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將至 帶孩子出遊要帶些什麼

馬上要到國慶節了,平時難得有一次長假,趁著旅遊黃金期,帶上孩子出去遊玩兒一番,是鍛煉孩子認知以及增進親子感情的好機會。那麼,帶孩子出遊要注意些什麼呢?

寶寶出遊的適宜年齡

1歲以內的寶寶不適合遠遊,因為他們還不會走路,父母抱著他們長途跋涉可不容易。而且寶寶還小,抵抗力也弱,萬一得了病也是很傷腦筋的。

一般情況下,1-3歲的孩子應選比較近的游線,可以選擇在乘車4小時就能到達的景點;而3-6歲的孩子可以遠遊了,不過也不宜長時間乘車。

出遊前的準備工作

1、安排行程:

要選擇多些有趣、適合孩子的旅遊點,行程也不宜過於緊密,要儘量輕鬆,太勞累的行程會使孩子身體不適、甚至生病。旅途中應儘量安排孩子在一些較空曠的地方,如公園、廣場等,跑跳活動,以舒展筋骨。

2、心理準備:

爸爸媽媽事先給孩子外出的心理準備是很有必要的,你可以事先描述旅遊的趣事,把要到訪的地方,在地圖上比劃介紹給孩子,有圖片先作介紹更佳。讓孩子對旅遊充滿期待。

3、整理行裝:

讓孩子也參與幫忙,備一、兩件孩子喜歡的玩具,讓他知道自己喜愛的物品仍然帶在身邊,這就使他放心,坐車久時還可以拿來給他解悶。隨身帶備外套風披,以保暖和擋風雨。帶備各種應急藥物、驅蚊水等。

出遊形式的選擇

帶寶寶出遊最好選擇自助形式。雖然跟團旅遊可免去許多諸如訂機票、找旅店的麻煩,但旅行團的行程普遍安排較緊,不太適合太小的寶寶,而自助游就相對輕鬆多了。家長可以機動地根據寶寶的情況調整行程,更便於全家享受出遊的過程。

雖已做足萬全準備,但寶寶在旅途之中難免仍有一些突發事件。這時指點旅途迷津的錦囊便發揮「救命稻草」的作用了。

旅途中要輕鬆

兒童在旅途中時間長了,通常會感到無聊。跟孩子做些小活動,玩點小遊戲,不要讓孩子鬧起來以後才設法使他安靜。準備多份神秘禮物,在旅途中不時送給孩子,又或者在到達某一些地點或景點時,送給孩子,讓孩子在整個旅途也有所期盼,又開心,又可加深記憶。要增添情趣和方便「認人」,可以考慮穿「家庭裝」,又或者是一色系的衣服,孩子會覺得這樣很有趣和好玩。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人體有四個「衛生死角」 你知道嗎?

家裡的衛生死角要經常清理,身體的衛生死角也不能落下。美國《預防》雜誌刊文指出,人體有4個地方最髒。

1、頭皮。

研究發現,每平方厘米的頭皮上約有100萬個微生物,其中最多的是毛囊脂蟎,他們喜歡把家安在頭皮的表皮層之內,三五成群地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大家庭」,齊心協力地靠吸吮皮脂腺分泌的脂質為生,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脫髮。想要與它們抗爭,除了勤洗頭,每天早晚最好用梳子梳梳頭髮,這樣能刺激頭皮,讓其通風。

2、口腔。

口腔是食物的必經之地,但你知道嗎,我們的口腔中每平方厘米就有超過一億個微生物,其中有好的菌群,也有相當一部分壞的微生物,這是導致口氣的罪魁禍首。它們寄生在牙齒之間和舌頭上,在分解食物殘渣和唾液的同時,產生難聞的硫化合物。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早晚認真刷牙,刷牙前記得用牙線清理牙縫,刷完牙再清潔一下舌頭,殘留在舌頭上的細菌同樣會破壞口氣。

3、腋窩。

在人群擁擠的公共汽車或地鐵中,你也許不止一次領略了那種難以忍受的氣味!它從腋下散發出來,肆無忌憚地污染著周圍的空氣。藏在腋窩的微生物每平方厘米高達10億—100億個。汗水本身並沒有異味,都是腋窩「常客」——棒狀菌群被皮膚分泌的脂肪酸滋養,從而繁殖滋生大量細菌,由此產生難聞的氣味。腋窩出汗並不是疾病,只要勤洗澡,勤換衣就能消除,內衣最好選擇棉質衣物。

4、腸道。

有400多種細菌寄居在腸道之中。腸道內的大腸埃希氏菌是人體客棧中的好房客,它幫助我們消化,而且也是我們防禦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在腸道之外的大腸埃希氏菌卻能致病,如果它「溜進」食物,就可能引起噁心、嘔吐和腹瀉。要想保護腸道,建議每天喝1—2瓶酸奶,其中的益生菌可抑制壞菌群在腸道稱霸,幫助好菌群獲得對腸道的操控權。另外,堅持適度鍛煉,常做俯臥撐、揉腹等,可防止腸道老化。

