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有方 如何進補最合適

立冬節氣是冬季第一個節氣,它代表著冬天的開始。這個時候天氣漸漸變冷了,很多人可能還不習慣,從外套到棉襖的轉換。關於立冬該如何養生?

由於立冬後氣溫低、氣壓高且天氣乾燥、人體的肌肉、肌腱和韌帶的彈力及伸展性均會降低,肌肉的粘滯性也會相應增強,從而造成身體發僵不靈活,舒展性也隨之大打折扣。

許多人冬季想來碗熱騰騰的麻油雞或薑母鴨,但是,冬季常見的食補如麻油雞、薑母鴨、十全大補湯等,因湯底添加多種熱性藥材、米酒、薑母等,食用後容易上火,食補中肉量也多,腸胃功能不佳的人吃了難消化。冬季如想暖身、調養身體,要選擇性質較溫和或黑色的食物如黑木耳等,在日常飲食中補充即可。

藥膳中常添加熱性藥材如紅參、十全大補湯、八珍湯等,較適合嚴寒時使用;天氣如尚未轉冷,尤其在氣溫多變、忽高忽低的時節,較容易有呼吸道症狀如過敏、感冒等,日常食補應注重增強免疫力,可喝粉光參茶顧氣管,或以藥材如黃耆、枸杞泡茶飲用,少吃生魚片、海鮮等生冷食物,多吃辛香蔬菜如蔥、生薑、洋蔥等,並要早睡晚起,避免熬夜。

飲食防寒助陽,以下這些食物可以有效地減少寒邪的侵襲,有助於維護冬季健康,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大白菜

大白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有溫胃益氣、驅寒防風的作用。對於胃脘冷痛,腹部怕涼,小腹疼痛,排便不暢有改善作用。

2、黑豆

黑豆是各種豆類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比豬腿肉多一倍還有餘。它含有的脂肪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人體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占50%,還有磷脂、大豆黃酮、生物素,所以吃黑豆沒有引起高血脂之虞,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中醫認為,黑豆性平味甘,有潤腸補血的功能。

3、山羊肉

山羊肉性熱、入脾腎經,有溫腎助陽、強腰健骨的作用。

4、鱸魚

鱸魚含有豐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尼克酸、鈣、磷、鉀、銅、鐵、硒等。中醫認為鱸魚性溫味甘,有健脾胃、補肝腎、止咳化痰的作用。冬天,鱸魚肥腴可人,肉白如雪,魚肉細膩,是最好的品鱸魚季節。

5、大蔥

大蔥味辛,性溫,具有發汗解表,溫中祛寒的作用。主要用於外感風寒,發熱寒戰,頭痛鼻塞,咳嗽,咳白痰,胸悶氣短等呼吸道症狀。

6、鯽魚

鯽魚性溫,味甘,能補脾益氣、溫中下氣、利水消腫、補血通乳。鯽魚含不飽和脂肪酸,常吃鯽魚不僅能健身,還能減少肥胖,有助於降血壓和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壽。

7、香菇

香菇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50多種酶及游離胺基酸、膽鹼、腺嘌呤、麥角甾醇及香菇多糖,有抑制體內合成膽固醇,促進膽固醇分解和排出,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8、生薑

生薑性熱,味辛,有溫暖、發汗、止嘔、解毒、溫肺等作用。

9、小米

小米性平偏溫,味甘,甘味色黃入脾,能和胃溫中。小米粥常用於小兒脾虛泄瀉,老人氣虛乏力,產婦產後補養。

立冬養生吃什麼?初冬時節是心血管病的高發期,這個時候要多吃清潤甘酸的食物,不宜多吃麻辣類的火鍋。比如飲食中適當多吃些醋,能起到軟化血管、預防心血管病的發生。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季節交替 教您辨別孩子大便異常

  小兒身體好不好,有沒有生病,有時不需要去看兒科醫生,有經驗的家長或幼兒園老師,他們能夠通過觀察寶寶的大便次數、性狀和異常現象,判斷寶寶消化系統是否異常,進而為醫生給寶寶診治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以下幾種寶寶糞便屬於大便異常,需要去醫院兒科診治:

  一是,綠色大便。寶寶的大便黏液多,量不多,呈現出綠色,這一般是飢餓腹瀉的症狀。倘若量很多,則是由於吃了蔬菜引起的不消化導致。此外,如果寶寶肚子受了涼,有時也會拉綠色大便。

  二是,黑色大便。如果寶寶吃了大量的動物肝臟或者動物血,慢性胃炎出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都能導致寶寶大便變黑。

  三是,豆腐渣大便。寶寶出現這樣的大便,通常是由黴菌導致的腸炎,要加以關注。

  四是,大便發亮光滑。寶寶出現此類大便,大多是由於寶寶吃了太多的脂肪,較多的脂肪酸刺激腸黏膜進而產生淡黃色液體以及較多的大便,使得大便呈多泡沫、灰白色,所以會發亮光滑。

