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快速祛濕排毒的方法

一、拔罐

拔罐是中醫一種治療疾病的方式,以火罐為工具,利用燃燒原理,產生熱量,吸附於人們的皮膚上,產生負壓,對於皮膚表面的瘀血有較好的清理作用,從而達到行氣活血的效果。

通過拔火罐能夠把身體中的濕氣、寒氣透過皮膚進行向外滲透,在這滲透過程中能夠排出這些濕氣、邪氣、毒素,從而讓人精神百倍。

拔火罐是作用於人們的背部,很多時候,我們的背部和前胸部位是對應的,前胸部位的器官在後背是能夠顯現出來的,當在後背進行拔火罐的時候,能夠刺激這些器官。

身體的經絡、穴位是相通的,在拔火罐的時候,需要藉助外在的力量,通過筋骨經絡,對於調理內部器官非常有效,身體氣血流動順暢了,能夠強身健體。

當然,拔火罐並不是適合於每一個人,有些人的皮膚較為嬌嫩就不合適拔火罐,同樣,在生活中,一些人患有炎症、出血性疾病也不適宜拔火罐,要是一味的逞強,往往會造成較大的破壞。

二、按摩

在中醫看來,除了進行拔火罐能夠達到祛濕的目的,在平時進行按摩也是能夠進行祛濕的,按摩也是中醫一直提倡的保健身體方式。

很多時候,造成身體生病,往往就是因為身體中濕氣過重引起的,因而,也有人會說天下萬病皆起源於濕,可見濕氣重對健康的危害之大。

就按摩來說,找准穴位對於祛濕保健有非常好的幫助,生活中能夠幫助祛濕的穴位有很多,例如,百會穴、神厥穴、湧泉穴等。

以百會穴來說,是身體重要穴位,我們感覺到頭暈、頭脹,往往就是百會穴受到了濕氣入侵導致的,例如,下雨天,在外面淋了雨,是非常有可能造成濕氣進入到身體中。

在按摩百會穴的時候,能夠幫助身體理順行氣,對於消除積滯有一定的作用,還能夠達到健腦凝神的作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具有祛濕功效的中藥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藥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濕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濕中藥。

2、蒼朮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朮和北蒼朮的根莖。芳香能化濕,味苦也能化濕,故祛濕力較強,濕濁去而脾運健,故有健脾作用。適用於脾為濕困、運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悶嘔惡、腹痛泄瀉、舌苔白膩等,常與厚朴、陳皮等同用。

3、白朮

白朮可以補脾氣,對胃的好處也可以,還可以止汗、利於小便、安胎等功能。

4、綿茵陳

綿茵陳是廣東民間十分熟悉的祛濕類中藥,在春濕夏暑時常入藥入湯,它價格十分便宜且隨處可見,但它早在《神農本草經》時就被列為上品。中醫認為它能清濕退熱、利膽去黃,尤善治三焦濕熱,以及黃疸、肝炎、小便不利、風癢瘡疥等。

5、五指毛桃

可以食用也可以藥用,它的作用是補虛的能力很強,也可以補脾和肺氣。

兒童潤肺止咳的食療

1、茄汁藕盒

新鮮蓮藕500g、瘦肉餡200g、蔥1根、姜適量。鹽、雞精、料酒、番茄沙司、糖、澱粉、麵粉適量。蓮藕清洗乾淨,去蒂頭、皮,用刀切成夾刀片(頂部分開,底部連接),浸泡水中待用。將肉餡剁成茸狀,加入鹽、適量醬油、料酒、雞精、一小勺水,攪拌至肉餡與水完全融合,把蔥剁碎再加入肉餡攪拌均勻待用。將肉餡填充在藕片中間,用手稍微一擠做成藕盒,碼放在盤中。放2勺澱粉和2勺麵粉、1/2勺泡打粉,加入1個雞蛋、1勺色拉油,適量水攪拌成糊狀待用。餅鐺加熱,放少許油,將藕盒掛糊後放入餅鐺煎至成熟,裝盤。炒鍋加熱,放入蔥花爆香,接著放番茄沙司(約5平勺)、半勺糖翻炒均勻,勾入濕澱粉,澆到藕盒上。

2、川貝燉雪梨

取雪梨1隻洗淨,橫斷切開,去核後放入川貝末6克,然後將兩瓣併攏,用牙籤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適量,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吃梨喝湯,每日1次。

3、蘿蔔陳皮湯

白蘿蔔1個,切片,在鍋內放入白胡椒5粒、生薑10克、陳皮5克,煮湯,再加冰糖50克。用於疾病早期咳嗽頻繁發作、咽喉發癢、咳聲重濁、痰白清稀。

4、絲瓜汁

秋季絲瓜是最佳的潤肺食物,首先絲瓜取汁,隔水蒸熱後飲用。用於咳嗽時間較長、痰多、色黃黏稠、咯吐不爽或有熱腥味。

什麼食物祛濕

芡實有補中益氣、健脾祛濕、滋養強壯的作用,它與蓮子有些相似,但其收斂鎮靜的作用比蓮子強,適用於慢性泄瀉和小便頻數、夢遺滑精、婦女帶多腰酸等。

秋季潤肺的5種食物

「春暖捲簾永晝長,池塘碧艷臥鴛鴦。」這是百合花盛開的美麗。「更氣兩從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這是說百合的對人的保健作用。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經、為清補之品。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解熱利尿,止咳平喘,理胃健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