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也是營養素
對人來說,水是僅次於氧氣的重要物質。成人體內60%的重量是水。兒童體內水的比重更大,可達80%。如果一個人不吃飯,只喝水,依靠自己體內貯存的營養物質或消耗自體組織,可以存活一個月。但是如果不喝水,連一周時間也很難挨過。體內失水10%,就威脅健康;如失水20%,就有生命危險,足見水對生命的重要性。
健康飲料在暖水瓶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出現了純淨水、礦泉水、各式各樣的飲料,品種、數量越來越多,加上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似乎只有喝這些「水」才能解渴,才能維持身體健康,才夠時尚。有關專家指出,這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誤導。
比如純淨水,其最大的優點是最大限度地去除了原水中的細菌、病毒、重金屬,特別是有機物的污染。但純淨水最大的缺點是,同時消除了鈣、鎂、氟、碘、硒等人體內的必需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有資料顯示,飲水中的鈣、鎂攝入量要占總攝入量的5%~20%。有專家指出,長期飲用純淨水,不僅減少了有益元素的攝入,同時純淨水還可能作為一種「飢餓水」,促使體內有益元素排出。
以上只是從合格的純淨水來分析其利弊。目前市場上不合格的純淨水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據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抽查,桶裝飲用水合格率僅為43.6%,有的菌落數大大超標,這對健康的影響更為嚴重。
再看看飲料。目前市場上飲料品種繁多,按所含成分可分為七大類。一類是含乙醇飲料,包括啤酒、蒸餾酒、果酒、配製酒等,這類飲料含有乙醇,顯然不宜代水飲用;二類是天然果汁飲料;三類是天然蔬菜汁飲料;四類是含電解質飲料,人們常喝的汽水就屬這一類;五類是礦泉飲料,多由天然礦泉水配製;六類是含咖啡因飲料,包括咖啡及可樂型飲料等;七類是乳類飲料,包括牛奶和以牛奶為主要原料加工調配的各種飲料。這七類飲料都不宜代替水,也代替不了水。
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真正的健康飲料就在暖水瓶里。據研究表明,白開水的生物活性比自然水高出4~5倍,與生物活細胞里的水十分相似,經常飲用可預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膚病。
飲水量的標準是多少
喝水簡單易行,但據專家觀察,許多人達不到標準飲水量,對健康影響很大。據臨床統計,每天上午9~10時,是心臟的發病高峰時間,其原因之一與體內缺水有關。因夜間睡眠很少飲水,而呼吸及皮膚的水分蒸發並未停止,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狀動脈形成血栓的機會增多。
那麼,水是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呢?當然也不是。特別是一次急驟大量飲水,還會引起水中毒。英國一位病人連續飲水15升,兩小時後因呼吸和心臟驟停而死亡。經反覆檢驗,死因就是過量飲水。
既然喝水過多過少都會影響身體健康,一個人每天應喝多少水才好呢?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一天飲水量的多少與年齡、性別、體重、職業、季節、運動量、健康狀況等因素有關。一般情況下,正常成人每天生理需水3000毫升,通過飯、菜、湯、水果攝入約1000毫升,其餘要靠喝水來補充,也就是說,成年人平均每天需喝2000毫升水。60歲以上的老年人是成年人的80%左右,為1600毫升;男性比女性增加10%~15%,為2200~2300毫升;身體肥胖者應增加10%,瘦者應減少10%。此外,運動量大、出汗多等情況下也要多飲水。
把握好幾個喝水時機
