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降溫 謹防6大疾病牢記6招保健康

大風降溫 謹防6大疾病牢記6招保健康。天氣預報顯示,今日開始將大範圍降溫,同時伴有四五級大風。專家提醒,進入秋冬季節,陰陽之氣轉變,陰氣漸生,

秋冬季節易患六大疾病

胃病:深秋及冬季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因此,潰瘍病人在寒冷的深秋及冬天,要特別注意自我保養,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消極低落;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改善胃腸血液供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應注意腹部保暖;堅持定時定量進餐,食物冷暖適宜,切忌暴食和醉酒,同時要避免服用對胃腸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藥物。

感冒:寒露以後,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此時最易流行的疾病。著涼是傷風感冒的重要誘因,要適時更衣,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抑鬱症: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萬物逐漸蕭條,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淒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產生傷感的憂鬱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人們要謹防六大疾病,並牢記一些保健知識,以保健康。

老慢支:「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深秋季節,肺氣虛,有慢勝支氣管炎的老年人症狀會加重。在飲食上不妨多吃些梨,白果,洋蔥,白果蘿蔔粥等等,對預防這些呼吸系統疾病有很好的作用。

關節炎:由於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老年人極容易患上「老寒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毛病,所以要特別注意保暖。首先應注意膝關節的保暖防寒;其次要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活動量以身體舒服、微有汗出為度。

心腦血管病: 10月末至11月初是高血壓病發作的第一高峰期。心腦血管病的高危人群要從寒露節氣開始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添衣服;少食油膩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保持良好的心境,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清晨去廁所時,應改蹲式為坐式,大便時間不能太長。

六招保健康

一、出門戴口罩,保暖又防病。口鼻是呼吸道的門戶,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抵抗細菌病毒的入侵,避免感冒、氣管炎、肺炎等疾病。建議出門時最好戴上紗布口罩,還應注意每天換。出門戴口罩。另外提醒:在保證身體不冷的前提下,不宜捂得過嚴,捂出汗反而會降低免疫力。

二、保護皮膚,避免肌膚受傷。大風會加速皮膚水分的流失,時間一長,容易變得粗糙脫屑,甚至引發皸裂、瘙癢症等。建議洗臉水溫控制在20—37攝氏度,選用保濕效果較好的護膚品。多喝熱水。每天的飲水量因不同人而定,但每天補充一定量的水分以及正確的飲水方法,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功效。

三、戴上護膝,保護關節。部分正常人在大風天氣下也可能會感到關節疼痛,所以做好保暖非常重要。騎車出行的人,不妨戴上護膝、護腕,保護關節。

四、每天開窗兩次,通風換氣。室內外溫差過大也會導致疾病高發。有暖氣的房間常常緊閉門窗,不利於室內外空氣的交換。建議視外面空氣情況,每天開窗通風兩次,每次30分鐘。

五、異物入眼,千萬別揉。大風天氣容易導致異物進入到眼睛裡。此時千萬不要揉,否則易使異物劃傷角膜,還可能導致異物嵌入角膜內,從而造成感染髮炎,可多眨眼睛促進淚液分泌,將其排出。

六、心血管病人,上午儘量別出門。氣溫驟降,容易誘發中風、腦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心腦血管病人除了必要的保暖外,大風天儘量別出門,若非出去不可,最好在10點以後;外出時最好帶點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藥物。

總之,寒冷季節,人們從生活細節做起,以保護身體健康。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外出就餐隱患多 5招讓你"下館子"吃得更健康

生活條件變好了,下館子逐漸成為百姓生活中的常事。不過美味背後,卻藏著一些健康隱患,比如油、鹽攝入往往超標,久而久之導致肥胖、高血壓,還會誘發糖尿病、腦卒中,甚至是腫瘤。對此,美、英等國政府曾先後給老百姓提出外出就餐建議。我國居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但缺乏相關的科學研究支撐。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王竹進行的《北京餐館就餐者膳食營養消費調查》,披露了國內餐館飯菜的營養狀況。

本次研究共調查了2204名下館子的消費者,涉及998種菜餚,其中包括主食167種、涼菜240種、炒菜557種、湯羹34種。調查結果顯示,下館子吃飯每人一餐攝入的脂肪和鈉,超過全天推薦的攝入量,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

人們外出就餐時主要存在三大問題

首先,油多鹽多。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天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鈉2200毫克),而下館子的人一頓吃下去的鈉就有2902毫克,一頓吃的量比推薦量一天還多。

其次,畜禽肉類太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日攝入畜禽肉類應控制在50~75克之間,而在外就餐一頓可平均吃進120克肉類,再加上水產50克以及蛋類,動物性食品攝入總量較高。

第三,主食相對較少且過精。人們下館子更加偏愛精細製作的點心和麵食,使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低。專家提醒,如果長期這樣吃,勢必導致慢性病高發。

對於外食族來說,如何"下館子"吃得更健康?

雖然都知道下館子吃得沒有家裡衛生、安全,但有的人天生懶得做飯,尤其是單身的男女,下班之後不想煮飯直接下館子、周末一家人出遊在外就餐,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機會外出就餐。那麼,對於這樣的外食族來說,如何"下館子"吃得更健康?

