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老年人都開始注重養生保健了,而各式各樣的運動也是深受老年人們的喜歡,尤其是現在踢毽子已經成為老年人中常見的一種健身方式,但是老年人踢毽子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那我們一起來看看。
單腳支撐身體重量,膝關節易受損
現在有很多老年人膝關節出現受損的情況都是因為踢毽子造成的,並且呈上升的趨勢,這是因為老年人一般踢毽子的時候都會習慣用一條腿來踢,那麼自然另一條就是起到支撐的作用,這會把身體重量 都壓在這條腿的膝關節上,而且,起踢一瞬間向下的爆發力和扭腰帶動的旋轉力給膝關節造成磨損,久而久之便會造成「退行性病變」。此外,由於踢毽子動作單 一,反覆起踢的一條腿也容易損傷到膝關節的外側副韌帶。
不舒服,別繼續練
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身體某一部位出現不適後仍堅持鍛煉,認為忍一忍就過去了,其實這種不適往往是損傷和病變早期的表 現,如果及時停止該部位的鍛煉,情況會好轉。但如果繼續踢下去,膝關節的退行性病變進一步發展,可能出現骨刺等,典型症狀是不能下蹲。正常人完全下蹲以 後,大腿小腿的夾角應達130-150度,而林阿姨的左腿蹲到90度就下不去了。
45歲以上中老年人儘量不踢毽子
專家為林阿姨進行了手法按摩,再配合熱療等康復措施,又給她戴上護膝以限制運動。治療了20多天之後,林阿姨的左膝已能完全下蹲。專家稱,及時對受損關節進行理療效果很好,如果任由退行性病變惡化下去,恐怕就得做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了。
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應儘量避免踢毽子運動,尤其是肥胖的人,因為壓在支撐腿膝關節上的重量會更大。如果一定要踢,就要注意控制時間,避免玩花樣動作,特別是支撐腿頓地起跳後做「飛腳」踢毽動作,這對膝關節傷害更大。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踢毽子對老人的好處有哪些呢
踢毽子對老人的好處,踢毽子是一項休閒娛樂的一種運動項目,對於慢性關節疾病有著一定的緩解作用,使各個關節更加靈活,那麼踢毽子對老人的好處有哪些呢。
對慢性骨關節疾患的緩解作用
踢毽子是一項比速度、比耐力、比技術的運動,經常踢毽子可以調節人的眼、腦、神經、四肢,通過下肢踢、落、跳、挪、轉、磕、盤、拐等動作,使腳、腿、腰、頸、眼各部得到鍛煉,發展速度、耐力、靈敏、反應、柔韌、彈跳、協調等素質。通過鍛煉對機體相關部位或疾病相關症狀的作用帶來的積極結果。直接的結果譬如對頸椎病、肩頸部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等慢性骨關節疾患的緩解作用。
有專家還專門以踢毽子為手段,制定出用以治療腳部畸形的方案,據說對「八字腳」的矯正能收到明顯效果。其方法是:如意欲矯正「外八字腳」,踢毽子時可用內拐踢法,即屈膝用腳內側踢的方法;矯正「內八字腳」,可採用外拐踢法,即屈膝用腳外側踢的方法。長期堅持,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可延緩衰老提高抗病力
踢毽子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踢毽子還可以促進腿部肌肉的增強和青少年骨骼的健康成長,達到提高肌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
可防糖尿和痴呆
踢毽子對糖尿病患者有特殊的作用。糖尿病人由於營養過剩、體育鍛煉缺乏,致使下肢萎縮,而踢毽子以人的腿部、腳部活動為主,帶動全身血液循環,對調節人體血糖起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對頸椎、腰椎間盤突出、肩頸部疾病、坐骨神經、近視、老年痴呆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踢毽子的方法
1、選擇平坦的場地,避免風的干擾,空氣要流通,使肺部能吸收大量的新鮮空氣。
2、每個動作,先練習空踢,目的是培養學生動作的熟練度及身體的平衡感。
3、先從單腳踢開始,學完單腳踢的基本動作後,再練習連貫動作,要左右腳交互練習,以促進身體均衡發展。
4、踢毽子時兩眼要注視毽子,不要單看腳的動作正確與否,而忽略了掌握毽子落下的時間點。
5、當毽子失去控制時,儘可能用腳掌拍接,真正不得已才用手掌接住,不使其落地,可以此訓練對毽子的接續性及流暢性,並訓練學生的耐力及步法的靈活。
6、身體躍起在半空中踢毽子時,注意當落下時,以前腳掌先著地,以保持腳步輕快,並可避免腳踝受傷。
7、除花招動作特殊變換外,任何踢法務求毽子要直上直落。
踢毽子防止腿部肌肉衰老
踢毽子延緩腿部衰老,人老了就怕腿部衰老,腿不行了就哪都走不動了,運動養生的踢毽子法能延緩腿部衰老,你知道嗎?
古老健身運動踢毽子
踢毽子是我國一項古老的健身方法,對於提高人體的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 ,提高新陳代謝,增強體質都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在不適宜從事其他戶外活動的情況下,更適合於在室內健身。它既能達到鍛煉身體、愉悅心情的效果,又不受場地、人員、年齡的限制,還無需花費錢財,故而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傳之不衰,且不斷有形式、花樣上的創新出現。經常踢毽子,還可以增強對感冒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