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和尿常規檢查有什麼意義?一一為你講解!

一般日常體檢中都離不開尿常規、血液常規檢查,好像每一種疾病都要做這兩種檢查,這讓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一般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可以判斷某些疾病,那做這些檢查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做尿常規檢查有什麼意義?

1、尿蛋白

尿蛋白也就是檢查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可以說是尿常規檢查的核心。尿蛋白呈現輕微陽性,一般是生理性的因素,如精神太緊張和做劇烈運動,還有懷孕和高熱時尿蛋白也呈現陽性。另外不能忽略疾病因素,患有腎臟疾病時會有大量尿蛋白漏出。

2、尿葡萄糖

正常情況下,尿糖應呈現陰型,若測定是陽性,這被稱為糖尿,常常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需做空腹或餐後兩個小時血糖測定來確診糖尿病。另外當患有腎臟疾病時,會降低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力,使得糖尿呈現陽性,最常見的腎臟疾病有腎病綜合症以及腎小球腎炎。

3、尿沉渣管型

尿液中含有的蛋白質,集聚在腎小管,這就是所謂的尿沉渣管型。若做尿常規檢查時有管型,說明腎實質發生病變。

4、尿液酸鹼度

腎臟不僅僅能生成尿液,而且也能維持酸鹼平衡,通過做尿液酸鹼度檢查,能看出腎臟功能。若尿液酸鹼度升高,先排除藥物因素,有可能是高鉀血症或鹼中毒,還有患有感染性膀胱炎以及腎小管性酸中毒時也會使得尿液酸鹼度升高。尿液酸鹼度降低時,極大可能是酸中毒或尿酸鹽。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尿液酸鹼度降低,需警惕酮症酸中毒或尿路感染。

做血液常規檢查有什麼意義?

1、白細胞

通過白細胞數值來看一看是否受到細菌感染。只要白細胞升高,再對應c反應蛋白質,基本可以診斷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白細胞比正常值升高上百倍,且伴有貧血以及發熱、體重下降,需警惕白血病。

2、紅細胞和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和紅細胞都偏低,提示貧血。出現大面積燙燒傷、大量出汗以及不停的嘔吐等會使得身體失水血液變得濃縮,從而使得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升高,若沒有以上幾種因素,需警惕病理性或繼發性增多症。

3、血小板

通過做血小板檢查能看出凝血和止血障礙問題,同時也能反映出動脈硬化和血栓生成,可以說血小板是血液常規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多種因素會引起血小板降低,如紅斑狼瘡和血小板減少症以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一些藥物會抑制骨髓,同樣會使得血小板數量減少。血小板數量增多,需警惕慢性白血病以及化膿性感染,也有可能是急性出血或溶血。

4、血沉

血沉也就是紅細胞沉降率,血沉速度快需警惕高血脂以及貧血或結核病,也有可能是急性細菌性感染。

溫馨提示

無論是做血常規還是尿常規都是至關重要的,做檢查前需空腹8~12個小時。尿常規檢查儘量選擇晨尿且中段尿,這樣能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警惕!別犯清晨起床的四禁忌

出現6症狀說明你正在衰老 男人可嘗試按摩方法

在男人問題備受關注的今天,男性也要和女性一樣做好防衰老工作,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是否出現一些異常信號。那麼,男性衰老有哪些特徵?平時可以多多按摩這些部位,讓自己更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