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稱,人一生中有5年的時間待在衛生間。洗澡、上廁所、刷牙,雖然每天都重複做著相同的事,但你的習慣真的都正確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衛生間絕對不能做的6件事情到底有哪些。
1、沖澡時張著嘴巴
淋浴噴頭其實是病菌的溫床,熱水器也是最多細菌藏匿的場所。所以,在沖洗頭部時,最好閉上嘴巴,以免細菌通過水流進入體內。
2、總是拉上浴簾
黴菌最愛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而被浴簾遮住的洗浴房就是它的「愛巢」。因此,我們在洗浴後,最好拉開浴簾,打開排氣扇,讓它可以通風換氣,保持乾燥。
3、馬桶不蓋蓋子
上完廁所沖馬桶時,我們總習慣一按下水閘就完事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這時候的細菌可能會趁機進入空氣中,所以最好先放下蓋子再沖。
4、把牙刷放在洗臉盆的檯面上
馬桶內的瞬間氣旋最高可以將病菌或微生物帶到6米高的空中,並懸浮在空氣中長達幾小時,進而落在牆壁和牙刷上。所以,牙刷最好放入抽屜或柜子里。
5、存放化學用品
衛生間裡濕度和溫度較高,有的家庭衛生間沒有窗戶,空氣無法對流,更容易造成空氣污染。所以,衛生間最好不要存放過多化學用品,各種清潔劑一定要單獨存放。
6、女性擦私處由後向前
別小看了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這樣做很容易導致女性尿路感染。女性擦拭私處最正確的動作應該是由前向後擦。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女人5大身體禁區 男人千萬別看到
戀愛中的女人都很注意自己的臉蛋,在男人面前不會出一點差錯。但是藏匿在衣物底下的身體表面,暗藏許多保養死穴,稍不留神就會變成男人嫌棄你的原因,你的美麗也就大大打了折扣。
究竟是哪些地方如此詭異而讓我們忽視了它呢?讓我們帶你一一揭曉
禁區一:黑耳廓做個完美女人,耳朵也要乾淨漂亮害羞指數:85%
從保養的態度來說,可不是眼不見為淨。越是看不到的地方,越是要仔細保養,以防百密一疏。對於自己看不到的耳朵,你可能只記得清理耳屎,卻忘了外露的耳廓。
禁區二:長滿痘痘的後背做個完美女人,可不能有痘痕斑斑的後背害羞指數:80%
明痘好治,暗痘難防,千萬別被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絆住了腳。長在後背、胸前的痘痘,因為平常看不到,拖延了治療的時間,加上被衣物遮蔽不通風,很容易造成毛囊發炎的狀況。紅色痘痘、黑色痘痘布滿前胸後背,就算身材再美,也與美麗無緣。
後背護理站
去角質清潔:洗澡時使用身體去角質產品或用身體刷做輔助,好好清潔雙手難以觸碰的後背。 消炎化妝水:市面上有針對痘痘肌膚設計的消炎化妝水,如含酒精、水楊酸等成分,可抑制油脂分泌,鎮定收斂肌膚,可當日常保養使用。
禁區三:兩層曬痕害羞指數:70%
經過一個炎炎夏日的陽光洗禮,兩肩由於穿吊帶背心而出現的兩層曬痕,但完美的肌膚,絕對不需要兩層肩帶來做陪襯,夏天沒有做好防曬得來的教訓,可是會留在身上很久很久哦。
曬痕護理站
美白去角質按摩:為了讓曬痕早點消失,每天按摩可以幫助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定期去角質可以讓膚色均勻,美白效果吸收更好。 身體美白:不管是塗抹身體美白乳液,還是泡牛奶潤白澡,所有可以讓肌膚變得美白有光澤的方法,你都可以一試。 防曬:防曬是美白的第一步,而且還可以抵抗肌膚老化的腳步。
禁區四:粗皺的關節做個完美女人,關節處也要細嫩迷人害羞指數:80%
