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處方藥要如何正確服用?

  內服中成藥

  送服:大部分內服中成藥用溫開水送服,俗稱吞服,為最常用的內服方法。大部分內服中成藥如片劑、丸劑、膠囊等均採用此法服用。其中,丸劑又分為蜜丸(大、小蜜丸,水蜜丸)、水丸、濃縮丸、滴丸等。小顆粒的丸劑服用時,只需溫開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應嚼碎後或用洗淨的手掰小後再用溫開水送服。此外,部分中成藥為增強療效,可採用藥飲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氣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療胃痛、嘔吐等症時,可採用生薑煎湯送服,以增強藥物的作用;痛經患者在服用艾附暖宮丸時,可用溫熱的紅糖水送服,以增強藥物散寒活血的作用;在服用補中益氣丸治療慢性腸炎時,可用大棗煎湯送服以增強藥物補脾益氣的作用;在服用大活絡丸治療中風偏癱、口眼歪斜時,為了增加藥物活血通絡的功效,可用黃酒送服。

  沖服:人們在服用沖劑、糖漿劑、膏劑時,常需沖服,沖服就是將藥物用熱開水融化或呈混懸狀後服用。此外,人們在服用某些芳香或貴重中藥,如牛黃、麝香時也常需沖服。

  調服:指將藥物用溫開水調成糊狀後服用,不能吞咽的病人或小兒在服用散劑、丸劑、片劑時常採用此種方法。

  含化:六神丸、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寶等治療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的中成藥常需含化,即將藥物含於口中,緩緩溶解,再慢慢咽下。

  烊化:膠質、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藥物,如阿膠、鹿角膠在服用時常需要烊化,即將藥物用開水或黃酒加溫溶化後服用。

  湯劑

  除了上述中成藥的這些內服方法外,人們看中醫時,常常看到中藥處方上寫著「先煎」、「後下」、「包煎」、「另燉」或「另煎」等字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先煎:是對介殼類、礦石類藥物而言,因質堅有效成分難以煎出來,應打碎先煎,煮沸後約10~20分鐘後,再放入其他藥。這類藥物常見的有龜板、鱉甲、石決明、生牡蠣、生龍骨等。

  後下:氣味芳香的藥物如薄荷、砂仁、豆蔻等,借其揮髮油取效,宜在一般藥物即將煎好時放入此類藥,煎4~5分鐘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揮發。

  包煎:為了防止煎後藥液渾濁及減少對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在煎服赤石脂、滑石、旋覆花時,要用紗布將藥包好,再放入鍋內煎煮。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學說中的四大「病因」

  疫癘

  是中醫外來致病因素之一,具有強烈的傳染性。疫癘的發生以及流行都與自然界的氣候反常有著莫大關係,而周邊環境以及飲食衛生不良因素有關具。

  七情

  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的變化,屬於精神致病因素。不同的情志變化,對內臟有不同的影響,《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 "、"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情志的異常變化傷及內臟,主要是影響內臟的氣機,使氣機升降失調、氣血功能紊亂。七情致病雖可及於五臟,但根據臨床觀察,主要以影響心、肝、脾為多見。

  飲食勞逸

  飲食和勞動是人類賴以生存、保持健康的必要條件。但飲食要有一定節制,勞逸要有合理的安排,否則也會降低機體的抵抗力,或影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人體產生疾病。因為飲食而致病,主要有三方面,即飲食失常、飲食不潔、飲食偏嗜。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納腐熟水谷,故飲食所傷,首先影響脾胃,然後累及其他臟腑或變生他病。

  勞力過度則耗氣,勞心達過傷陰耗血,房勞過度易耗傷腎精,過度安逸,完全不參加勞動和體育鍛煉,亦會使氣血運動不暢、脾胃功能呆滯、機體抵抗力降低,繼發其他病證。

  痰飲、瘀血

  都是臟腑功能失調的病理產物,同時又能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機體的某些臟腑組織引起疾病,故也是致病因素之一。

