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結構不同,男性剛強,女人柔弱。雖然男性表面看起來強壯,不過其壽命卻比女性短6~10年,男性和女性需抓住各自身體特點來養生,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男女養生有什麼差別?
1、女性補鐵鈣,男性補鋅
由於男性和女性生理結構有差異,所以對營養素需求也有很大差別。女性從13歲左右開始,每個月需面臨著月經來潮,使得體內鈣質流失;進入更年期後,體內雌性激素水平發生很大變化,鈣質流失速度加快,因此需合理補鐵和補鈣。平時應多吃含鐵的食物,如牛肉三文魚巧克力和動物肝臟等;多吃含鈣的蛋類、豆製品和奶製品等。男性應多補充鋅元素,因為鋅能促進雄性激素分泌,可以從海產品、芝麻豬肝和牛肉以及紫菜中獲取。
2、女性熱養,男性要冷養
通常男性活力旺盛且怕熱,女性怕冷。所以女性要堅持熱養生,睡覺前用37~40℃的溫水泡泡腳,能緩解一整天的疲乏感和腰酸背痛,促進睡眠;做家務時需用熱水,能有效預防婦科疾病和關節炎;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做好小腹部保暖,遠離寒性和生冷食物,以免引起月經不調或痛經。男性需嘗試冷養生,減少蒸桑拿和洗熱水澡的次數,用37~40℃的溫水洗澡,每次洗澡控制在15分鐘以內;不能長時間騎自行車、開車、坐著和穿緊身牛仔褲,也不能經常坐在軟沙發中,以免升高睪丸溫度,進而影響生精功能。
3、女性養腦,男性養胃
上了年紀後,女性患認知障礙的風險高於男性,因為她們大腦萎縮速度快。平時需保持良好心態,多培養興趣愛好,廣結好友,多參加社區活動來刺激大腦細胞,延緩細胞衰老速度。男性需養好胃,因為沒有注意飲食衛生,易損傷胃黏膜,增加患上胃潰瘍和胃炎風險,需遠離高鹽和高油食物,多吃能養胃的小米粥或麵食。
4、女性睡好覺,男性管住嘴
女性因為性格和心理因素,睡眠質量較差,因此需調控好情緒,睡覺前兩個小時內不能看電子產品,也不能做劇烈運動。男性吸菸喝酒比例比女性高,香菸中含有上千種有害物質,酒精又是一級致癌物質,因此男性需管住嘴,戒菸戒酒,避免大魚大肉的吃。
5、女性練柔韌,男性練力量
女性不管在哪個年齡段都要練好柔韌度,能延緩骨質疏鬆,做瑜伽是不錯的選擇,不僅靜心養生而且也能練柔韌度。男性應多進行力量訓練如半蹲或舉啞鈴,腹型肥胖的人需多做針對於腰腹部肌肉鍛煉,能去除堆積在腰腹部的脂肪。
溫馨提示
男性和女性養生側重點不一樣,因此需根據自身特點來選擇合適的養生方法。另外女性要多排解情緒垃圾,通過向親朋好友訴說或大哭一場的方式來緩解壓力;男性可通過運動或郊外旅遊的方式合理宣洩情緒,不能摔東西或以暴力的方式宣洩。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一到中年就發福?主要是這4大因素在作妖,要注意防範!
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會在進入中年之後出現發胖和圓潤的情況。在身材長胖之後,不僅會影響身體線條的美感,還會使行動變得不便,很容易引起疾病的出現。所以有很多人都想了解造成中年發福的原因,從而加以改善,避免減少中年發福的幾率。
中年發福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1、新陳代謝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對於熱量的消耗和自身的代謝率也會有所降低。正常人在25歲之後,人體的代謝率會出現緩慢的下降,這也就導致了熱量的消耗會變少。但是當人體攝入大量的熱量,而不能夠被及時消耗的時候,就很可能會堆積在體內形成脂肪,長期以往就會引起肥胖。
2、運動量減少
中年時期是讓很多人都倍感壓力的時期,上有老下有小,而且有工作的壓力。所以難免會忽略運動。運動量一旦減少,身體的消耗也就會隨著降低,當攝入的熱量大於消耗的熱量時,多餘的熱量就會堆積在體內形成脂肪,從而就會出現發福的情況。
3、激素紊亂
人在進入中年之後,身體的一系列運作器官和年輕時候是會有一定改變的,而且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也都會比較大。長時間的會處於精神緊張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人體為了緩解這種壓力,就會分泌出大量的激素刺激神經系統。如果這種激素刺激到人們的食慾就會使人出現想吃東西,時常飢餓或者暴飲暴食的習慣。一旦攝入的食物過多,身體所需的熱量也就會跟著變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發福的情況。
4、疾病所致
隨著年齡的改變,身體會有很大程度的改變,身體素質也跟年輕時候是不同的。一些慢性疾病可能會在這個時候進入人體,給人體帶來危害。人們為了治療這些疾病就會選擇使用藥物來進行治療,但是有些藥物會有開胃消食的作用,能夠使人的食慾有所增加,這就會導致攝入的食物過多誘發肥胖。而且有些藥物含有一定的激素,可能會刺激人體的某些神經會導致身體出現浮腫等情況。
隨著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變慢和基礎代謝也都有所降低,這就是長胖的主要原因。人雖然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保證健康的飲食結構和適當的運動提高基礎代謝,能夠很大程度的減少中年發福的幾率。
就醫時常見的3個誤區,掌握3點能找到靠譜的醫生!
