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談嗜睡症 中藥食療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中醫專家表示:如果是老年人,不論晝夜,時時欲睡,當心老年嗜睡症。

中醫專家表示:嗜睡症老年人常見,其特徵是不論晝夜,時時欲睡,呼之即醒,醒後又睡,兼有神疲食少,懶言易汗,或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細弱等。屬中醫「多寐」、「嗜臥」的範疇。

中醫專家認為:老年嗜睡症多由年老體衰,腎陽不足,不能溫煦於脾,使脾腎陽氣俱虛,陰寒偏勝、傷及心陽,形成本症。《靈樞·口問篇》說:「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瞑,即閉眼欲睡的意思。

中醫疑難病研究所中醫專家指出:根據老年人陰盛陽虛的病理特點,中醫治療老年嗜睡症予以溫陽益氣健脾法,應服以中藥。

中醫藥方:可取制附片,乾薑,黨參,炒白朮,石菖蒲,山藥,炒扁豆,黃芪,炙甘草,紅棗枚。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

中醫專家提醒:陽虛而兼陰血不足者,去附子、乾薑,加當歸、熟地,滋陰養血;食慾減少加谷麥芽、砂仁,醒脾開胃;胸脘痞悶、身重苔膩者,去附子、黨參、黃芪,加蒼朮、厚朴、陳皮,燥濕健脾;噁心欲吐加半夏、藿香,和胃化濁。另外,可加服中成藥附子理中丸或補中益氣丸調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嗜睡症會引起老人記憶障礙?

嗜睡症是一種神經功能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發生。這些睡眠階段會經常發生,且發生的時間多不合時宜,例如當說話、吃飯或駕車時。儘管睡眠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但最常發生的是在不活動或單調、重複性活動階段,當發生在從事活動的時間段,就會有發生危險的可能性。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白天嗜睡的老年人易出現早期記憶喪失或其他認知力損傷跡象。研究人員說,只需與朋友一起吃午飯,下午與孫輩一起,或者晚上去打牌,就會有助於解決上述問題。

研究人員對1026名生活在法國巴黎的年齡在60歲以上的健康老年人進行電話採訪,結果顯示,近14%的受調查者表示他們有白天嗜睡症狀,一般表現為看電視、讀書或聊天時打盹。與其他受調查者相比,白天有嗜睡症狀的人發生記憶力、注意力和其他認知功能問題的可能性會增加一倍。

研究人員充分考慮了其他影響白天嗜睡症的影響因素,如用藥情況、晚上缺乏良好睡眠和患有某些疾病,如抑鬱症,結果顯示,上述研究結果仍然成立。

研究人員說,一種可能的解釋是,老年人老待在家中,一天中的大多數時間沒有社交活動或其他的神經刺激,這樣就不能保持其精神活動活躍,更容易發生認知功能損傷。

研究人員已證實,老年人如果能夠經常與朋友交談,玩遊戲或參加社會活動,發生智力功能下降的可能性較小。因此,研究人員建議,那些白天有嗜睡症狀的老年人應該去向醫生進行諮詢,排除一些可能的影響因素,如用藥情況、患有某些疾病等。這些老年人還應該保證晚上有充足的睡眠,避免下午過多的打瞌睡。除此之外,應該與朋友更多交往,保持其思維活躍。

老年人的生活應該做到非常有規律,這樣才會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有益,老人身邊的家人也應該盡力去為老人創造一個好的睡眠環境。

打鼾導致兒童多動嗜睡

專家表示,兒童鼾症是兒童常見的睡眠疾病,且患病率較高,兒童鼾症的特徵與成人的不同,多表現為上氣道阻塞並伴有低血氧症,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具有嚴重影響。

兒童鼾症是兒童常見的睡眠疾病,且患病率較高,兒童鼾症的特徵與成人的不同,多表現為上氣道阻塞並伴有低血氧症,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具有嚴重影響,扁桃體和腺樣體肥大是患兒得病的主要病因。

打鼾導致多動嗜睡

在接診中經常發現,鼾症患兒家長往往會把孩子睡覺不踏實、多用口呼吸、多汗、尿床,白天嗜睡等問題,歸咎為孩子年齡小、身體虛所致。他說起了一位來自贛州的女士帶孩子來看病的故事,「這位女士的孩子今年5歲,從兩歲起就變得格外好動,感覺很難帶,說也不聽,晚上睡覺經常一頭汗,張著嘴呼吸,會打呼嚕,而且容易醒,胃口很小,跟他的同齡孩子相比,看起來瘦小得多。之前,在當地醫院檢查後,患兒接受過感冒和兒童性哮喘治療,但效果均不明顯。後來,家長帶患兒到我們醫院來檢查,發現孩子其實是腺樣體肥大堵塞後鼻孔。」

孩子多動、睡覺盜汗、張口呼吸、白天嗜睡等情況,不是身體虛所致,而是腺樣體肥大堵塞後鼻孔,導致呼吸不順暢,引發孩子心緒煩躁、多動、易發怒,有時會出現有攻擊傾向的行為。

嗜睡症恐會突發性入睡

如何描述嗜睡症,專家這樣提醒,想像一下你正在聽笑話,笑得正開心的時候,你突然腿軟了,接下來的幾分鐘你感覺自己不能動彈。

嗜睡症諸多症狀之一—猝睡症

嗜睡症候群引起的內外在表現,如:精神不濟、容易打瞌睡、健忘等,和一般人所認為的失眠、睡眠障礙等頗為雷同。而猝睡症是至少有3個月、每天都會發生無法抗拒的睡眠(主要是白天),而且會發生猝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