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跳財,右眼跳禍」這句俗語在民間流傳已久,導致很多人眼皮一跳,就覺得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但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李瑩告訴記者,眼皮跳與運氣無關。
眼皮在醫學上稱為「眼瞼」,眼皮跳並不是皮膚在跳,而是眼輪匝肌、眼瞼舉肌在神經的支配下,進行收縮,帶動表麵皮膚隨之而動。「偶爾發生的短期眼皮跳動,多是由於眼部神經受到刺激,引起了眼部肌肉的痙攣。」李瑩說,現代人長時間盯著電腦,在光線過強或過弱的環境下用眼,工作壓力過大等都可能引起眼皮跳。一般幾秒鐘就會停止,不需專門用藥治療,只要注意休息就可以很快消失了。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高健生則表示,中醫里認為眼皮跳是由久病過勞損傷心脾,或肝脾血虛日久生風造成的。 若是心脾兩虛引起的,還會出現失眠健忘、心煩心悸、食少體倦等症,治療時主要是補養心脾。若是因血虛生風引起的,眼皮會經常性跳動不已,同時眉、額、面、口角都會受到影響,此時應當用「當歸活血飲」來治療。此外,中醫里還建議用按摩和熱敷來治療,眼皮跳動時用手指肚按住跳動處,輕輕按摩,再用熱毛巾敷在眼部5—8分鐘,即可緩解。
不過,兩位專家都指出,如果眼皮持續長時間跳動,幅度較大,並有逐步加重的趨勢,則可能是面肌痙攣引起的。此時,眼皮跳動絕大多數是單側的,而且會從眼皮跳發展到嘴巴和下巴。若眼皮持續跳動一兩周,並且有從眼周圍向口角牽拉的感覺,就要及時到神經科就診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飯前刷牙更利於牙齒 餐後壞習慣大盤點
忙碌了一上午,只有中午吃飯休息的那兩個小時,才可以輕鬆一下。看吧,那些從食堂走出來的上班族,剛放下飯盒,就各自做起自己「習慣」的事情來。
老孫愛喝茶,飯盒一撂,就沏上了一杯滾燙的熱茶;阿莉是個「水果族」,剛邁進辦公室就啃起大蘋果;最悠閒的是老董,一吃完飯便約上三五好友,到旁邊花園溜達著「視察」風景去了。
再看看其他同事,有吃完飯就支上棋局,在「方寸」和「黑白」之間殺個昏天黑地的;有趴著桌子睡午覺的,也有三五成群說笑、看報、看電視的……
營養師點評:根據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性格和工作環境,飯後活動有許多不同的選擇,諸如喝茶、抽菸、下棋、打牌、散步、吃水果或睡覺等。單就活動方式來說沒什麼優劣之分,只是在活動時間的選擇上有一些特別的要求,這就需要先了解人體的生理功能,以幫助我們作一個比較正確的選擇。
1. 餐後胃腸道血流量明顯增加,心、腦供血則減少,就餐勿吃太飽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液供應至全身各個組織器官,並按其重要程度來分配血流量,以充分保證這些組織器官的營養需要、氧氣和能量的供給。例如,人體腦部血流量最大,腦的重量只占體重的 2 %,但血流量卻占心輸出量的 15 %左右,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 20 %。平時進入消化道的血液約占心輸出量的 1 / 3 ,這樣既可滿足胃腸道功能的需要,也起到貯血庫的作用,在緊急情況下,如出血時可釋放入血,保證心、腦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當機體大量吸收營養物質時,消化道血流量也大量增加,絨毛和黏膜下的血流量是平時的8倍。餐後胃腸道血流量明顯增加,與餐後需加強消化和吸收的功能相適應。但胃腸道的血流量增加,也就同時意味著身體其他部位的血流量會有所減少,如心臟、腦和肌肉等。因此,古語說「飽則思困」是有道理的。不但如此,對心功能不好的人,我們經常建議他們不要吃得太飽,也是基於飽餐後心臟供血量可能減少、會加重心臟負擔的緣故。
2. 飯後不宜進行活動量大、耗腦力的活動,以免加重心臟或大腦的負擔
由生理功能的變化來看,飯後即刻進行某些活動是不利的,特別是活動量大,或者比較需要腦力的活動。一方面人為地加重大腦或心臟的負擔,另一方面沒有良好的狀態也很難得到理想的效果,比如進行體育活動、開大會等。當然,較輕的活動是沒有關係的,比如說說話、散散步、下棋或打牌(當然不是殺個昏天黑地那種)等,如果能在飯後休息約半小時再進行就更好了。
3. 吃水果最好在兩餐之間,糖尿病病人不宜飯後即刻吃水果
飯後喝茶、吃水果則可能影響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如茶葉中含有茶鹼,茶鹼可干擾蛋白質、微量元素的吸收,尤其是微量元素如鈣、鋅、鐵等與茶鹼同時存在時,吸收率明顯下降。因此,飯後喝茶,應改濃茶為淡茶,不要指望濃茶可以減少困意,這反而會影響營養的吸收。
