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談闊論醒酒?中醫教你解酒

  一隻手端起碗,豪爽地把酒從嘴巴里灌下去。另一隻手卻伸展開來,用六脈神劍的手法把酒從體內逼出……

  估計這是眾多「以身拼酒」的人,做夢都希望能實現的情景。

  中醫認為,酒是濕熱之物,其出路有三條:從汗而出。從消化道而出,從小便而出。

  高談闊論、喝水吃鹽均有助於排酒……

  藥物解酒,實屬下策。

  看過金庸《天龍八部》的人(尤其是那些經常要在外面應酬,和別人拼酒的人),相信對這個情節都很有印象:喬峰和段譽在酒樓斗酒,喬峰連喝四十大碗。面色毫無改變,段譽也一樣。兩人的酒量看起來都很大。不同的是,喬峰沒喝醉憑的是真功夫。段譽沒倒下卻是因為有點投機取巧。你看他。一隻手端起碗。豪爽地把酒從嘴巴里灌下去,另一隻手卻伸展開來,用六脈神劍的手法把酒從體內逼出……

  估計那些本來就不嗜酒。卻不得不和別人不斷碰杯的人,做夢都希望能學會段譽的「六脈神劍」。這樣就能「美酒穿腸過,醉意不停留」。可惜的是。小說畢竟是小說,現實生活中哪有什麼喬峰、段譽。「六脈神劍」只不過是作家筆下子虛烏有的東西而已。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沒有「六脈神劍」這種神乎其神的排酒方法,中醫卻有一些具體而有效的排酒、解酒方法。

  也有人說喝灑前喝些牛奶、生蛋清之類的。能起到解酒作用,這足沒有什麼根據的。牛奶也罷。乍蛋清也罷。都足從保護胃黏膜的角度出發的,它們或許能減輕酒精對胃黏膜的損傷,並減緩胃腸道對酒精的吸收。但這些說法都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所渭解灑,存中醫來說,就足一個藥物與邪,相爭的過程。可以解酒的物質,包括葛根、西瓜、蓮藕汁、梨、甘蔗汁、白蘿蔔等等,這些東西從本質上來說,都是清熱利濕之物,在療效療面,它們相互之間並沒釘太大的區別。不過,葛根的解酒效果可能會相對得到更多的認可。古時候。中醫常用葛花幫助解酒。葛花就是藥用粉葛的花。其性味甘平,能解酒毒,醒胃止渴。若無法找到葛花,也可以用葛根代之,一般用5~10克,煎水服用即町。

  用藥物解酒,其實足一種下策,因為此時酒精已經對人體造成了傷害,所能做的只足亡羊補牢罷了。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有所謂的「醒酒良方」,就放開灑量,盡情地喝。

  總之,酒是一種濕邪之物,過多攝人,對身體絕對是有損傷的。因此,能不喝的酒就別喝,喝r就要想辦法儘快把它排出體外,這就是中醫的「解酒之道」。

  三大排酒方法

  中醫認為,酒是濕熱之物,對人體來說。足一種邪氣,如果確實沒辦法不喝,那就要想辦法讓它儘快排出體外。一般來說,濕熱邪氣的出路大多有三條:從汗而出,從消化道而出,從小便面出。

  高談闊論助排酒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一個人喝悶酒,可能還沒喝上幾瓶,就醉得不省人事r;可如果是一幫朋友,一邊喝酒一邊高談闊論,或者猜拳什麼的,即使是喝它一整夜,解散時大家都還能清醒地走出「一條直線」,而不是東倒西歪的。這足因為。酒精會隨著人的呼吸和出汗,揮發出體外。這,就是中醫講的濕邪隨汗而出。

  強行催吐不可取

  酒要從消化道排出,具體有兩個出口。一個是口,一個是肛門。一般人喝醉酒會嘔吐(或者想吐)。對此大家不要緊張,也不要嘗試去壓制這種反應,因為嘔葉足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它在為邪氣尋找出路。此時我們要因勢利導,把它吐出來。

  也有些人喝醉時,並沒有想吐的感覺,這時不要強行探喉催吐,否則可能會造成賁門撕裂或急性胰腺炎。上面不排下面排,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想辦法讓酒邪從下門(肛門)排出。此時服用一蝗促進胃腸動力的藥(如嗎丁啉等)。能促進含有酒精的食物迅速通過小腸,從而減少胃腸道對灑精的吸收。

  喝水吃鹽有助排酒

  中醫認為,祛濕不利小便,非其』冶也。也就是說,利小便有助於排濕。因此,在喝酒前、喝酒時大量喝水,或在喝酒前先吃一勺食鹽,都能起到利尿的作用。減少酒精對肝臟的損傷。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端午養生之首選艾草

  端午處於六月,正是大自然最熱烈奔放的時候,於是端午時節是補陽最佳時期。而對於增補陽氣,普普通通的艾草可謂效果非凡。

  「產於山陽,采以端午」的艾草,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每到端午節,它被插在家家戶戶的門口避邪、驅蚊,點燃艾草(也可以點艾條),清淡的裊裊煙霧能除蟲滅菌。

  艾草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味婦科良藥,所以又被稱為女人草。艾草還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溫暖經絡,驅逐體內的濕寒。平時容易手腳冰涼、痛經的女性朋友可每天用艾草煮的水來泡腳,不僅加速血液循環還能治療腳氣,可謂一舉兩得。

  艾草做的艾條就是艾灸的原料,端午時節做艾灸是最好的補陽方法,能改善風濕病、關節炎等冬病。除此,艾草做的艾絨還可以塞在肚兜里,能改善胃寒等;新鮮艾葉做成的艾葉糕、艾葉燉雞對祛除暑熱、健脾利濕非常有好處。