當生病時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看醫生,希望能找到可靠有權威的醫生來尋醫問藥。即使醫生經過統一培訓和考核,醫生間診療水平差別挺大,難免會遇到庸醫誤人。因此最近幾年很多人追求老專家和科主任等,簡直是一票難求,確實醫生的經驗很重要,不過也要理性對待,就醫時避免走進誤區。
就醫時需避開哪些誤區?
1、醫生年齡越大越好
其實醫生的年齡和水平並無直接聯繫,經過調查發現,醫生工作的年齡和臨床水平居然成反比。因為臨床知識更新速度比較快,年齡大的醫生沒有跟上知識更新,就是因為經驗太多而犯一樣的錯誤。所以醫生需不斷的學習新知識,多閱讀最新的文獻,研究最新的臨床知識,這樣才能成長。醫生的臨床經驗很必要,但不能僅僅看年齡。
2、醫生職位越高越好
相當一部分患者認為科主任或高職位的人看病效果更好,然而有的醫生並不稱職,他們忙於行政和人事事務,想的是如何讓醫院正常運轉,怎樣才能盈利。通常沒有長期獨立接觸過患者,更別提研究最新的醫學和療法。若職位高的醫生很長時間都沒有看過病,就很難保證會為患者提供好的醫療服務。
3、科研越厲害的醫生越好
科研對醫學進步很必要,只要成功研發某個項目或新藥,就能給千百萬患者帶來希望。不過科研根本不能替代臨床經驗以及臨床知識,此類醫生多數時間做科研,並不一定100%能看病。通常情況下,科研醫生會鑽研小且深的問題,然而臨床涉及的範圍廣。科研的醫生沒有足夠時間臨床工作,勢必會降低其診療水平。
怎麼找到靠譜的醫生?
1、看醫生的資質
主要看醫生的畢業院校和培訓背景,是否在大型教學醫院做過培訓,有沒有過深造經歷,這算是粗略的標準,不過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2、看醫生的態度
醫生的水平越高,態度就越謙遜,對患者就越友善。因為他們知道醫療的局限性,也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識。凡是有這種認知和態度的人,才有謹慎和謙遜的心。看病時一定要警惕自大且態度傲慢的一生。
3、看醫療環境和團隊
需住院治療或患有重病時必須看整體醫療環境以及團隊,醫療並不是一兩個醫生在接觸患者,還需多個部門配合如護士、化驗和影像工作者、藥劑師以及保潔人員等。凡是團隊差,一個醫生並不會發揮應有的作用,就拿醫院衛生差來說,沒有做好消毒工作,有可能會使得患者之間相互感染。
溫馨提示
雖然看病找醫生是小問題,不過卻有很大的講究,只有找到靠譜的醫生才有利於病情康復。另外要對自己的病有基本了解,有條件的話可多諮詢幾位醫生,不要相信電視上的各種廣告和虛假信息,只有多問,多了解才能做出全面的判斷。
有些病是摳出來的?要想身體健康,在這4件事情上要捨得!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儘管現在有些年輕人已經慢慢都淡化了這一觀點,但是對於那些老年人來說這種節約勤儉的習慣已經在他們的生活中根深蒂固了,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品還是食物都捨不得仍,雖然這種習慣是好的,但是殊不知在生活中過度節儉,會使我們的身體存在一些健康隱患,對於有些事情還是要捨得。
上廁所時糾正四個「傷身」壞習慣 疾病或會離你遠遠的
吃喝拉撒睡是人生5大事,缺一不可,每天排小便的次數達到4~8次,大便次數達到1~2次。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各種生活小習慣卻逐漸增多,尤其是上廁所時幾個壞習慣會傷害身體,甚至誘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