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中醫來調理。那麼,什麼會導致氣血不足呢?中醫調理氣血不足的方法有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氣血不足是什麼引起的?
關於氣血不足,人們不是非常理解其中的含義,有的人認為氣血不足是體內缺血,應該多吃補血的食物,其實這樣的說法不完全正確,因為平時一些不規律的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引起氣血不足,所以不能單方面思考問題。
1、壓力及作息時間的紊亂
現代女性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不但在家中要扮演好妻子、好媽媽、好媳婦,在外也要扮演好員工的角色,在家庭與工作的雙重壓力下,導致過度的勞累,使作息時間不規律,睡眠質量差,使機體氣血無法得到很好的恢復,長期下來,女人就會出現氣血不足的現象。
2、運動量的減少
大多數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都離不開適量、合理的運動,運動可有效的增強人體機能,使身體處於健康狀態下。而現代女性的生活一直處於忙碌中,往往忽視自身運動,致使運動量減少。由於運動量的減少,血液不循環,氣血生成受阻,最終使女人出現氣血不足的症狀。
3、能量供應不足
各種疾病的發生,不僅會損耗人體本身的能量,也會不斷消耗人體血氣。如果疾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再加上飲食不合理,營養不均衡,致使能量供應不足,氣血不足的症狀也是會產生的。
氣血不足應該如何調理?
很多原因會造成女人氣血不足,而氣血不足也會嚴重影響到女性的健康。它對女人平時的生活不但產生影響,也會對女人的生理期造影響,如經期延長、經血減少、痛經等,嚴重中的可加速女人的衰老,對於這樣的問題,是不可以忽視的!下面我們來介紹敲打經絡治療氣血不足的方法:
中醫經絡養生就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按照中醫經絡和腧穴的功效主治,採取針、灸、推拿、按摩、導引等方式,達到舒經理絡、交通陰陽而最終實現驅邪治病,使機體恢復陰平陽密的和諧狀態。《黃帝內經》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並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的特點。適當的敲打經絡可以緩解氣血不足,以下是幾個敲打經絡的位置點:
小指尖端
部位所屬經絡:手少陰心經
效用:經常摩擦、按壓小指尖端有利心臟健康,胸悶,心慌,暈車,暈船時,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緩解不適症狀。
拇指尖端
部位所屬經絡:手太陰肺經
效用:經常摩擦、按壓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於維持呼吸系統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經絡運行到手太陰肺經,更是進行呼吸系統保健的最佳時機。此外,咳嗽時用力重掐拇指尖端,還能緩解咳嗽症狀。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按摩此經脈,具有增加面部色澤的作用,對面色白,指甲蒼白或暗紫效果較好,同時可起到改善情緒激動、消除疲勞,減少皺紋的作用。
手掌中央
部位所屬經絡:手厥陰心包經
效用:經常用食指指關節擠壓手掌中心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能增加面部紅潤,減少皺紋,並能寧心安神,鎮定神經。對調理月經,膚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還有利於心臟健康。
肩窩
部位所屬經絡:手少陽三焦經
效用:用力按壓肩窩處,不僅能調節全身體液循環,增強免疫能力,還能刺激大腦皮層,放鬆神經,改善頭痛、耳鳴、目痛、咽喉痛等身體不適。對面部痤瘡、酒渣鼻、皮膚虛浮等症有較好療效。洗澡時利用熱水柱按摩肩窩也是不錯的方式。
除了上面我們說的這些,還可以多敲打背部的經絡。很多經絡由於處在背後,、往往難以得到足夠的重視。但歷代養生理念中,背部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脊柱兩旁是貫穿全身的足太陽膀胱經,各臟腑的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經。刺激這些穴位,可起到疏通經氣、振奮陽氣、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聶斌表示,現代醫學已經闡明,背部脊柱是腦、脊髓通向軀體各臟器、組織發出神經根的地方和通道,在脊柱的兩旁,分布著一些可以起到調節內臟作用的自主神經節。因此,通過保健方法,科學適當地刺激背部的穴位、經絡,可以起到治病保健的功效。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宮寒艾灸哪幾個穴位
宮寒艾灸哪幾個穴位
部位在背部命門穴
命門穴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同時還要加上兩側距離背部中線3厘米的腎俞穴。艾灸命門穴可強腎固本,治療女性虛寒性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等。
另外,自己按揉此穴也可起到很好的效果。操作者可取俯臥位,將兩手握拳,背在腰後,用拇指突出的關節按住腰眼穴,並稍稍用力進行按揉,可每次按揉50下(使腰眼穴出現酸脹感效果更住)。然後,將兩手的掌心緊按在腰部兩側,沿著上下的方向快速、用力地擦動腰部,直到腰部皮膚發熱為止。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堅持每晚按揉腰眼穴可起到很好的益氣固腎作用。
艾灸調理脾胃虛弱
艾灸調理脾胃虛弱按摩這些穴位
1、點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體前正中線任脈上,肚臍上4寸,是足陽明胃經的募穴,是胃經經氣結聚之處,點按中脘穴能夠促進經氣運行,調節胃的功能。用手指點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鐘,至局部產生發熱感。
2、揉按心窩
心窩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體表的對應區,用手掌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溫暖、舒暢,有調節中焦氣機,使胃氣通暢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脹症狀明顯,可由心窩處開始重複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兩肋
兩手掌在身體兩側由乳房下緣向下推按至側腰部,使局部發熱,能夠疏通肝膽經,調暢氣機。
經常練習這些手法可以有效調節胃功能,達到養胃、暖胃,調暢中焦氣機、預防胃疾病的療效。
4、艾灸中脘穴
用艾條灸中脘穴10-15分鐘,或用艾罐灸20-30分鐘。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的寬度。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灸療可改善胃疾。
5、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20-30分鐘。經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補益脾胃、扶正培元、調和氣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艾灸療法治宮寒
另外也可按揉此穴,操作者可取仰臥位,將雙手的手掌疊在一起(右手在上 ,左手在下 )放在小腹上,然後沿著順時針方向在腹部進行環形按摩,可每次按摩100圈 ,以小腹有溫熱感為度。此方具有補腎益氣的作用。
艾炙關元穴的好處?
關元是補元氣的穴位,是元氣的總閘。氣通了,血才能歡快的流動。氣血流動,經脈暢通,就不會痛經了,通而不痛就是此理。每天中午11點,脾經的氣血運行最旺盛的時候,按揉關元20分鐘,可以治療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