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女人」是指擁有高學歷、高收入、高職位的職業女性。心理學家們發現,大家眼中的這些職場「精品女人」,已經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心理危機,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工作依賴症」、「強迫症」和「情感隔離」。
危機一:工作依賴症
什麼是「工作依賴症」?即由於長期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造成一離開工作環境便覺得不適應。就像小麗,工作現在已經成了她生活中唯一的中心。每天只要電話鈴一響,她身體會立刻本能反應,搶著最先拎起話筒,在家裡也毫不例外;一看同事們工作出色,自己心裡就暗暗著急想儘快趕上;好不容易碰上個休息日也是在家整理客戶資料,和朋友出去玩時也心不在焉,這就屬於典型的「工作依賴症」。她們通常只有在工作的時候才會覺得自己。
危機二:強迫症
32歲的趙靜已經在一家外企做到高管,她對自己要求頗高,近於苛刻。一次,她寄出一份文件後才發現其中有一個錯別字。為此,她整整一個星期寢食難安,一想起來就覺得渾身不自在。趙靜的問題屬於「強迫症」。她們自己剝奪了自己犯錯的權利,不能接受工作中的錯誤。
危機三:情感隔離
許多女性為了在周圍人眼裡保持獨立的形象或是出於自我保護,常常會掩飾自己的脆弱和恐慌。她們獨自撐起一片天空,被大家敬而遠之地羨慕或欣賞的同時,卻忘記了她們自己也需要支持。所處的高位,常使她們難以找到可以傾訴和求援的知心朋友,大部分時間處於「情感隔離」狀態,負面情緒難以排解,內心的寂寞、壓抑在一天天積累、蔓延。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抗壓需要一份快樂餐單
全世界好像都累了。看,英國針對壓力一族生產出了「情緒食品」,日本則推出了「減壓牛奶」,據悉台灣省的上班族年平均工作時數高達2282個小時,比日本、美國1800個小時還要高出不少。在這樣一個步調繁忙快速、生活緊張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工作上的挑戰,甚至過長的工作時間,均可能對人的生理與心理造成壓力,長期下來若沒有適當的舒壓方法,容易使身體引發一連串如情緒低落、失眠、緊張、易怒的負面反應。除了從心理層面找專家諮詢,或生理上採用瑜伽、冥想、按摩等方法來舒解壓力外,在飲食與營養上,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讓人受益。
情緒食品走俏全世界
日前,英國《獨立報》報道,因為英國白領們工作緊張,長期處於壓力之下,「情緒食品」在英國逐漸大行其道,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11億英鎊的大市場。「情緒食品」指富含茶多酚、氨基丁酸和維生素B等能幫助情緒穩定的天然或人造食品。專家指出,這類食品銷量在2006年增加了143%,未來甚至可能成為英國出口商的「拳頭品種」。
無獨有偶,總部設在東京的中澤乳業也推出了「減壓牛奶」,每瓶900毫升的鮮奶售價高達5000日元,比日本市場上的普通牛奶價格高出近30倍。該公司近前發表聲明說,公司從東京以北一家農場收集了剛擠出來的新鮮牛奶後,會在6個小時內將它們裝瓶。這種牛奶每周取奶一次,是在黎明時分從牛身上擠出來的,因為牛隻會在晚上釋放出大量的減壓荷爾蒙「褪黑激素」。據說這些鮮奶的「褪黑激素」含量相當於普通牛奶的3至4倍。中澤乳業公司的聲明說,其銷售對象是「生活在充滿壓力社會的成年人」。
根據日本資料統計,2007年日本因上班壓力過大,導致過勞死的上班族再創新高,較2006年提高7.6%。隨著上班族壓力愈來愈大,日本強調可舒壓的商品更是一年比一年走紅。日本不少知名品牌都競相推出了舒壓食品,類別包括咖啡、巧克力棒、蘋果汁、優格、巧克力卷、牛奶糖、奶油、吐司、麵包、泡麵,甚至是香腸、醬油、泡菜、味噌湯,目的是讓高壓的上班族,隨時隨地都可以輕鬆一下!