在選美風大盛時期,曾有人說過,要當選中國小姐,先看她的膝蓋美不美。可想而知,一雙美腿,中間嵌上兩圈粗糙發黑的膝蓋,多令人惋惜。
你的身體保養有多徹底,來看看你的膝關節、肘關節就知道了。
關節護理站
定期去角質:經常活動、摩擦的關節部位,如果忽略了去角質保養,很容易堆積粗厚的角質,尤其在關節處堆積的角質,會呈顆粒狀,看起來很像大象皮,確實不可不防。 按摩保濕:使用身體乳液輕輕按摩關節處,讓血液循環,肌膚色澤變亮。
禁區五:腳底厚繭+乾裂腳跟害羞指數:90%
翻開你的腳掌,如果蠟黃、粗硬的厚繭布滿你的腳底,粗干、布滿紋路的裂痕遍布腳跟。這些都是因為長期走路、穿高跟鞋,再加上沒有用心保養、疏於照顧足部所累積下來的問題。
腳部護理站
定期去角質:使用物理性的磨石來去角質,一個星期1次即可。幫助角質代謝,避免雙足蠟黃、暗沉、產生厚繭。 穿合適的鞋子:長期穿過高或者鞋頭過窄的鞋子,容易造成鞋子受力不當,過度摩擦產生厚繭。因此穿上符合人體工學、合腳的鞋子,也是腳部保養的一環。 避免過度摩擦:穿上襪子,適度保養足部避免過度摩擦。晚上進行足部保養時,塗抹乳液之後可以穿上厚厚的襪子,提高保養效果。
老人最該補8種營養素 你缺了哪一個
對於每個人來說,最不願意面對的就是衰老的到來,衰老我們無法阻止,但是想要延緩卻可以做到,合理補充營養素就是一個重要的方法。人上了年紀,身體的各器官功能都有所下降,這時候老人應該減少能量的攝入,但是對於一些營養素的攝入卻應該增加,下面總結出老人最應該補充的八種營養素。
1、蛋白質
老年人蛋白質合成能力降低,利用率也低,因此需要注意補充。調查顯示,在我國農村地區,老年人優質蛋白質攝入明顯不足。一般來說,蛋白質主要分兩類,雞蛋、牛奶、魚、蝦、瘦肉等是動物蛋白質的來源,大豆、堅果、穀類等食物則是植物蛋白質的來源。值得推薦的是,雞蛋中蛋白質利用價值較好,但因蛋黃含膽固醇較高,比較適合不需限制膽固醇攝入的老人。吃雞蛋時最好做成蛋羹,每天1~2個為宜。而膽固醇水平高的老人,可以適當多吃魚肉,還能補充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膽固醇。
2、鈣
鈣不僅影響骨骼健康,還對心血管、內分泌、神經、肌肉系統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對鈣的需求較高,但調查顯示,我國老人每天每人的鈣攝入量僅在500毫克左右,僅為推薦量的一半。長期缺鈣的老人更容易出現關節疼痛、身高變矮、食慾減退、失眠多夢等問題。因此,老人應該定期監測骨密度,並注意補鈣。食物中,牛奶、酸奶、奶酪是公認的補鈣佳品,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選擇酸奶。補充劑中,碳酸鈣等無機鈣性價比最高,胺基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有機酸類鈣鹽吸收利用率略高。
3、鐵
調查顯示,我國各類人群的平均貧血率是20.1%,而老年人群的貧血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和缺鐵有一定關係。長期缺鐵和貧血會導致老人虛弱無力、抗病能力下降、大腦容易疲勞、記憶力減退等問題。補鐵的最佳食物是富含血紅素鐵的肉類和動物內臟,其中牛肉的鐵含量較高。另外,一些黑色食物,比如黑木耳、黑米、黑芝麻等也是補鐵的好食物。值得提醒的是,果蔬中富含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吸收,因此補鐵是最好將肉類、穀類、果蔬同食。需要強調的是,貧血不代表一定缺鐵,也可能由於慢性病或缺乏維生素B12、葉酸導致,因此老人貧血要先查明病因。
4、鋅
