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後不宜馬上洗澡 中醫拔火罐常見4種體位

拔罐是中醫傳統療法之一,拔罐在生活中也廣泛的被應用,一些部位發生疼痛的時候,我們可以拔罐止痛。拔罐還有很多的好處,很多人會問了,拔罐要採取哪種體位呢?是坐著好還是躺著好呢?下面就為大家說說有關拔罐的常識。

一定要找專業的醫生正規醫院進行拔罐

拔罐產生的真空負壓有一種較強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經絡穴位上,可將毛孔吸開並使皮膚充血,使體內的病理產物從皮膚毛孔中吸出體外,從而使經絡氣血得以疏通,使臟腑功能得以調整,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可見,拔罐都是正對穴位進行的。若是不專業的人進行拔罐沒有找准穴位的話對身體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拔罐完不要馬上洗澡

很多人都覺得拔完罐身上總是有些異味想要洗個澡更加舒服,殊不知這樣做會引發身體的不適。你可以洗完澡後拔火罐,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拔火罐後,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由於皮膚處於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涼。所以拔火罐後一定不能馬上洗澡。

拔罐時一定要遠離易燃物

拔罐其中一種就是拔火罐,這也是很多人常用的方法。而拔火罐必然要用到酒精,酒精是一個極其易燃的物質。所以拔火罐的時候一定要檢查清楚,周圍一定不能夠有易燃物。否則萬一操作不當引起的問題可是不小的。

拔罐時常用的體位有4種

體位一:坐立位

坐立於木凳上,暴露後頸及背部,有利於吸拔頸肩和腰背脊椎兩側,以及大腿前上側膝部等部位。

體位二:側臥位

側臥位可根據治療需要,將兩下肢均屈曲或一腿屈曲,另一腿伸直。有利於吸拔胸脅。髓和下肢內外側等部位。

體位三:俯臥位

背面而臥,或頭轉向一側或向下,下墊枕頭,上肢自然置於軀幹兩旁,肌肉放鬆,呼吸自然,暴露背部、下肢,有利於吸拔腰背、脊椎兩側,以及下肢後側等部位。

體位四:仰臥位

仰面而臥,頭下墊枕,下肢平伸或膝下墊枕,上肢自然置於軀幹兩旁,或屈肘置於頭部兩側,肌肉放鬆,暴露胸。腹部及上、下肢前內側,有利於吸拔前胸、腹部、上肢、下肢前側等部位。

拔罐時,具體選擇哪種體位,要根據拔罐部位、舒適度等而定。拔罐時,可靈活掌握。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突發麵癱怎麼辦?針灸按摩治療有效果

提起面癱,我們都會想到「嘴歪眼斜」,但面癱的臨床表現不止這一個方面。下面小編就告訴你面癱的臨床表現是什麼,並介紹針灸按摩方法治療面癱。

面癱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面癱往往突然發病,表現為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現一側面頰動作不靈、嘴巴歪斜。面癱的一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

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和吹口哨時,因病側口唇不能閉合而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於病側的齒頰間隙內,並常有口水自該側淌下。由於淚點隨下瞼內翻,使淚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面癱根據面神經受損的位置不同,而表現有所不同。周圍性面癱指面神經運動纖維發生病變所造成的面癱,一般表現為眼瞼不能閉合、不能皺眉、嘴歪眼斜、鼓腮漏氣等,可伴有聽覺改變、舌前味覺減退及唾液分泌障礙等臨床特點。

針灸和按摩治療面癱有效果

針刺療法:常用的針刺主穴為翳風、下關、頰車、陽白等穴,配穴可選四白、魚腰、地倉、合谷等穴。針刺宜用弱刺激手法,並可採用地倉透頰車、陽白透魚腰等手法,每天交替使用。針刺每日1次,每次留針20分鐘,連續治療10天為1個療程,一般需作2~3個療程的治療。此療法適合面癱患者在急性期過後採用。

按摩療法:用手掌和熱毛巾在頜面部自下而上地推揉患側肌肉,每日推揉3~4次,每次推揉10分鐘。可改善面癱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環,興奮其麻痹的面部表情肌,使其早日康復。

用民間驗方治療面癱也很有效。例如,取生蓖麻子仁7粒,將該藥去殼搗爛,敷在面部的牽正穴上。如左臉歪斜可貼在右臉的牽正穴上,如右臉歪斜可貼在左臉的牽正穴上。

需要注意的是,面癱患者在發病的初期應注意保暖,可用棉墊、大口罩或其他棉質物品保護患側面部。同時,面癱患者應注意休息、減少外出、避免風寒、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和溫暖,要用溫水洗臉、洗澡。患者還應經常對著鏡子練習各表情肌的動作,如皺眉、閉眼、鼓腮、撅嘴、露齒等。經常做這些動作,可以維持肌肉的緊張力,防止肌肉萎縮。

