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血壓計到底準不準?使用時9要點測得更準確

如今,高血壓不僅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而且還有年輕化的趨勢。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時刻監視自己的血壓是重中之重。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電子血壓計逐步代替傳統的水銀血壓計,但因其在測量過程中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測量結果誤差大,使得人們對其測量準確性心存懷疑。想給父母買個電子血壓計都顯得無比糾結,到底是買測量精準、可靠性強的水銀血壓計,還是選購功能齊全,使用操作簡易的電子血壓計好呢?

電子血壓計和水銀血壓計哪個好?

從準確度上,傳統的水銀血壓計準確性和可靠性確實比電子血壓計還要高,以前水銀血壓計更受歡迎,如今在很多醫院也還是用水銀血壓計為患者測量血壓計的。但水銀血壓計使用時水銀必須足量,刻度管內的水銀凸面應恰好在刻度0,使用完畢後一定要將開關關好,勿使水銀漏出。缺點是較重,攜帶不方便,容易出現漏水銀、膠墊堵塞、內壁污物等障礙,另外使用時需要用聽診器來聽,聽力不好的或不懂聽診的則無法使用。

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也最受歡迎的電子血壓計有兩種,即上臂式電子血壓計和手腕式。其實電子血壓計並不是全都像大家說的那樣測量不精準,只要買的產品正規質量也好,測量準確性還是可以的,而且作為家用血壓計也是最適合。電子血壓計,設計輕巧,攜帶方便,操作也方便。電子血壓計屬於電子類產品,使用過程中比較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結果誤差,但若正確使用,無差是不大的。

​現在電子血壓計已較先進,許多數據都能測量,只要是國家批准生產,且在設備硬軟體都正常情況,電子血壓計與水銀血壓計測量原理類似,測量結果是比較準確的,且比水銀血壓計方便。

電子血壓計為何出現數據偏差?

電子血壓計測量數值偏差可能有幾個原因,量血壓時姿勢和位置要正確,袖帶位置在手肘之上,肘部伸直,測量位置與心臟同一水平,如果肱動脈高於心臟水平,測得血壓值偏低;反之偏高。平躺檢查比坐著和站立測更精準。

測量時袖帶鬆緊適中,以能插入一指節為宜。若袖帶太松,測得血壓偏低;反之偏高。血壓還會根據患者生理狀態波動,患者心理緊張血壓偏高。

電子血壓計如何使用?注意9要點讓結果更準確

1、使用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前應休息10-15分鐘,以消除疲勞及興奮。運動後則必須休息30分鐘。室內環境溫度應保持在20℃左右。測量血壓前先作3-4次深呼吸。躺著測量和坐著測量血壓時,血壓值是不同的。因此,測量血壓的姿勢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同時應避免測量時情緒緊張,精神不安。測量血壓前嚴禁吸菸、飲酒、淋浴及運動。

2、高血壓患者需定時監測血壓,最好每次都能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進行測量,把所測量的血壓值記錄下來,以便對照,進行自我健康保健。

3、測量血壓前,手臂上臂最好裸露出來,也不能把長袖袖子捲起來造成壓迫上臂血管,而造成血壓值不準確;

4、取坐位,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於心臟水平,上肢胳膊與身軀呈45°角,手放輕鬆勿握拳;

5、將袖帶平整地纏繞於上臂中部(不能纏在肘關節部)。袖帶的下緣距肘窩約1-2cm。袖帶卷扎的鬆緊以能夠剛好插入一指為宜。纏得過緊,測得的血壓偏低;而過松則偏高。袖帶的膠管應放在肱動脈搏動點;

6、測量血壓的時候不要說話,不要屏住呼吸,要自然呼吸;

7、測血壓需一次完成,若未完成則應鬆開袖帶,休息2~3分鐘再重新測量;

8、測血壓過程中如發現血壓有異常,應等待一會再重測。兩次測量的時間間隔不得少於3分鐘,且測量的部位、體位要一致;

9、開始測量血壓時可雙臂血壓皆測量,如果雙臂血壓不同,通常左臂的血壓值會略高於右臂,記錄時應以高的測量數據為準。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33歲爸爸家長會上猝死!預防猝死做好這四件事

為什麼會出現頻繁猝死,僅僅是生活中遇到大喜大悲之事,或遭遇惡劣天氣,沒有嚴重的病理基礎也不足以危及生命,也就不會出現猝死,因此需要注意猝死的原因,加以預防!