細心的子女會發現,父母年老後做的菜越來越咸,這和老人味覺退化有關,而適當補鋅可以提升味覺。日本大學醫學部調查發現,60~65歲的味覺障礙者中,28%血液里鋅含量不足,而通過補鋅,70%的人症狀得到改善。因此,味覺不好、食欲不振的老人可以到醫院檢測體內鋅含量,如果確實缺鋅要及時補充。嚴重缺鋅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含鋅藥物。缺鋅不太嚴重和健康的老人不妨多吃含鋅的食物來對抗味覺障礙。食物中鋅的供應主要來自貝類、蝦蟹、肉類、魚類,芝麻、松子的鋅含量也很高,而精米白面和果蔬中的鋅含量較低。
5、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如果長期缺乏可能導致軟骨病或骨質疏鬆。近年來還發現,維生素D對預防多種癌症、免疫系統功能障礙、多發性硬化症、抑鬱症等多方面的疾病都有幫助。一般來說,人體中維生素D來源有兩個:一是通過曬太陽依靠自身皮膚合成;二是從牛奶、蛋黃、海魚、蘑菇類等食物中獲取,但含量比較少。由於老年人的皮膚功能下降,通過曬太陽自身合成維生素D的數量有限,需要格外注意膳食補充。老人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
6、維生素A
太陽下山後,在光線暗淡的樓道里上下樓梯,很多老人會因為看不清,表現為摸摸索索、小心翼翼,補充維生素A可以改善這個問題。維生素A是構成眼感光物質的重要原料,維生素A充足,可增加眼角膜的光潔度,使眼睛明亮有神。反之,會引起角膜上皮細胞脫落、增厚、角質化,使原來清澈透明的角膜變得像毛玻璃一樣模糊不清,甚至引起夜盲症、白內障等眼疾。含維生素A最豐富的食品是動物肝臟,其次為蛋黃和全脂奶。胡蘿蔔素可以在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富含胡蘿蔔素的食品有芥藍、綠菜花、菠菜等深綠色葉菜,還有胡蘿蔔、南瓜、紅薯、芒果、柑橘等橙黃色果蔬。
7、維生素B1
維生素B1與神經系統的功能關係密切,人體長期缺乏維生素B1,會出現情緒沮喪,思維遲鈍,嚴重缺乏時,還會發生末梢神經炎,比如腳氣病,並增加突發心臟病的風險。另外,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調查發現,維生素B1缺乏還會增加老人患上抑鬱症的風險。如果老人總是悶悶不樂,不願參與新的活動或與人交談,做事變得猶豫不決,就要考慮抑鬱的可能,除了尋求心理輔導外,還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B1。維生素B1的主要食物來源是穀類、豆類、薯類,特別是沒有經過精製的全穀物食品,也就是粗糧。老人吃粗糧要循序漸進,慢慢加量,給消化系統適應的時間,還要把粗糧儘可能做得軟爛,減少膳食纖維對腸道的刺激。
8、歐米伽3脂肪酸
研究證實,歐米伽3脂肪酸對健康十分有益,不僅可以預防老年認知障礙,還能延緩衰老,增強記憶力,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調查顯示,國人歐米伽3脂肪酸攝入有限,大多數地區老年人攝入量未達到推薦攝入水平下限的一半,需要注意補充。歐米伽3脂肪酸的主要食物來源有:沙丁魚、三文魚、金槍魚等深海多脂魚;油脂中橄欖油、茶油、紅花油、亞麻籽油、紫蘇油、葡萄籽油等含量比其他植物油高;還有亞麻籽、核桃、杏仁等堅果也是良好的食物來源。
胸部護理6個要訣 讓你的乳房更健美
擁有豐滿堅挺的胸部是每位女性的夢想,胸部小的女生不用再自卑了。今天小編為你總結了6個豐胸訣竅,只要你全部照做,很快你也可以擁有傲人的事業線了哦。趕快來試試看吧!
老人穿衣也要對症 心臟不好領口別太緊
養生離不開衣食住行,這裡面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穿衣。尤其是老年人,衣服不僅要追求美觀、舒適,更要保證健康,講究「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