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認有效的5大祛濕妙招

第1招: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第2招: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第3招:避環境的濕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3。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4。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第4招:薏米煮粥,淮山煲湯

祛除體內的濕氣,其實有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濕,甚至還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此外,還可以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放到煲湯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濕,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適宜尿多的人食用。

第5招: 妙用蔥、姜、蒜

蔥、姜、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自我檢查

如果你在陰濕天氣時出現下列變化,說明你身體內的濕氣太重了: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雀斑加重。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春季祛濕湯的十種做法

春季祛濕湯

1、炒扁豆木棉花燉鯽魚湯

材料:炒扁豆、木棉花各15克,陳皮3克(中藥店有售),蜜棗1~2個,鯽魚肉約100克,生薑3片。

做法:藥材稍浸泡;蜜棗去核;鯽魚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入熱開水250毫升(約1碗量),加蓋隔水燉約1個半小時便可。

功效:扁豆性味甘溫,能健脾化濕、和中止瀉。尤其炒後的扁豆健脾力更強,與木棉花陳皮燉鯽魚,為春濕時健脾祛濕的養生湯品。

2、冬瓜薏米排骨湯

材料:排骨250克,冬瓜500克,薏米適量,食鹽適量。

做法:將排骨、薏米洗淨,冬瓜洗淨後不去皮切成塊狀;將排骨與薏米一同放入鍋中,小火燉90分鐘左右後加入冬瓜,再燉10分鐘左右;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將冬瓜與薏米進行搭配,能夠達到清熱祛濕、利水排尿的效果,對於水腫、尿路疾病患者來說具有輔助性治療作用。

3、老黃瓜煲豬腱粉腸湯

材料:老黃瓜1斤,陳皮1角,碎瑤柱1湯匙,豬腱1斤,粉腸8兩,赤小豆2兩,扁豆1兩。

做法:老黃瓜連皮一開二,豬腱、粉腸拖過水,赤小豆、扁豆、陳皮洗過,湯煲注清水燒開,放入豬腱煲15分鐘,下老黃瓜、粉腸、陳皮、赤小豆、扁豆煲1小時下瑤柱,再煲15分鐘,撈出粉腸、豬腱切成件狀,在半小時後,可再撈出湯料在碟中,排上粉腸、豬腱,湯水便可調入幼鹽飲用。

功效:老黃瓜能除熱祛濕解火毒。扁豆、赤小豆俱有健脾化濕功效,加豬粉腸煲黃瓜湯,清熱當中更有理腸胃之食療作用。

4、金針菇豆芽肉片湯

材料:金針菇150克,黃豆芽150克,瘦豬肉240克。

做法:瘦肉洗淨,瀝乾水,切薄片,用2湯匙生抽、半湯匙白砂糖和半湯匙生粉醃好待用;金針菇和大豆芽分別洗淨,去尾部;熱鍋放1湯匙油,下生薑和大豆芽爆炒,鏟起;鍋內倒入5碗水燒開,放入炒好的薑片和大豆芽煮沸,下金針菇和肉片,煮至熟,下鹽調味食用。

功效:清熱祛濕,利尿消腫,益智減肥。

5、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

材料:陳皮6克、蓮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薑10克、水鴨肉250克。

6、沙葛豬骨湯

材料:沙葛500克,豬扇骨500克,眉豆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棗2個,姜2片,水10碗。

做法:赤小豆、眉豆、扁豆洗淨,浸泡1-2小時;豬扇骨斬大件,洗淨,汆水撈起;沙葛洗淨,去皮,去筋,切塊;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祛濕,健脾開胃。

7、橄欖陳皮燉水魚

材料:潮州橄欖6個、陳皮1/3個、水魚200~250克、生薑3片。

做法:橄欖切對半;陳皮浸泡;水魚洗淨,切塊,「汆水」。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熱開水1000毫升(約4碗量),加蓋隔水燉3個小時便可。進飲方下鹽。