拔火罐祛濕火遍里約 專家:脾虛引發「內濕」別拔罐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主任李建軍副教授、候祥平醫生

(文/朱素穎)近日,里約奧運會上,美國「飛魚」菲爾普斯身上的拔罐紅印備受關注。此間他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過去兩三年一直都在拔火罐,「我很喜歡,它對我效果很明顯」。仿佛一夜之間,隨著「飛魚」的再次奪金,我國中醫的療法也跟著狠狠地火了一把,甚至被外媒稱為「神技」。

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主任李建軍副教授說,拔罐療法在我國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於後世的火罐療法。而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曾經盛行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又稱火罐療法或吸筒療法。是指將罐具內形成負壓而吸附於患處或穴位上,產生局部充血和瘀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臨床上常用火罐法、水罐法和抽氣法,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目前,國外運用比較廣泛的是抽氣法,也稱「氣罐」,是一種新型拔罐療法,可以避免燙傷,操作簡便。但是,李建軍副教授提醒說,拔罐由於療效顯著、簡單方便而受到廣泛歡迎,但並非人人適宜。老百姓也要避免踏入誤區。

提醒一:身體虛弱不宜拔罐

拔罐療法對於肩背痛、腰腿痛、胃痛、咳嗽、癰疽初起等療效十分明顯,有時與針灸、點刺放血等療法配合療效更佳。然而,拔罐雖好,並非人人適宜,而且拔罐的頻率和時間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具體症狀。對於出血性疾病和水腫疾病、以及大血管部、孕婦腰腹部,均不宜拔罐。肌肉瘦削、骨骼高低不平及毛髮過多處也不宜使用。此外,從中醫學「補瀉」的角度來看,拔罐總體上傾向於「瀉法」,所以拔罐治療不適宜頻繁進行,一般1-2周/1次即可。同理,身體極度虛弱的人也不適宜拔罐。

提醒二:脾虛引起的「內濕」不宜拔罐

侯祥平醫生說,老百姓常認為拔罐可以祛濕,但是,濕要注意區分「內濕」和「外濕」,同樣是「濕氣重」,由於發病部位及症狀表現的不同,分為外濕和內濕兩大類。外濕是由盛夏氣候潮濕,或居家潮濕、涉水淋雨、穿著濕衣、洗浴後即吹空調等原因,外邪侵入人體,使體內水液不得蒸發,水濕停聚而成病。常表現為風濕關節疼痛、腰酸背痛等。一般來講,拔罐對這類「外濕」症狀療效比較好。而內濕則往往由於脾虛導致脾氣運化不利導致的。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鬱悶、脘腹脹滿、噁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那麼這類患者則不適宜拔罐治療,而更加推薦中醫的另外一種療法——艾灸。

提醒三:拔罐不一定要在背部

我們常見的拔罐部位都在肩頸及背部。是不是拔罐只適合在背部呢?對此,侯祥平醫生回應說,拔罐不一定要選擇背部。理論上來講,除了肌肉瘦削、骨骼高低不平及毛髮過多處也不宜拔罐以外,其他地方都可以拔罐。臨床上之所以多選擇背部拔罐,那是因為從經絡理論來看,人體的背部屬於督脈、膀胱經的循行部位,督脈總領人體的一身陽氣,而膀胱經則被認為是人體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是一切外感疾病最易先侵襲的部位。此外,背部的生理結構也比較適合拔罐,尤其是走罐的操作。但並不是說,背部就是最佳拔罐部位,有時根據臨床要辯證選擇,比如婦科疾病的患者,反而比較適合腹部拔罐。

提醒四:拔完罐後莫急於洗澡

現在工作繁忙,很多老百姓都喜歡下了班,吃了飯再去拔罐,拔完回家洗個澡再美美地睡給覺。侯祥平醫生說,這其實也不妥。拔罐前,不宜吃得過飽,晚餐後少許歇息再行拔罐。拔罐之後儘量不要貪食生冷,不宜飲酒,注意防寒保暖,不宜立即洗澡,一般來說,拔罐後6至8小時再洗澡比較妥當。

本文指導醫生:

李建軍未知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

擅長疾病:糖尿病、病毒性肝炎、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詳細]

潤腸通便 中醫刮痧三部神曲

刮痧拔罐療法相對於其他非藥物療法,對穴位的位置要求沒有那麼精確。好多人對於刮痧穴位的認識有一個誤區,實際上並非只在某個點那麼精確。

小兒發熱莫慌張 中醫穴位推拿安全有效

發熱是兒科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之一。因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生理特點,很多急慢性疾病均有發熱的症狀。有不少家長一見到孩子發熱立即就給予退熱藥、口服或靜脈滴注抗生素,有的家長認為用抗生素就能退熱。但是不同種類的抗生素只能殺滅或抑制若干特定的菌種,且對病毒無效,如果盲目長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會逐漸使細菌產生耐藥性,且易發生「二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