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十歲屬於過半的年齡,生命的各項機能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也有人稱四五十歲是人體健康的高危期,這個階段就容易出現很多疾病。其實這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就像是機器一樣,用時間很長的機器難免會出現器件老化損壞,需要修理和更換,人體也是一樣。
為什麼人過了四五十歲就容易出現各種病痛?
1、生命的正常衰老
人的正常生命一半也就是四五十歲,因此這個時候身體內的各個器官和系統難免出現衰老和功能衰退的現象,如不注意生活調理就容易出現病痛,這是自然發展的規律,不可能存在永生不老的現象。就好比我們的牙齒,四五十歲人的牙齒肯定不能和二三十歲的青壯年人相比,這就是歲月導致鈣質的流失從而出現牙齒堅硬度的下降,從而出現牙齒問題。
2、激素的缺乏
激素水平的改變,也是導致健康問題的因素,特別是女性。在四五十歲後,也就是女性更年期階段,雌激素的大量下降會使得女性睡眠質量嚴重下降,心煩意亂,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會下降,甚至會出現精神心理問題。
3、毒素的沉澱積累
現代社會,各種現代化化學物質充滿我們的生活,比如牛奶、蔬菜、米飯等都加入了各種各樣的化學添加劑,儘管當時吃起來很爽口,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沉澱積累,就容易誘發各種各樣的疾病,比如慢性的重金屬中毒,比如鈣鹽的沉澱引起的結石病等。身體的器官對於某一種有害物質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就容易誘發各種各樣的疾病,這就是毒素的沉澱積累作用。
4、生活習慣惹的禍
舉個簡單的例子:長期大量飲酒的人,從20歲開始,到四五十歲也就是喝酒喝了二三十年,那麼他是極有可能患上肝硬化的;再比如,一個抽了幾十年煙的人,不說一定會患上肺癌,至少他的呼吸系統功能肯定會比正常人低,而且會有毛細血管玻璃樣變改變的可能。因此生活習慣對於健康問題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從身邊不少案例都可以發現,年輕時候不注意保養身體的人,到了晚年往往都是疾病纏身,各種慢性病和心血管疾病接踵而至。
溫馨提示:
四五十歲是生命健康的高危期,其可能是生命衰老的正常現象,也可能是由於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也可能與生活環境有關,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也有一定的關係。如果想要避免四五十歲出現各種病痛,應當從現在開始,改善生活習慣,科學合理飲食,注意養生保健。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健身時容易手腕受傷?做好5點不讓手腕有負擔
減肥離不開運動,運動能提高代謝,幫助燃燒脂肪,目前有各種各樣的運動方式能消耗脂肪,但都離不開手腕,也因此有很多人在減肥健身的過程中手腕總是受傷,特別是在做力量訓練時,因為重複給手腕帶來壓力導致神經節囊腫。其實減肥期間運動做好以下幾點可以保護手腕,避免手腕受傷。
減肥運動怎樣做不讓手腕受傷?
1、保持手腕中立
在做臥推、肩推等動作時要保持正確的手腕位置,大部分人在做這些位置時手腕都會不自覺,向後彎曲。這會對腕關節、肌腱以及肌肉造成壓力,讓手腕受傷,正確的做法是要讓手腕持續保持在中立位,減輕手腕壓力,再慢慢環繞。
2、手腕動態熱身
大多數人在運動前會熱身,但僅限於肩關節周邊肌肉,或者有一部分是直接從小重量開始做起,直接讓身體進入運動狀態,但若想避免手腕受傷要先熱身手腕,動態活動手腕1~2分鐘,讓腕關節分泌更多滑液,這些關節滑液可以為關節骨骼起到減震和潤滑的作用,防止手腕受傷。
3、使用護腕
護腕可以為手腕提供支撐,特別是在做力量訓練時,佩戴護腕能保持手腕中立位,也能防止對手腕造成過大壓力。
4、做手腕靜態拉伸
做俯臥撐動作感覺到手腕後側疼痛大多數是因為關節活動受限,或者手腕肌肉緊繃使神經受壓迫引起,這種情況在做動作前要進行手腕靜態拉伸,轉動手腕並且將手掌壓於地面拉伸腕關節肌肉和肌腱,在拉伸的過程中如果有疼痛感要及時停止。
5、避免大重量訓練手腕周圍肌肉
有些人認為手腕容易受傷是周圍肌肉不夠強的關係,也因此過度訓練手腕周圍的肌肉群。但手腕周圍肌肉不同於其他肌肉群,過度訓練會讓周圍肌肉處於緊張狀態,特別是大重量的反覆抓握訓練,會導致手腕肌腱炎,引起疼痛,手無力等症狀。
溫馨提示
減肥運動必不可少,但各種運動在進行前要做好注意事項,尤其是手腕方面的安全。在運動的過程中若發現手腕有疼痛以及其他不適,及時停止運動並且觀察手腕看是否有異常,若手腕受傷需要多休息,讓手腕完全恢復後再逐漸加入運動。
腸胃不好影響大腦,4種腦部疾病跟消化道有關!