功效:橄欖陳皮燉水魚除了解春困時的煩悶胃納差,還可祛春濕引發的各類皮膚疾患。

8、淮山陳皮燉扇骨

材料:新鮮土豬扇骨1斤2兩左右,斬成小件。新鮮鐵棍山藥2兩,洗淨去皮,切段。陳皮1/4個,洗淨備用。茨實、蓮子、茯苓各30克,洗淨備用。姜切3~4片備用。

做法:豬骨在滾水中焯一下,飛去血水和肉腥味。將準備好的材料一起放入電壓力煲中,加水,煲30分鐘即可。若用的是老式湯煲,先大火滾10分鐘,然後轉小火煲1個鐘頭。臨上桌前,在煲夠火候的湯水中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祛濕健脾。用豬骨煲湯,講究用豬肩胛位置的扇骨、靠近豬尾的尾龍骨來煲湯,這些位置的骨頭有祛濕的功效。

9、木棉花薏米豬骨湯

材料:木棉花50克、薏米20克、扁豆30克、豬骨500克、陳皮1角、蜜棗2粒、姜3片。

做法:各物洗淨,豬骨斬塊汆水撈起,把適量的水倒入瓦煲,煮開後放以上材料煲2小時左右,下鹽調味。

功效:可清熱解毒、健脾利濕。

10、鮮土茯苓煲豬瘦肉

材料:鮮土茯苓200克、馬蹄10個、紅蘿蔔、連須玉米各1條,蜜棗3個,陳皮1/3個,豬瘦肉400克,生薑3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鮮土茯苓切塊,馬蹄去皮,紅蘿蔔、玉米切段,蜜棗去核,陳皮浸泡。一起與豬瘦肉、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土茯苓有祛濕熱、利筋骨、健脾胃的功效,以新鮮的土茯苓配爽甜鮮美消滯的馬蹄、寬中益氣滋潤的紅蘿蔔煲豬瘦肉湯,有清熱祛濕解毒、健脾養胃潤肺之功。

春季養生要以祛濕消春困為原則。除了以上十款養生湯外,一些傳統的廣東湯水比如土茯苓草龜湯、腐竹白果雞蛋湯水、雞骨草豬橫脷瘦肉湯、荷葉瘦肉淮山薏米湯等等都有正氣、祛濕、健脾、解春困的作用。

做法:將水鴨肉用清水洗淨血污,斬件;薏米用鐵鍋炒至微黃,蓮子去心洗淨,用水稍浸淮山,陳皮、生薑用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一起放進湯煲內,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薏米具有很好的祛濕作用,用來煲水鴨能起到補脾健胃、祛濕止瀉的功效。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對濕氣重、大便稀爛、脾虛者尤為合適,而本身腹瀉,感冒咳嗽就最好避免喝此類湯品。

夏季祛濕的小妙招

夏季祛濕的小妙招

1、多運動:體內的濕氣要排除最好就是通過運動,運動的排汗不僅能夠排毒,更能夠有效地把多餘的濕氣排出來,並且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2、蒸汗:蒸汗有濕蒸乾蒸之分,它能夠促進身體的毒素排出,是一種「坐著就能夠排毒」的活動,更適合一些「不大願動」的朋友,而且也能夠把體內的濕氣有效排出。

3、薏仁赤小豆湯:薏仁與赤小豆都是沒有什麼味道的藥材,這樣的搭配煲成一鍋當水喝,能夠有效地去除體內的濕氣,女孩子多喝更能夠有助減少水腫!

4、多喝清熱去濕湯:用適量的土茯苓、茯苓、赤小豆、陳皮,加瘦肉或者豬骨煲湯,能夠有效地起到清熱的作用並能夠去濕,這是廣東的傳統去濕湯,適合夏天飲用。

5、少吃鹽,多健脾:吃東西比較「重口味」的朋友往往都比較容易惹來濕氣,因為「重口味」會加重對脾胃的負擔,大家在飲食上少吃多鹽食物,並且多吃一些流質和五穀類食物。


夏末初秋濕氣重 這麼做最祛濕

夏末初秋是一年之中濕氣最盛的時期。濕氣重,常會導致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症狀,給人體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然而中醫祛濕的方法包括化濕、燥濕、利濕、滲濕等,不同的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濕和不同類型的病症。

夏天祛濕食物

做法:將紅棗洗淨,去核,並在棗皮上劃刀口,以利於味道進入粥中;將薏米洗淨,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將泡好的薏米與紅棗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大火燒開,水沸後轉小火,熬煮30-40分鐘,熬煮過程中注意用勺子攪拌,以防粘鍋;熬好後關火,加入幾顆冰糖,還可按照個人喜好加入桂花、蜂蜜等,冰糖徹底化後即可盛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