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皮膚看你肝好不好 飲食+按摩護好小心"肝"

在肝臟疾病的初期,一般沒有典型的特異性症狀,但常會出現以下皮膚方面的病理表現,應引起人們的注意。

從皮膚看你肝有沒有問題:

1、皮膚橙黃色,常見於重度肝炎。

2、皮膚黃綠色或褐綠色,常為肝內膽汁淤積,肝內或肝外膽道梗阻所致。

3、皮膚黃染並進行性加深,多為胰頭癌、膽道系統癌腫或原發性肝癌。

4、皮膚色素加深:出現面色灰暗發黑,尤以眼眶周圍明顯。醫學上稱為色素沉著。這是因為肝臟病變引起的黑色素代謝障礙所致。

5、腹壁靜脈曲張:正常人腹壁靜脈一般都看不到,或者只隱約可見。當肝臟發生疾患時,由於腹部靜脈回流阻力增大,發生淤血而曲張,可出現以臍為中心放射狀向四周延伸,嚴重時可伴有腹壁水腫,出現皮膚 緊繃感。

6、蜘蛛痣:是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支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常見於顏面、頸部、前胸、手背和肩部等處。呈鮮紅色,大小不一,可由針頭大小至數厘米大小不等。

養肝護肝吃這些蔬菜:

1、大蒜:屬百合科植物,性辛、溫,味辣。肝病病人宜熟用,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等,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軟化血管等作用。

2、薺菜:為十字花科植物,性平、味甘,含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蔔素、煙酸及無機鹽。動物實驗表明,可縮短凝血時間,具有止血功效,適合於慢性肝病有鼻出血、齒齦出血等症。

3、包菜: 即圓白菜、捲心菜、甘藍,性平、味甘,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還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E,生用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和疼痛有效。

4、蘑菇:種類較多,現多為人工培植,包括菜蘑、口蘑、香菇等,同為蕈類。性平、味甘,含多糖類、維生素類、蛋白、脂肪和無機鹽等。實驗證明其多糖有調節免疫、抗腫瘤的作用,肝病病人宜常食用之。

5、海藻:性寒、味咸,含大量碘、藻酸、維生素、蛋白和脂肪等。具有化痰散結之功效。據研究其提取物能較好地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脂質氧化以及抗潰瘍。

養生舒肝穴位按摩也不能少

1、角孫穴、風池穴和太陽穴:3大穴位是頭上的「撒氣穴」。按壓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腦、舒緩疲勞、焦慮的養生保健作用,可治療頭痛,眩暈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孫穴後會打嗝,說明按摩養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個穴位對於著急生氣後兩肋脹痛、乳房脹痛的人更有益。

2、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個「撒氣穴」。前者(位於兩乳之間)有寧心神、除悶的養生作用。按摩時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每次揉壓5秒,休息3秒。生氣時往下捋100下,可以順氣,對岔氣也有很好的養生作用。

用拳頭敲打肩井穴可緩解頸疲勞、使大腦供血充足、治療頭痛。按摩肩井穴位還可以改善乳房脹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3、太沖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個「撒氣穴」。按摩太沖穴對愛發火和憂鬱的人都有舒緩作用,尤其對高血壓、頭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養生功效。如果配合著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氣的同時,還對便秘、腹瀉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初春保健三要點 春捂養胃護肝

初春時節,萬物更新,春季的養生保健也會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下面提醒各位老人,初春養生保健要記住六個字:春捂、養胃、護肝。

春捂:捂好背、腹、腳。初春時節,氣溫如果升幅不大就儘量少脫衣。得知冷空氣即將到來,就提前增添衣物。春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寒氣損傷「陽脈之海」——督脈,減少感冒幾率;腹部保暖有助於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此外,有句俗語叫「寒從腳下起」,腳下神經末梢豐富、敏感,做好足部保暖才能使身體真正地暖和起來。

養胃:少酸增甜多喝粥。中醫養生學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這是因為春季易出現脾胃虛弱之症,故飲食最好少食酸辣,稍微偏甜較為合適,比如山藥、百合、木耳等。而中醫認為,粥類飲食最養脾胃,如果平時感覺胃脘隱痛,食慾不太好,容易口乾咽燥,甚至形體消瘦、舌紅少苔,那麼不妨吃些山藥百合大棗粥。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有滋陰養胃、清熱潤燥的作用。如果因心情不好而引發胃部不適,建議吃些木耳炒肉片。黑木耳益胃滋腎、調理中氣,與豬瘦肉合用,可補益脾胃、調理中氣。

