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艾灸要注意這幾點
1、艾絨質量
選擇質量好的艾絨。劣質艾絨,生硬不團聚,燃燒時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覺灼痛,甚至燻烤時石粒脫落,灼傷皮膚。
2、環境通風
環境應保持通風,避免艾煙過濃,傷害人體。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特別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婦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顏面五官、陰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頭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不可多灸。
4、避免燙傷
施灸時應及時調整灸火與皮膚間的距離。有些患者局部寒氣大,初灸時,對艾火的忍耐力強,常常不知不覺將艾火靠近皮膚,結果將皮膚灼痛。實際上,以灸至皮膚發紅為度,每次灸10—15分鐘為宜。
5、注意次數
體質壯、病情輕、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體質差、病情重、病程長者,可灸數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時,每日1次;長期灸治者,3次後改為2—3天1次。
冬季養陽氣可以艾灸嗎?
第一:熏目艾灸
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艾條來熏眼睛,這樣可以有效的消除眼睛疲勞,還能夠保護視力,對於肝火旺盛的情況也有一定的療效。
第二:艾灸手掌心
對手掌心進行艾灸也有降虛火以及補心氣的作用,對於全身氣血運行都有很不錯的調和作用。建議若是需要對手掌心進行艾灸,那麼最好可以和循經按摩相結合,這樣效果可以加倍。
第三:熏耳艾灸
中醫上認為耳朵的健康程度直接反應了腎臟的健康,所以對耳朵進行艾灸具有補腎氣的作用,冬天還能夠令全身氣血保暖,對於四肢冰冷的情況有很不錯的療效。
第四:太溪艾灸
對太溪穴進行艾灸具有降心火以及提昇陽氣的作用。冬季養陽氣可以艾灸嗎,建議這個時候就需要對太溪穴進行艾灸了。
第五:艾灸大椎穴
冬天氣溫差異大很多體質比較差的人就患有感冒了,而艾灸大椎穴可以很好的防止感冒。若是已經患有感冒發燒等症狀,那麼艾灸大椎穴具有降溫的作用,身體發冷的時候艾灸大椎穴則可以驅寒。外感時很多人都會感覺到發熱畏寒等毛病,而艾灸這個穴位則可以令寒熱症狀消失,身體也會感覺更加的舒服。工作一天之後身體極度勞累,甚至還有可能伴隨有失眠的情況,這個時候艾灸大椎穴可以輔助睡眠並且緩解勞累。大病初癒的人群身體虛弱,若是大量進補容易出現虛不受補的情況,艾灸其他穴位則容易導致身體上火,選擇大椎穴則不會出現上述這些不適症狀。
第六:艾灸合谷穴
中醫上認為合谷穴屬於大腸經中的一個穴位,肺部和大腸是相表里的,所以若是肺部受寒那麼大腸經的正常運轉也會出現異常情況。所以若是肺經受寒了,艾灸股和學也可以發揮出驅寒補陽的作用。冬天若是在室外受寒了就很容易導致肺經受寒,身體出現感冒、鼻炎或哮喘等疾病,這個時候非常有必要艾灸合谷穴起到祛肺寒的目的。
第七:艾灸中脘穴以及命門穴
腎是身體的根本所在,而脾胃中氣則是後天的根本所在,所以想要身體健康一定要保證腎以及脾胃的健康。艾灸能夠很好的強壯這些部位,特別是艾灸中脘穴以及命門穴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中科學的艾灸這兩個穴位可以調理大多數疾病,令體內氣血運行順暢,對於上火以及失眠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女性艾灸有什麼好處?
做艾灸過程中,下腹中感覺有一股熱氣在形成,並能隨著人的意識而形成氣流,在人的經絡內來回的流動,上到頭頂,下到足底,經過的地方有酸、麻、脹、痛的不同感覺,就像是練氣功一樣,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艾灸的5大注意事項
施灸後會出現發熱,口渴,上火,皮膚瘙癢,有的會起紅疹,疲倦,便秘,尿黃,出汗,牙痛,耳鳴,陰道不規則流血,全身不適等現象,不要驚慌,繼續艾灸這些症狀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