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入菜竟有5大好處 但吃太多也有危害

  水果入餐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既可以改變胃口,嘗試新鮮的滋味,說不定還可以成為餐桌上的亮點呢!問題是如何恰到好處的將水果融入飯菜,讓營養不減分,還讓胃口加分,其實也是一個廚房裡的挑戰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個入菜的優良水果---菠蘿。

  菠蘿入菜竟有5大好處

  1、賦予食物獨特的香氣。與蔬菜相比,水果中含有更多的芳香物質和有機酸。所以菠蘿入菜可以賦予食物清新的香氣,例如菠蘿炒雞丁中菠蘿的香與雞肉的軟嫩相得益彰。

  2、破壞菠蘿蛋白酶。一般的水果建議生吃,可以最大化的獲得其中的營養成分。然而生的菠蘿中含有菠蘿蛋白酶,這種酶在吃的時候同樣會將口腔黏膜上的蛋白質分解,讓人口中有麻澀的不舒適感。加熱之後這種酶變性失活,吃著就沒有任何不舒服了。

  菠蘿中的蛋白酶本身屬於蛋白質,進入胃中之後,在胃酸強大的酸性條件下(pH大約0.9-1.5)早已經變性失活,很難起到助消化的作用了。

  3、軟化纖維,減輕腸胃負擔。膳食纖維被譽為第七大營養素,可分為水溶性膳食纖維與水不溶性膳食纖維。它雖然不是人體的構成成分,但卻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預防便秘、控制體重、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速度等。

  菠蘿膳食纖維中水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較多,會帶來粗糙的口感,吃進肚子也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尤其對胃腸功能不太好的人。如果加熱之後,膳食纖維得到軟化,會減輕對腸胃的刺激和機械損傷,尤其對胃腸功能欠佳、甚至胃腸疾病者更加適合一些。

  4、怕熱的維生素本身就少。有人覺得水果入菜最大的擔憂就是水果中的維生素會在高溫下被白白破壞,這的確是一個問題。不過菠蘿本身怕熱的維生素含量很少,翻炒加熱不會因為損失而覺得可惜。類似的還有蘋果等。

  5、菠蘿外殼做容器,環保別致。掏空果肉後的菠蘿外殼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容器,簡單方便、乾淨環保,一定會讓盤中美食分外別致,你的創意一定會贏得家人的讚賞!別忘了愉悅身心也是美食的一大境界呢!

  菠蘿甜美多汁,但是卻不宜多吃

  因為菠蘿里的甙類對人的皮膚、口腔黏膜有一定刺激性,所以吃了未經處理的生菠蘿後口腔覺得發癢。菠蘿里的5-羥色胺,是一種含氮的有機物,有強烈地使血管收縮和使血壓升高的作用,每100克果汁中含2.5毫克~3.5毫克,多吃後會引起頭痛。

  此外,菠蘿蛋白酶可能引起腹痛、噁心、嘔吐、麻疹等過敏反應,嚴重的還會發生呼吸困難及休克。

  上海市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葛聲建議,喜歡吃菠蘿的人,不妨把菠蘿煮了吃,也就是可以做菜吃,例如可以用水焯後加到涼拌菜里。

  此外,菠蘿也可以作為配料,加到肉湯里,有提鮮的作用,例如可以做成菠蘿雞湯、菠蘿肉湯,還可以用菠蘿炒肉吃。

  無法接受菠蘿煮菜的朋友,可以把切成片或塊的菠蘿放在鹽水裡浸泡30分鐘左右,再用涼開水浸洗去鹹味,也同樣可以達到脫敏的作用。

  吃菠蘿的禁忌

  菠蘿食用時應注意不要空腹暴食,要削淨果皮、鱗目鬚毛及果丁,果肉切片後,一定要用食鹽浸泡若干分鐘後才能食用。患有牙周炎、胃潰瘍、口腔黏膜潰瘍的消費者要慎食菠蘿,因為菠蘿是酸性水果,刺激牙齦、黏膜,胃病患者還會出現胃內返酸現象,多吃還會發生過敏反應。過敏反應一般是在食用菠蘿後15分鐘到1小時左右急驟發病,出現腹痛,腹瀉、嘔吐或者頭痛、頭昏、皮膚潮紅、全身發癢、四肢及口舌發麻,甚至還會出現呼吸困難、休克等一系列過敏症狀反應,人們習慣稱這種過敏反映為「菠蘿中毒」或「菠蘿病」。

  如何挑選菠蘿?

  挑選菠蘿要注意色、香、味三方面:果實青綠、堅硬、沒有香氣的菠蘿不夠成熟,色澤已經由黃轉褐,果身邊軟,溢出濃香的便是果實成熟了,捏一捏果實,如果有汁液溢出就說明果實已經變質,不可以再食用了。

怎麼學會踩水 牢記這五個技巧

初學者進入游泳池中,選擇淺水區。全身放鬆,選擇隨意的姿勢,將全身(除頭部)都沒入水中,感知水的浮力。此時初學者不要害怕,因為正處在淺水區,沒有溺水的危險。感知水的浮力,了解水是人們游泳的助力,減少對水的恐懼感,增加對浮力的切身感受。

如何科學洗臉不傷肌膚

在平時的生活之中,洗臉是很有技巧的,但是,這樣的情況,很多人都不經意,其實生活之中,洗臉一般很多人都不理解,洗臉的方式很多都不正確,要想我們擁有了一個美麗的肌膚,正確洗臉才是王道,下面我們去看看怎麼洗臉才正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