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祖先對自身生命的珍愛,首先表現為對大自然的尊崇和敬畏。《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道:「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懂得順應四季的變化來保健,便是養生「入門」了。
四季除了氣溫的溫、熱、涼、寒,還有生物的「生、長、收、藏」變化。按照《黃帝內經》理論,這種變化與自然界的陽氣盛衰密切相關。春季陽氣開始上升,草木等各類生命也開始萌發;夏季陽氣逐漸長旺,也使萬物繁茂盛大;秋季陽氣開始收斂,萬物不再生長,而是進入「收割」的階段;冬季天地陽氣處於閉藏之態,生命也生機內斂。
陽氣是主生長的氣,就像生物生長需要太陽光照射一樣,人體的生命機能也要依靠陽氣的溫煦。在春夏季,人的生命活動相對活躍,表現為孩子的身高增長較快、男性精子的含量較多等;而秋冬季,人體的生機就會進入「低落期」。
體內的氣血運行,同樣受到季節影響。陽氣充足,氣血通暢;陽氣衰微,氣血停滯。因此,很多人到了冬天容易出現肢體關節疼痛、胃脘部疼痛,女性出現痛經等不適,這都是氣血運行阻滯導致的。此外,氣血的分布也會受陽氣的影響。春夏季陽氣盛,人的氣血會偏向體表、四肢、頭面部等處;而秋冬季陽氣藏,氣血也會「沉伏」在內臟,容易導致手足發涼而內熱叢生的病症。
人體陽氣的盛衰有無,還會直接影響疾病的發生與否。在陽氣閉藏的冬季,人也會變得「體弱多病」,不僅著涼感冒等外感性性疾病較多,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心衰、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也容易加重或復發,需要格外注意調理。
總之,人體之氣與自然界之氣是相通的,養生也要遵循這種變化,使生命活動與自然同步。「借自然之力,養生命之體」,達到《黃帝內經》所說的「天人相應」的境界。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按兩穴降壓:合谷緩血管緊張 後溪穴減輕頭痛
高血壓病人除藥物治療外,還可以嘗試用下面的簡使方法協助降壓。
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手背大拇指與食指指骨的交匯處。血壓高的人合谷穴的脈絡跳動很強。這裡是大腸經的通道。大腸經上有人迎穴等有效治療高血壓病的穴位。人迎穴雖然位於喉結兩側,但也是大腸經的通道。以手上的合谷穴為中心,從食指指根到手腕的這一區域,受到刺激後,可以通過經絡反射,達到與直接刺激人迎穴同樣的效果。血管緊張可造成血壓升高,而刺激合谷穴,將緩解脖頸血管的緊張度。
後溪穴
後溪穴位於小腸經上。由於小腸經與脖頸外側到腦後部這一區域相聯通,所以一旦刺激後溪穴,就可以達到緩解頸部肌肉緊張的目的,從而減輕高血壓引起的頭痛、頭暈等症狀。
尋找後溪穴很簡單,握拳時,小指指尖所指的手掌橫紋外側突起的赤白肉際處便為後溪穴。此穴理想的刺激方法是,手背向上,用另一隻手的大拇指按住合谷穴,中指按住後溪穴,這樣夾住整隻手,兩穴一起按揉。不僅要刺激合谷、後溪兩穴,還要刺激其周邊部位。後溪穴可以用無名指、小指一起刺激,這樣效果會更好。
刺激強度以雖有疼痛之感,但感覺舒服為準,左右手交替各進行4~5分鐘。如果只作用於一隻手,會感覺很疲勞,所以一定要交替進行。
左右手合計刺激10分鐘左右之後,與刺激前相比,血壓將會下降1.3~1.9千帕(10~15毫米汞柱)。如果不能同時刺激合谷、後溪兩穴,也可分別按壓。
女性冬季保健找准三大穴位 消除雙下巴暖身體緩痛經