健康地吃掉壓力
從營養學的角度解釋,壓力之下,人的新陳代謝加快,對維生素消耗增加,需要補充營養來滿足身體的需要。因此,從這個角度說食品是可以減壓的。高級營養保健師張雅雲解釋,食物減壓是一種傳統的減壓方式,食物可以讓人獲得安全和愉悅感,尤其是女性,偏向通過這種方式減壓。不過,張雅雲強調讓人感到幸福的食物未必有益健康,想要抗壓還要知道怎麼吃才健康。
甜食抗壓,也要慎重吃。除了運動之外,甜食是提升體內「血清素」的快捷方式,可用來舒緩壓力、改善情緒。但是甜食吃多了,除了會引發更深的疲勞感與心情低落,還會引起另一個更深的憂慮——肥胖問題,因此攝取分量不可不慎。建議以富含纖維的複合式多醣類食品攝取為佳,例如:全麥餅乾、綜合穀類餐條、五穀雜糧飯、根莖蔬果等。
色胺酸助眠的秘密。香蕉、奶製品、火雞肉中富含色胺酸,可促進人體分泌血清素以達到穩定情緒、安神的作用,對於情緒失調所引起的失眠、睡不安穩有所幫助。不過,火雞肉這類高蛋白飲食通常會伴隨著高熱量的攝取,因此建議儘量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白肉,紅肉則選擇瘦肉較佳。
選擇黑巧克力。最近流行的巧克力抗憂鬱新聞,使得大家吃巧克力變得名正言順而且時尚了起來。巧克力中富含苯乙胺與礦物鎂的成分,具有緩和情緒,抵抗憂鬱、情緒低落的作用。但是如果你看得懂營養標示,你會發現:原來一般口感柔順、入口即化的松露巧克力,竟然每100克中含有40克以上的脂肪,脂肪熱量占比高達60%~70%。如果真的抵擋不了誘惑,建議你就改吃高純度的黑巧克力吧。
維生素,帶來快樂訊息。維生素中有兩大族群需特別攝取:一是抗氧化維生素A、C、E;一是維生素B群,尤其是人體製造血清素時不可或缺的維生素B6與葉酸。色彩豐富的蔬果中,胡蘿蔔、番茄、紅甜菜、櫻桃、草莓、藍莓、羽衣甘藍含有高量抗氧化維生素A、C、E,菠菜、綠花椰菜、酪梨、核桃、全穀類、啤酒酵母中富含維生素B6,奶酪、深綠色蔬菜、莢豆類、根菜類、椰棗乾、全穀類、啤酒酵母中富含葉酸成分。
礦物質,舒緩緊張。鈣、鎂,具有鎮靜作用,維持神經系統正常,舒緩肌肉緊繃與情緒憂鬱。鋅加維生素C,提升免疫力預防感染。在氣候不穩定的春季,還可預防感冒、減輕感冒期間不適症狀、加速感冒痊癒。
水,最基本的生命元素。多喝水,可協助身體廢物代謝,使人覺得神清氣爽。心情煩悶時,不妨來杯現榨果菜汁,但是要避免喝罐裝蔬果汁,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精緻糖類,反而會造成人體的疲勞與情緒低落。
一份抗壓餐單
1.深海魚 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鬱藥如碳酸鋰有類似作用,即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
2. 香蕉 香蕉含有一種被稱為生物鹼的物質,生物鹼可以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超級來源,這些都可以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
3.葡萄柚 葡萄柚里高量的維生素 C不僅可以維持紅血球的濃度,使身體有抵抗力,而且維生素C也可以抗壓。最重要的是,在製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時,維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
