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底至12月初,《小康》雜誌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的「中國飲食小康指數」調查顯示,在吃的問題上,重視口味的人最多,36.2%的人選擇這一項。在口味方面,國人舌尖最愛「辣」。
「重口味」其實是通過過度或過量攝取某些東西,形成對感官的強烈刺激。如今,生活節奏加快增大了人們的精神壓力,體驗「重口味」的刺激成為一種宣洩方式。嚴格來講,「辣」並不是一種味道,而是身體灼燒的刺激感。這種刺激感所帶來的痛,會促使身體分泌大量內啡肽(一種化學物質),讓人產生愉悅感。當下,不少人在飲食和休閒娛樂方面追求「發泄」、「過癮」,沉溺於這種自虐式的享受。五穀六畜不能滿足食慾,人們吃得越來越奢侈新奇。普通書籍電視不能滿足娛樂需求,人們開始追捧「重金屬音樂」、「視覺大片」。
重口味帶來的危害
一般來說,味道重的食物,令人擔心的主要是鹽(包括其他鹹味調味品)、糖、增味劑和油脂過多的問題。大部分情況下,味道重的食物含鹽量都高。所 謂「好廚師一把鹽」,鹽多,再配合一些增味劑和其他調味品,就容易給食客留下深刻印象。鹽就是氯化鈉,它是一種防腐物質,具有一定的毒性。除了鹽之外,味 精、雞精等增鮮產品,以及醬油、黃醬、豆醬、日本醬、沙茶醬、豆瓣醬、辣椒醬、腐乳、豆豉、蚝油、蝦醬、魚露等所有鹹味調味品也都含有大量的鈉。
過多的鈉會增加腎臟負擔,促進水腫,升高血壓,造成組織脫水,增加胃癌風險,加劇經前期不適,還會增加尿鈣流失,不利於預防骨質疏鬆,等。另外,口味過重帶來的健康問題,還可能影響妊娠期、哺乳期的母親和胎兒,把一些疾病傳給下一代;更有研究顯示,人的口味也是會「遺傳的」,父母口味過重,孩子也不能免受其害。
口味偏甜
看看我們日常的飲食習慣,多半都是損害健康或致命,比如食物過甜,糖是家庭必備食品,但在糖的甜蜜之中卻隱藏著對人體健康潛在的威脅。日常飲食中,偏愛甜食者,常常會因過量食糖而導致多種疾病。
口味偏咸
常吃過鹹的食物會引發高血壓。一般人體血液總量為4000毫升,如果一個人吃太多的鹽,血液內的鹽分就會提高,為了平衡鹽的比例,人體組織里的水分就會滲進血液,4000毫升的血很 可能會變成4300毫升—4600毫升,血液過多就會加重心臟負擔,並增加對血管壁的衝擊,從而慢慢導致高血壓。鹽攝入過多,還會使腎臟分泌的腎素增加。
口味偏酸
醋不宜大量飲用,尤其是胃潰瘍的患者,更要避免喝醋,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吃羊肉時也不宜食醋,否則會消弱兩者的食療效果,並可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口味偏辣
辣椒實際上是觸覺痛感而非味覺。由於習慣,也把它當作一「味」。不可大量攝取,否則會引起神經系統損傷,消化道潰瘍。同時,患有食道炎、喉嚨炎、牙痛、痔瘡、肺結核、高血壓以少吃為好。
怎樣改變重口味?