腸道有獨立的神經系統,其功能幾乎可以和大腦相媲美,身體上80%的疾病跟腸道有關,腦部疾病也是如此。經過研究表明,在腸壁上有一種特殊神經元,靠近脊髓,能直接通達大腦。據調查,多種腦部疾病跟腸道脫離不了干係,尤其是以下幾種。
哪些腦部疾病跟消化道有關?
1、老年痴呆症
當腸道出現生理性變化時,可增加腸道和大腦屏障通透性,此時有害菌代謝產物可穿透血腦屏障,進而損害神經功能。另外腸道菌群失衡時可影響免疫系統,促進大腦炎症反應,進而誘發老年痴呆症。
2、腦血管疾病
腸道菌群發生紊亂後,代謝產物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可經過腸腦軸傳遞給大腦。若脂質代謝發生紊亂時,久而久之可引起腦動脈硬化或腦梗。
3、抑鬱症
腸道菌群可影響抑鬱症發生和發展。曾經對抑鬱症患者做過調查,發現他們身體中缺乏兩種腸道微生物。正常情況下,腸道微生物處於動態平衡狀態,腸道微生物可改變代謝,進而調控腸腦軸,讓人們產生抑鬱或悲觀情緒。
4、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主要因素是大腦中多巴胺分泌量減少,導致控制動作的神經細胞發生異常。其主要症狀是手腳不由自主的顫抖、走路姿態異常,動作變得遲緩,往往伴有認知功能下降以及焦慮和抑鬱等。據研究,此類病人腸道上先發生問題。隨著時間延長,其中的某種問題蛋白可影響大腦中神經元,進而誘發帕金森病。
如何維持腸道健康?
1、多吃含膳食纖維食物
膳食纖維分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的,前者來源於魔芋、果膠以及藻膠;後者來源於蔬菜水果、粗糧以及各種豆類。平時可多吃含膳食纖維的胡蘿蔔、西蘭花柑橘類水果和芹菜等。
2、多吃發酵乳製品
常見的發酵乳製品有酸奶和奶酪,而且也是高鈣和優質蛋白質食物,其中含有活性有益菌,能保護消化道健康。不過益生菌對環境要求很高,低溫條件下保存才能維持益生菌活性,所以優先選擇冷藏條件好且生產日期近的乳製品。
3、不能亂用益生菌或益生元補充劑
益生菌確實能維護腸道健康,益生元可刺激益生菌生成。但健康人不能盲目用,以免擾亂菌群環境,反而會誘發腸道疾病。另外也不能濫用抗生素,抗生素殺死有害菌的同時也會傷害有益菌。若長期濫用抗生素,可引起腸道菌群失衡,進而導致便秘或腹瀉,甚至損害全身,嚴重時可威脅生命。
溫馨提示
只要及時改善胃腸道功能,就能防治多種腦部疾病,所以每個人都要好好呵護腸道,能惠及大腦和全身。可通過糞便來判斷腸道是否健康。一般腸道功能正常的人排便規律且通暢,糞便性狀沒有任何改變。若糞便發生改變,需及時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保持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另外睡覺前用熱水泡泡腳,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速度。
飛蚊症是怎樣的一種感覺?飛蚊症有好有壞!
總覺得眼前有黑色的東西飄動,眼球轉動時黑色的東西跟隨著移動,特別是盯著白色的物品看時,這或許是患有飛蚊症。飛蚊症常見於病理性因素,也有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有以上症狀時不要慌,理智的方法是就醫檢查。
疾病還有「夫妻病」?8種疾病「夫唱婦隨」!
夫妻共同生活多年,無論是面貌、還是生活習慣以及興趣愛好等都有些神似,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夫妻相。但經過研究發現,有的疾病也會在夫妻間傳染,如癌症、三高、胃潰瘍以及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