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中國人或多或少都喝過含有板藍根的中藥湯劑,那種棕黃色的、苦苦的湯藥。不過不知道你是否也像我一樣,細細思考過板藍根的「藍」從何來,好奇過這種植物究竟又是長成什麼樣子?
南北板藍根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並沒有找到「板藍根」這種植物,原因也好笑,因為這個名字根本就不是一種植物的名字。準確地講,它應該是個短語——「板藍的根」,也就是說,我們要找的植物是「板藍」。
板藍是爵床科板藍屬植物,且該屬植物僅此一種。小名「馬藍」其實更為常用。板藍曾經在中國南方地區以及緬甸、泰國、印度等地廣泛種植。不過現如今,國內的種植區域已經退縮到西南的零星地域了。
板藍的模樣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卵圓形的葉子,不甚高大的植株,混在山野之中根本就挑不出來。倒是它們的花朵有些特色——有點像拉長的掛鍾,在掛鐘的邊緣有5個裂片。不過雖然是多年生植物,板藍一生只開一次花,而且基本上在開花之前,它們已經被收割了,所以我們很少看見它們的花朵。
爵床科植物板藍的花。板藍需要比較溫暖濕潤的環境,所以只能生活在我國南方,因而有了「南板藍根」的稱號。但與此同時,在我國廣大地區生活著一種強勢替代品——菘藍。
實際上,最早出現於醫藥典籍中的只有「藍」這一個字而已,而這個「藍」指的就是菘藍。《說文解字》中的描述是:「藍,染青草也。」當時的菘藍,主要是衣服的染料。至於名字逐漸演變成「菘藍」,則很可能是為了區別其他的藍色染料植物,例如上面提到的板藍。而加的這個「菘」字,則是為了描述它的特徵。
菘是古語中對白菜類蔬菜的統稱,油白菜、大白菜都在「菘」的範圍之內。菘藍與油白菜極其相似——從葉片,到花朵的細節。不過,菘藍與油白菜還是有明顯的區別——油菜結出的是長角果,種子可以多達數十粒,而菘藍結出的則是短角果,種子只有寥寥數枚。因為菘藍比較適合在北方種植,所以也被稱為「北板藍根」。
除了上面說的南北雙雄,蓼藍(Polygonum tinctorium)也是一種提供板藍根的植物,只不過蓼藍的栽培數量遠低於板藍和菘藍,所以出場的機會並不多。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們的葉柄上方包裹著一層白色薄膜,這是蓼科植物的特徵:膜質托葉鞘。至於蓼藍的花朵,有點像紮成了一束「狗尾草」的小花。不過跟狗尾草不同的是,每朵小花都有5片花瓣。
不過有趣的是,在這三種「藍」中,目前產量和用量最大的植物是菘藍。也就是說,我們吃到的「板藍根」很有可能不是板藍的根,而是菘藍的。而且,最早入藥的並不是「板藍的根」,而是菘藍的果實和種子,然後是這三種植物的莖葉,最終是因為染料的不足,才用根作為替代。逐漸的,這三種植物的莖葉和根有了不同的名字:前者叫做大青葉,後者便是板藍根。大青葉通常會被磨碎成粉末狀或者製成團塊以便使用——「青黛」就是這類製品在中藥房中的名字。
靛藍的顏色
不論是板藍、菘藍還是蓼藍,植株本身都是正常的綠色,即便是扯開它們的葉片,滲出來的汁液也是是透明的,藍從何來?