  1、痰飲:痰和飲都是由水液代謝的局部障礙而引起的病理產物。分有形與無形兩類。有形的痰飲是指視之可見,聽之有聲音的痰或飲而言。較為稠粘的叫痰;較為清稀的則稱為飲。所謂無形之痰飲,是指有痰飲的症狀如頭目眩暈、噁心嘔吐、昏不識人等,卻看不到排出來的或其他實質性的痰或飲。

  (1)痰飲的形成:痰飲,是因於肺、脾、腎等髒的氣化功能受障或三焦水道失於通調,影響了津液的正常輸布與排泄,以致水濕停聚而形成。

  (2)痰飲的證候及特點:因痰飲所在的部位不同,痰飲病的臨床表現也不一樣。如痰飲在肺,可見咳喘咯痰;痰迷於心,可見臉悶心悸、神昏癲狂;痰停在胃,可見噁心嘔吐、痞滿不舒;痰在經絡筋骨,可致瘰癘痰核、肢體麻木、痰氣凝結咽喉,可致咽中梗阻;痰飲上犯於頭,可使眩暈昏冒;飲泛肌膚,則成水腫;飲在胸脅,則見胸脅脹痛、咳嗽引痛;飲在膈上,常見咳喘不能平臥;飲在腸間,每致腸鳴瀝瀝有聲、腹滿食少。

  2、瘀血:凡血液運行不暢,或體內離經之血未能消散者,都可形成瘀血。

  (1)瘀血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氣虛、氣滯、血寒等原因,使血行不暢而凝滯,或因外傷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內出血,不能及時消散或排出所形成。

  (2)瘀血的症證的特點:瘀血的症證繁多,常隨其瘀阻的部位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症狀,但臨床表現有其共同特點,如刺痛、紫紺、腫塊、出血以及肌膚甲錯,脈細澀等。

  瘀血為氣血不通,不通血不達,氣血不達則肌腠失養,故肌膚甲錯,色澤不榮,毛髮憔悴。

中醫病因說:痰的「黏滯性」和「流竄性」

  一、黏滯性:痰是水濕津液凝滯的病理產物,痰一經形成就具備了黏滯的特性。黏滯性是指痰具有黏膩、阻滯的特性及致病持點。

    雖然初、中、各期的黏滯程度的有所不同,但其膠黏的本性還是相同的,故周學海《讀書隨筆》說「痰者,稠而極黏」。痰的黏膩,能聚邪礙正。痰在血能使血液黏聚變稠、流動變慢而成瘀;犯脈管能限制其舒縮功能及氣血津液等營養物質的出入,並能障礙代謝廢物從脈管中排出;犯經絡則其溝通、感應、傳導、「行氣血而營陰陽」等功能受遏;粘於氣道,既能抑制肺系的舒展,也限制其收縮,制約肺氣的升降出入,妨礙肺的吐故納新;膠黏臟腑可致臟腑氣化受阻,隧道欠暢。痰性黏膩留戀其他病邪,而成痰濕、痰瘀、痰火等合邪。痰的黏滯性常使病情纏綿、病證遷延難愈,故清代馮兆張說:「故病的痰者,必淹延久」,明代皇甫中說:「如斯怪異延纏病,都是痰涎裡面生。」痰因黏而阻滯,主要在於痰是有形之邪。痰能對機體氣津液的運行造成不同程度的阻滯。痰濕阻滯的臨床特點是「不通」。不通則局部氣津液不繼、不榮,不通則痛,不榮亦痛。「氣虛不用,血虛不仁」,於是疼痛、「不用」、「不仁」、竅閉等症隨之而至。阻滯疼痛的病證有時十分危急,如清代何夢瑤說:「可倏然仆地,四肢厥冷」,又說:「當此咽喉閉塞之時,不吐去其痰,立即堵塞而死矣。」清代劉仕廉《醫學集成·中風說》說:「痰涎阻塞清道,亦致猝倒昏憒,口噤不說。」由於痰無所不到,因而痰可膠黏於人體的任何部位。並以其有形之質而成阻滯之害。故痰的黏滯可致諸多以人體各部隧道阻塞為主要特徵的病,如何夢瑤說:「痰在目,如姜蜇膠滯,………痰在鼻,鼻塞……喉痹……或噎膈……痰在二便,癃閉秘結……婦人月水不通」,明代孫文胤《丹台玉案·痰門》說:「左癱左瘓,麻木,跛……或走馬喉痹,……或關格不通。」大略言之,痰黏滯於氣道,可致咳嗽、哮喘、短氣等病證;於食道,則見痞滿、關格、噎膈等證;於神道,可見驚悸怔忡、癲、狂、昏饋等病證;於水道,可致癃閉、水腫等病證;於精道,可致遺精、不射精、精子異常等病證;於頭面諸竅及前後陰,可致耳聾、耳鳴、鼻塞、白內障、二便不通等病證。痰的黏滯性所致病證,常纏綿遷延,也可驟變危急,關鍵在於痰濕阻滯的部位。痰若黏滯於氣管,咽喉、致氣道壅塞不通;或黏滯於心脈、腦腑、致心神閉塞,神明窒息,則屬兇險之候。