支招一:葷菜多選魚蝦禽,烹調方法應清爽

葷菜應多選用脂肪含量少的魚、蝦、禽肉,如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海魚、兔肉、羊肉、雞肉、鴨肉、鵝肉等。這些肉類含有豐富優質的蛋白質,飽和脂肪酸 的含量較低,有益於人體健康。濃味的烹調方式往往會遮蓋食物原料的不新鮮氣味和較為低劣的質感,點菜的時候,應點一些調味較為清爽的菜餚,如清蒸、涼拌、 白灼、烘烤、清燉做法的,減少油、鹽、糖的攝入量。

支招二:蔬菜菌藻來參與,涼菜少點魚和肉

我們日常的飲食中,蔬菜和葷食的比例應當為2∶1,節日餐的葷素比例最好也要達到1∶1的水平。不妨選取各種綠色和橙黃色的蔬菜、鮮美的菌菇類、藻類來作為美食的一部分,既能滿足口味多樣化的需求,也有益於膳食平衡。

素菜應多選用抗氧化能力強、葉綠素含量高、高維生素C、高纖維素的蔬菜,如芹菜、芥菜、油菜、菠菜等,採用涼拌或清炒的烹調方式為佳。涼菜可選擇蒜 泥黃瓜、涼拌金針菇、蒜蓉豆苗、酸辣白菜心、涼拌海帶絲等花樣。這類蔬菜有利於消除體內的自由基,增加腸胃蠕動,將動物蛋白在體內代謝所產生的一定的毒性 物質排出。儘量不選干煸豆角、地三鮮、茄子煲這樣的過油炸過的素菜,無形中增加脂肪的攝入。

支招三:滿桌佳餚有主食,粗糧豆類也參與

很多人在宴席上只吃菜、不吃飯,直到酒足菜飽之後,才想起來是不是要上主食的問題。其實空腹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質而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僅無異消 化,其中的蛋白質還會被浪費,並產生廢物。也不符合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的觀念。從營養和健康角度來說,餐間不妨上一碗米飯,或者一碗麵或一碗粥。

主食也可換成用粗糧和豆類製作的各種小點心和粥類,如紫米粥、桂花紅豆粥、八寶粥、豆面糕、綠豆麵條、糯玉米、豆粉小窩頭等。它們可以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還能延緩血糖的上升,減少脂肪的吸收。但烹調這些食品時,不要加入過多的油鹽和糖。

支招四:薯類瓜果當點心,清淡飲料作飲品

烤紅薯、蒸南瓜、煮芋頭、山藥羹、水荸薺等都可以充當餐中的甜點。可選擇優質的綠茶、花茶等泡水,或者用八寶健身原料沖茶。還可選擇多種口味的薄荷茶、 檸檬茶等,味道清新,熱量低,而且有益健康。選擇的飲料應清淡無糖。也可以把奶類食品請上節日餐桌,對老人和孩子的健康尤為有益。特別是酸奶,還有改善胃 腸功能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支招五:餐前不喝酒飲料,合理飲酒控食量

節日少不了飲酒助興,很多人總是習慣在餐前先盡情飲上一杯酒,不能飲酒的孩子和女眷們,也會喝各種甜飲料。空腹飲酒不但容易醉,而且容易傷害胃黏膜;碳酸飲料不僅營養價值極低,還會妨礙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不吃主食易臉色蒼白 教你健康吃主食

主食是指傳統餐桌上的穀類食物,主要包括大米、白面、玉米及其製品以及薯類食品,它所提供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白領認為主食熱量高、沒營養是沒有道理的。1克碳水化合物與1克蛋白質產生的熱量是4千卡,而1克脂肪產生的熱量是9千卡,所以說主食熱量不會高,反而可以提供飽腹感,有利於減肥。

少吃主食的減肥效果很難長期維持,而且因為缺乏碳水化合物,容易導致神經系統能量不足,出現低血糖等不良發應。而長期主食攝入量不足也會給身體造成極大危害,身體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不足,而碳水化合物具有解毒功能,一旦缺乏,血液中有毒的廢物不能及時排除,就會造成膚色暗淡、臉色難看。

主食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那麼日常生活中怎樣吃主食才更健康?

1、粗細搭配 不要全精白米麵,每天粗糧應該在50—100克,或是直接用糙米,這樣既能保證攝入充足的膳食纖維,也能增加B族維生素、礦物質和維生素E的攝入。

2、淘好米 淘米是用水淘去米中的雜質就可以了一般1-2次即可,不要用手去搓。還有一些免洗米也儘量洗一洗,因為我國的免洗米沒有一個正規的標準,還是簡單的洗一洗比較安全。

3、吃雜糧飯 做米飯或粥時都應該加一些雜豆,如綠豆、黑豆、燕麥等,這樣不但有不一樣的風味,還能達到穀類和豆類蛋白質互補的作用,更利於蛋白質的吸收利用。

4、熬粥是不要加鹼 有的人為了讓熬的粥更稠,就在粥里加入食用鹼,其實這樣會破壞其中的B族維生素。

5、薯類、雜豆及穀類混和著吃吃薯類後要減少穀類的攝入,這樣不但健康,而且還可以控制體重的增長。

早餐供給人體30%熱量 健康吃早餐必知7件事

你是否擁有健康的早餐習慣?你是否認為早餐只需「麵包加牛奶」就已足夠?事實上早餐僅僅是蛋白質,就已經非常有講究。

警惕!室內晾衣小心洗衣粉中毒

福州某小區周邊道路在翻修,窗戶的玻璃每天都會被覆蓋上一層厚厚的粉塵。這讓家在附近的黃鶯女士,為晾衣服煩惱不已。無奈下,黃女士將剛洗完的衣服放置室內晾乾。如今,一些精裝修的小區為了保證室內恆溫、恆濕,還統一封閉了陽台。殊不知,室內曬衣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