4.全麥麵包 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血清素增加。而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蘇打餅乾更合乎健康原則。
5.菠菜 缺乏葉酸會導致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及早發性的失智等。研究發現,那些被控制無法攝取足夠葉酸的人,在5個月後,都出現無法入睡、健忘、焦慮等症狀,研究人員推論,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導致憂鬱症。什麼是富含葉酸的食物?菠菜最多,幾乎所有的綠色蔬菜、水果也都有。
6.櫻桃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櫻桃中有一種叫做花青素的物質,可以降低發炎,科學家們認為,吃20粒櫻桃比吃阿司匹林有效。
7.大蒜 德國一項大蒜對膽固醇的功效的研究發現,人們吃了大蒜製劑後,感覺不疲倦、不焦慮、不容易發怒。
8.南瓜 南瓜之所以和好心情有關,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6和鐵,這兩種營養素都能幫助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腦部唯一的燃料。南瓜派也被認為是菜單上「最聰明」的甜點,因為每吃一口南瓜派,就會同時攝取3種類胡蘿蔔素,這對預防心臟病、抗老化都十分有用。
9.低脂牛奶 紐約的西奈山醫藥中心研究發現,讓有經前症候群的婦女吃了1000毫克的鈣片3個月之後,3/4的人都比較不緊張、暴躁或焦慮。低脂或脫脂的牛奶擁有最多的鈣。
10.雞肉 英國心理學家班頓和庫克給受試者吃了100微克的硒之後,受試者普遍反映覺得精神很好、更為協調。美國農業部也發表過類似的報告。硒的豐富來源有雞肉、海鮮、全穀類等。
周末恐懼症莫逃避
「到了星期五,還剩一下午!」大家都說周末好。可是,有些人卻高高舉起反對牌。
他們就像患上了定期發作的疾病,一到周末,整個人就變得沒精打采,頭昏腦漲。在他們看來,黑色的不是星期一,而是每周離開辦公室的那兩天。
原來,他們感染了正在城市裡悄悄蔓延的新型病毒——「周末恐懼症」。
「人家泡吧,我泡辦公室」
一晃又是周五下午了。
看著身邊的同事們吃過午飯後就開始「蠢蠢欲動」,方小可也沒太多心思在工作上。她窩在自己的座位上幻想泡沫劇里的場景——周末大家都有什麼精彩的安排呢?是和老朋友聚會,拉男朋友逛街,還是陪著可愛的孩子踏青郊遊?唉,反正肯定不會有人和我一樣,一個人躺在租來的房間裡,傻傻地看著天花板發呆。
沒錯,對於方小可來說,周末是她最難熬的日子。
平日裡,她的工作得心應手,沒事就和同事們一起嘻嘻哈哈,時針總是跑得飛快,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到了晚上,習慣最後一個下班的她,到家也就10點多鐘了,洗洗涮涮之後,就等著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開始。
怕就怕周末。她方小可孤家寡人一個,真想找個人陪陪,又不好意思跟同事張嘴。畢竟,人家都有家有業,都特別寶貝那點兒私人時間,自己怎麼好意思占用?
