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不通身體會發出哪些信號?

中醫認為,只有經絡暢通才能夠保證身體健康,一旦出現經絡堵塞的現象,那麼人體也會相對應的出現多種疾病,所以大家在平時應該注重健康養生,要保持經絡暢通,這是健康養生的重要前提。在平時要多觀察自己的身體,當出現了經絡不通的現象,身體就會發出各種信號來提醒。

那麼經絡不通身體會發出哪些信號?

經絡不通的首要信號是疼痛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句話,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也就是說當經絡不通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疼痛的症狀,如果經絡通了就不會出現疼痛的現象。在平時如果感覺到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出現了莫名其妙的疼痛,那說明這個部位已經出現了經絡不通的症狀。

氣血不通會有冷的感覺

當人體的氣血不通,血液循環不暢的情況下,會出現冷的感覺,除了頭部會有發涼感覺之外,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會有發涼的症狀,最常見的是手腳發涼,手腳發涼是經絡不通的信號之一,因為我們人體的體溫是由氣血輸送來的,當氣血旺盛的情況下,體溫才能夠正常,如果感覺到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有發涼的感覺,說明這個部位有可能是經絡不通,氣血很難到達,就會出現發冷發涼的現象。

經絡不通會有熱的感覺

某些部位經絡不通,還會引起低熱,乾燥等問題,或者是某個部位會有異常出汗的現象,這是因為體內的經絡不通所導致的,這種情況下,熱就不能夠正常通過渠道發散出去,就會引起低熱的現象發生。

經絡徹底堵塞會有麻木的感覺

經絡不通,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調整,進一步就會發展成麻木,像我們平時如果坐的時間太長,下體氣血不通,就會出現疼痛的症狀,如果長時間久坐不動,緊接著就會出現經絡被堵死的現象,氣血徹底不能通暢,會有雙腿麻木,這種情況下,只有改變坐姿或者起身進行活動,氣血才能夠通暢,才能夠正常恢復知覺。

經絡不通有兩種形態

在經絡不通的情況下會由腫和脹兩種形態表達出來,經絡不通有可能是有形的,也就是以腫的形態表現出來,一般是由血瘀所導致的。另一種是無形的,這就是以脹的形式表現出來,一般情況下是由氣滯所導致的。

溫馨提示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經絡不通的信號有了一定的了解,當身體出現上述幾種症狀的時候,說明身體已經出現了經路不通的現象,這時候應該及時進行生活調理,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來調節,只有保證經絡暢通才能夠保證身體健康。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哪些疾病適合看中醫?適合看中醫6種常見疾病

中醫是我國傳統醫學瑰寶,講究「望、聞、問、切」,進而影響對病情的診斷。但是有生活中很多人在看病時都會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生病時是應該看中醫,還是該看西醫呢?中醫和西醫兩者各有所長,盲目的追求一種療法,反而可能耽誤病情。那麼,哪些疾病適合看中醫?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更適合看中醫幾種常見疾病,一起來看看吧。

哪些疾病適合看中醫?

1、過敏性疾病

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濕疹、蕁麻疹等,由於免疫系統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特點,這時候西醫很難做到針對根本問題,而中醫能從調節整個免疫系統,認為過敏是由於正氣相對不足,邪氣入侵造成的,治療無非是輔助正氣,排出邪氣,簡單治療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2、婦科疾病

婦科疾病常屬於激素分泌紊亂,中醫從整體調節婦科是一門強項。中醫認為,婦科疾病大多是體內有瘀滯或血虛,採取疏肝補腎、養血活血等方法治療,效果很好。

3、呼吸系統疾病

西醫目前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手段治療感冒。通常細菌引起的感冒就是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造成的感冒,基本上就靠等待了。但如果用中藥辨證治療,可能一兩天就會痊癒。咳嗽、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疾病也適合中醫治療,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

4、脾胃疾病

如慢性胃炎、腹脹便溏等,一般病程較長,機理比較複雜。中醫認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藥幫助調節脾胃升降,必要時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調節消化系統疾病。

5、複雜慢性疾病

如慢性腎炎、風濕病、中風後遺症、腫瘤等,西醫可能會採取激素治療,有一定的副作用。中醫通過辨證選方,喝湯藥或扎針灸,效果不錯,對肝腎功能的損害也小,腫瘤患者配合內服中藥還可以緩解化療的毒副作用。

6、非器官性疾病

有些人平時容易出現疲勞乏力、精力不足、頭暈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煩躁等症狀,雖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是經西醫化驗、拍片檢查卻發現不了明顯的器質性異常。這些也是中醫擅長的領域,可以針對這些症狀選藥,做到提早治療,防止病情加重。

氣血不足要如何治療?推薦3個養血氣的方法

氣血對於人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我們身體不舒服都是因為氣血不足造成,因此想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要從養血氣開始。氣血虛弱會嚴重影響到我們日常生活,那麼,要如何治療氣血虛弱呢?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幾個養血氣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血虛

血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暗黃,嘴唇泛白,頭暈眼花,身體乏力,失眠心悸,大便乾燥,女性經期不准、量少色淡、脈細弱等。

進補,宜採用補血、養血、生血之法。補血的藥物,可選用當歸、阿膠、熟地、桑椹子等。

補血虛食品:烏骨雞、黑芝麻、胡桃肉、龍眼肉、雞肉、豬血、豬肝、紅糖、赤豆等,可經常交替選用。

血虛忌食:荸薺、大蒜。

血虛少食:海藻、草豆蔻、荷葉、白酒、薄荷、菊花、檳榔、生蘿蔔等。

推薦食譜:當歸熟地烏骨雞、懷山牛腩煲、懷菊帶魚、玫瑰懷菊露。

氣虛

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頭暈乏力、氣短懶言、疲倦心悸、易出汗、面色暗黃、食欲不振等。

但身體各個地方出現不適感,不一定就是生病。還有可能是身體氣虛者的表現,氣虛需補氣,補氣的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

補氣虛食品: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氣虛忌食:山楂、佛手柑、檳榔、大蒜、苤藍、蘿蔔纓、芫荽(香菜)、蕪菁(大頭菜)、胡椒、蓽撥、中指、紫蘇葉、薄荷、荷葉。

氣虛少食:蕎麥、柚子、柑、金橘、金橘餅、橙子、荸薺、生蘿蔔、地骷髏、芥菜、薤白、君達菜、砂仁、菊花、茶葉及菸酒。

推薦食譜:懷山百合蓮子湯、參藥煨乳鴿、五香牛肉、花生米大棗燒豬蹄。

氣血兩虛

氣血兩虛一般出現在貧血、白細胞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大出血後、婦女月經過多者身上。

其主要表現為:既有氣虛的表現,又有血虛的表現。進補宜採用益氣生血、培補氣血、氣血並補。

推薦食譜:鯽魚豆腐湯、氣血雙補湯、藥膳雞。

另外,可用一些補氣的藥物調理,如人參、黃芪、白朮、紅棗、甘草用來燉雞或排骨以補氣。

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這5點可祛除濕氣

夏天多雨潮濕,濕氣重,但又很熱,一不小心就容易因此陽氣不足而對身體造成傷害。那麼,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避免濕氣纏身?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以及怎樣祛除體內的濕氣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足部護理該怎麼做 這些方法教你足部養生

足部護理雖然很少被人提起,但他也是護理身體很重要的方法,那么正確的足浴該怎麼做?如何有效進行足部養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