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中國多個城市持續出現霧霾天氣,空氣質量嚴重惡化。霧霾天氣給健康造成很大影響,霧霾天氣不但可能會對心臟、呼吸道有影響,還可能會傷肺。但是運動是不能停止的,那麼我們如何在霧霾天氣時健身呢?
編者按:
經30年競技運動影響,我國已進入全民運動健身的熱潮,體育文化變得異常多元和豐富,健康成為人們生活中頭等大事。這種情況之下,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鍛煉身體,增強體魄,以獲得更好的工作狀態和精神生活。商報體育自2014年推出《體育課》,方便讀者獲取最新最權威的健康信息,為讀者提供正確的健康理念、輔導運動技術,以及提供健身資訊,同時,這裡也將是健身愛好者和健康關注者的交流園地,敬請關注!
選擇有陽光的時段健身
進入冬季,隨著氣溫的降低、低氣壓和污染帶來的霧霾影響,往往使人們鍛煉「心有餘而力不足」。運動不息,生命不止,雖然小有困難,但是我們依舊要想辦法在有限的條件內,進行有效的健身鍛煉。
由於冬天的特殊環境,我們可以在霧霾並不是那麼嚴重的晴天,進行一些少量的鍛煉。一來空氣相對清新,再者氣壓稍緩,還能利用植物的造氧功能大量汲取氧氣,達到運動效果和目的。
戶外運動避開交通高峰
許多人有晨練的習慣,並且常年堅持風雨無阻。但是,專家強調,霧霾天氣無論如何也是要停止晨練的。
乳白色的霧會給人一種潔淨的感覺,但是PM2.5的頻頻爆表說明霧中聚積著大量污染物。它可引發氣道高反應,而霧中的可吸入顆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正是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誘發因素。在晨練時,人體吸入體內的空氣可以增加數倍,吸入的有害物質也會成倍增加,這會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腫痛等反應,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等不良症狀。所以強烈建議在霧霾天氣不要進行晨練,這樣是非常傷身的。
如果外出鍛煉身體,最好選擇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這個時間段,應避免早晨和傍晚外出。實驗證明,交通高峰期污染急劇升高,即便霧霾不是太嚴重,交通帶來的尾氣等空氣污染,也不適合進行戶外運動。
遠離市區是不錯的選擇
在進行戶外鍛煉時,遠離市區的郊區是比較理想的運動場所,郊區通常空氣清新,污染相比市區要輕。而自駕、健身跑或漫步走都是不錯的健身項目。
健身跑是在郊外健身的最好項目之一,有專家建議,在健身跑時要儘量不斷改變地形及速度的跑步形式。這種跑步方式50年前由奧林匹克教練葛斯特·荷馬所創,當時的用意是要把「趣味」融入選手嚴格的訓練課程,使他們在艱苦無比的鍛煉中不覺苦。研究顯示,進行這種混合強度的跑步比緩慢平穩的跑步易達到瘦身效果。在挪威,研究者發現,一位持續70分鐘快慢跑結合者在跑完後的15小時內,體內依然快速「燃燒」著脂肪。而那些採用穩健步伐的慢跑者卻無法達到這種效果。
目前風靡的還有野外騎行,建議玩家在起初可以進行短距離騎行,然後逐漸增大騎行距離,在自行車的風馳電掣中,既能欣賞野外的風景,又能起到很好的健身效果,是非常不錯的健身選擇。
室內運動注意空氣淨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表示:戶外空氣差,在戶外跑步,跑著跑著就覺得氣不夠,覺得呼吸辛苦。空氣質量指數級別在五級、六級時,健身是禁忌。那麼,在霧霾特別嚴重的天氣,我們就不得不選擇在室內進行健身。
在室內較為輕柔的鍛煉項目更為合適,比如可以選擇一些像普拉提、瑜伽這些較為舒緩、可以牽拉放鬆身體的健身項目。還可以選擇去健身場所或者體育館,進行室內跑、羽毛球、桌球等運動。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一些體育場館的空氣質量不一定好過戶外。專家指出,當相對封閉的體育場館內空氣交換不暢或泄漏時,超標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生化細菌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鍛煉人群的健康狀況。尤其是在運動應激狀態下,當室內空氣中污染物的作用超過了人體所能適應或正常的生理範圍後,就會引起感覺不適和生理生化功能障礙,進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所以,在當前情況下,對於人們在體育場館室內鍛煉時如何做好防護這個疑問,該專家的建議是「做好空氣淨化」,並儘可能避開人群高峰期,儘量選擇條件好的健身會所。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立春養生重點在於護肝
