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人們會出汗是正常的現象,但是也有些異常出汗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中醫認為,不同部位的出汗代表著不同的狀況。下面就來教你怎樣辨別夏天出汗的原因,快來一起了解了解吧。
不同部位出汗預示身體情況 教你辨別原因
額頭出汗:肝陽上亢。如果你的額頭常常會出很多汗,中醫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你的肝陽上亢引起的。
鼻子出汗:肺氣不足。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西醫認為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需要提升免疫力。
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頸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你全身內分泌失調有關。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如果你的胸口經常出汗,中醫認為這是由於你身體你的脾胃失和導致的,這說明你的體內的血液循環非常很慢,氧氣運輸不是特別順暢。
手心、腳心出汗:血虛。若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血虛的表現。
夏季止汗有方法 試試下面4大招
中醫按摩輕鬆止汗
將拇指指尖立起,用力點按合谷2-3分鐘,穴位局部出現明顯酸痛感;再用拇指指腹順時針輕揉復溜3-5分鐘,穴位局部出現輕微的酸脹感;復溜穴在足內踝尖與跟腱後緣之間中點向上約三橫指處。注意合谷穴是重點,復溜穴要輕揉。
夏季止汗茶
黃芪10g、白朮10g、防風5g、浮小麥10g沖水代茶飲,每一劑藥茶可以喝1天。
小麥糯米大棗粥
浮小麥60克、糯米20克、大棗15個(去核)放入沸水中同煮,煮粥至熟爛,吃時可放白糖或紅糖。分數次將粥吃完。
烏梅黑豆湯
將烏梅15克、黑豆30克、浮小麥50克,放入沸水中煮成濃湯,去掉殘渣,剩下的汁加蜂蜜調味即可。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清宮御醫看病常用經方 根據病情調整用藥
每個朝代都不缺大夫,但是每個朝代的大夫都有每個朝代的特色,這個和時代有關,現代人更崇尚養生,所以大夫們研究保健睡眠可能更多一些。而清代是溫病學說盛行之時,所以在溫病的治療方面,清朝的大夫都有自己的幾把刷子。
清初名醫徐靈胎曾云:「仲景制方,方之治病有定,病之變遷無定。」故強調臨證要知常達變。由於為統治階層療疾,清宮醫療一般均以實效為上,在經方之變通應用上,取得較好效果。
如嘉慶朝華妃娘娘病「停飲受涼之症」調治後雖有好轉,但以因「肝陰素虛,氣怯身軟,胸脅有時作痛」乃以桂枝湯合當歸芍藥散加減治療,名為「益氣建中湯」,取得良好效果,後以緩肝養榮丸調理收功。按:桂枝湯雖為辛溫解表輕劑,實乃調和營衛之和劑,其變方小建中湯及黃芪建中湯尤為治「虛勞」之名方,故有「理陽氣當推建中」之說,宮中用之者不少見,如乾隆朝成滾扎布將軍年老「正虛水氣凌心」,用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取效。乾隆朝祿貴人用桂枝湯合二陳湯加減治「內有停飲,外受微寒」亦驗。慈禧用苓桂術甘湯(桂枝用肉桂)「以助脾氣,化水飲」。光緒朝佛佑夫人肺癰,先用葶藶大棗瀉肺湯合海白散治療,病勢稍輕後,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合玉屏風散「益氣和表養肺」,均不失其調和營衛之意。