這三種植物來自三個不同的科,可以說沒有任何親緣關係,不過有趣的是,它們含有同樣的化學物質——靛苷。靛苷由吲哚和糖基組成,是一種可溶於水的無色透明化合物,因此我們從板藍的汁液中看不到任何藍色的痕跡。
為了得到藍色染料,必須要經過下面幾個步驟的處理:
首先,要把這些植物放入水中浸泡。因為可溶於水,靛苷會從細胞中緩慢地釋放出來,同時靛苷上的糖基會被逐漸水解,留下單獨的3-羥基吲哚。而那些被釋放出來的糖會被微生物轉化成乳酸,逐步提高發酵池的酸度,進而促使更多的3-羥基吲哚從糖的懷抱中掙脫出來。
當靛苷水解的工作告一段落後,石灰就該出場了。石灰將會調節溶液的酸鹼度,促使3-羥基吲哚被氧化為3-吲哚酮,此時,剛剛獨立沒多久的吲哚基團將再度走向聯合,兩個分子的3-吲哚酮會發生縮合反應,形成靛藍。而此時我們就會發現:藍色的沉澱物出現了。
不過,我們如果要使用這些染料的話,並不是簡單地把沉澱好的靛藍塗抹到衣物上那麼簡單,而是必須利用米泔水,酒糟等原料對它進行進行再次發酵。再這樣得條件下,靛藍會發生還原反應,變成無色的靛白。但是和靛藍一樣,靛白還是很難溶解在水中,於是,再次出場的石灰與靛白髮生反應,讓後者變成可以溶解在水中的靛白鹽——直到此時,染色劑才算是真正做好。
把需要染色的衣物放在準備好的染色劑中,等靛白充分地進入纖維就可以拿去晾曬了。在晾曬過程中,靛白再次被氧化,變回靛藍,織物也就如此被賦予了穩重的藍色。
不過,在合成染料大行其道的今天,囿於繁瑣的過程,以及容易褪色等問題,這樣天然的染色過程已經很少出現了。不過這些植物更多地出現在藥店之中,與我們的健康有關的成分很可能也就是這些能染色的物質。
抑制病毒的「良藥」?
對於板藍根的藥用價值一直存在兩派截然不同的聲音,支持者認為板藍根中的化學物質能夠殺滅病毒,特別是對於預防各種傳染性疾病效果顯著;而反對者則認為那不過是些安慰劑效應罷了。
實際情況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並不清楚板藍根中的化學物質究竟是如何發揮作用。一些體外試驗表明,板藍根中所含的靛苷可以抑制病毒與細胞結合——這在一定程度可以緩解病情,不過,要注意的是,靛苷並不能像金剛烷胺或者達菲那樣殺死病毒。
另外,靛苷還可以抑制內毒素的活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體感染後的炎症反應,對於發熱等症狀可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只不過,同上述作用一樣,這項功能還在實驗室研究階段。
不得不看到,很多人是本著喝喝沒壞處的想法來使用板藍根的。真的沒壞處嗎?板藍根同其他植物一樣,有著複雜的化學成分,很容易引發各種過敏反應,在實際用藥過程中,發生皮疹等症狀的情況並不罕見。所以,把板藍根當茶泡著喝,這並不是什麼好習慣。
不管怎麼樣,板藍根並不是一種神奇的根系,就像它無法解決染料的問題一樣,板藍根也無法應對所有的病症。我們不如把板藍根的神話放在一邊,多聽聽醫生的建議。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集藥用觀賞於一體的「金佛手」 能消食止痛
佛手,又名佛手柑、佛手片,為佛手的果實。佛手主產於閩、粵、川、江、浙等省,其中以浙江金華佛手最為著名,雅稱「金佛手」,集藥用觀賞於一體,被稱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
中醫認為,本品性味辛、苦、溫,入肝、脾、胃、肺經,有舒肝理氣、燥濕化痰之功,適用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脅痛、胸悶,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納呆胃痛、噯氣嘔惡、咳嗽痰多、胸悶胸痛等。《本草便讀》言其「理氣快膈,惟肝脾氣滯者宜之」。《本草綱目》言「佛手柑,氣味辛,溫無毒;主治下氣,除心頭痰水;煮酒飲,治痰多咳漱;煮湯,治心下氣痛」。《滇南本草》言其「補肝暖胃,止嘔吐,消胃寒痰,治胃氣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氣」。《本經逢原》言其「專破滯氣。治痢下後重,取陳年者用之」。《本草再新》言其「治氣舒肝,和胃化痰,破積,治噎膈反胃,消癥瘕瘰癧」。《隨息居飲食譜》言其「醒胃豁痰,辟惡,解酲,消食止痛」。
現代醫學分析,佛手能擴張冠狀動脈,並能抑制離體腸管運動。醇提物乙醯膽鹼引起的兔十二指腸痙攣有顯著解痙作用。現介紹幾則佛手治療方,供選用。