立春時節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是由寒向暖過渡的時候。春季氣候變化較劇烈,溫差幅度很大。由於從冬人春,人的抗病能力和氣候適應能力較弱,流行性傳染病又較多,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感染,特別是年老體弱者和少年兒童。因此,除了日常注意防範外,也應該從飲食上進行調理。
日常起居有哪些宜忌
立春後的一段時間裡,天氣乍暖還寒,氣候變化仍較大。此時人體隨著春季的到來也開始變得疏鬆,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初春時節不宜過早減少棉衣物,年老體弱者換裝尤應謹慎,不可驟減。「春捂秋凍」是民間一條保健諺語,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損陽氣,稍受風寒,易發宿疾。而這時候如果出汗,應及時擦去,切勿敞開胸懷讓風勁吹。春天適當捂一捂,可減少疾病,尤其是常見的呼吸系統傳染病的發生。
為避免春季疾病的發生,在預防措施上,首先要順應氣候的變化增減衣服;二要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三要注意休息和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在起居方面也要順應自然,早睡早起,適當增加室外活動,使身體的冬藏狀態開始適應春天的到來,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
立春養生重點護肝
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中醫認為肝主情致,因此在立春養生方面主要是護肝,調節心情為主,保持心情舒暢,防止「肝火上升」。心情舒暢,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於陽氣生長。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都有利於疏肝理氣。中醫認為,春季應該特別注意對肝臟進行保養,以順應天時。所以,在飲食調養時要考慮到春季屬於陽氣開始升發的特點,適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蔔、茼蒿、大頭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具有辛甘發散的特點。
立春運動小貼士
隨著氣溫回升,人們應逐漸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以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但由於立春後天氣乍暖還寒,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如春遊、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以及並不劇烈的球類運動。要注意的是,這一時節運動不宜劇烈,不宜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否則可能耗陽氣,對養生不利。而且由於立春後氣候仍然乾燥,運動時補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在漫步時,可以做做揉肺運動。肺經在我們手臂的內側,它經過肩窩開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取它上下兩端的穴位來按摩就會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這兩個穴位比較好找,一個是在肩窩位置的中府,另一個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立春節氣飲食養生寶典
飲食上應多吃些多汁蔬果,如西紅柿、蘿蔔等,也能為人體補充水分。但也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多食酸收的食物,如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欖、檸檬、石榴、烏梅等,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忌食洋蔥、花椒、肉桂、茴香等,還有貝類海鮮水產品也應少吃,因為這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容易引發急性肝炎等疾病。
