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受到寒冷刺激後,胃酸分泌增加,胃腸易發生痙攣性收縮,胃病高發是規律。還有一部分人沒有胃病,但天氣一冷,特別容易出現反胃、腹瀉、胃痛、唾液分泌多的情況,仿佛胃也受涼了,該怎麼辦呢?
脾胃陽虛,受冷易腹瀉
脾胃陽虛的人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所謂「脾胃陽虛」,在中醫的描述為:「腹脹滿冷痛,喜熱飲,喜暖喜按,嘔吐清水,食少便溏,氣短無力,舌淡,苔白滑,脈沉細」。通俗地講,就是吃東西比較容易腹瀉,腹漲,尤其吃冷東西時,有時還會回清水,反胃作嘔。特別在冬季,這種身體現象會非常明顯。
腹瀉後最好喝點咸稀粥
專家表示,腹瀉時人體會失去水分和電解質,如鉀、鈉、氯等。單純飲用大量白開水,可能造成體內電解質進一步紊亂。腹瀉患者可通過飲用糖鹽水補充身體必需的電解質,或飲用加少許鹽的米湯和稀粥。
有人認為腹瀉時喝牛奶既可以補水又可以補充營養。對此,曾慶表示,牛奶中含有較多蛋白質和脂肪,需要消化道分泌較多酶來消化,腹瀉時本身消化功能就很弱,喝牛奶會造成消化不良、腹脹,還可能加重腹痛。
飲食要注意少食多餐
良好的飲食能夠促進腸道自身癒合,輔助治療炎症性腸病,緩解症狀,防止復發。患者應選擇柔軟、清淡、少渣、易消化、富於營養、有足夠熱量的食物,少量多餐,定時定餐,宜細嚼慢咽,避免邊進食邊做其他事情。
每餐以正常食量的2/3為宜,每日進餐4~5次。頻繁腹瀉後,每日應飲用一些含鉀高的果汁,如香蕉汁。腹瀉次數較多時應多飲水,每日飲1500~2000毫升為宜,飲水要少量多次、速度要慢,以免引起噁心嘔吐。
少吃粗糧 慎喝牛奶
專家建議,患者要避開四類食物。平時可通過記錄食譜日誌,來識別哪些食物可以緩解不適,哪些則加重症狀,對於那些可能加重病情的食物,儘量不要再嘗試。
1、少吃粗纖維、粗加工食物:大量的粗纖維食物會刺激腸道,並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韭菜、芹菜、白薯、蘿蔔、粗雜糧、干豆類等儘量少吃。疾病活動期應忌食生蔬菜。不要用大塊肉烹調,要經常用碎肉、肉丁、肉絲、肉末和蒸蛋羹、煮雞蛋等形式。
2、慎吃海鮮牛奶:海產品中的異種蛋白質易引起過敏,加重炎症反應。疾病活動期也不建議喝牛奶及乳製品。
3、少吃刺激性食物:應禁忌辣椒、芥末、酒等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大蒜、生薑、生蔥。也不要食用過冷、過熱的食物。
4、少碰油膩食物:膳食脂肪量要限制,應採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調方法,如蒸、煮、燜、燉等。
腹瀉兩月不愈應做腸鏡檢查
炎症性腸病容易被誤診為功能性胃腸病、結腸慢性炎症等。沙衛紅建議,如果腹瀉、腹痛持續一兩個月,且治療效果不好,甚至出現便血、發熱、關節痛等症狀,應及時做腸鏡檢查。
一旦確診為炎症性腸病,應進行至少兩年的藥物治療。目前常用的藥物有氨基水楊酸類、糖皮質激素、抗生素、免疫製劑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冬天易生四把內火:寒包肺火易感冒
許多人都以為只有夏天才容易上火,其實,氣候寒冷的冬季也是上火的「旺季」。
冬季上火的原因大多可歸於「燥」:一是人們喜歡坐在開著暖氣的室內,再加上進食大量肉類及辛辣食物,就好比「火上澆油」,使內熱不斷聚集。二是年末壓力加大,許多人難免會煩躁、焦慮,也容易上火。「火」散不出去就成了「毒氣」,會使機體免疫力下降,給各種疾病發作提供可乘之機。
寒包肺火易感冒。冬季嚴寒,大家通常都只想到受寒了引起風寒感冒,其實很多感冒是「寒包火」,它是內熱犯肺再加上外寒束表引起的感冒。有的人在燥熱的房間內坐很長時間,又不注意補水,還過食肥甘厚味,天氣雖然寒冷,但體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突然出門接觸冷空氣,一時適應不了,就會出現寒熱交加的情況而發生感冒,表面是受了寒,全身怕冷發熱,但又表現出口臭、便秘、咽喉腫痛、咳黃痰等上火的症狀。
心火旺口舌生瘡。冬季氣候乾燥,若再一味吃補品或辛辣刺激食物,還可能引起心火旺盛,容易出現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心煩、失眠等症狀。
肝火大頭暈眼乾。夜間暖氣太足導致的睡眠質量不好或經常熬夜打亂人體正常的作息時間,都會使得肝臟不能休息,於是只好加班加點排毒,造成肝火旺盛,容易頭暈眼乾。此外,還可能有急躁易怒、兩眼發紅等症狀。
胃火盛口苦便秘。酗酒,嗜食辛辣、油膩食物的人容易因濕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胃火旺盛。輕微胃火盛者,好像永遠吃不飽,其實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到火盛至一定程度,就會變得什麼都吃不下。胃火大還有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乾結、便秘等症狀。