什麼時候喝水,雖然沒有一個像一日三餐那樣固定的時間表,但有幾個時間段是應該特別注意的。首先不能渴了才喝水。由於喝水可以解渴,故許多人認為渴了再喝水是理所當然的,這實屬飲水誤區。喝水是人的生理需要,不渴並不意味著體內不需要水,一旦出現口渴,說明體內已經缺水了。第二,早晨起床後喝一杯白開水,特別是有心臟病及5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助於防止或減少因血液黏稠度增高引發的心臟病。第三,嬰幼兒在兩次餵奶之間加一次水,有利於其生長發育。第四,臨睡前飲少量水,可預防夜間血液黏稠度增高,但不要大量飲水,以免增加夜尿量,影響睡眠。第五,劇烈運動或勞動大量出汗,不要立即大量喝水。可先用溫水潤潤嗓子,過30分鐘再適量補充水。第六,飯前飯後不要大量喝水。特別是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內不飲或儘量少飲濃茶,嬰幼兒、孕婦和貧血病人更要注意這一點。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飲食養生謹防「趁熱吃」過熱灼傷黏膜
「趁熱吃」一向是中國人待客的一句客套話,不過,這種禮節似乎應該改改了。
近日,據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的一項報告指出,吃得過冷過熱都會有損腸道和身體機能,平時多吃和體溫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緩腸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壽。
中國人的飲食一直離不開「熱」字
從冒著熱氣的麵條,到餡料熱乎的包子餃子,以及滾燙的火鍋,中國人的飲食一直離不開「熱」這個字。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表示,這是因為,亞洲人體質相對較弱,吃熱食可以為身體提供更多的能量,幫助人們禦寒保持體溫。相比之下,歐美等地的人體格更壯,平
時吃得食物本身熱量更高,因此對食物溫度沒有特別的要求,所以他們的飲食結構中冷食較多。
「當然,中國人愛吃熱還有一個原因是,許多食物的美味需要溫度來『激發』,而中國人的味覺和嗅覺早已適應了這種被溫度激發出的味,所以熱食成為國人千百年來不變的飲食習慣。」邊疆說。
儘管如此,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飲食過熱和食道癌等多種消化道疾病息息相關。這是因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組成的,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過燙的食物溫度在70—80℃左右,像剛沏好的茶水,溫度可達80—90℃,很容易燙傷食道壁。如果經常吃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可形成淺表潰瘍。反覆地燙傷、修復,就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變成腫瘤。
中醫也不主張飲食過熱
中國中醫科學院東直門醫院內科教授姜良鐸說:「在消化道內,食物的消化過程適宜在接近體溫的溫度下進行。過熱的食物會導致氣血過度活躍,胃腸道血管擴張,對腸胃產生刺激。」
我們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蓋著柔軟的黏膜。正常情況下,口腔和食道的溫度多在36.5℃—37.2℃,所以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溫也只在50℃—60℃。在接觸到75℃左右的食物時,嬌嫩的黏膜就會有輕度灼傷。幸好這些部位的血液循環非常豐富,受傷的組織會及時的脫落、增生、修復,所以偶爾一點點的輕傷可以很快恢復。
最合適的食物溫度是「不涼也不熱」。「許多家長在給小寶寶餵飯時,都會吹至微溫後再喂,其實,這個溫度對成人來說同樣是最合適的。用嘴唇感覺有一點點溫,也不燙口,就是最適宜的。」姜良鐸說。同樣,人們在飲水時也應該講究溫度。日常最好飲用溫水,水溫在18—45℃之間。過燙的水不僅會損傷牙齒的琺瑯質,還會強烈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即使在冬天,喝的水也不宜超過50℃。如果實在怕冷,可以多吃些姜、胡椒、肉桂、辣椒等有「產熱」作用的食物,既不會損傷食道,還有額外的保健功效。
吃得消?吃不消!
而那些經常吃燙食的人,情況可不那麼良好咯!口腔、食道黏膜在不斷的熱刺激下,一直重複著上面的修復過程,黏膜也就不停地增生增厚。增厚了的黏膜對熱刺激的反應逐漸降低,可愛吃燙食的人卻一直追求感受到飯食的高溫度這件事,如此陷入一個越來越不怕熱、越不怕熱會越要吃燙食的惡性循環。再加上食道黏膜的神經反射本來就很遲鈍,往往受了傷自己也沒有察覺到,於是主人的大腦便錯誤的接收到如此訊息:我們很好,讓高溫來得更猛烈吧!
