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料峭,穿衣食療防「倒春寒」

  這幾天,申城的天氣再度徘徊於濕冷中,愛美的女性紛紛換下了裙子、短褲,重拾大衣、羽絨服。專家指出,在料峭的初春時節,仍需適當「春捂」,食療進補。

  春捂——穿衣上薄下厚

  為何要「上薄下厚」?因為「寒從腳下起」,而從人體的血液循環來看,下肢都要比上半身弱,體弱者尤甚。早春的特點是「乍暖還寒」,冷空氣經常會「殺」回頭。專家特別提醒,有支氣管炎、關節炎或免疫力差易感風寒的體弱者,更應盯緊天氣預報,遇到突然降溫,特別是氣溫有可能低於15℃時,就應提早「捂」著點兒,護好「下盤」尤為關鍵。但一遇到氣溫穩步回升,則應及早減少衣物,以免因「捂過頭」出現頭昏腦脹之類的症狀。

  「春捂」到底要「捂」到什麼時候?民間有一個籠統的說法:「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但時下的上海雖正值正月,卻依然乍暖還寒,街頭「二八天亂穿衣」的景象已十分顯眼。對此,專家提醒,同樣的氣候條件下,穿衣多少厚薄跟體質相關,年輕人身體健旺,無需「捂」太緊,但一下子「冬裝換夏裝」也不可取,因為春天氣候多變,穿得過於輕薄容易受風寒侵襲,患上關節炎等病症。

  TIPS:把握4個「春捂」指數

  ●該捂的時機:冷空氣到來前1-2天

  春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台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再晚便是雨後送傘了。

  ●該捂的氣溫:15℃是臨界點

  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該捂的信號:日夜溫差大於8℃

  在春天,應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現在認為,日夜溫差大8℃時是該捂的信號。

  ●該捂的時間:7~14天恰到好處

  醫學家發現,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即使此後氣溫回升,也得再捂7天左右。

  食療——適當補充DHA

  陽春三月將至,萬物萌生,人體也與春之陽氣相應,機體代謝旺盛。然而乍暖還寒時節,也是細菌和病毒的活躍期,容易侵犯人體而得病。專家提醒,食補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進補方式之一。例如在日常起居飲食中注意吸收和攝取一定的DHA(一種不飽和脂肪酸,是人在成長發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之一),就是較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對智力、視力和心臟健康發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功效。

  大部分人認為,魚類才是DHA的直接來源,事實上魚類自身無法合成DHA,是食用了富含DHA的藻類,而藻類中的DHA通過食物鏈的傳遞在魚體中累積才使得魚類成為人類補充DHA的一種重要飲食來源。美國馬泰克生物科學有限公司正是基於此事實,開發研究了一種新型的DHA——life's DHA。據悉,這是一種純淨的、純植物來源的DHA。由於它不通過魚類衍生,沒有海洋污染的風險。雖然大部分人對於這種DHA的攝入水平沒有達到實際需要量,慶幸的是現在在食品、飲料和保健品中都有添加,為大家提供了方便的補充途徑。

  TIPS:早春營養菜譜推薦

  life's DHA 攝入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像DHA這樣的omega-3,對人體的健康發展相當重要。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顯示,健康的脂肪酸能夠幫助防治多種疾病,如降低心血管疾病以及抑鬱症發病率等。因此,春季不妨經常飲用DHA強化食品,如牛奶,雞蛋和酸奶等。

  茶 茶對於安撫情緒具有顯著作用。目前,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正在研究茶對於改善記憶,骨骼結構,降低體重,促進心腦血管健康以及降低癌症發病率的功效。春季每天喝3-4杯黑茶、烏龍茶、綠茶或白茶,對於改善健康具有顯著功效。

  大豆 在近期的一項科學研究顯示,大豆對降低血壓具有顯著作用。大豆是人體獲取瘦蛋白的一個重要來源,瘦蛋白能夠幫助人體在正餐間保持能量。因此,春季至少吃一份具有大豆含量的食物,如大豆類堅果,低鈉鹽罐裝黃豆,豆漿及豆腐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正確控制血糖 糖友要學會挨餓(圖)

  