  五是,臭雞蛋味的大便。這通常是由於寶寶攝入了太多的蛋白質食物,蛋白質不能被充分吸收消化,導致寶寶的大便奇臭難聞。

  小兒大便異常怎麼辦

  當小兒的大便出現以上症狀時,說明寶寶的大便存在異常現象,作為家長或幼兒園老師要密切關注,必要時送醫診治,以免病情加重。不過,作為家長或幼兒園老師,首先要看懂寶寶的大便異常,同時,也要仔細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況,有的寶寶一天之內大便6~7次,比較稀,然而寶寶的精神卻較好,食慾也很強,體重增加也未見異常,這其實是正常的生理腹瀉,家長或幼兒園老師不要心慌,這樣的情況寶寶是不需要治療的。通常,寶寶4~6個月大的時候,添加一定的輔食後,寶寶的大便次數與性狀都會變得正常。

  小兒大便異常不要漠不關心,因為寶寶大便異常對寶寶的健康成長也有一定的影響,對於此類現象,應當早發現,早治療。

  飲食不同 糞便有異

  母乳餵養地小孩在未加輔食前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糊狀便,有時稍稀或帶綠色,略帶有酸味,每天排便3-4次。小孩腸道內有許多正常寄生菌,如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它們在腸道中幫助分解食物,促進吸收,還能在腸道內營造一個酸性地環境。腸道致病菌最怕酸性,很難在腸道內生存致病。增加輔食以後,大便次數減少,每日1-2次。

  人工餵養地小孩糞便呈淡黃色或灰色,質地較硬,因奶粉中蛋白質較多,有明顯地蛋白質分解地臭味,每日1-2次,有時有奶塊。若同時加澱粉類食物,大便次數不多,但量較多,呈深褐色,臭味加大。

  糞便改變 調整飲食

  大便次數較平時增多,質地較稀,夾有黃色油狀小顆粒,帶有酸味,這是脂肪消化不良所致。

  調整飲食:母乳餵養地可只給小孩吃前半段奶,脂肪含量較高地後半段奶則擠出棄去。此外,母親要多飲水及少吃含脂肪高地食物或油炸食品。

秋季養腎有妙方 動手按摩能養腎

中醫上說「腎主水,其華在發」,腎臟的功能好壞表現在頭髮上。頭髮柔韌有光澤,說明腎臟健康。腎虛的人常常頭髮易斷,沒有光澤,容易掉發。

美女今天就來為你推薦幾招秋季養腎的小妙招!

1、握固

方法:將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於無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後屈曲其餘四指,稍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如攢握寶貝一般。握固可以固守精氣神在體內,平時走路、坐車、閒聊、看電視時都可以握固。

2、提踵顛足

方法:提踵時五趾抓地,兩腿併攏,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項豎脊,百會上領;向下顛足時身體放鬆,輕輕咬牙,先緩緩下落一半,而後輕震地面。提踵可以牽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經腎經,輕震地面還可以按摩五臟六腑。

3、用腳後跟健走

方法:邁開大步,腳後跟先著地,不要彎曲膝蓋。腿往前邁時,腳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腳落地時,後腳腳尖踮起。腳後跟先著地,實際上就是刺激了「腎經」穴位。經常用這種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症。

4、按摩腎腧

方法:並腿坐於床沿,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發熱,分別按在後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腎腧穴,至有熱感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約200次,可補腎納氣。

5、三元式站樁

方法: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由身體兩側向前合抱於腹前,位置與臍同高,兩臂抱圓;同時兩膝微屈,重心下沉,兩膝關節微微向兩旁打開。背略弓形,胸

要含,背要拔,腰背部略向後拱,命門穴打開。這樣前後、左右、上下都是圓,整個人顯得十分圓融。這是一個補益元氣的基本站樁法。常做能使腎元充沛、筋骨勁強。

6、熱水泡腳

方法:泡腳最適宜的時間是每晚7-9時,這是腎經氣血最衰的時辰,此時泡腳、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環,達到滋養腎和肝的目的。泡腳用的容器以木盆為好。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

7、深呼吸

方法:做深呼吸時要選擇空氣清新的環境,儘量用鼻子吸氣。呼吸保持柔和、緩慢、均勻、深長。以6次深呼吸為一組。然後平息調整,可以再做。

8、撞背

方法:《黃帝內經》中有記載,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身放鬆,身體後仰,用整個背部撞擊牆壁,用力適度,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回復直立,如此反覆進行,每次撞擊30下左右,每天可以做2-3次。這樣可強壯腰腎、疏通經絡、循行氣血、平調陰陽。

看清心臟病症狀 5方法保護心臟不生病

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全世界1/3的死亡人口是因心臟病而起,其發病及死亡率一直呈明顯上升趨勢,基本上每10秒鐘就有一個死於心血管疾病,心臟病危害不容小覷。那麼,我們要如何及早發現心臟病,心臟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

養生重在保元氣 五個方面要注意

人們的疾病與健康,衰老與長壽都和很多的飲食有關,除了外界的一些因素之外,我們自身和長壽的關係尤為重要,而尤其是對元氣的保養至關重要,中醫養生學的核心就是保養元氣,只有元氣足,身體才能健康,人亦才更長壽,那麼我我們應該如何保養元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