黏膜生氣了,後果很嚴重
由於沒有引起主人足夠的重視,可憐的黏膜們也就經受了日復一日的折磨。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黏膜接受著越來越嚴重的灼傷刺激,就會逐漸引發口腔潰瘍、食道潰瘍和食道炎等問題。
除了食道外,牙齦的意見也很大:食物太燙,牙齦會被燙傷。可還來不及修復,又一批燙食進口了。長期下去,牙齦就會用潰瘍來抗議了。長期的燙食還會引起牙本質過敏,引發過敏性牙痛。
大家都有不小心吃了燙食的經歷,不想吐出來時通常會讓食物在口腔中快速倒幾下,囫圇吞棗地咽下去。而熱愛燙食的人每頓飯都是如此。這會讓食物在口腔還沒充分咀嚼並與唾液混合,就進胃了,加重了胃的負擔,影響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這些燙食也會讓潰瘍啦,炎症啦就在食道紮營了。
可食道也不願意整天破破爛爛的,只好不停地增生修復。在這樣一次次的傷害——增生——修復過程中,增生的細胞中會漸漸產生出一些壞分子,也就是形態、功能不正常的「異形性」細胞。當這些不正常的細胞多了,惡變也就發生了。食管黏膜上皮的表面就會出現癌腫,隨著癌組織的不斷壯大,癌腫侵占食道的空間也越來越多,很多患者都是感到吞咽困難或有異物感才到醫院就診,這時候一檢查,得!食道腫瘤,做手術吧!
絲瓜巧治月經不調 絲瓜19個鮮為人知的功效
治鼻竇炎
乾絲瓜用鐵鍋焙焦,研成細麼末。每次服6克,於早晨空腹時用溫開水沖服,連服8天。
小百科:鼻竇炎是鼻竇黏膜的非特異性炎症,為一種鼻科常見多發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多繼發於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膿涕、頭痛為主要特徵;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常繼發於急性化膿性鼻竇炎,以多膿涕為主要表現,可伴有輕重不一的鼻塞、頭痛及嗅覺障礙。
治咽喉炎
嫩絲瓜洗淨搗爛擠汁,加入適量白糖。每日1匙,每天3次。
小百科:咽喉炎是由細菌引起的一種疾病,可分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兩種。急性咽炎常為病毒引起,其次為細菌所致。慢性咽炎主要是由於急性咽炎治療不徹底而反覆發作,轉為慢性,或是因為患各種鼻病,鼻竅阻塞,長期張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學因素、頸部放射治療等經常刺激咽部所致。
治風寒咳嗽
絲瓜自焙乾,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每次9克,每天3次。
小百科:風寒咳嗽,風寒犯肺,肺失宣肅,則見咳嗽頻作,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咽癢聲重;風寒外束,腠理閉塞,則惡寒無汗,頭身疼痛;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或指紋浮紅為風寒表證之徵。
治菌痢
絲瓜根,莖,葉均可,洗淨後搗爛擠汁每次服2匙,每天3次。
小百科: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志賀菌屬(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冷、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後重、排粘液膿血樣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驟、突然高熱、反覆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循環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腸道症狀輕或缺如,病情兇險。菌痢常年散發,夏秋多見,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藥治療,治癒率高。療效欠佳或慢性變多是因為未經正規治療、未及時治療、使用藥物不當或耐藥菌株感染。
治奶水不足
方法1:絲瓜60克,豬蹄1根,燉熟後當菜吃。
方法2:老絲瓜1個,陰乾,燒存性,研未,黃酒沖服,每次服9克。
治過敏性哮喘
方法1:絲瓜藤洗淨搗爛擠汁,每次服1匙,每天3次。
方法2:生小絲瓜2條,切斷,放砂鍋內煮爛,取濃汁150毫升服,每日3次。