佛手粥:佛手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佛手擇淨,放入藥罐中,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劑。可舒肝理氣,燥濕化痰。適用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胃脘疼痛,納差食少,咳嗽痰多,胸悶等。
佛手茶:鮮佛手12~15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或佛手、延胡索各6克,水煎服。治療肝胃氣痛。
佛手半夏飲:佛手、姜半夏各6克,砂糖適量,水煎服。治濕痰咳嗽,痰多色白。
佛手三仙飲:佛手鮮果30克,切片,水煎服,早晚各1次,或配以山楂24克,神曲24克,麥芽18克,水煎服。用於消化不良,飲食積滯,大便不調。
佛手炒芹菜:佛手、芹菜、調味品各適量。將佛、芹菜洗淨,切絲;鍋中放素油燒熱後,放蔥姜煸香,而後放入佛手、芹菜同炒待熟時,調入食鹽、味精等,炒熟服食。可清熱平肝,適用於高血壓頭目眩暈、脘腹脹滿等。
瓜絡佛手豬肝湯:豬肝150克,絲瓜絡20克,合歡花、山楂各10克,佛手、菊花、橘皮各6克,調味品適量。將豬肝適量洗淨切片,余藥加沸水浸泡一小時後去渣取汁,納入肝片,食鹽、味精、料酒少許,隔水蒸熟,將豬肝取出,加芝麻油少許調味服食,每日1劑。可疏肝通絡,解郁理氣,適用於女子痛經。
針灸美容可去黃褐斑 不同療法幫你來美膚
針灸美容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其以安全可靠,效果迅速以及無毒無害等征服很多患者。針灸美容是以針灸方法為手段,通過對患者的局部皮膚和穴位進行刺激,從而美化容顏,治療面部皮膚病為目的等,尤其是針對黃褐斑、皮膚過敏以及濕疹等。中醫指出,針灸療法常見的有針刺療法,耳穴療法、刺血療法、針拔療法、水針療法、熏條療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下:
針刺療法適應於痤瘡、黃褐斑、蕁麻疹、皮膚過敏、濕疹等,出血性疾病及心臟病患者禁用,一般採用瀉法,平補平瀉及補法,常用穴位有合谷、曲池、血海、肺俞、風市、腎俞、足三里、三陰交、長強及阿是穴等。如遇特殊需要,可局部取穴,循經取穴或全身取穴。耳穴療法適應於扁平疣,過敏性皮膚病。耳部有濕疹等病灶者禁用,一般採用三種刺激方式,即耳針刺,耳埋針,耳埋丸(中藥王不留行),以上任選一種。取穴在同側相應穴位2-3個。
耳穴貼壓治療黃褐斑可選肺、腎、脾、頰穴,可配內生殖器、屏尖、耳中,一般貼3天後換一次藥,5次為一個療程。治療其間停用中藥、西藥及其它療法,治療期間防止太陽曝曬,有效率達97.7%。刺拔療法適應於斑禿,局限性IV皮炎、慢性濕疹等。孕婦、暈針及出血性疾病者禁用。
熏條療法是用艾絨製成的艾柱或艾條,燒灼或燻烤休表穴位或是患部使局局部產生溫熱或輕度灼痛的刺激,以調整人體的生理機能,提高身體抵抗力。運用到美容可以治療腎陽虛黃褐斑;腎陽虛者可灸足三里、血海、合谷。熏條點燃冒煙,火頭與皮膚距離以病人自願溫熱為度,每次為30分鐘。
用梅花針(七星針)作彈刺法、重刺皮疹或斑禿處,通常由內向外,使皮膚稍微出血,斑禿者再用薑片蹭幾個回合後,可在局部塗藥液。刺血療法適應於癤腫,頭中毛囊炎、痤瘡。孕婦.出血性疾病及暈針者禁用。其方法先在委中穴按摩10-20次,酒精消毒用2-3cm長的毫針刺入委中穴,以得氣為度,行針15分鐘後,拔出毫針,用力擠壓針眼,以出血1-2滴為度,隔日1次,5-8次為一療程。
水針療法多用於黃褐斑患者,在面穴注射活血化瘀注射液,一般選穴;迎香、人中、太頰車、陽、陽白、印堂。每個穴位注入0.5ml藥物。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
穴位按摩排毒 解決OL族的「面子問題」
民間諺語云,「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健康,不能依賴昂貴的藥物。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服丹藥斃命的悲劇在帝王之家屢屢重演。原來,所謂長生不老的丹藥,竟「懷大毒在其中」,因為煉丹所用的鉛、汞、硫、砷等礦物質都是毒素物質,對人體的大腦以及五臟的損害相當大。從這個角度上講,丹藥和害人的毒藥簡直沒有什麼兩樣。
細數最常見的能治療婦科疾病的7種中藥
治婦科病最常用的7種養生中藥。女人天生愛美,然而受婦科病的困擾,嚴重了影響了美麗與健康。這是因為婦科病不僅損害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容顏,使臉上長痘痘、肌膚暗淡無光等。人們往往採用中藥治療方法。下面介紹治婦科病最常用的7種養生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