找其他人?說來容易。同住一樓的都是除了睡覺幾乎不進家門的同類,大半年了,小可都不知道對門住的是男是女。再不成,難道真的去見網友啊?算了吧,先不說她這隻有二兩肉的身子骨,根本不敢隨便冒險見人,何況,她也實在提不起這個興致——早就不是那種閒來無事還做夢的年紀了。
淪落到現在這個慘兮兮的地步,方小可也挺後悔的。大學畢業的時候,自己怎麼就鬼迷心竅,只為一個理想的工作,就愣生生一個人跑到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留在學校所在的城市多好,或者哪怕回老家也行啊——反正無論如何都不會像現在這樣,除了辦公室的同事和樓下出租DVD的老闆娘之外,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如今,小可經常感慨「還是辦公室好啊」,恨不得可以每天24小時賴下去。這裡的確很不錯,有永遠定在舒適的25℃的中央空調,隨時打個電話就會送到的熱乎乎的外賣,還有零零散散養在窗台、書桌和走廊上的綠色植物。所有這一切,全都比她住的那個四面白牆的小房間更溫暖更有味道。
於是,她習慣了把自己的那塊格子當做「窩」,有事沒事都趴在那裡,甚至周末也是如此。在她看來,辦公室不僅是用來工作的,還可以用來看書、發呆、寫日記。用她自己的話說,這叫「泡辦公室」,是工作和私人生活的有機結合。
算算上一次離開這裡超過72小時,已經是去年冬天的事情了。那還是因為周圍的同事們的強烈抗議,得了重感冒的她才不得不回家散播細菌。
有時,方小可也會覺得自己現在的處境純屬活該,剛好應了當初被她遺留在那個城市的男友的一句話。她還記得,當時,那個絕望的男孩最後說:「小可,現在你為了事業毫不猶豫拋開的東西,總有一天,你會懷念它們的!」
「借我一個理由不用回家」
周五下午4點半,老闆臨時宣布有任務要突擊。老李和新人小於同時高聲應答,願意周末來公司加班。於是,第二天,兩個勞動模範一起奮鬥在辦公桌前。
說實話,老李有點兒想不通——這小於年紀輕輕一個人,家裡沒有整天嘮叨不停的老婆,也不用接待上門告狀的老師,幹嗎大周末不給自己放個假,跑到這裡賣苦力?
想想自己當初光棍一條時的好日子,老李終於忍不住開腔了:「小子,就咱們公司這點兒加班費,至於這麼賣命嗎?!還不趁著不用養兒子,抓緊時間讓自己好好玩玩?不然,等你將來有了老婆孩子,再來加班也不遲啊!」
「咳,您知道什麼呀?」小於轉過身來,一臉的享樂主義,「現在,不管誰給我一個不用回家的理由,我都得三拜九叩,感恩戴德。更何況是『加班』這麼名正言順的好事呢!」老李不知道,讓小於搶著加班的理由,也是老婆孩子——只不過他是因為到現在還沒有老婆孩子。
要說起談戀愛這件事,小於就煩得要命。他一直想不明白,他爸媽的大腦到底是什麼材料做的,思維方式怎麼就這麼奇怪?當初上學的時候,小於的父母總擔心影響寶貝兒子的學業,堅決不允許他談戀愛。害得小於每次給女朋友打電話,都要跑到街上打公用,要不就得厚著臉皮借哥們兒的手機自己充值使。
可等到畢業了,工作了,校園戀愛over了,小於自己想好好過過單身生活的時候,不知道怎麼了,一夜之間,給他找個女朋友又升級成為他們全家的頭等大事。聽著爸媽一天到晚的念叨——單身的好女孩越來越少了,還不趕緊找一個定下來,也讓我們老兩口在家享享帶孫子的福氣——小於只好一下班到家就往電腦前跑,掛上耳機裝聽不見。
這陣子更是過分,他們甚至招呼也沒打一聲,直接安排他周末相親,這讓小於實在受不了。有幾次他差點兒就要喊出聲——我又不是裝著「off/on」開關的機器人,難道能一個按鈕按下去,前一秒鐘還與感情絕緣,下一刻鐘就能熱情澎湃不顧死活地跳入甜蜜漩渦?
但是,煩歸煩,厭歸厭。現實中,小於還是不敢跟親愛的老爸老媽發生任何正面衝突,最多就是吃相親飯時故意撿最便宜的菜點。所以,這些日子,一到星期五,他就像暑假即將結束的中學生,抑鬱得不得了。這次好不容易有個加班的機會,他能不緊緊抓牢,讓自己放個假嗎?
