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之後,很多地方降雨明顯增多。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的確是這樣,連日來的降雨,讓很多人感覺到了秋意濃以及涼爽的氣候。明顯的降溫會讓剛從夏季過渡到秋季的身體很不適應,所以平日裡要做好養生工作。
秋季降溫要及時添加衣物
頭戴帽 不易寒
頭部由於裸露在外面,很容易受風寒。頭部一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要想保暖頭部,戴帽子很重要,並且最好能捂住耳朵。另外,頭上有很多重要穴位,經常按摩頭皮,加快血液循環,也能保持頭部暖和。
衣服不能太緊
很多人認為,衣服裹得越緊越暖和,其實不然。衣服太緊太厚,不但會限制身體活動,還會影響血液循環。所以冬季穿衣感覺溫暖就可以了。一般來說,老人衣著應以質輕暖和為宜,年輕人穿衣不可過厚,嬰幼兒體溫調節能力低,應以保暖為主,但切忌捂得過厚、出汗。
戴圍巾別捂嘴
據有關報道,圍巾可不能當口罩用,但很多人戴圍巾時,卻習慣把脖子、嘴巴一起捂著。這種做法對健康很不利。因為圍巾大都以羊毛、兔毛、混紡毛線織成,纖維極易脫落,又因容易吸附灰塵、病菌,而且不是每天都清洗,脫落的纖維、灰塵、病菌就很容易隨著呼吸進入體內,引發疾病。
保暖先暖腳
寒從腳下起,腳部一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腰腿痛等病症,因此冬季腳部保暖尤為重要。腳部保暖要有合適的鞋子和襪子。鞋子的尺碼應稍大些,最好墊一雙棉鞋墊,腳放在裡面要有點空間。其次,鞋底應稍高些,這樣可以起到與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冬季最好每天用溫熱水泡腳,步行半小時以上,並堅持早晚搓揉腳心。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天涼後養生做好四個方面 注意調養脾胃腎
如今養生熱大興,人們對養生都頗感興趣,如今已經到了深秋時節,天氣變涼,人們養生也應該姐姐季節,做好養生防病的「準備工作」,並且貫穿到日常生活當中、因人制宜,那麼在這個時節養生應該做些什麼呢?
關於「養生」,有很多定義。《呂氏春秋》裡講得很明白,「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生之謂也。」也就是說,不要傷害自己的身體,就是養生。在這個過程中,最常見的方法就是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有這樣一組數字:長壽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條件,如環境、醫療條件等。還有超過60%,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過怎麼樣的生活,養成什麼樣的生活習慣等。
具體到細節上,養生應當做到以下幾方面。
第一,養護正氣。中醫認為,常見的致病原因有「六淫七情」,淫是指過剩的意思。「風、寒、暑、濕、燥、火」,這六個方面太過了,就會成為邪氣,損害健康。七情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同樣,適度的七情是好事,一旦過度、太盛,同樣會導致疾病。
《壽親養老新書》中關於養護正氣說道:一者少言語,養內氣;二者戒色慾,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臟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美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
第二,神宜靜,行宜動。中醫養生,不僅要追求形體,還要有良好的心態。《黃帝內經》裡提到,心有兩個功能,主血脈和主神明。所以,中醫看「心」,要看兩方面,包括器質性疾病和心理狀態。要想長壽,應該謹記6個字:神宜靜,行宜動。
國醫大師裘沛然教授認為,養生最重要的是養心。他提出,養心要遵循「1+4」原則,並創造出一張養生的精妙方劑——「一花四葉湯」。一花,即指身體健康長壽之花;四葉,即一為豁達,二為瀟灑,三為寬容,四為厚道。
現代人雄心勃勃、爭強好勝,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希望,不惜代價實現目標,日程滿滿的。若終日這樣思前想後,欲望不止,難免會百病叢生。可見,不良情緒是疾病的催化劑。
很多情況下,現代人的心緒比較難平靜。若碰到不開心的事,不妨學學「情緒管理」,也叫ABC理論,通俗地說就是「三思而後行」。A代表事情,B代表我的想法,C代表我的情緒和衝動。就拿今天這場講座來說,有的聽眾在打瞌睡,這是A事情。B就是我的想法:也許他是太累了,或者平時這個時候他就是在午休。這麼冷靜思考一番,我的情緒就緩解了。
而且,養心務必養德。儒家說忍者壽,德高才能心靜。德高是指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個性善良、人格高尚,為人正直,胸懷坦蕩,情緒樂觀,意志堅實,感情豐富。人的情操方面要有厚度,才不會衝動。