麻黃湯為仲景最辛溫逐邪發汗峻劑。咸豐朝麗貴妃服麻黃湯加味治療「外感風寒」取效。麻杏石甘湯為仲景所創之清上焦熱、解表止咳定喘名方,乾隆朝循嬪「脈息浮大」,「肺胃有熱,外受風涼,以致咳嗽有汗,發熱聲重」,用此方合橘枳薑湯加減,三天後病情即得以控制。清代溫病學派逐步崛起,而宮中一般仍不棄麻桂柴葛,實屬可貴。
白虎湯類方及柴胡劑,清宮亦很常用。如慈禧之用加味白虎湯治「咽喉舌干,口渴引飲,時作咳嗽」;用四逆散以疏肝和胃:隆裕之用四逆散加味治療「胸脅作痛。食後身倦」,以調氣和胃。又如瑾貴人之用大柴胡湯及截瘧七寶飲或達原飲合方治療疱疾後「痰飲滯熱」、「陰虧脾弱」,合經方時方於一爐,頗切合實際。
清宮對瀉心湯類方亦多化裁應用。如光緒朝總管崔玉貴鼻衄,先後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及犀角地黃湯加減治療後好轉。又如宣統朝端康皇貴太妃氣道鬱結,胸次堵滿,夜間微疼,時作煩急,以旋覆代赭石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道光朝順常在因「脈息弦數,原系肺胃熱盛,外受風涼,以致惡寒,胸脅脹痛,牙齦宣腫牽引咽喉作痛,飲食難下」以「瘟熱過盛處擦玉露霜,內服柴葛陷胸湯」治療,套用了小陷胸湯全方,次日即取得顯效,咽喉腫痛漸消。
嘉慶皇帝脈案載五苓散配方云:「皇上用五苓散二料,雲苓八錢,炒於術四錢,澤瀉六錢,豬苓六錢,紫油桂八分去粗皮,共研細面,再服一錢焦三仙湯送下」,雖未雲證候,但配方頗好。嘉慶朝二阿哥患「紅白痢」,以香連胃苓湯治療,次日獲顯效。慈禧之用苓桂術甘湯治療「水泄水氣作鳴」,並曾以豬苓湯、文蛤散加減治「口渴水泄」有效;可見五苓散類方用得也相當普遍。
關於四逆湯類方及四逆輩之應用亦甚廣泛,包括真武湯、理中湯、四逆加人參湯及乾薑附子湯的應用。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初四日,以「中氣鬱遏,脾不化水,大腸有寒,不能腐熟水谷」,就曾先後用真武湯加味及附子理中湯調理。乾隆朝大學士張廷玉心脾虛弱,頭暈心跳也曾以附子理中湯加減治療。
其他經方,如慈禧之用腎氣丸加減治療「肺不降,肝不調,腎不納」證候;用芍藥甘草湯加減治療「肝氣沖逆」「胸脅竄痛」。光緒帝之用防己茯苓湯加減治療濕氣下注足痛;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胃氣欠和,余濕未清」;總管李蓮英之用防己茯苓湯合四君子湯加減治療「脾元欠暢,濕熱下注」;宣統帝之用橘皮竹茹湯加味治療胃氣欠暢「作嘔」;嘉慶朝華妃之用當歸生薑羊肉湯加減以溫中補血。各朝之大量應用甘桔湯或元參甘草桔梗湯治咽喉不利,等等,都有一定效果。說明朱丹溪在《局方發揮》中所稱仲景醫方為「萬世醫門之規矩準繩」,有其道理,值得深入研究。
肥胖者多氣虛 推薦中醫三招補氣法
氣虛是中醫的一個術語,這也是很多的朋友確實存在的一個問題,會削弱身體的抵抗力,一些疾病會趁虛而入。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氣虛呢?氣虛的朋友又該如何補氣呢?來聽聽中醫的介紹。
如何判斷是否氣虛?