近日,有媒體報道,浙江紹興某幼兒園家長會上,一位年輕爸爸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據了解,這位家長大約33歲,是在紹興中廣有線的技術員,工作壓力大,再加上連續幾天發燒過度勞累沒有休息好,猝死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導致。

猝死大致有以下幾種:

1、心臟性猝死

心臟性猝死,是由各種心臟原因所引起的、以急性症狀開始1小時內驟然意識喪失為前驅的自然死亡。心臟性猝死最可能的原因是心血管功能的障礙,使腦血供突然停止而喪失意識,最後導致生物學死亡。這種猝死最為多見,多發生於起病後1小時以內,有的甚至僅數分鐘,主要與嚴重心律失常有關。其中冠心病最為多見。有些人可以無心絞痛及其他心臟症狀,冠心病隱匿存在,猝死為最早表現。

2、中風性猝死

一般中風引起的猝死從發病至死亡時間可達數小時至1天。多見於止血量多、出血速度快,累及重要生命中樞部位的出血性中風。也可見於范國大、累及重要部位的缺血性中風。有冠心病心房顫動,伴有左心房血栓形成者,一旦血栓脫落進入腦循環,造成多發性腦梗塞,便發生猝死。原有中風病史、腦軟化者,再度中風也易發生猝死。

3、肺源性猝死

肺源性猝死是指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病人,可因為夜間嚴重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而猝死,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如過量使用止喘氣霧劑,可引起支氣管痙攣收縮,出現窒息缺氧,導致猝死。長期臥床不起的老人,因體弱無法用力咳嗽排痰,可致痰栓阻塞氣道,在繼發肺部感染時更為加重,從而導致肺源性猝死。

4、噎食性猝死

噎食性猝死是指老年人咀嚼功能差,吞咽反射不敏感,在飲酒後反應更為遲鈍,所以在進食、飲酒時常會發生「噎食」。大塊食物團塊可阻塞氣管,引起窒息死亡。這種死亡常突然發生,病人無法言語,常用手指著喉部,隨之臉面發紫,兩眼上翻,猝然傾倒。

造成猝死有什麼原因

抽菸喝酒也是誘發猝死的一個原因,特別是喝酒,在酒局飯局中總是有人勸酒或者不顧身體地豪飲,酒精會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引起心血管的問題,長期飲酒還會導致心臟衰竭。所以為了你的個人健康,酒適可而止,一定要有節制。

肥胖,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大部分人到中年就會發胖,肥胖人群幾乎占全了所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心肌梗死和猝死的概率比正常人高的多。所以趕快減減肥吧,飯後散散步,周末去爬山騎單車什麼的,不要再宅在家裡吃零食了!

打呼嚕。打呼嚕也就是打鼾,是睡眠呼吸暫停證的一個表現,如果在睡眠中呼吸暫停時間過長,例如說超過2分鐘,就很可能會在睡眠中因缺氧而猝死。打鼾的原因各種各樣,如果是肥胖引起的,請加強鍛煉,如果是由於空氣原因的,要定時清理房間,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

心肺復甦三步曲你懂嗎?

第一步:叩擊心前區:在心前區用拳叩擊三下,對剛發生心臟停搏病人,部分可復跳,如不復跳,可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第二步:胸外心臟按壓:病人仰臥於硬板床或地上,術者以左後掌根部置於病人胸骨的下半段的2/3處,將右手掌放在左手背上,雙手有節奏地按壓,藉助身體下壓的力量,有節奏地每分鐘按壓60-70次,避免用力過大引起肋骨骨折。

第三步:口對口人工呼吸:術者一手托起病人頸部,使頭部儘量後仰,保持呼吸道通暢;另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深呼吸後對準病人的口用力吹出,每分鐘12次(每按壓心臟4-5次,作口對口人工呼吸1次)。

怎樣預防猝死的產生

室內外溫差別太大,注意不要忽冷忽熱。民眾體檢專家提醒說,炎炎夏日絕對不能貪涼,室內溫度一定要合適,尤其是老年人最好不要吃冰凍食品,要避免血管突然收縮導致心源性猝死。

選擇清淡飲食。一方面可保持合理體重,因為體重也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相關因素;另一方面增加粗纖維和水果蔬菜的攝入量,以保持大便通暢,因為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便秘也是猝死的一個重要誘因。

戒菸限酒。大量飲酒和大量抽菸都是猝死的重要誘因,因此對於沒有任何基礎疾病的人來說,戒菸限酒是最好的預防手段。

保持良好的心態,減輕心理壓力。持續過大的心理壓力是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重要誘因,尤其是對於毫無症狀的猝死者來說,往往伴隨很大的心理壓力。因此應該儘量讓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態,通過聚會、出遊等活動進行自我調節和放鬆。

保鮮膜不是「萬能膜」 這3類食物不宜使用

保鮮膜對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人們也越來越依賴它。蔬菜、水果、剩菜剩飯,只要蓋上它,覺得就可以安全的儲存。但是有研究指出,一些食物並不適合蓋上保鮮膜,這麼做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

三類食物不可使用保鮮膜

目前,生產食品保鮮膜的材料主要有三種,分別是聚乙烯(簡稱PE)、聚氯乙烯(PVC)和聚二氯乙烯(PVDC)。市面上所售的大多數保鮮膜使用的原料是聚乙烯,由於其在生產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增塑劑,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但是,雖然它安全也不意味著所有食物都可以使用保鮮膜,尤其是以下三類食物:

