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位:阿是穴。
操作規程:
①艾炷灸:病人取俯臥位,足背伸直,足掌向上,暴露雞眼處,局部用中間留一孔(略大於雞眼)的膠布一塊,套在雞眼上,再用略小於雞眼的艾炷置於雞眼上施灸,待艾炷全部燃燒完後,去除艾灰,再換艾炷施灸。1次4~5壯,以雞眼呈焦枯狀態為度。施灸時略有灼痛感,可用手在周圍組織輕輕拍打,減輕疼痛。一般5日後,焦枯的雞眼與周圍組織有明顯分界線,用鑷子或小刀沿著雞眼的焦枯處與周圍組織稍加剝離即可脫落,外敷消毒紗布,膠布固定。20天左右痊癒。如果1次灸後,仍不易剝離,可以再施灸1次。
②鴉膽子天灸:將鴉膽子焙乾研為細末,裝入瓶內,備用。先用熱水浸泡雞眼患處,使其周圍角質層軟化,用小刀剝去硬皮,再取中央留一孔(略大於雞眼)的膠布一塊,套於雞眼上,取適量藥宋放入孔內雞眼上,膠布固定,每3日換藥1次,直至痊癒為止。
③烏蜈天灸:取烏梅(培干)干蜈蚣30條,共研為細末,裝人瓶內,加適量存油(油沒藥面),浸泡7~10天,備用。施灸時先以鹽水浸泡雞眼患處15分鐘左右,使其周圍角質層軟化,用小刀剝去硬皮,再取適里藥末敷於患處,用紗布包紮,10小時換藥一次,直至雞眼脫落力止。
④隔蒜灸:用獨頭大蒜切成2mm薄片,放在阿是穴上,艾炷置蒜片上,每次灸3~5壯,隔日灸1次。
⑤溫針灸:銀針插人阿是穴,柄端置艾條,點燃,灸至患處有灼熱感即除針。未愈可再灸。
⑥發泡灸:小艾炷置阿是穴上,點燃灸至患處有灼痛感即可發疱。未愈可再灸。
主治:雞眼。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帶下過多的艾灸療法
技術一
艾灸穴位:隱白(雙)、帶脈(雙)、三陰交(雙)、神闕、行間(雙)。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每個穴位灸15~20分鐘,每日灸1~2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每個穴位灸5~10壯,每日1次。③溫針灸:每次每個穴位灸15~20分鐘,每日灸1~2次。
主治:帶下量多,色黃,黏稠,有臭氣,或伴陰部瘙癢,胸悶心煩,口苦咽干,納食較差,小腹或少腹作痛,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技術二
艾灸穴位:隱白(雙)、帶脈(雙)、三陰交(雙)、神闕、足三里(雙)、氣海(雙)。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每個穴位灸15~20分鐘,每日灸1~2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每個穴位灸5~10壯,每日1次。③溫針灸:每次每個穴位灸15~20分鐘,每日灸1~2次。
主治:帶下量多,稀薄如水,色白,氣味腥臭,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苔白膩。
技術三
艾灸穴位:隱白(雙)、脾俞(雙)、氣海、帶脈(雙)、足三里(雙)、三陰交(雙)。
操作規程:①溫針針灸補:脾俞、氣海、帶脈、足三里、三陰交諸穴,先令患者俯臥,行呼吸補瀉之補法將毫針刺入脾俞後,再切艾條分別置於毫針柄上,以艾火溫灸補法施術,慢慢灼燒,術畢令患者仰臥,氣海、帶脈、下肢的足三里、三陰交,先分別刺之,氣海、帶脈行呼吸補法,足三里、三陰交行迎隨補法,用前法加艾條寸佘,慢慢燃燒。②艾條懸灸:單用艾條分別懸灸上述5個穴亦可。脾俞可灸30分鐘左右,其餘諸穴各灸20分鐘左右即可。③溫灸器灸:選用溫灸器,內置燒著之艾(或艾條)放置脾俞上,灸畢再改置氣海穴亦可。④隔物灸:可將附子片(藥用飲片即可)放在氣海穴位上。艾炷如粒大小,連灸10~20壯。
主治:帶下量多,色白或淡黃,質稀薄,無臭氣,綿綿不斷,神疲倦怠,四肢不溫,納少便溏,兩足浮腫,舌質淡,苦白膩,脈緩弱。
技術四
艾灸穴位:關元、腎俞(雙)、命門(雙)、帶脈、次髎(雙)。
操作規程:①溫針灸補法:每個穴位行呼吸補瀉之補法,再切艾條分別置於毫針柄上,以艾火溫灸補法施術。②艾條溫和灸:此法對於體弱病久者,每可在醫生指導下,每日行保健治療,早晚各1次,尤以下腹部和下肢進穴相宜,一般以2周為一個療程。
主治:帶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斷,頭暈耳鳴,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小便頻數,夜間尤甚,大便溏薄,面色晦暗,舌淡潤,苔薄白,脈沉細而遲。
麥粒腫的艾灸療法
艾灸穴位:阿是穴、背部反應點、合谷、太陽、少商、後溪、耳尖。
操作規程:
①艾條溫和灸及迴旋灸:取背部的反應點,即紅色小丘疹或壓痛點等。艾條迴旋灸,要使灸感沿著脊柱耳下方進入眼區,有明顯熱感,持續灸10~15分鐘,灸感消失後停灸。每日灸治1~2次。
②艾炷無瘢痕灸:每次選用1~3個穴位,每次每穴灸2~4壯,艾炷如米粒或麥粒大小,每日1次。
③燈火灸:多選用病變局部或兩肩胛之間的反應點,一般灼灸1次即可見效或痊癒。
主治:病初起,局部微有紅腫癢痛,並伴有頭痛、發熱、全身不適,舌苔薄白,脈浮數。
月經後期的艾灸療法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灸15~20分鐘,每日1~2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選兩2~4個穴位,每穴灸5~10壯,每日1次。③溫針灸:每穴灸15~20分鐘,每日1~2次。
崩漏的艾灸療法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灸15~20分鐘,每日灸1~2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穴灸5~10壯,每日1次。③溫針灸:每穴灸分鐘,每日灸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