小百科:過敏性哮喘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疾病,多在嬰幼兒期發病,如果忽視治療,可以伴隨終身。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過敏現象或者有過敏性鼻炎,有過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發病前兆會有打噴嚏、流鼻涕、鼻癢、眼癢、流淚等症狀。由於症狀與呼吸道感染或炎症相似,大人缺乏相關知識,往往在早期忽視治療,也極有可能被誤診。
痔瘡引起大便帶血
方法1:絲瓜花30克,槐花15克,水煎服,每日1次。
方法2:鮮絲瓜250克切塊,豬瘦肉200克切片,加水適量共煮湯,煮熟後食鹽調味佐膳。
治療神經痛
把絲瓜汁溫熱後飲下,用量根據症狀而定,每日100毫升左右,或者用絲瓜葉莖搗爛擠汁塗抹患部,也有療效。
小百科:神經痛是神經科常見症狀之一,此種疼痛是指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條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稱為自發痛。病因不明者稱為原發性神經痛,有明確病因者稱繼發性(或症狀性)神經痛。
治皮膚癤腫
鮮絲瓜1個,搗爛後敷在患處,然後再用紗布包紮,每天換藥1次。
小百科:癤腫是一種化膿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圍組織的感染。癤腫可能由細菌感染、空氣或食物過敏、生活壓力、衛生不食、生病、抵抗力差、某些藥物、吃過多垃圾食物、傷口感染、血液中毒、或甲狀腺毛病等因素引起。它既痛且不雅觀,有時還會留下疤痕,偶爾甚至有危險性。
治蕁麻疹
鮮絲瓜葉一把,搗爛擠汁,加入少許冰片,塗抹患部。
小百科: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與風疹名稱相似,但卻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治斑禿
老絲瓜切片,用力擦拭沒頭髮的部位,直到局部發熱為止,每天2-3次。
小百科:斑禿俗稱「鬼剃頭」,是一種驟然發生的局限性斑片狀的脫髮性毛髮病。其病變處頭皮正常,無炎症及自覺症狀。
治腳汗過多
將老絲瓜燒成炭,研成細末,撒在鞋中,赤腳連穿半月。
美白抗衰老
絲瓜汁有「美容水」之譽。含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將生長的絲瓜藤割斷,流出的液汁,用紗布蘸絲瓜水塗搽臉或肌膚,能潤肌防皺功效;也可以將絲瓜直接絞汁,調入適量蜂蜜或甘油搽,效果更好。
抗壞血病
絲瓜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可用於抗壞血病及預防各種維生素C缺乏症;
健腦美容
由於絲瓜中維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於小兒大腦發育及中老年人大腦健康;絲瓜藤莖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膚彈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皺;
抗病毒、抗過敏
絲瓜提取物對乙型腦炎病毒有明顯預防作用,在絲瓜組織培養液中還提取到一種具抗過敏性物質瀉根醇酸,其有很強的抗過敏功效。
月經不順
用絲瓜絡1個,加水1碗煎服,常喝可調理。把絲瓜子烘乾,加水1碗煎服,水開後加入少量紅糖,沖黃酒溫服早晚各1次,對調理月經不順有效。老絲瓜1個,燒乾後研成細末,每次服9克,鹽開水調服。可治療月經過多。
蛔蟲病
黑生絲瓜子40~50粒,剝去殼,取其仁嚼爛,空腹時用溫開水送服(或將絲瓜子仁搗爛裝入膠囊服),兒童每服30粒,每日1次,連服2日。
慢性氣管炎
經霜絲瓜藤150~240克,水煎服,每日1劑,10天為一個療程,連服二個療程。
絲瓜食用禁忌:
絲瓜性屬寒物,味甘體滑。對於咳嗽痰多色白,或咳痰多白沫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食用會加重病情。
絲瓜寒滑,多食能滑腸致瀉。脾虛便溏者不宜服用。
國人嗜好「重口味」 惹「三高」 小細節調控變口味
春節假期,各種聚餐、大魚大肉讓很多人大呼過癮,卻也常常因暴飲暴食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據報道,春節期間不少醫院部分科室「人滿為患」,很多人都得了消化道疾病、心臟疾病等「春節病」。究其原因,大多是「吃出來」的。
各國體質大不同 這些洋習慣該扔掉
中西方有許多不同的習慣,但是現在大部分人認為外國的生活習慣都是好習慣,因而不顧自身的狀況盲目模仿,哪些洋習慣我們其實是不能模仿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