中醫理論認為,胖人大多陽氣虛,體內有痰有濕,痰濕阻礙氣的升降出入,於是,氣漸漸弱了下去,人漸漸胖了起來。肥胖者罹患動脈粥樣硬化、中風、冠心病等疾病的風險普遍較高,而且這類人往往不大喜歡活動,活動時也很容易肢體疲乏困重。
判斷一個胖人是否氣虛,最簡單、最直觀的辦法是觀察他的上眼皮,看有沒有腫眼泡的現象。因為「脾為生痰之源」,當體內痰濕堆積,使得脾的運化功能失調,脾之氣無法正常上升時,人的眼瞼就會浮腫。另外一個外形特徵是,氣虛的胖人大多腰腹部肉肥下垂,像掛著一個游泳圈。
中醫一式三招補氣法
一式即為牢記氣虛補氣。
三招即為一清心、二喝粥、三艾灸。
第一招:清心
許多胖人氣虛的原因是心虛,心虛的原因則是想得太多,整天憂心忡忡、患得患失。一個人如果將自己的心靈敞開了的話,那麼氣也就敞開了。所以,胖人養生先應清心。清心有很多方法,如:站樁法,即每天什麼都不想,靜靜地在一個地方站上半小時。
第二招:喝粥
粥雖簡單,裡面卻飽含養生的大智慧。常見的粥有上百種,綠豆粥、大棗粥、蓮肉粥、扁豆粥、杏仁粥……任何食物皆可入粥,這也體現了粥的寬容和博大。但什麼人喝什麼粥卻頗有學問,暑熱之人應喝綠豆粥,因為綠豆能清熱解毒;受風寒之人應喝姜粥,因為姜能溫中散寒,通神明,古人有「秋姜夭人天年」之語,意思是說,秋天的姜能讓原來短命之人活到天年。
氣虛的胖可選擇荷蒂粥,荷蒂就是荷葉的蒂,它包括荷葉的基部連同葉柄周圍的部分葉片。荷出淤泥而不染,居水中而不被水沒,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它獨占三行,它生於土中,秉承了土氣,居於水中吸收了水氣,長成為植物,又蘊藏了木氣。荷全身都是寶,根莖是藕,具有開胃消食的功效;蓮子心能清心火;荷葉能清熱涼血,降血脂;而荷蒂則能生發元氣,補脾胃之氣。荷蒂在荷的中間部分,它既有上面蓮子心清心火的作用,又有下面蓮藕補脾胃之氣的作用,更能生發元氣,用它來煮粥最適合氣虛的胖人。
第三招:艾灸
每天用艾條熏炙脾腧穴、足三里、氣海穴和膻中穴。這四個穴位都是補氣的大穴,每天熏炙,能起到補氣的作用。
補氣的保健方法:
1、遠離汽車尾氣,優化呼吸環境
汽車尾氣中含有大量過敏原及有害物質,當你吸了過多的被稱為「邪氣」的汽車尾氣後,體內就會氣血失衡,健康的呼吸環境被破壞,如果再不及時補充水分,胸部就會在短期內縮水!建議你儘量選擇空氣清新的人行道行走,實在找不到,就戴個口罩好了!
2、用步行代替電梯,加大呼吸力度
用步行代替辦公樓里的電梯,能讓你在無形中吸入更多空氣,加強肺部功能,讓呼吸更有力,並起到意想不到的補氣效果!如果你不適應這樣的大強度鍛煉,可以在開始時只爬3-4層樓梯,根據呼吸功能的改變逐漸增強鍛煉強度,這樣一來,你在豐胸的同時,還可達到瘦腿和提臀的美體效果!
3、常吃百合,清肺補氣
肺主全身之氣,百合被中醫專家稱為最好的「清肺補氣」食物。據說在法國影星蘇菲·瑪索的廚房裡,總擺著一小袋百合,一旦她需要上演床上戲,就要提前幾天服用百合湯,因為百合不光能提高真皮細胞的攜氧能力,讓她皮膚光滑、富有彈性,還可幫身體補氣,讓她呼吸有力、胸部高聳!
清熱解暑利濕 四款糖水最適合夏天
持續的高溫天氣是否讓你無法忍受呢?夏天消暑的方法是有很多的,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飲食消暑中糖水的做法。糖水不僅可以消暑還可以幫助我們補充糖分,快來一起了解了解要如何自製吧。
夏季服膏防冬病 4類人群適宜進服
夏季能吃膏方進補嗎?很多人都覺得膏方和冬季進補息息相關,因而夏季對膏方進補抱有疑慮。其實,夏季也可食用膏方進補,不過有些事情,你必須提前知道。中醫傳統理論認為,春養生氣,夏養長氣,秋養收氣,冬養藏氣。其中,夏養長氣,包括冬病夏治的各種手段,同樣也可體現在膏方進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