 

${FDPageBreak}

  二、流竄性:流竄性是指痰具有流竄四溢的特性及致病特點。流竄性主要表現於痰的初生階段。流竄性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因素:

  1、初生之痰質松稀薄、體小尚易流動;

  2、痰形成於水濕津液,仍稟水液流動、滲灌四溢之性,且能隨津液而行;

  3、痰隨氣血一起運行、升降出入,氣之所到,血之所至,痰也當及之;

  4、軀體各種日常運動的外力對痰對擠壓、推動作用;

  5、合邪的作用,如痰與風、與火合而成風痰、痰火,而風隨之漂動,火之妄動,均能加速痰的流竄。其中氣的因素是最重要的,由於痰能流竄四溢,故清代沈金鏊說:「其為物則流動不測,……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痰的流竄憑藉以上諸因素之「力」而獲得,其中重要的通道是以脾胃為中心的運行、流通系統。「脾為生痰之源」,痰成之後即可憑此通道而四處流竄,故何夢瑤說:「痰隨脾之氣以四泛,則流溢腸胃之外,軀殼之中。」其次三焦也是重要的通道。《素問·靈台秘典論篇》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既是水液的通道,也是痰液的通道,故痰也可循三焦而廣泛地流竄於周身內外上下。由於三焦各有相應的臟腑居其部,故痰犯上焦,則流竄於心肺、血脈、皮毛;犯中焦,則流竄於脾胃、肌肉;犯下焦,則流竄於肝腎、膀胱、筋骨。痰的流竄性可突破人體的生理屏障,能透筋、入絡、透膜、滲隙、灌竅、注骨。明代龔廷賢《壽世保元·痰飲》曾對痰的流竄性作過描述:「(痰)或奪於脾之大絡,……升於肺;迷於心……走於肝……關於腎……痰流於中脘;……注於胸,……入於腸;……散於胸背……或塞於手足……一身上下,變化百病。」痰也易流竄於奇恆之腑,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而致頭暈頭痛、癲、癇、狂、痴呆、昏迷、膽脹、膽石症、不孕、以及胎產經帶等病證。由於痰能流竄四溢,故痰可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因而也造成病位的變動不居;病證的此起彼伏,病熱的錯綜複雜,病情的波動驟變。

  總的來說,流竄性主要表現於痰的初生階段,黏滯性主要表現在痰的中期階段。

膏藥貼太久會有過敏「膏藥風」

如果膏藥一貼3天,或者兩貼之間不清洗,不留一點兒間隔,膏藥中的成分就可能經過汗孔侵入皮膚深處,誘發過敏,引起接觸性皮炎,俗名「膏藥風」。

中醫漫談腫瘤和癌症

腫瘤和癌症,在中國的疾病史上古已存之,老百姓與腫瘤和癌症鬥爭的歷史已經非常久遠。如果從我國醫書里所談到的「瘤」這個病名來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已經記載了筋瘤、腸瘤等。中國中醫文化之博大精深,由此可窺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