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艾灸什麼穴位
1、高血脂艾灸哪些穴位
主穴:豐隆、足三里、天樞。
配穴:神闕、中脘。
豐隆:在小腿前外側,屬足陽明胃經穴。取穴時,正坐姿勢,小腿外踝上與膝眼的聯線正中點,即為此穴。(小腿外側,外踝上8寸處即為此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屬足陽明胃經穴,有左右兩穴。取穴時,正坐姿勢,用左(右)手掌放在膝蓋上,中指放在小腿脊骨上,無名指尖處就是此穴。(膝眼下三寸,橫移一指寬即是)。
天樞:在腹部肚臍旁,屬足陽明胃經穴,有左右兩穴。取穴時,仰臥為最佳姿勢,一肚臍左右旁開三指(2寸)為此兩穴。
神闕:就是肚臍眼內,屬任脈穴。取穴簡單。
中脘:在臍上4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
2、高血脂患者艾灸要注意什麼
2.1、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
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2.2、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
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3、防火
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2.4、要循序漸進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2.5、注意施灸的時間
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艾灸肚臍的8大注意事項
艾灸肚臍的注意事項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溫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2、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否則易燙傷。
3、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溫灸後要喝比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於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4、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飢、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禁用,臍部有損傷或發炎者,禁止使用艾灸等。
5、臍部有損傷、炎症者及孕婦禁用。
6、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
7、艾炷直接灸。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8、神闕隔姜灸。把薑片上穿刺數孔,覆蓋於臍上,點燃艾炷在薑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症有預防作用。
七款養胃藥膳湯推薦
冬季養生要護胃,不妨試試養胃藥膳湯。養生湯中加入養胃的食材,滋補的功效更佳。那麼養胃藥膳湯的做法有哪些呢?
養胃藥膳湯
1、胡椒豬肚湯
材料:胡椒20克,生薑3片,大棗6個,豬肚250克。
做法:切去豬肚脂肪,用食鹽搓擦,用水洗淨,去異味。紅棗和生薑用水洗淨,紅棗去核;生薑去皮、切片。用適量水,猛火煲開,放入全部材料,待水再開,用中火煲3小時,以細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此湯水可以調理胃寒的病症,恢復健康脾胃,具有健脾開胃、驅風散寒、溫中止痛、強壯身體的作用。
2、山藥燉羊排
材料:羊排、生薑、山楂、甘草、山藥適量。
做法:羊排洗淨後在開水中焯15分鐘,撈起瀝乾後和生薑、山楂、甘草一起爆炒,聞到香氣時加水,用大火燉20分鐘。最後倒入山藥和適量水,文火慢燉40分鐘即可。
功效:有溫中散寒、補脾益氣、健胃消食的功效。山藥有助於胃黏膜修復,而且其中含有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也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羊肉肉質細嫩,且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卻比豬肉少,是冬季養生防寒溫補的美味食材。
3、人參煨豬肚
材料:豬肚1個,人參15克,乾薑6克,蔥白7根,糯米150克。
做法:將豬肚洗淨,蔥折去須切段,糯米洗淨,一起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沙鍋內加水,將豬肚放入鍋內,先用武火燒沸,撇去湯麵上的浮泡,改用文火煮至極爛溫食。
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寒之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大便泄瀉等症狀。
4、砂仁羊肉湯
材料: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薑、羊肉少許。
做法:將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薑數片及適量羊肉共煮湯,熟後放入適量食鹽服食。
功效:砂仁溫中化濕、行氣和中;白胡椒、生薑辛溫理氣;羊肉辛溫補虛、養胃散寒。砂仁羊肉湯具健脾散寒、溫胃止痛的作用,特別適合胃病中醫辨證屬脾胃虛寒者。
5、豬肚白朮湯
材料:豬肚1具,白朮60克,煨姜45克,胡椒15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豬肚洗淨,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後去水,晾乾水後備用。將白朮、煨姜、胡椒放入豬肚內,縫合豬肚,豬肚外以針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時,放入精鹽調味。撈出豬肚,切塊,喝湯吃豬肚。
功效:有溫中散寒,補脾益氣的功效,尤其適用於脾胃虛寒的人。
6、參芪猴頭燉雞湯
材料:猴頭菌100克,母雞1隻(約750克),黃芪、黨參、大棗各10克,薑片、蔥結、紹酒、清湯、澱粉各適量。
做法:將猴頭菌洗淨去蒂,發脹後將菌內殘水擠壓乾淨,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雞去頭腳,剁方塊,放入燉盅內,加入薑片、蔥結、紹酒、清湯,上放猴頭菌片和浸軟洗淨的黃芪、黨參、大棗,用文火慢慢燉,直至肉熟爛為止,調味即成。
功效:補氣健脾、養胃護胃。
7、桂棗山藥湯
材料:紅棗12粒,山藥約300克,桂圓肉兩大匙,砂糖1/2杯。
做法:紅棗泡軟,山藥去皮、切丁後,一同放入清水中燒開,煮至熟軟,放入桂圓肉及砂糖調味。待桂圓肉已煮至散開,即可關火盛出食用。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桂圓、紅棗有益氣血、健脾胃的作用。
懷孕艾灸有哪些副作用
艾葉在燃燒時除了排放占多數的有益成分外,還會排放出有一定毒副作用的成分,有可能導致孕婦扁桃體腫大、咽癢、目痛等病症。對胎兒發育也有一定的影響。
尿道炎艾灸什麼穴位
中醫艾灸尿道炎取穴:可取會陰穴、腎俞、命門、關元、中極、三陰交、氣海、八髎穴。伴腰骶困者著重灸腎俞、次髎;伴少腹不利者著重灸關元、三陰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