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工作中給自己充電

  

  上大學時,我學的是企業管理,在班裡一直都是好學生,每年都拿一等獎學金。但感覺所學專業範圍很寬又沒有什麼特長,於是大四那年去學了電腦課程,而且還取得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

  我屬於沒關係、沒錢又沒有背景的人,大學畢業了,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找工作。很幸運的是,1997年的時候懂電腦的人還不是很多,我憑著一技之長加入了可口可樂公司,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機遇。

  我進了市場部工作。大公司人才濟濟,我最開始擔任的職務是市場部經理助理,在可口可樂公司工作了五年,在部門領導的帶領和培養下我學會了很多做事的方法和工作經驗,在其他業餘時間,我沒有放棄進修,主要是加強對市場營銷的掌握,還參加了英語培訓課。

  2004年,我跳槽到了一家規模不算大的企業,大概只有200多名員工,我在這個公司是市場部主管。主要負責公司銷售代表、銷售主管、銷售經理的銷售技巧培訓。通過大量在可口可樂工作實踐案例分析的培訓,公司的銷售人員能熟練掌握怎麼樣去了解到客戶的真實具體的需要,贏得客戶信任,與客戶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創造條件,掌握正確應對客戶的拒絕、反對並與客戶達成協議的技巧等等。

  所以我認為,平時有機會就要通過技能培訓、外出聽課、開課等方式讓自己在不同方面不斷進步。通過這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豐富知識和見識,才能為自己將來的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HR教你外企生存點滴法則

  進入外企職場,如何舉止言行都有著巧妙精闢的規則,往往一個舉手投足間,就對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甚至自己的職場前景產生了微妙的影響。

  這一次,滬上HR聯盟創始人之一的卡博先生(GaborNagy)親自為職場外企白領們講述外企生存的點滴法則。這位來自匈牙利的資深人力資源專家於2002年在上海成立了HRO公司(匯歐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並組建了一支國際性的顧問梯隊,將心理學、商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應用於人才測評和培訓中,自主開發了HRO測試產品及培訓課程,並擁有產品的智慧財產權,以此致力於向中國的企業提供專業化人才測評服務。

  外企人士的四大通病

  在外企工作,有四大方面比其它企業職員更求更高。

  第一、追求高質量。很多人總是很容易就對自己的工作狀況感到滿意,覺得工作上「適可而止」,而不會追求精益求精。沒有對高品質的追求心理當然也做不出高質量的工作。

  第二、敢於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這是很多企業白領們存在的問題,認為只要開會的時候沒有人說,自己也不應該強出頭去多嘴什麼。或者擔心自己的建議聽起來很幼稚、沒有可執行性,會被別人否決。正是出於類似怕麻煩、沒有自信的心理,致使很多優秀的點子一閃而過,根本不為他人所知。

  第三、善於多走一步。許多人認為自己有了手頭的這些活兒就足夠了,不應該再增添麻煩、自尋煩惱。他們往往做好了自己的分內事情就再也不會去思考什麼,不會去發揮主動性尋找一些新的事情、發現新的問題。

  第四、別對共享知識、經驗有所保留。往往很多人,自己掌握了一些工作業務上的技巧卻不肯拿出來和別的同事一起分享。可能存在著一種自私的念頭,認為這是自己的東西,哪怕對新的同事,也是很有保留地帶教。

  這些職場上的通病,有悖於一名優秀員工的價值標準。通常一名好員工,應當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表達直截了當、信息面廣信息量大;性格熱情積極;充分了解自己,並有足夠的自信。

做自己喜歡的事真的很難?

  有報道說,最終從事了自己喜歡的職業的人,只有3%。我有點兒疑心不應該這麼少。不過,喜歡自己所做工作的人確實不太多,認為自己在當前位置能盡展所長的也同樣不多見。

  工作可占據我們每天大部分的清醒時間,難道必得用這麼多時間精力,來做並非心愛只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不得不做的主要原因,自然是生計所迫。想當初我高中畢業曾想報考中文專業,遭到全家強烈反對,家人覺得我若去學了中文,畢業出來不餓死也多半會餓個半死。後來我才意識到,其實很多人選專業/職業(自己選或代人選)都抱類似的想法——可能的收入水平永遠是做選擇的第一要務。

  只是,收入水平一定抵得過學不愛的專業或者做不愛的職業的不甘嗎?志不在此、心有旁騖,又如何能在不得已的路上盡心盡力盡情?曾有心理實驗發現,用獎品獎勵孩子去做他本來興致勃勃做著的事,於是做事的目的變了,不再是為做事本身的樂趣,而是為了外在的物質獎勵,結果竟削弱了孩子對做事本身的熱情。那麼,僅僅為了報酬而做的工作,能激發出我們內心的熱忱、活力和潛質嗎?

  前人說:如果這樣能發財,什麼雜活兒我都可以做(「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但若不能,還是去做我喜歡的事情吧(「如不可求,從吾所好」)。總覺得這是真正看得透徹。

  記得國外有一項統計:追蹤調查兩組大學畢業生,一組不計收入高低直接尋求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組則打算先以報酬較好的工作打生活基礎,有了積累後再去做喜歡的事情。20年後,第一組中成為百萬富翁的比例是第二組的9倍——人說做你熱愛的事,金錢會隨之而來,還真有點道理。況且,即使金錢不來,做熱愛的事一樣可以獲得幸福。

  不過許多人覺得穩定、安全、保障重於個人志趣。並非真的不能做喜歡的職業,只是選擇了先不去做。誰不想要安全和自由,但作為自由的基礎之一,生活保障其實取決於兩方面:能獲取的和自己所需的。財務自由度的一個衡量標誌就是若此刻停止工作,能維持生活多長時間。需求少的人,自由度更高。

  曾見過一位知名律師,在傾力做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後,收入遠不及從前,於是賣掉大房子,改租小兩居;他認為所做的事值得,並不介意降低生活水準。

  現世安穩是很重要,然而我還是更欣賞和認同一位朋友的意見:不必太求穩定,因為很多的變數難以預測和控制。一心求穩容易經不起動盪變故。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既然如此,求穩不如求變。

  從心所欲,不只需要一點兒物質基礎,更需要面對未知、投入、嘗試、經得起變動的勇氣吧。

  總是有多條路擺在眼前。有人會直奔自己喜歡的,有人則愛挑當前看來好走的。那也許是考慮了個人目前承受能力的綜合選擇,不只關係到眼光的遠近。不論因為什麼,選了什麼,走了哪條路,都不妨讓自己一路走好。

女人視野寬 男人看得遠

男女有別。據英國《科學探索》雜誌報道,科學家最近的研究發現,男女在視野上也有很大差別,女性的視野範圍幾乎是男性的6倍,但男性更喜歡盯住一個目標,目光更遠。

我們應該有怎樣的職業心態

職業場上,有人升得快些有人升得慢,有人機遇好些有人機遇差。我兩者都不很突出,所以現在我的領導都比我小好幾歲。經常遇到向我諮詢職業前景的朋友,他們比較不能接受領導比他們小,不知道怎麼相處。我回答說,這年月資歷不值錢,關鍵是你的態度。如果你是抱著去做事的態度,能開心做事便好,管他領導比你大比你小。終究你是去做事的,不是去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