第三,調養脾胃腎。歷代養生家都非常重視脾胃。飲食是生命的物質,可以在體內轉化為氣血精氣。飲食不當,會傷害脾胃,削弱消化功能,生命的物質基礎就會被破壞。但要注意的是,認為「一切病都是吃出來的,所以可以把病吃回去」,是一種譁眾取寵的宣傳,並不科學。
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原則。年老胃弱者晨起喝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對護肝益肺是大有好處的。
天氣逐漸轉涼,應儘量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調理脾胃應側重於清熱、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溫軟開胃、易消化食物。
第四,預防頸腰痛。現在患頸椎病的人越來越多,首先應做到「三避寒」,重點防護頸部、膝蓋、足部,做好日常保暖工作,不要長時間吹空調。其次,腰腹部也要保養。有些年輕人後面漏腰,前面漏臍,到了六七十歲,不是胃病就是腰痛。再次,忌用高枕、軟床。理想的枕頭高度是用力壓一下,針頭仍有8公分高度,大概一拳高,使頸椎保持平衡狀態。此外,腰痛者、老年人最好睡硬床。
日常生活中,頸腰痛者可以每天用金銀花6克、玄參6克、薄荷3克,泡茶喝,或加在熱水中泡腳。一段時間後,你會感覺周身軟弱,氣血通暢。慢性咽炎的人,也適合這麼做。
五種吃法 讓糖友巧減肚腩
飲食控制對糖尿病患者至關重要。糖友除了通過合理飲食防止血糖搖擺外,還應注意減去腹部脂肪,更好地控制糖尿病。
有助糖友減肚腩的5種吃法
1、麵食加西蘭花等蔬菜。糖友吃麵食時,最好與營養豐富的蔬菜一起食用。西蘭花含維生素A和纖維素,有助於放緩血糖升高速度。
2、三文魚三明治。三文魚是歐米伽-3脂肪酸的極佳來源。該脂肪酸有助於消除體內慢性炎症,進而防止胰島素抵抗與糖尿病。建議每周吃兩次三文魚、鯖魚或鯡魚。
3、牛肉茄子煲。多項研究表明,牛肉等高蛋白飲食有助於更好地控制血糖。牛肉蛋白中含有胺基酸亮氨酸,有助於幫助減肥過程中保持更多肌肉。肌肉越多,耗熱量越大。
4、巧克力杏仁餅乾。除了杏仁對糖友健康有益之外,黑巧克力富含抗氧化劑類黃酮有助於軟化血管,降低血壓。
5、草莓杏仁法式烤麵包。一項研究發現,以全谷麵包取代白麵包可使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降兩成。草莓有助於調節血糖,杏仁含單不飽和脂肪酸,有助瘦腰。
糖尿病人飲食原則
飲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療法,是一切治療方法的前題,適用於各型糖尿病病人。輕型病例以食療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須在飲食療法的基礎上,合理應用體療和藥物療法。只有飲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藥或胰島胰才能發揮好療效。否則,一味依賴所謂新藥良藥而忽略食療,臨床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飲食療法應根據病情隨時調整、靈活掌握。消瘦病人可適當放寬,保證總熱量。肥胖病人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以低熱量脂肪飲食為主,減輕體重。對於用胰島素治療者,應注意酌情在上午9~10點,下午3~4點或睡前加餐,防止發生低血糖。體力勞動或活動多時也應注意適當增加主食或加餐。
飲食療法應科學合理,不可太過與不及。即不能主觀隨意,也不能限制過嚴,一點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現酮症。應根據自己的病情、體重、身高,嚴格地進行計算,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科學地、合理地安排好飲食,達到既滿足人體最低需要,又能控制總熱量的目的。
科學地安排好主食與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輕視副食。雖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來源,應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質、脂肪進入體內照樣有一部分也可變成血糖,成為血糖的來源。蛋白持和脂肪在代謝中分別有58%和10%變成葡萄糖。這類副食過多,也可使體重增加,對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應合理搭配,否則照樣不能取得預期效果。
望診 手指有疼痛感身體要注意
我們平時手指會有不舒服的時候就要引起注意身體出現不舒服,手指也會給出信號。下面我們具體了解一下當手指出現不適症時對我們的身體會有哪些信號呢?
秋季養生做到"六收" 收氣強肺 收精固腎
秋季是收穫的季節,當然不僅各類食物要收穫,人體在此時也需要有針對性的「收」。每到秋季,在經過了萬物生長茂盛的階段,氣機開始衰退,說以適當的內收對於自身的健康也是很有必要的,那麼這時候我們應該要「收」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