  許多糖尿病人容易餓,老想吃東西,原因是大腦中有一個「飢餓中樞」,它是由一組特殊細胞組成的。病人飢餓時,這些細胞會提醒病人及時進食。

  由於糖尿病人血液中的糖進不了細胞,因此不管外周血糖有多高,只要細胞無法吸收,就會有飢餓感,如果採取一餓就吃的方式,則會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血糖越進不了細胞,人就越餓,越餓越吃,血糖就越高,於人體的危害就越大。打個比方,汽車的油表反映的是油箱內的油量。正常情況下,您踏油門,汽油進入發動機,汽車行走。如果汽車得了「糖尿病」,踏油門後,汽油進不了發動機,於是您可能不管油箱裡的油有多少,還會去加油。

  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時感到飢餓時,一般都需要控制飲食,合理的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不過,適當飢餓不等于越餓越好。不少糖尿病人在控制飲食過程中會感到飢餓難耐,甚至出現頭昏、心慌、手抖、全身乏力、出汗等症狀,嚴重的甚至出現低血糖反應。可見「餓」也是要有原則的。

  首先,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前兩天因飲食控制出現「餓」是正常的,因為人體從以前的飲食習慣過渡到控制飲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患者心理上必須克服。

  其次,糖尿病的飲食控制要把握度,不能餓得太厲害。一般糖尿病人每天攝入的飲食量要根據體重和體力消耗來計算。輕體力勞動者,每天每公斤體重須攝入30—35千卡的熱量;中度體力勞動者,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35—40千卡;重度體力勞動者,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35—40千卡。若病人偏胖,標準放低;偏瘦,則提高標準。

  再次,蛋白質的攝入還要根據腎功能適當增減。腎功能差的糖尿病患者,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蛋白質0.6—0.8克。如果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加大腎臟的負擔。

  最後,餓也不必強忍,少吃多餐也可以解決「餓」的問題。建議患者將每日飲食總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時進餐1次,睡前一兩小時再少量加餐,這對於血糖波動較大、打胰島素的病人效果最佳,既能解決「餓」的問題,又避免了餐後血糖高、餐前血糖低的困境。

玉石點綴家居煥然生機(圖)

  石頭家居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厚重,特別是粗獷的造型,擺在家裡顯得硬朗大氣。其實不然,現代石材家具很多具有簡潔流暢的線條,像直紋白的產品,線條感十足。

  太古石畫。

  為了表現玉石的尊貴,很多產品都拿玉石作為點綴,表現一種皇家風範。約克公爵、聖奧龍、歐夢萊等,除了大面積使用石材的餐桌、茶几,很多大件家具諸如衣櫃、床都鑲嵌玉石,頗有延續中國古典家具鑲嵌牙、瓷、玉、琅、螺鈿等以作裝飾的傳統。但都在家具設計上卻結合歐美流行的新古典主義手法,顯得清雅脫俗、品味端莊,紳士風範彰顯無遺。

  當然,如果不喜歡這些石頭家具,完全可以找到石頭飾品搭配。石頭藝術牆很早就有,比如俗稱的文化牆,只是現在的石頭藝術牆更加抽象,讓人有無限的遐想。

  更小一點的還有石畫,採用天然的石頭作為原料,在燈飾市場上,雲石做成的石燈也古色古香,給人的感覺既古樸典雅,又高檔華麗,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貼士:陶瓷與石材不甚相配,建議消費者避免選擇。需要提醒的是,由於石材飾品硬且重,因此如果家裡有年齡很小的兒童,考慮到使用的安全性,最好不要選擇。

  市面上有不少仿石材的飾品,主要是樹脂材料,輕很多,但完全具備石頭的外觀,足以以假亂真。價格比真正的石材產品便宜很多,對於小面積的家庭來說,比較實用。

快樂升一級,心臟風險降兩成(圖)

在最新一期的《歐洲心臟學雜誌》上,一項研究稱,積極的情緒有助於降低患冠心病的風險;與多愁善感者相比,樂觀者更不易患冠心病,這是首次發現積極情緒與冠心病存在獨立性關聯。

突然「慢半拍」可能是抑鬱表現(圖)

說起「慢半拍」,那種讓人又好氣又好笑的感覺大家一定不陌生:大合唱時,別人都整齊劃一地唱「團結就是力量」,卻總有一兩個人要晚半拍才冒出個「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