西瓜:食品安全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認為,使用保鮮膜保存的西瓜比不用保鮮膜的反而壞得更快。因為,西瓜在蓋保鮮膜之前,其表面是存在著一些細菌和微生物的,如果蓋上保鮮膜,則會使西瓜表面的透氣透水功能降低,而使西瓜內部的溫度下降變慢,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存在於西瓜表面的這些微生物或細菌繁殖得更快,特別是產生厭氧反應後食物就很容易變質,所以吃不完的西瓜保存時最好不要食用保鮮膜。

蘿蔔、黃瓜、豆角:據相關實驗結果,100克裹上保鮮膜的蘿蔔在自然環境下存放了一天以後,其中的維生素C含量減少了3.4毫克,豆角減少了3.8毫克,而黃瓜存放一天一夜後,其維生素C的損失量相當於5個蘋果,所以蘿蔔、黃瓜和豆角也是非常不適合使用保鮮膜來保存的食物。

熟食:熟食、熱食、含油脂的食物,特別是肉類食物,在保存時最好不要用保鮮膜包裝貯藏。這些食物接觸保鮮膜之後,會導致保鮮膜材料中的化學成分揮發,溶解入食物中,造成對健康的危害。所以,購買的熟食及肉類食物最好一次吃完,實在吃不完的食物可以使用保鮮盒分裝存儲,儘量不要食用保鮮膜。

保鮮膜的使用注意事項:

剛烹飪出來的熱菜勿蓋保鮮膜,當菜熱的時候即加蓋保鮮膜,不僅不能保持蔬菜中的維生素C,反而會增加其損失。所以,必須等蔬菜完全冷卻以後,再蓋保鮮膜,才能起到保護維生素C 的作用。

將加蓋保鮮膜和不加蓋膜烹飪後放涼的蔬菜在冰箱中放置6h 後進行比較,發現加蓋保鮮膜的蔬菜確實起到了保護維生素C 的作用。如100g 不蓋保鮮膜的西紅柿,其維生素C 的含量為19mg,而加蓋膜的為22mg;100mg 冬瓜含維生素C 分別為25mg 和30mg;白蘿蔔則分別為25mg 和27mg。因此在烹飪後蔬菜上加蓋保鮮膜,可以保持其營養價值,但是要在菜涼透後加蓋保鮮膜。

但是如果烹飪後的熟菜在冰箱中放置超過一天,保鮮要因「菜」而異。當把蓋有食物保鮮膜延長到24h,其結果與6h 的又有所不同,它對維生素C 的保護作用不能一概而論。譬如,100mg 加蓋保鮮膜的韭黃,其維生素C 含量比不加蓋的要多1.33mg,萵苣葉多1.92mg,這些結果同6h的結果相似。但有些蔬菜卻大相徑庭,如100g 刀豆蓋膜貯存24h 後,維生素C 反而減少1.5mg,蘿蔔減少3.4mg,黃瓜竟減少了3.8mg。所以保鮮膜不是萬能膜,要根據被包裹食品的特性合理使用。

在微波爐里使用保鮮膜時儘量避免食物和薄膜的接觸,尤其是油性較大的食品。加熱食物時覆蓋器皿的保鮮膜應該紮上幾個小孔,以免爆破。使用時還應該注意保鮮膜加熱時所能承受的溫度,嚴格按照品牌上面標註的溫度加熱或者選擇耐熱更好的保鮮膜。即使聚乙烯(PE)保鮮膜,雖然標有「可微波加熱使用或可高溫使用」時,也要慎用,因為到目前為止,尚無權威試驗數據表明在此條件下聚乙烯保鮮膜是安全的。

對於饅頭、點心這樣的食物,用保鮮膜顯然很不方便,相比來看,保鮮袋比較厚,透氣性不是很好,相對適合一些,但使用時儘量不要把口封的太死。熟食、熱食、含油脂的食物,特別是肉類,最好不要用保鮮膜包裝貯藏,可選擇安全材質的保鮮袋等,保鮮盒的作用主要是密封,可以有效地將生熟食品隔離儲存,使冰箱空間利用率加大。總之,只有科學合理使用保鮮膜等保鮮用製品才能即「保鮮」又「保險」。

春遊踏青牢記七大注意事項 必備藥物有哪些?

春天來了,沉睡的大地甦醒,一切又都充滿生機,在這春意盎然的季節,人們紛紛到戶外踏青。

車起火2歲女童被困車內身亡 4個急救竅門要牢記

兒童被困車內窒息致死的悲催事件一再發生,讓無數家長都開始重視因為汽車而導致的孩子的安全問題,那麼孩子被困車內該怎麼辦怎麼急救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孩子被困車內該怎麼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