想要健康長壽 請保持十個飲食習慣

1、每餐之前喝兩杯水。

控制體重,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場「持久戰」。不久前,研究人員發現,飯前喝兩小杯水能減少飢餓感和食物攝入量,比節食減肥的效果更明顯。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布倫達。戴維說:「喝水是控制體重的一種最簡單、廉價的方法。」餐前飲水的人一天能少攝入近300卡熱量。美國格拉斯哥大學肥胖專家邁克·里恩教授也指出,除喝水外,餐前吃水果、蔬菜和麥片粥,同樣含熱量少,還有助於增進飽腹感。

2、複合維生素飯後吃。

生活中吃得精細,會損失大量B族維生素;蔬菜過度浸泡,會泡掉大量水溶性維生素;食品放置時間過長,或油煎、烘烤等烹飪方式都可能減少維生素含量。這時,補充複合維生素就像上了一道「保險」,而且最好飯後吃。葉酸、維生素B、C等水溶性維生素如果飯前空腹吃,很快通過胃進入小腸被吸收,還沒完全被人體利用就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必須溶於脂肪類食物中才能被吸收,如空腹服用,大部分都不能被吸收。

3、生吃洋蔥防心臟病

很多人吃菜時會小心翼翼地把洋蔥挑出來,這就大錯特錯了。美國哈佛醫學院心臟科教授克多·格爾威治博士指出,洋蔥含有大量保護心臟的類黃酮,每天生吃半個,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可增加心臟病人約30%的「好膽固醇」。尤其在吃烤肉這樣不怎麼健康的食物時,裡面的洋蔥就像你的「救命草」。其實洋蔥對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病人確實有好處,而且生吃、涼拌效果最佳。

4、用涼開水泡紅茶。

美國農業部最近研究發現,與青菜或胡蘿蔔相比,紅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可以有效幫你抵抗皺紋和癌症的侵擾。日本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喝兩杯以上紅茶的人,遭遇流感病毒侵襲的幾率要比不喝的人少30%。用熱水泡茶會比冷水泡茶釋放出更多的咖啡因與單寧,導致周期性頭痛、失眠等症狀,而用涼開水泡茶可使其中的有益物質在不被破壞的情況下,慢慢溶出。

5、睡前吃些高纖維食物。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朱蒂斯·沃特曼說:「睡前半小時吃些低熱量的碳水化合物零食,比如穀類食物,有助於睡眠。」大多數人每天攝入的纖維量只有身體需要量(25—35克)的一半,所以,建議抓住睡前的最後時刻補充一下。

6、有些素菜要「葷」著吃。

油吃多了不好,但一點不吃更不好。南瓜、胡蘿蔔中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因此不能吃得太清淡,用油炒一下更有利營養素吸收。如果南瓜用來煮粥,那麼保證其他菜里有油,讓它們到腸胃裡會合。

7、涼菜的汁用來蘸著吃。

很多人去飯店都喜歡點盤大拌菜或蔬果沙拉,覺得這樣能補充維生素。其實,這些菜中的醬汁反而會給原本健康的菜帶來不少熱量。最好把調好的醬汁放在一個小碗裡,用切好的菜蘸著吃,這樣,你需要的醬汁只是原來的1/6。

8、冷水洗肉,熱水洗菜。

許多人洗肉前,喜歡拿熱水泡上一會兒。殊不知,用溫水或熱水洗肉,不但容易變質、腐敗,做出來的肉口感也會受影響。最重要的是,會加速肉中蛋白質、胺基酸和B族維生素的流失。與之相反,洗各類果蔬時用溫水更好,因為溫水比涼水更容易去除果蔬表面的農藥殘留。

9、深色水果抗衰老。

買水果時拿不定主意,就選深色的那種。相比淺色水果,深色水果里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劑、維生素、硒、鐵、鈣、鋅等物質,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功效。

10、晚餐早比晚點好。

人體排鈣高峰期是餐後4—5小時,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石。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時間最好在下午六七點,而且應不吃或少吃夜宵。

想要一頭美麗秀髮?來學如何正確使用吹風機

你對吹風機認識有多深呢?一起來學習吧!

常蹺二郎腿的3大危害你知道嗎?

 蹺二郎腿在日常生活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一種習慣,一坐上椅子就習慣性的蹺起二郎腿,感覺挺舒服愜意,有的人還覺得有帥氣中帶點酷。特別是在天冷的天氣,女性朋友們還喜歡將手放在兩腿之間取暖,這是不正確的做法的,會使肌處於緊張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