護肝:晨起伸伸懶腰。春在五行屬木,與肝相應,所以春季一定要重視護肝。除了遠離菸酒,注意飲食之外,最簡單的就是伸懶腰。人體睏乏的時候,氣血循環緩慢,這時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並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納新、行氣活血的作用。伸懶腰後,血液循環加快,能激發肝臟機能,從而達到對肝臟的保健效果。

為什麼你會春困?春天老犯困小心7種病

四季交替,人體機能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眼下氣溫越來越高,皮膚毛孔舒展,大腦供氧相應減少,很多人成天無精打采、昏沉欲睡,犯起了「春困」。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春困可是某些疾病的報警信號。如果你出現了不能克服的貪睡,最好趕緊弄清楚貪睡的原因,除外以下疾病。

1、貧血。貧血可能在任何年齡段發生,最常見和最早出現的症狀就是疲乏、睏倦,此外還可能伴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蒼白等。因此,如果貪睡同時伴有面色蒼白等症狀,最好到醫院做一個血常規或貧血四項,儘快明確診斷。特別是找到貧血的真正原因,有時原發病比貧血本身危害嚴重得多(比如胃腸道腫瘤導致出血),其治療也比貧血更為重要。

2、大腦缺氧。很多中老年人血管硬化、管腔變窄、腦血流量減少,容易導致腦細胞缺血缺氧,時間長了會引起睏倦、乏力、嗜睡等症狀。如果春困的同時伴有記憶力下降、行為異常、反應遲鈍、個性改變等精神、神經症狀,要高度懷疑神經系統和腦血管的問題,某些部位的腦卒中症狀主要就是嗜睡及反應遲鈍。

3、肝臟疾病。肝病的表現通常比較隱蔽、遷延,疲倦乏力、不思飲食正是其主要臨床特點之一。如果疲勞犯困的同時,出現皮膚發黃粗糙、噁心、厭油膩、食後脹滿等症狀,要儘早排查肝病。及時進行病毒學檢查、肝功能及肝臟彩超等非常重要。

4、睡眠性呼吸障礙。由於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時出現呼吸暫停,導致機體缺氧,身體器官得不到很好修復,白天很容易出現睏倦、乏力、嗜睡等症狀。對於肥胖或打鼾比較嚴重的人,出現上面的問題,最好觀察有無睡眠呼吸暫停,必要時及時治療。

5、心臟病。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等心臟問題,可能導致心臟功能障礙,使血液循環不暢,乳酸等代謝產物積聚在組織內,使人產生疲勞感。如果同時有心悸、氣短、胸悶、頭昏等症狀,特別是在活動後症狀加重、休息後減輕,最好查查心臟,如做心電圖、心臟彩超等。

6、糖尿病。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多飲、多食、多尿的症狀並不十分明顯,而是以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貪睡且難以睡醒為首發症狀。這是由於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加上組織失水、電解質失衡等造成。因此,中年人或有糖尿病危險因素的人一定要定期檢查血糖,及早發現和治療。

7、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表現比較隱蔽,多數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病。其主要表現為面部表情遲鈍、講話節奏慢、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經常犯困等。如在感覺慵懶疲倦的同時,伴有健忘、情緒不穩定等症狀,要懷疑是否有甲減。

身體器官有記憶!6大器官的小毛病容易反覆

前段時間,沈大爺頂著寒風去早市買菜,回家後就開始腹瀉,當時沒當回事。現在快兩個月了,只要一吹冷風,就往廁所跑。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楊博銘博士指出,當外界的不良刺激對器官形成某種傷害後,這些不良反應就像有慣性一樣會保留下來,並形成了器官的記憶,以後出現這種刺激就會產生同樣的不良反應。對已形成的器官不良記憶,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來改變或消除。

臉上黑頭告訴你哪裡生病了:鼻頭黑頭胃不好

很多人臉上都會長黑頭,一般比較密集的長在鼻子、鼻翼兩端或額頭、下巴的位置,因人而異。為什麼有些人的臉光潔無痕,而倒霉的總是你?其實,長黑頭只是想提醒你——你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