養生湯水宜以滋陰養肝、補腎益氣為主,但由於春日多變,要注意多方面,如在養肝方面宜枸杞子豬肝湯;濕冷驅風時宜飲用胡椒根三蛇湯、川芎燉魚頭;濕痹痛時宜飲用雞血藤、黑豆煲豬骨湯等。以下是兩款家常保健菜。
冬季多久洗一次澡最養生?三種洗澡方法最養生
近日,「伊朗80歲的老翁哈吉,60年未曾洗澡」的新聞火爆網絡。不過對於「洗洗睡了」的人們,肯定不能忍受這麼長時間不洗澡吧?冬天天氣冷,有的人習慣每天洗澡,有的人可能一周才洗一次,到底冬天多久洗一次澡好呢?冬天天氣乾燥,洗得太勤可能會皮膚瘙癢的。那麼冬天多久洗一次澡好呢?怎么正確洗澡?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好?兩到三次比較合適
因為工作需要或生活習慣的改變,很多人現在已習慣每天洗一次或兩次澡。但隨著冬天的來臨,空氣越來越乾燥,皮膚瘙癢的情況開始困擾這些「每天洗澡族」。他們中很多人甚至認為,皮膚癢是說明個人衛生沒做到位,於是,澡就洗得更勤、更徹底,但皮膚的瘙癢程度反而加重了。
醫學專家提醒人們,洗澡過勤會傷害皮膚,由此導致的皮膚瘙癢是很難避免的。在這樣的季節,每周洗澡2至3次是比較合適的。如果每天洗多次澡的習慣不易改變的話,那就應該多注意一下洗澡的方法。
冬季三種洗澡方法最養生
熱水浴——消除機體疲勞
案例:日本人把洗熱水澡稱作「湯浴」,也叫「泡湯」,常常闔家老小一起「泡」。 置身洗浴池中,身後40℃的水由石槽中汩汩注入,身心的疲憊頓消。
點評:疲勞跟人體血液中乳酸的濃度有一定關係,洗溫水浴可以加快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分解乳酸的速度,消除疲勞。泡澡20分鐘相當於慢跑500米,因此,洗澡也有健身的功效。但溫水浴水溫不是越高越好,否則出汗過多易導致虛脫,應控制水溫在38℃左右。
冷水浴——增強抗寒能力
案例: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先生歷經人生滄桑,卻仍享92歲的高壽,其中冷水浴功不可沒,被其稱為「革命者的戰鬥」。徐老起床後先用冷水擦頭面,再擦頸、胸背部,每次擦到皮膚發紅髮熱為止。不論是春、夏、秋和嚴冬臘月,從不改變。
點評:冷水浴可提高人體抗寒能力,鍛煉血管彈性,是一個「血管體操」。需要提醒的是,冷水浴有一個適應過程,如果一直洗熱水澡,突然洗冷水澡,不僅無益反而會得病。
熱冷水浴——保持血管彈性
案例:馬寅初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人口學家、教育學家和經濟學家,原北京大學名譽校長,也是活到了101歲的老壽星。早年在美國求學時體質孱弱,後來有幸結識了一位93歲但仍鶴髮童顏的醫生。這位醫生告訴他,自己健體強身的秘訣:熱冷水浴。先洗一刻鐘的熱水澡,讓周身經絡通暢,然後擦乾身體,休息數分鐘,再迅速進行幾分鐘的冷水浴。自從應用這種鍛煉方法,馬寅初身體一直非常健康,連感冒都很少得。
點評:冷熱水浴可使血管一張一弛,熱脹冷縮,保持血管彈性,這對維持血壓正常,防止發生心血管疾病,很有好處。
簡而言之,冬季洗澡要注意七個要點:
1、冬季洗澡不宜過頻,每周兩到三次比較合適。冬季氣候乾燥,頻繁的洗澡會使皮膚表層油脂受到破壞,容易引起皮膚乾燥、瘙癢。
2、無論春夏秋冬,洗澡時間均不宜過長,每次洗澡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以防心腦缺氧、缺血。
3、水溫最好在38℃~41℃之間。若水溫過高,會使全身表皮血管擴張,心腦血流量減少,發生缺氧。
4、洗澡前先熱身。洗澡前,做一些散步、拉伸、扭腰等熱身運動,可有效避免洗澡前期的暈厥。時間及強度以身體微熱,不出汗為宜。
5、洗澡的最佳順序是:先洗臉,再洗身,最後洗頭。
大多數人洗澡時先洗頭,這是不科學的。冬季氣溫低,脫掉衣服進入浴室後,血液會集中在內臟和頭部,馬上洗頭,可能會導致頭部血液流通不暢,長期如此,可能誘發腦血管疾病。
6、洗澡時,最好不要反鎖浴室門,以免發生暈厥等意外時增加救援難度。
7、洗澡時千萬不要長時間彎腰,以免腦部充血。可在浴室放張凳子,需要低頭時可以坐在凳子上,儘量避免彎腰。
冬天臉發燒不是「害羞」 也可能是皮炎
專家介紹,出現這類狀況的患者大多有兩種原因,一是年輕人為了治療臉上的痘痘、癬等,在臉上塗抹過皮炎平、膚輕鬆等含激素類藥膏或激素類祛痘產品,誘發了激素依賴性皮炎;二是年輕人在購買護膚品或化妝品時圖便宜,買了含有激素等成分的劣質或假冒產品,或在沒有資質的美容院長期使用沒有說明書和產品成分的產品,誘發了顏面再發性皮炎。
立春飲食養生牢記5原則
萬物復甦,陽氣上升,人體的五臟六腑蓄積的內熱之毒也開始出現春燥,導致肝火旺盛、身體炎症,出現口腔潰瘍、咽喉腫痛、便秘、色斑等症狀。加上春季天氣轉暖,人體水分大量流失,天氣又陰晴不定,不能保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