飯後吃水果除加大胃腸道的一點負擔外,對正常人來說問題不大,需要注意的是,水果除含有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外,還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對一些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有影響,如對微量元素。因此,吃水果最好是在兩餐之間吃,對於血糖升高者,尤其不主張飯後即刻吃水果。
飯前刷牙更利於保護牙齒
英國利物浦大學牙科教授麥克·埃德在他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齲齒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牙垢與食物中的糖分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酸性物質腐蝕牙齒。飯後刷牙,牙垢已與食物中的糖分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了酸性物質。
他指出,飯後牙齒表面酸性物質形成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只有在飯前將牙垢去除,才能大大減少酸性物質的形成。
編輯推薦:
飯後常做這4件事 健康更長壽
飯前飯後服藥有講究 服藥最佳時機
中醫飯後養生法
90%的人飯後都會做的8件短命事
午睡有講究 教你正確午酣
近年來,德國精神病研究所睡眠專家們研究發現,人體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時、中午1時和下午5時,有3個睡眠高峰,尤其以中午1時的高峰較明顯。也就是說,人除了夜間睡眠外,在白天有一個以4小時為間隔的睡眠節律。專家們認為,人白天的睡眠節律往往被繁忙的工作和緊張情緒所掩蓋,或被酒茶之類具有神經興奮作用的飲料所消除,所以,有些人白天可不顯睏乏之感。然而,一旦此類外界刺激減少,人體白天的睡眠節律就會顯露出來,到時便會有睏乏感,到了中午很自然地想睡覺。倘若外界的興奮刺激完全消失,人們的睡眠值亦進一步降低,上下午的兩個睡眠節律也會自然地顯現出來,這便是人們為什麼要午睡和老年人為何白天要打幾次盹的道理。
研究表明,午睡是正常睡眠和清醒的生物節律的表現規律,是保持清醒必不可少的條件。不少人,尤其是腦力勞動者都體會到,午睡後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國外有資料證明,在一些有午睡習慣的國家和地區,其冠心病的發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國家低得多,這與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統舒緩,並使人體緊張度降低有關。所以,有人把午睡比喻為最佳的「健康充電」,不是沒有道理的。
午睡有益於健康,但還得講究方法。
第一,不要飯後即睡。因為剛吃了午飯,胃內充滿了食物,消化機能處於運動狀態,如這時午睡會影響腸胃的消化,不利於食物的吸收,長期這樣會引起胃病,同時也影響午睡的質量。
第二,注意睡的姿勢。正確的姿勢是將褲帶放鬆,以向右側臥、兩膝微屈為主,這樣使心臟不受擠壓,微屈兩膝又使肌肉放鬆,便於胃腸的蠕動,有助於消化。
第三,時間不宜過長,以1小時為宜。研究認為,人的睡眠分淺睡眠和深睡眠兩個階段,呈周期性循環交替,一般人在入睡80~100分鐘後,便由淺睡眠進入深睡眠階段,這時大腦的各中樞神經的抑制過程加深,腦組織中許多毛細血管暫時關閉,流向腦組織的血液相對減少,體內代謝過程逐漸減少,若在此時醒來,就會感到周身不舒服而更加睏倦,這是由於被抑制了的大腦皮層還未解除,關閉的毛細血管還未開放,大腦出現暫時的相對供血不足,造成一時性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致,這種症狀短則十多分鐘,長則半個多小時才能消失。不過,這是就一般人而言,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職業、勞動強度、個人差異而適當伸縮,以午睡後自我感覺良好為標準來決定午睡的時間。
最後要引起足夠注意的是,午睡是人體生物鐘調節的結果,只有需要午睡才睡,千萬莫強迫自己午睡,更不能為了午睡而服安眠藥。
編輯推薦:
伏案午睡傷神傷身 科學午睡4招助你睡得更健康
小暑少動多靜 來個午睡更養生
午睡能使人氣血運行更順暢
掏耳朵4大雷人誤區 耳屎是寶不可忽視
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接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
煮沸就能消毒?教你家庭正確消毒法
有的人在如何選擇消毒方法和使用消毒劑時,或是憑經驗,或是沿用老方法,甚至是想當然,憑感覺,結果不但沒起到真正的消毒作用,反會發生不必要的副作用,因此極需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