因此,在寒冷季節,養生也不是一味保暖和補充熱量,還要適當「滅火」,維持身體的平衡狀態。首先要保證室內濕度在50%左右,可放置一盆清水或配備加濕器。其次要多喝水,冷卻體內燥熱,愛上火的人可以加點薄荷、菊花等。再次要根據體質適當吃點冷食作為調節,腸胃健康者可以吃點涼菜,腸胃不太好的人可以吃點大白菜、芹菜等涼性食物,少吃菠蘿、橘子等熱性水果。最後,要規律生活,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過度疲勞。最後,別拒冷空氣。可在天氣好時,選擇慢跑、跳健身操、打太極拳等戶外運動,增強人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
此外,合谷穴(位於「虎口」處)有清熱解表的作用,空閒時按摩可緩解牙齦腫痛、便秘、咽喉痛、流鼻血等上火症狀。
嚴冬警惕5種眼病 心腦血管病患者要當心
你可能不知道,眼睛也怕冷。進入寒冬以來,許多醫院眼科門診的患者明顯增多,以下幾種冬季多發的眼病尤其應引起重視。
風淚眼。冬季天冷風大,對冷空氣較敏感的人,眼睛會不由自主地流淚,這種病症叫風淚眼。此病之所以在冬季常見,是因為眼睛受到冷風刺激,淚腺分泌能力增強,淚小管周圍肌肉因為遇冷收縮,便出現了「迎風流淚」現象,老年人由於淚腺和淚道功能退化更易患病。因此,寒冷天氣外出最好做好眼部防護,大風天氣最好減少出行。對於患有沙眼、慢性結膜炎及淚道疾病的人,尤其應注意積極治療,否則易造成眼病加重,甚至可能導致角膜炎、白內障等。
乾眼症。冬季比較乾燥,淚液蒸發較多,加上很多人戶外活動減少,經常宅在家中看電視、玩遊戲、上網等,近距離用眼過度,很容易出現眼睛發乾、發澀等症狀。建議大家,持續用眼四五十分鐘後,最好讓眼睛休息一段時間,看書、看電視等要保持正確姿勢。同時,一旦出現眼睛酸澀、疲勞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用眼,可用熱毛巾敷眼或做眼保健操調節。
青光眼。冬季氣溫低,寒冷的刺激會使交感神經興奮,短時間內人的眼壓會急劇升高,極易誘發青光眼。患者會出現頭痛、眼睛脹痛、視力下降,同時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休息或睡覺後症狀有所緩解或消失。但也正是這一緣故,青光眼的症狀往往會被忽視,更有患者認為是患了感冒、腸胃炎等疾病,從而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建議青光眼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壓患者,40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高度近視、遠視的眼病患者等,一旦有噁心欲吐、頭昏不適、雙眼脹痛等症狀時,一定要考慮青光眼發病的可能性,及時就醫。
雪盲症。這是一種由於視網膜受到強光刺激導致視力模糊的現象。在北方,下雪天應注意護眼,因為雪地對日光的反射率極高,可達到將近95%,直視雪地就如同直視陽光,極易對眼睛造成損傷。因此,如果長時間觀賞雪景,最好佩戴合格的墨鏡。一旦出現雪盲症,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黑暗處,或者用眼罩蒙住患者眼睛,用濕毛巾冷敷眼部。值得注意的是,出現雪盲症時切忌用手揉眼,因為揉眼會加重病情。
眼中風。眼中風是因為血管硬化、血管內皮損害形成的血栓或血管壁上的粥樣硬化斑塊脫落,造成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多發於老年人,特別是伴有心血管病的老人。預防眼中風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時治療各類老年病,避免過度疲勞及緊張,放鬆節奏,減輕壓力,保證充足的睡眠。高危人群應定期做眼底檢查,以便及時發現早期病變。一般來說,眼中風在發病前有一些先兆,如眩暈噁心、一過性失明、眼前黑霧或波紋、視物模糊或重影等,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最好馬上去醫院檢查。
七竅連五臟 從七竅變化知曉健康狀況
電影電視上我們常見的橋段就是七竅流血而亡,那麼你知道七竅指的是哪些部位嗎?七竅即眼二、耳二、鼻、口、舌。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七竅連五臟,七竅的變化會直接反應五臟的健康。
寶寶上火3元兇別放過 冬天上火吃8類食物
寶寶體質與成人不同,他們新陳代謝旺盛,生長發育快速,中醫稱為「純陽之體」。在正常狀態下維持著一種動態平衡,一旦有外部原因打破了這種平衡,就容易導致內熱上火。那麼什麼原因讓寶寶「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