到了冬季,各種不適紛紛來襲,尤其是女性朋友,怕冷,痛經等等,而且冬季天氣寒冷很多女孩都喜歡吃火鍋,在加上接近年底,各種聚會紛紛而來,身體也容易發福,雙下巴也開始慢慢浮現,讓很多女士發愁起來,那麼針對這這些問題,你不妨找找身上的這三大穴位,可有幫助你消除雙下巴,緩解怕冷、痛經等症狀。
消除雙下巴試試大迎穴
到了冬季,很多女孩子喜歡吃火鍋等,甚至夜宵的量和頻率也會加大,但是,冬季也是容易長脂肪的時候,雖然身體基本被厚厚的冬裝包圍,即使「發福」也不容易被看出來,但是露在外面的雙下巴卻多少讓愛美的女士有些尷尬。如何消除雙下巴呢?試試按摩大迎穴吧。大迎穴在面部下頜骨部位,嘴唇斜下方、下巴骨的凹處,雙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併攏伸直,將無名指置於嘴角處,食指所感覺到的動脈搏動處便是。
按摩方法是,雙手拇指指腹按於大迎穴,其他手指支持於面部,呼氣時用拇指指腹點按大迎穴5秒,吸氣時松離,重複按摩30次,以局部感到酸脹並向整個面部放射為好。按摩大迎穴有增進臉部血液循環和使皮膚緊縮的功能,可以消除雙下巴,預防臉部鬆弛,還可輔助治療牙痛、口腔潰瘍等。
怕冷、精神不振試試大敦穴
冬天人體最大的不適就是冷感,對於女性朋友而言尤其如此,中醫穴位中有一個穴位能輔助治療冷感,那就是大敦穴。此外,冬季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都是工作效率比較低的,許多人很容易犯困。大敦穴自古以來亦被視為鎮靜及恢復神智的要穴。所以無論是冬季怕冷的女性朋友,還是容易犯困、精神不振的女白領都不妨嘗試一下這個穴位的功效。
在腳大拇趾趾甲靠第二趾一側2毫米處為大敦穴。按摩大敦穴一般採用指壓法:指壓時強壓7~8秒鐘,才慢慢呼氣,冬季起床容易賴床的女性朋友不妨在暖暖的被窩裡重複按上幾次。
緩解痛經健脾滲濕試試地機穴
在寒冷的冬季,不少怕冷的女性更糾結每個月的那幾天,因為在冬天痛經好像會痛得更加厲害。中醫專家特別提醒廣大女性讀者朋友,秋末冬初是痛經患者症狀最嚴重的時節,除了做好保暖工作之外,如果症狀不是非常明顯,不妨試試按摩地機穴。
地機穴有健脾滲濕、調理月經的功效,它可以治療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脾胃方面的病,還可以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病。地機穴為脾經之郄穴,是本經經氣深集的部位,具有較強的解痙鎮痛,行氣活血之功,氣行則血行,脈道充盈,氣血流暢,經筋和緩,疼痛自止。地機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穴(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大家可用食指指腹點按地機穴周圍,尋找最敏感點,用拇指的指腹由輕及重地按壓敏感點,以能忍受為度。堅持按壓1分鐘,每天進行1~2次。
陰 陽 氣 血四虛症狀食療補方
冬季天氣寒冷,無疑是人們進行養生保健的最佳時節,人們在經過春夏秋三季的辛苦之後,在冬季到了修養休養生息的時節,自然也要滋補一番,而中醫把啼血分為氣、血、陰、陽四種類型,陰虛發熱,陽虛怕冷,血虛發燥,氣虛無力,不同的虛弱類型症狀不陰陽,所以選擇的食材也就不同,下面就讓我們了解各種體虛類型的症狀以及食療方案。
如何用人體經絡養生防病 掌握這些經絡穴位
經絡是聯接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網線和橋梁,也是我們通過體表來醫治內臟的長臂觸手。但是穴位眾多,如何選取?穴有五行,如何搭配?穴有補瀉,如何操作?這些皆是紛雜不清的事情。古人已眾說紛紜,今人又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