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古方中醫指出刮痧對於秋季常見病如感冒、發燒、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驚攣、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有很好的療效。
刮痧雖好,但在操作前後要注意以下問題,避免在刮痧防治疾病時著涼感冒,或造成新的麻煩。做好刮痧5注意,讓您更健康。刮痧的5項注意,古方中醫具體介紹如下:
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尤其是在秋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
2、刮痧出痧後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
4、刮痧出痧後最好飲一杯溫開水,並休息15-20分鐘。以補充氣陰。
5、以下人群慎用或忌用:孕婦;白血病,血小板減少者;皮膚高度過敏,或患皮膚病如硬皮病的人;心臟病出現心力衰竭者、腎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腫者;醉酒、過飢、過飽、過渴、過度疲勞者。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遵循中醫體質養生原則 告別痰濕不得病
每個人有不同的體質特徵,針對這些異同的狀況,推出了新的有針對性的中醫體質養生方法。從了解你的身體內部特徵,到遵循這個規律找到新的養生方法,就是中醫的擅長之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痰濕體質的人應該怎麼辦?
體質特徵:屬於積滯體質。「痰」—— 沒有用的廢物——沒有處理好的「半成品」。廣義的—— 水谷化不成津液的堆積物,體內的「河流」不暢通則積滯了——形成「痰濕」;狹義的,就是指「痰」。中醫有個理論「百病皆由痰作祟」——頑痰生怪症。 痰濕是人體代謝不順。有諸內則形諸外。 胖,脂肪肝的人多。痰濕體質的人,胖人多痰濕,瘦人多內熱。痰濕體質的人,身體比較笨重,不喜歡喝水,口味偏咸,小便混濁,起泡沫(啤酒尿),多愛出汗,大便發粘,不順,舌體胖大苔厚;神——形體情緒反應慢,神昏頭重,想睡,飯後蒙蔽清陽,澀,粘滯。
形成原因:a、先天的,家族史 b、 偏咸,年輕時吃冰凍寒涼食品,(脾胃是生痰之源,肺胃儲痰之器) c、 長期熬夜形成的, d、舌苔厚膩就不去,影響膽氣疏泄,進而影響肝和脾,膽——肝——脾。
易得疾病:偏胖,高血壓,高血脂,肝血糖,痛風,心梗,脂肪肝;皮膚不好,油性,囊腫,痤瘡;月經不調,經量少;慢性咽炎。經常暴躁——不良的生活習慣出現——由於焦慮鬱症,不安所以喜歡不斷吃東西,貪涼,熬夜,致使脾胃怠工。——對治———— 首先心理溝通,舒緩情緒。 好好保護脾胃。脾胃是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百病皆由脾胃生」。痰濕體質是生活方式病,在中國,多是企業高層,白領,和公務員患者多。
飲食事項:控制食量,不暴飲暴食,淡食,不要吃「宵夜」,一定要吃早餐,這是減肥的第一步,如果晚上多食,滯於中焦,使陽氣在晚上不能「潛藏」。對治——化痰理氣散結—— 可多用汗法——把發汗的功能調動出來,出汗具有很好的排泄功能,可通過吃麻辣燙,做桑拿,用生薑等辦法出汗,散濕暖脾胃,促發汗。用生薑調(TIAO)理,效果明顯——
1、泡茶——紅糖,紅棗,薑片,薑茶——到了夏天堅持喝一段時間,發汗——通透——膚色好。重用姜——7片——對大胖子——要出汗。男性菸酒者減少些,夏天的姜的藥理——夏月伏陰在里,一般人都是外強中乾,氣血外走,故不能貪涼,姜可以幫助氣血外達,鼓舞氣血外發;到了秋涼以後,就減少或停用姜;
2、冬天陽氣收斂了——伏陽在內,不宜用姜了。所以冬天多吃蘿蔔——補而不呆。如果冬天伏陽外發,易得腮腺炎。人上床睡覺,要把陽氣潛藏起來才是養生。
3、 少咸,少酸,少寒涼,少吃收澀的食品——酸甘化淤,醋生濕,山楂傷脾胃,不利痰濕,少喝飲料,甘能生濕,肥胖是一毛錢一毛錢吃出來的。西瓜少吃(西瓜是天然的「白虎湯」),海鮮,水果也少吃,
4、從複雜的生活方式中退出來——好氣鬥狠,熬夜網遊,恣情縱慾,應酬過多。
5、 多運動。