  野外尋覓法:艾草適應性很強,只要是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方都能生長,但以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山野上都可以尋覓到艾草,艾草高80-250厘米,有明顯縱棱,呈褐色或灰黃褐色,莖、枝均披灰色蛛絲狀柔毛,葉厚紙質,上面披灰白色短柔毛。

  艾蒿湯

  原料:牛肉(做醬湯用)100g﹐艾蒿60g﹐牛肉(做丸子用)100g﹐水8杯﹐清醬適量﹐麵粉2大勺﹐雞蛋1個。 醬湯肉佐料﹕鹽1小勺﹐香油1小勺﹐胡椒麵少量﹐蒜1小勺 丸子佐料﹕鹽1小勺﹐香油1小勺﹐胡椒麵少量﹐蒜1小勺﹐蔥2小勺

  製作:1) 把用於做醬湯的牛肉切成片以佐料調味﹐加水熬湯並以清醬調味。 (2)把嫩艾蒿在開水裡燙出來﹐用涼水漂一漂﹐除水份弄碎。

  (3)做丸子的牛肉要用脂肪含量少的牛肉﹐把牛肉和艾蒿搗好放在一起加佐料後做成1.5cm大小的丸子。

  (4)在丸子上蘸一層白面泡在雞蛋里﹐再放入開鍋的醬湯里煮至漂在上面為止﹐熟後盛在缽子中。漂一些艾蒿葉也可以。

    推薦閱讀:

    端午養生的三大注意事項

    農曆5月因為此時天氣日漸炎熱,蚊蟲蒼蠅滋生,被稱為「惡月」或「百毒月」。古人還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可以說端午節蘊藏著豐富的養生保健知識。


    端午,拈花惹草來養生

    六月,大自然到了最熱烈奔放的時候,山野間的野草也有情,草叢中的野花也養生,這是古人比較重視的一個養生時節。而在端午節用艾葉、菖蒲、柚葉等,是不錯的補陽養生方法。

人老性不老 關於衰老的錯誤認識

  性慾低下、關節疼痛和脾氣暴躁,很多人覺得這些都是衰老後所必然伴隨的生理現象,但其實,只要提前在生活方式上進行改變,也許年老後就能擺脫它們的困擾。以下是美國網站最新總結的老齡化過程中的7個認識誤區。

  誤區一:衰老意味著關節嘎吱作響和疼痛。實際上,只要保持鍛煉,就不會出現這些情況。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選取了一群年齡在40—67歲之間的女性,對她們的鍛煉習慣進行分析後發現:那些每周至少鍛煉2次,每次20分鐘以上的女性,其膝蓋中存有更多量的軟骨。這就意味著:身體保持活躍的人不容易患上關節炎。

  誤區二:衰老意味著骨骼變脆,體態彎曲。一項針對百歲老年女性的調查顯示:其中只有56%的人患有骨質疏鬆症,她們在接受診斷時採用骨齡法測定出來的生理年齡只有87歲。這些百歲老人在成長發育階段並沒有接受過有益骨骼健康的飲食和鍛煉方案,只能將其中的原因歸結為基因和良好生活習慣。

  誤區三:人體衰老會導致性慾下降。勃起功能障礙和性慾下降通常是由於老年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和抑鬱症所引起的,而這些疾病完全可以通過醫療手段得到治療。從生理角度來看,性慾的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稍微有所下降,但直到75歲時才會出現明顯衰退的跡象。美國新澤西州老齡化研究所的學者,對一些在養老機構中獨自生活的60歲以上老人進行調查後發現:有60%的人在過去幾年裡常與異性發生身體上的接觸,如親吻和擁抱,而且他們還想更進一步發展實質性的關係,但存在的障礙就是缺少和他們搭伴的伴侶。

  誤區四:基因在決定壽命方面起到了主要作用。長壽基因完全可能因為所吃的食物不健康、缺乏體育鍛煉和接觸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而發生逆轉。

  誤區五:老年人缺乏創造性。並非如此,創造性實際上會給老年人帶來很多好處。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學者發現:那些經常參加合唱團的老人身體更健康,較少服用藥物,走路時不容易跌倒。這些老年歌手在生活中的靈感更多。

  誤區六:隨著年齡的老化,大腦也會萎縮。2002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老人大腦中的海馬體(大腦中負責記憶力的部分)容積要明顯小於年輕人。因此就有了這樣的誤區:年齡老化會導致大腦萎縮。但其他學者突破性的發現是:很有可能是慢性壓力而不是年齡導致了海馬體的萎縮。通過對177名年齡在18—85歲受試者的大腦進行掃描後發現:18—24歲年齡組中有25%的人海馬體容積小得就如同60—75歲年齡段的老人。

  誤區七:老年人總是脾氣暴躁和心情不愉快。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研究者對40名百歲老人進行訪談後發現:儘管他們在身體和精神上存在或多或少的障礙,但其中有70%的人認為自己心情是愉快的,超過一半的人認為自己現在的快樂程度並不亞於年輕時代,還有70%的老人說自己總是笑口常開。

側臥用厚枕 不同睡姿配不同枕頭

床柔軟舒適,一覺醒來,卻感覺腰酸背痛;另一半沒有健康問題,卻總時不時打鼾,讓人難以入睡……有時,這不是人們身體出了問題,而是睡姿不對,或缺少一個好枕頭。

警惕!六種藥吃錯易猝死

調查顯示,我國發生的心源性猝死大都是由於患者用藥不當,出現了心率紊亂、心室顫動或心室停搏等症狀而導致的。那麼,哪些藥物使用不當會導致心源性猝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