中醫認為飲食應五味調和,甘、苦、酸、辛、鹹的食物要均勻食用,任何一味偏食,都可以導致疾病的發生。從營養角度來看,我們身體所必需的營養素主要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維生素、水等六類,而這些營養素來源於多元化的食物。大家飲食應注意葷素搭配,營養均衡,葷素搭配為2:8為宜。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應多吃一些粗糧,可以加速排毒、防止衰老,改善不合理的飲食結構,提高人體免疫力。少吃動物內臟,避免對心血管方面的不利影響。
小細節改變重口味
1、用油壺控制食油量
家庭可將每天應該食用的烹飪油倒入一個量具內,炒菜用油均從該量具內取用,逐步養成定量用油的習慣。
2、多吃有特殊味道的菜
習慣了重口味的市民,可以多吃有特殊味道的菜,如西紅柿、洋蔥、青椒;多用番茄醬、檸檬醬、檸檬汁、蘋果醋等。
3、多用醋少放醬油
可把醬油放在小碟里,菜蘸著吃,這樣鹽的攝入量就可以減少7倍。另外,還可以多用醋少放醬油,這樣可以少放鹽,改善口感。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絲瓜巧治月經不調 絲瓜19個鮮為人知的功效
治鼻竇炎
乾絲瓜用鐵鍋焙焦,研成細麼末。每次服6克,於早晨空腹時用溫開水沖服,連服8天。
小百科:鼻竇炎是鼻竇黏膜的非特異性炎症,為一種鼻科常見多發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多繼發於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膿涕、頭痛為主要特徵;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常繼發於急性化膿性鼻竇炎,以多膿涕為主要表現,可伴有輕重不一的鼻塞、頭痛及嗅覺障礙。
治咽喉炎
嫩絲瓜洗淨搗爛擠汁,加入適量白糖。每日1匙,每天3次。
小百科:咽喉炎是由細菌引起的一種疾病,可分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兩種。急性咽炎常為病毒引起,其次為細菌所致。慢性咽炎主要是由於急性咽炎治療不徹底而反覆發作,轉為慢性,或是因為患各種鼻病,鼻竅阻塞,長期張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學因素、頸部放射治療等經常刺激咽部所致。
治風寒咳嗽
絲瓜自焙乾,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每次9克,每天3次。
小百科:風寒咳嗽,風寒犯肺,肺失宣肅,則見咳嗽頻作,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咽癢聲重;風寒外束,腠理閉塞,則惡寒無汗,頭身疼痛;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或指紋浮紅為風寒表證之徵。
治菌痢
絲瓜根,莖,葉均可,洗淨後搗爛擠汁每次服2匙,每天3次。
小百科: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志賀菌屬(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冷、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後重、排粘液膿血樣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驟、突然高熱、反覆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循環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腸道症狀輕或缺如,病情兇險。菌痢常年散發,夏秋多見,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藥治療,治癒率高。療效欠佳或慢性變多是因為未經正規治療、未及時治療、使用藥物不當或耐藥菌株感染。
治奶水不足
方法1:絲瓜60克,豬蹄1根,燉熟後當菜吃。
方法2:老絲瓜1個,陰乾,燒存性,研未,黃酒沖服,每次服9克。
治過敏性哮喘
方法1:絲瓜藤洗淨搗爛擠汁,每次服1匙,每天3次。
方法2:生小絲瓜2條,切斷,放砂鍋內煮爛,取濃汁150毫升服,每日3次。
小百科:過敏性哮喘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疾病,多在嬰幼兒期發病,如果忽視治療,可以伴隨終身。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過敏現象或者有過敏性鼻炎,有過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發病前兆會有打噴嚏、流鼻涕、鼻癢、眼癢、流淚等症狀。由於症狀與呼吸道感染或炎症相似,大人缺乏相關知識,往往在早期忽視治療,也極有可能被誤診。
痔瘡引起大便帶血
方法1:絲瓜花30克,槐花15克,水煎服,每日1次。
方法2:鮮絲瓜250克切塊,豬瘦肉200克切片,加水適量共煮湯,煮熟後食鹽調味佐膳。
治療神經痛
把絲瓜汁溫熱後飲下,用量根據症狀而定,每日100毫升左右,或者用絲瓜葉莖搗爛擠汁塗抹患部,也有療效。
