並且想做點預防措施,那就是儘量多吃些食物墊墊肚子,食物下肚後可以在胃黏膜、腸黏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不但保護腸胃,也能阻礙部分酒精進入血液,降低醉酒程度。

  春季養肝試試四款藥膳

  杞棗雞蛋湯

  選用枸杞子30克,紅棗10枚,雞蛋2隻。將枸杞子洗淨,紅棗洗淨去核,一起放於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燒開後,加入雞蛋煮熟,調味即可。此款藥膳補肝腎,健脾胃,滋陰潤燥,養血除煩。適用於肝腎虧損、脾胃虛弱者以及慢性肝炎患者。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紅棗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豬肝枸杞子湯

  準備豬肝100克,枸杞子30克。將豬肝與枸杞子一起滾燙,調味即可。具有能補肝、養血、明目的作用。

  丹參黃豆湯

  選取丹參10克,黃豆50克,蜂蜜適量。把丹參洗淨,黃豆用水浸泡1小時。將丹參、黃豆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煲湯,至黃豆爛,揀出丹參,加蜂蜜調味即可食用。可以補虛養肝,活血祛淤。丹參味苦微溫,活血祛淤,安神寧心。黃豆能健脾寬中、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利於補虛養肝。

  紅棗花生湯

  準備紅棗50克,花生80克,冰糖50克。將紅棗、花生洗淨,同放砂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至花生熟爛,加入冰糖再煲片刻,即可食用。具有補脾和胃、養血止血的功效。

春季鎮驚安神 3款龍齒藥膳

古本草所載之龍齒當是動物牙齒骨骼的化石,只是古人無法區分動物來源,現代研究中藥的龍齒應包括多種古代大型哺乳動物如三趾馬、象類、犀牛類等牙齒骨骼的化石。

一日三棗不顯老 紅棗的食療方

古人對大棗早有認識,在《神農本草經》中將大棗奉為上品,認為它「味甘,而肉濃色赤,得火之色,土之味,故能建立中焦,溫養脾胃,為後天之本。萬物生於土,土氣充盈,諸經自皆受益矣」,而且「久服,輕身長年。皆補益後天之功」。所以有民間諺語說:「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