幸好還有工作給了我們這麼好的藉口
不願過周末的人,身上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周末的日子不開心,儘管每個人的具體原因都不一樣。
其實,他們的問題誰都看得明白——不過是「逃」到「工作」這個光明正大的藉口之中,才好繼續對自己的問題視而不見。除了方小可和小於,生活中愛用這個小把戲的人還真不少:有人因為對配偶失望至極,就用每天加班來避免爭吵的發生;還有人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中,自己申請單位的進修計劃,實際上還是不願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
所以說,幸好還有工作啊,不然我們只能勇敢面對了!如今,職業第一,生活第二已經成為城市生活的潛規則,每當我們用「工作」取代生活中的其他事項時,自己都會首先感到理直氣壯、底氣十足。其實,這種邏輯其實早在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構建在我們的頭腦之中了。
「只要你好好學習,其他的都不是問題。」現在剛剛進入工作的年輕人,沒有幾個不熟悉這句至理名言的。我們這一代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此,學習(本質上也就是那個階段的工作)無疑就是生命的核心意義。一好則百好,至於什麼興趣愛好、人際關係等瑣碎小事,則全都可以劃歸二線,不值得費心勞神。
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我們大家都染上了一種不太好的習慣——只把工作中的事情認真對待,而對其他問題都一概提不起重視,懶得花心思打理。如果老闆因為工作上的問題把誰罵了一頓,他會一連幾天吃不好飯,非得琢磨出個應對的辦法不可。但如果是因為生活中的小問題(其實不一定是「小」問題),比如孤單、無聊,或者與家人的關係緊張,很多人卻不認為是多大的一件事情,大不了蒙頭睡上一覺,第二天也就好了。
但事情沒解決,怎麼會變好呢?不過是第二天大家都要趕著上班,誰也沒空多想了。因此,對於有些人來說,職場就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地方。他們通過日漸熟練的職業技能,拼搏在辦公室的十幾個平方米之內,儘可能地從工作中獲取成就、肯定、認同、關注,乃至自信與自尊,希望可以補償他們在私人生活中缺失的那些東西。
無法實現內心的願望 更不敢直面「無法實現」的現實
真的有人喜歡跑到單位免費加班嗎?逃避之外,還有很多無奈吧!方小可渴望周末有人在身邊陪伴,小於希望可以安安靜靜地享受單身生活。他們對生活都有美好的願望,卻都感到對現實似乎無能為力。
這就是「周末恐懼症」患者的主要問題——他們並不是喜歡工作,而是除了工作之外什麼都做不好。他們可能是某個崗位上的業務精英,但在如何過好自己的生活上卻一直只是個業餘選手。所以,工作的時候大家在一起集體興奮,周末的閒暇時光如何度過反而成為難以作答的問題。
而每個人的問題成因各不相同。不管是方小可的性格和社交習慣,還是小於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模式,都是日復一日積累下來的。所以,想要改變,真的需要花一點兒心力。但是,與職場中不同的是,我們在「讓生活變得更美好」這件事上總是有些動力不足。因為除非你自己重視,根本沒有其他人逼著你使勁兒。或者說,即使有外界的壓力,比如老爸老媽的嘮叨和妻子孩子的抱怨,也決計不會像老闆或者客戶的意見那樣對我們有十足的推動力。
另一方面,很多人感到沒有辦法,也是因為他們缺乏解決自己問題的相應能力——比如擴大交友圈所需要的社交技巧,或者是與家人有效溝通的方式方法。遺憾的是,很多人願意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提高專業技能,或者研究投資理財上,卻想不起也同樣可以為了讓生活更美好而去專門用心學習和練習。
所以,很多人生活中的小問題就無限期地向後推遲,推遲,再推遲。大家只是覺得日子不是那麼如意、那麼理想,但也沒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也就一天一天得過且過吧。何況去問問那些閒著沒事就聚在一起吃飯、泡吧、喝酒、唱歌的人們,好像也並沒有好到哪裡,也就感到平衡,繼續裝看不見了。
還要一直逃避下去嗎?
心理學家指出,千萬不要一直對生活
老闆眼中最值錢的證書(圖)
壓力:為健康埋下禍根
辦公室里,你一邊對著手機講話,一邊接起「鈴……鈴……」 作響的座機;深夜,零星亮燈的辦公室里,你眉頭緊鎖,手指不停的敲擊著鍵盤;星期天的早晨,你睡得正酣,突然坐起來,低吼了一聲「要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