小百科:神經痛是神經科常見症狀之一,此種疼痛是指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條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稱為自發痛。病因不明者稱為原發性神經痛,有明確病因者稱繼發性(或症狀性)神經痛。
治皮膚癤腫
鮮絲瓜1個,搗爛後敷在患處,然後再用紗布包紮,每天換藥1次。
小百科:癤腫是一種化膿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圍組織的感染。癤腫可能由細菌感染、空氣或食物過敏、生活壓力、衛生不食、生病、抵抗力差、某些藥物、吃過多垃圾食物、傷口感染、血液中毒、或甲狀腺毛病等因素引起。它既痛且不雅觀,有時還會留下疤痕,偶爾甚至有危險性。
治蕁麻疹
鮮絲瓜葉一把,搗爛擠汁,加入少許冰片,塗抹患部。
小百科: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與風疹名稱相似,但卻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治斑禿
老絲瓜切片,用力擦拭沒頭髮的部位,直到局部發熱為止,每天2-3次。
小百科:斑禿俗稱「鬼剃頭」,是一種驟然發生的局限性斑片狀的脫髮性毛髮病。其病變處頭皮正常,無炎症及自覺症狀。
治腳汗過多
將老絲瓜燒成炭,研成細末,撒在鞋中,赤腳連穿半月。
美白抗衰老
絲瓜汁有「美容水」之譽。含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將生長的絲瓜藤割斷,流出的液汁,用紗布蘸絲瓜水塗搽臉或肌膚,能潤肌防皺功效;也可以將絲瓜直接絞汁,調入適量蜂蜜或甘油搽,效果更好。
抗壞血病
絲瓜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可用於抗壞血病及預防各種維生素C缺乏症;
健腦美容
由於絲瓜中維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於小兒大腦發育及中老年人大腦健康;絲瓜藤莖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膚彈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皺;
抗病毒、抗過敏
絲瓜提取物對乙型腦炎病毒有明顯預防作用,在絲瓜組織培養液中還提取到一種具抗過敏性物質瀉根醇酸,其有很強的抗過敏功效。
月經不順
用絲瓜絡1個,加水1碗煎服,常喝可調理。把絲瓜子烘乾,加水1碗煎服,水開後加入少量紅糖,沖黃酒溫服早晚各1次,對調理月經不順有效。老絲瓜1個,燒乾後研成細末,每次服9克,鹽開水調服。可治療月經過多。
蛔蟲病
黑生絲瓜子40~50粒,剝去殼,取其仁嚼爛,空腹時用溫開水送服(或將絲瓜子仁搗爛裝入膠囊服),兒童每服30粒,每日1次,連服2日。
慢性氣管炎
經霜絲瓜藤150~240克,水煎服,每日1劑,10天為一個療程,連服二個療程。
絲瓜食用禁忌:
絲瓜性屬寒物,味甘體滑。對於咳嗽痰多色白,或咳痰多白沫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食用會加重病情。
絲瓜寒滑,多食能滑腸致瀉。脾虛便溏者不宜服用。
過大年期間各地吃些什麼 如何進行藥膳養生
廣東:廣東部分地區春節第一餐要吃「萬年糧」,即掏出或蒸出足夠春節三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意「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帶,春節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蘿蔔乾油炸而成的「腐圓」,喝茨實、蓮子等熬成的「五果湯」,寓意「生活甜美,源遠流長」之意。
湖南:春節第一餐要吃「年糕」,意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節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穀豐登」。
湖北:有的地方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年輕的學子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兩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重慶:「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為了準備好這頓年夜飯,一些必不可少的傳統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準備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當數「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則是把糯米麵拌上佐料後填入一個個掏空的海椒中,然後放入鹹菜罐子裡封存半個月。到了除夕,拿出來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吉林:「歲酒」和「德固」很重要 吉林延邊的年夜飯非常豐富,大大小小的盤子七八十個,有的人家甚至達上百個。其中「歲酒」和「德固」很是重要。 「歲酒」多在春節前釀造,以大米為主料,配以多味中藥材,是一種藥酒,用於春節期間自飲和待客。他們認為飲用此酒可以避邪、長壽。「德固」是一種湯餅,就是將大米麵和好蒸熟後,搗成大粘團,再搓成橢圓形圓條,切成薄片,倒入雞、牛肉湯鍋
