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糯米蔥頭浴湯
抓一把糯米,七、八個老蔥頭,一點兒紅糖,放在一個大鍋里煮水,等水放涼了,去渣給寶寶洗澡。
出虛汗即自汗,多出現於年老體弱者,或外感疾病解表發汗太過者,嬰幼兒極少見。且本方法療效存疑,可嘗試。
2、太子參紅棗湯
太子參煲紅棗湯(可適當加冰糖),多喝幾天。
兒童慎用補益劑。
3、小麥紅棗粥
取小麥、紅糖和紅棗各適量,慢慢熬半小時左右,如果小麥煮爛,取湯給寶寶喝,每日兩三次。
此方為養胃方,胃好,身體就強壯,則汗自止。
4、麥棗糯米粥
用料:小麥60克,紅棗15克,糯米15克。
做法:將小麥、紅棗、糯米分別洗淨,一起入鍋,加水適量,用大火燒開,再轉用小火熬煮成稀粥。每日一次,連服5~7天。
功效:補脾和胃、斂汗安神,適用於身體虛弱,治療出虛汗等症。
5、泥鰍湯
用料:泥鰍100克左右。
做法:泥鰍用溫水洗去粘液,剖腹去腸洗淨,用油煎至黃色,加水一碗半,煎30分鐘,鹽調味,一天內分次吃完。(幼兒可飲湯不吃泥鰍)。連吃3-5天。
功效:此方有補虛、暖脾胃、止虛汗之功效。
6、黑豆桂圓大棗湯
用料:黑豆30克,桂圓肉10克,紅棗3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淨放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慢火煲1小時左右,一天內分2次服完,連服15天為一療程。
功效:補血、安神、健脾、補腎、益陰,對出虛汗及營衛不調之汗症均有效。
7、豬腎山藥歸參湯
用料:豬腎1個,山藥5克,當歸5克,黨參5克,生薑1片,鹽適量。
做法:將豬腎切片放入鍋內,黨參、當歸入布袋後放入鍋內,加水煮沸後加入生薑、鹽、小火煨至豬腎熟爛,去藥袋,再將山藥搗碎下入鍋中,稍煮即成。
功效:益氣、補腎、養血,適用於小兒虛汗伴夜間驚醒者。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常見的出虛汗方式
1、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2、盜汗
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
3、戰汗
即全身戰慄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復,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隨著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症候。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4、絕汗
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
5、頭汗
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異常出虛汗?說明體虛
第一,氣虛型。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自汗類型。患者多表現為體質虛弱、體力下降,輕微活動後就流汗不止。在調理的時候要以「補」為主,加強固攝,平時可以多吃如黃芪、大棗、山藥等補氣食材,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還可通過動作舒緩、動靜結合的運動增強體質,如打太極拳、練八段錦等。
第二,陰虛型。有的氣虛患者兼有陰虛,除體質虛弱外,還有內火旺、身體發燙,手腳心熱,容易煩躁等表現。晚上睡覺時出汗、醒來汗止,也就是「盜汗」。針對氣陰兩虛的人,應當從益氣養陰、滋陰清火著手,平常可吃一些百合、銀耳、枸杞、洋參,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必要時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等中藥調理。
第三,陽虛型。還有一些人特別怕冷、怕吹風,身上時常無緣無故地冒冷汗,總是手腳冰涼、容易感冒。這可能是由較重的氣血不足,導致陽氣虧虛所致。對此,不可按常規辦法清熱止汗,而要用溫陽固攝的方法進行調理。平常注意心態平和,避免情緒大起大落;飲食上做到營養均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菸酒等;氣溫變化時及時增減衣物,預防感冒。
可以針對性吃一些,但不能補太過,吃多也會引起陽虛,陰陽是相互遏制的,所以飲食最主要是均衡,一種食物吃太多往往不利於身體。
入秋後孩子睡覺總出虛汗是怎麼回事?
小兒夜間出汗,醒來後出汗停止,中醫稱為「盜汗」,多為陰虛,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出虛汗」。
出虛汗的好處 今天你出汗了嗎
出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禦病毒、細菌和真菌;它能進入細菌的細胞膜,對其進行分解。出汗能有效地增強自身免疫力,提高抗菌抗病毒的能力,從而保持身體處於良性健康狀態。運動流汗對大腦會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果,能讓人的記憶力、專注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