6、 生活起居:1。中年多痰濕證者,注意查血脂血糖血壓,而且是空腹和餐後兩個時間的。2。多曬太陽,散濕氣,振陽氣。3。多洗熱水澡,泡浴,到皮膚發紅,毛孔開張,出汗後,不宜立刻用涼水沖洗,一定要把汗出透,自然落汗。4。少用空調。(陽加陰謂之汗);5。 衣服寬鬆,宜散濕氣。
7、 方藥:黨參,扁豆,砂仁,——中焦;白芥子,陳皮,——肺;赤小豆——走於下;絞股藍,陳皮六君子丸,參苓白朮散,排毒揚言膠囊(此藥中病即止)。
8、 四季保養:痰濕體質的人秋冬季就不要進補了。女性通經水谷便血情,這是美容的關鍵。
9、 經絡養生: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陰陵泉,水分(臍上一指),神闕(臍下一指),輪換灸。
解暑理氣護腸胃 夏天藿香大用途
吃冷飲、吹空調是大家喜愛的避暑方式,但這些方式都是夏季腸胃疾病的大敵。因為天熱時人的中樞神經處於緊張狀態,氣血趨於體表,暑熱暑濕「傷」及腸胃很容易出現消化功能減弱、食慾不佳等情況,加上人們喜歡吃生冷,就更容易引起腹脹、腹瀉等胃腸疾病。
藿香正氣是夏季人們家中常備的藥物,遇到暑濕所致的感冒、頭痛、嘔吐、腹瀉,藿香正氣往往是人們的首選藥物。
藿香別名芭蒿、土藿香、貓把、青莖薄荷等,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的全草。
性味:味辛;性微溫;功效:芳香化濕;和胃止嘔;祛暑解表。
主治:主濕阻中焦之脘腹痞閔;食欲不振;嘔吐;泄瀉;外感暑濕之寒熱頭痛;濕溫初起的發熱身困;胸閔噁心;鼻淵;手足癬。
適宜:外感風寒、內傷濕滯、頭痛昏重、嘔吐腹瀉者、胃腸型感冒患者、中暑、暈車、船、消化不良致腹脹、腹瀉、腹痛者、宿醉未醒者。
藿香做法指導:
1、 可用於濕阻中焦、運化失調引起的脘腹痞滿、大便溏泄等,常配蒼朮、厚朴、陳皮同用。
2、 為治療嘔逆的常用藥,可與蒼朮、厚朴、陳皮、半夏等配伍。
3、 治療感冒夾濕引起的胃口差、腹脹,常配蘇葉、白芷等。
4、 祛暑解表宜生藿香葉,理氣和中宜藿香梗。
以下是夏季可用藿香的藥用古方:
1、藿香治暑月吐瀉:滑石(炒)二兩,藿香二錢半,丁香五分。為末,每服一、二錢,浙米泄調服。(《禹講師經驗方》)
2、藿香治霍亂吐瀉:陳皮(去白)、藿香葉(去士)。上等分,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百一選方》回生散)
3、治瘧:高良姜、藿香各半兩。上為末,均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盞,溫服,未定再服。(《雞峰普濟方》藿香散)
4、藿香治傷寒頭疼,寒熱,喘咳,心腹冷痛,反胃嘔惡,氣瀉霍亂,臟腑虛鳴,山嵐瘴瘧,遍身虛腫,產前、後血氣刺痛,小兒消傷: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去皮)各—兩,半夏曲、白朮、陳皮(去白)、厚朴(去粗皮,薑汁炙)、苦梗各二兩,藿香(去士)三兩,甘草(炙)二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熱服。如濃出汗,衣被益,再煎並服。(《局方》藿香正氣散)
雖然藿香正氣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作用,但陰虛火旺、邪實便秘者禁服。對於特殊人群,如孕婦、兒童,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切勿擅自服用。
醫生常用的15個保健小秘密 身體健康不生病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長壽,因此他們對於養生保健越來越重視,而養生並不一定是通過是通過那些昂貴的保養品來滋補身體,也不是需要什麼保健器材來強健身體,反而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卻可以讓你保持健康。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著名的醫生們的健康秘訣是什麼,他們是如何保持健康的。
中醫幫助體質養生 解決常有失眠者困擾
中醫認為,一般失眠多為陰虛問題所導致,病機包括:因思慮勞神太過、氣血虧虛或因情志所傷、氣機不舒,以及火熱內擾、痰濁阻滯等,使得身體陰陽不和,精神不寧。易見於神勞、癲狂病、憂鬱等腦疾病。所以失眠與精神情志因素有關,有明顯精神刺激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