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大喝就是在進補嗎 冬季進補五大注意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生物規律,對人體依然有著重要的影響。民間流傳「今冬進補,明年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俗語。但冬季進補不能盲目,有以下幾方面的注意事項。

  冬季進補五大注意

  一注意:因證而異

  好多人對照著補品功能和自己的病症進補,認為這樣一定不會差了。其實,這樣也不科學。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不同補法。俗話說:藥證相符,大黃也補;藥不對證,參茸也毒。另外,人的體質有寒熱區別,食物也有溫涼不同,進補的要領是「寒者熱之」或「熱者寒之」。補錯了對身體有害無利。

  比如,同是補氣,人參和進補西洋參作用卻完全不同。人參性溫,適用於陽氣虛弱的「寒證」,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不宜服用人參。而西洋參藥性屬涼性,一般用於熱證。適宜有少氣無力、口乾口渴等氣陰虛,咽干、乾咳等肺陰虛和午後潮熱、久咳等陰虛者。

  二注意:因地而異

  進補時,除了考慮個人的體質差別,還要考慮你生活的地域。這點也很關鍵。比如,冬季的西北、東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味,如羊肉、鹿肉等,補品中如人參酒、參茸酒等,強壯補身,禦寒助陽確有作用。

  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北方地區要溫和的多,進補宜清淡甘溫之味,如雞、鴨、鵝等。長江以南地區的人們如果多食羊肉、鹿肉等容易燥熱動火,出現咽痛、口瘡、鼻出血等症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也是少用為佳,應以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薺、蓮藕、梨等果蔬為宜。

  三注意:因季而異

  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冬季天寒,寒邪易傷腎陽,宜食溫性食物。除了日常食用的主食及各種蔬菜水果外,可以多吃些羊肉、牛肉等熱量足的肉類。在燉羊肉的時候,如果搭配上當歸、黃芪,既補氣又補血,對那些冬天怕冷、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的人特別有好處。

  四注意:不能以藥代食

  正所謂藥食同源,許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補品,並且方便實惠,還不用擔心有任何副作用。但在明確食補與藥補差異的同時,還必須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適當進補,如老人腎虛,可多吃些補腎抗老的食品,如核桃肉、栗子、豬腎、甲魚等;為了防止神經衰弱、推遲大腦老化,可多吃些補腦利眠之食品,如豬腦、百合、大棗等;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應該多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帶等;防止視力退化應多吃胡蘿蔔、豬肝、甜瓜等。

  五注意:藥酒要慎用

  近幾年,各種名目的藥酒在補品市場十分受熱捧,也令很多本身就願意喝點小酒的老年朋友趨之若鶩。其實,藥浸泡在酒里,雖然能把藥品某些有效成分浸出,但每次飲進藥酒中的有效成分還是有限的,如果藥酒飲入過量,酒精的危害要遠比藥效大得多。服用藥酒要考慮自身情況,切不可過量。如陰虛發熱者應慎用,而患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慢性腎炎等患者須禁用。

  冬季進補的誤區有哪些呢?

  誤區1:冬季大吃大喝就是進補。通常進補大多是為了補虛,因此進補吃的食物大多是肉類,如雞肉、牛肉、羊肉等。於是,有的人不明就裡,以為進補就是大吃大喝。實際上,進補是慢工細活,是在選對補品的情況下循序漸進地補。如果不顧身體條件,一味大吃大喝,以致能量過剩,會帶來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健康問題。

  誤區2:冬季人人都應進補。有些人覺得秋冬進補,人人適宜。大補大受益,小補小受用。其實,只有虛的人才宜進補,如果身體不虛,盲目亂補一氣,也會影響健康。

  誤區3:虛人補品可隨意用。補品雖好,不可濫用。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不同補法。進補的原則是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如果陽虛補陰,陰虛補陽,或者缺多補少,或者缺少補多,都會導致不良後果。

黨參到底可以生吃嗎

黨參是很有藥用價值的食物,南方的人愛喝湯黨參也常常出現在我們的湯里。黨參的功效很多,對於老年人和年輕人都有很不錯的滋補功效,廣東 人會把這種食物加入湯中取一半烏雞加紅棗燉湯,能起到補氣補血的功效,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好的東西是不是能生吃呢?如果能生吃的話想對更方便。

強身健體 教你輕鬆練好少林氣功

少林氣功,以靜深靜,靜中求動為宗旨,苦練氣沉丹田,調全身之宗氣、衛氣、元氣。靜者為內功,可以穩神養性,防治疾病,祛病延年,動者可以迸發虎勁,助生推山之力。內外相兼,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