北京:老北京的「零食」 除了年夜飯菜餚外,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點——蜜供、薩其瑪等,也是北京人家中必備的食物。在餃子、年糕這些眾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還要打「豆兒醬」,一種由肉皮、豆腐乾、黃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涼菜,色如琥珀,類似於「肉凍兒」。此外還有「芥末墩兒」,這是用來佐酒和開胃的涼菜。節日中人們食用油膩食品多,這些涼菜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廣西:廣西壯族人春節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上海:年夜飯不喝湯 一般人家年夜飯席上,發芽豆和黃豆芽總是有的,因為這象徵著升和發,十分吉祥如意。至於上海舊俗說是除夕吃飯時不宜淘湯,傳為淘了湯吃飯的話,第二年外出辦事或旅行,會要遭到雨淋的。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了。
江西:江西鄱陽地區第一餐要吃餃子和魚,意為「交子」和「年年有餘」,有的在餃子中放糖塊、花和銀幣,意味著「生活甜蜜」、「長生不老」、「新年發財」。
福建:福建閩南人春節第一餐吃麵條,寓意「年年長久」,漳州一帶吃香腸、松花蛋和生薑,寓意「日子越過越紅火」。
江浙:江浙一帶部分地方,春節第一餐吃由芹菜、韭菜、竹筍等組成的「春盤」,寓意「勤勞長久」。
安徽:安徽部分地方,春節第一餐時每人要咬一口生蘿蔔,名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新疆:新疆維吾爾族人春節第一餐吃以大米、羊肉、葡萄乾做成香噴噴的普羅,還吃用麵粉、羊肉等做成的包子和用帶骨羊肉做成的手抓羊肉。
內蒙古:內蒙古族人春節第一餐是全家人圍坐在包內火爐旁,向長輩獻辭歲酒後,飽餐烤羊腿和煮水餃。
台灣:台灣高山族同胞春節第一餐愛吃「長年菜」。這是一種莖葉很長,有苦味的芥菜,菜中加入長長的白粉絲,象徵綿綿不斷,長生不老。
過年吃10種食物能化解油膩,吃出曲線,我們來看看究竟是什麼食物吧!
牛奶
牛奶含有豐富的乳清酸和鈣質,它既能抑制膽固醇沉積於動脈血管壁,又能抑制人體內膽固醇合成酶的活性,減少膽固醇產生。
葡萄
葡萄、葡萄汁與葡萄酒一樣含有一種白黎蘆醇,是能降低膽固醇的天然物質。動物實驗也證明,它能使膽固醇降低,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萄葡是高脂血症患者最好的食品之一。
玉米
米含有豐富的鈣、磷、硒和卵磷脂、維生素E等,均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印第安人幾乎沒有高血壓、冠心病,這主要是得益於他們以玉米為主食。
蘋果
蘋果因富含果膠、纖維索和維生素C,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如果每天吃兩個蘋果,堅持一個月,大多數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心血管有害)會降低,而對心血管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會升高。實驗證明,大約80%的高脂血症患者的膽固醇水平會降低。
大蒜
大蒜是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減少血中膽固醇和阻止血栓形成,有助於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韭菜
韭菜除了含鈣、磷、鐵、糖和蛋白、維生素A、C外,還含有胡蘿蔔素和大量的纖維等,能增強胃腸蠕動,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排除腸道中過多的營養,其中包括多餘的脂肪。
洋蔥
洋蔥含前列腺素A,這種成分有舒張血管、降低血壓的功能。它還含有稀丙基三硫化合物及少量硫胺基酸,除了降血脂外,還可預防動脈硬化。40幾歲的人要多吃點。
香菇
能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經常食用可使身體內高密度脂蛋白質有相對增加趨勢。
冬瓜
經常食用冬瓜,能去除身體多餘的脂肪,起到減肥作用。
各國體質大不同 這些洋習慣該扔掉
中西方有許多不同的習慣,但是現在大部分人認為外國的生活習慣都是好習慣,因而不顧自身的狀況盲目模仿,哪些洋習慣我們其實是不能模仿的呢?
喝綠豆湯能降脂?兩款能降脂的綠豆湯
喝綠豆湯能降脂,下面小編介紹的兩款綠豆湯,適合高血壓和膽固醇增高的患者。綠豆中含有的植物甾醇結構與膽固醇相似,植物甾醇與膽固醇競爭酯化酶,使之不能酯化而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並可通過促進膽固醇異化和/或在肝臟內阻止膽固醇的生物合成等途徑使血清膽固醇含量降低。能降脂的綠豆湯,希望大家多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