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狗皮膏藥情有獨鍾,遇到腰酸腿疼總喜歡來上一貼。與軟膏、霜劑不同,膏藥附著緊密,作用深透持久,所以特別適用於頑固、肥厚、部位較深處的疾患。但貼膏藥也得講究個方式方法,要不也會給您添病。
一般來說,膏藥一天就得換一次,有的甚至半天就得換一次,這要根據說明書上的藥效持續時間來定。破潰的創面更應縮短換藥間隔,以5-6小時為宜。兩次應用之間還應適度清洗患處,清除掉黏附在皮膚表面的藥垢,之後讓皮膚適當休息1-2小時。因為皮膚需要呼吸,汗腺、皮脂腺需要排泄,長時間敷貼膏藥,造成局部溫度高、濕度大,代謝廢物不能排出,就會刺激局部皮膚,產生瘙癢等不適。
如果膏藥一貼3天,或者兩貼之間不清洗,不留一點兒間隔,膏藥中的成分就可能經過汗孔侵入皮膚深處,誘發過敏,引起接觸性皮炎,俗名「膏藥風」。出現與所貼膏藥形狀相同、邊界清楚的紅斑,伴隨劇烈的瘙癢,厲害的還可能起水疱甚至大疱,十分痛苦。萬一出現這種情況,必須立即揭去膏藥,洗淨局部,之後輕的部位(紅斑),可以外敷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膏或牙膏,或者用鮮白菜幫搗爛外敷;重的部位(水疱、大疱)必須請醫生幫忙。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病因說:痰的「黏滯性」和「流竄性」
一、黏滯性:痰是水濕津液凝滯的病理產物,痰一經形成就具備了黏滯的特性。黏滯性是指痰具有黏膩、阻滯的特性及致病持點。
雖然初、中、各期的黏滯程度的有所不同,但其膠黏的本性還是相同的,故周學海《讀書隨筆》說「痰者,稠而極黏」。痰的黏膩,能聚邪礙正。痰在血能使血液黏聚變稠、流動變慢而成瘀;犯脈管能限制其舒縮功能及氣血津液等營養物質的出入,並能障礙代謝廢物從脈管中排出;犯經絡則其溝通、感應、傳導、「行氣血而營陰陽」等功能受遏;粘於氣道,既能抑制肺系的舒展,也限制其收縮,制約肺氣的升降出入,妨礙肺的吐故納新;膠黏臟腑可致臟腑氣化受阻,隧道欠暢。痰性黏膩留戀其他病邪,而成痰濕、痰瘀、痰火等合邪。痰的黏滯性常使病情纏綿、病證遷延難愈,故清代馮兆張說:「故病的痰者,必淹延久」,明代皇甫中說:「如斯怪異延纏病,都是痰涎裡面生。」痰因黏而阻滯,主要在於痰是有形之邪。痰能對機體氣津液的運行造成不同程度的阻滯。痰濕阻滯的臨床特點是「不通」。不通則局部氣津液不繼、不榮,不通則痛,不榮亦痛。「氣虛不用,血虛不仁」,於是疼痛、「不用」、「不仁」、竅閉等症隨之而至。阻滯疼痛的病證有時十分危急,如清代何夢瑤說:「可倏然仆地,四肢厥冷」,又說:「當此咽喉閉塞之時,不吐去其痰,立即堵塞而死矣。」清代劉仕廉《醫學集成·中風說》說:「痰涎阻塞清道,亦致猝倒昏憒,口噤不說。」由於痰無所不到,因而痰可膠黏於人體的任何部位。並以其有形之質而成阻滯之害。故痰的黏滯可致諸多以人體各部隧道阻塞為主要特徵的病,如何夢瑤說:「痰在目,如姜蜇膠滯,………痰在鼻,鼻塞……喉痹……或噎膈……痰在二便,癃閉秘結……婦人月水不通」,明代孫文胤《丹台玉案·痰門》說:「左癱左瘓,麻木,跛……或走馬喉痹,……或關格不通。」大略言之,痰黏滯於氣道,可致咳嗽、哮喘、短氣等病證;於食道,則見痞滿、關格、噎膈等證;於神道,可見驚悸怔忡、癲、狂、昏饋等病證;於水道,可致癃閉、水腫等病證;於精道,可致遺精、不射精、精子異常等病證;於頭面諸竅及前後陰,可致耳聾、耳鳴、鼻塞、白內障、二便不通等病證。痰的黏滯性所致病證,常纏綿遷延,也可驟變危急,關鍵在於痰濕阻滯的部位。痰若黏滯於氣管,咽喉、致氣道壅塞不通;或黏滯於心脈、腦腑、致心神閉塞,神明窒息,則屬兇險之候。
${FDPageBreak}
二、流竄性:流竄性是指痰具有流竄四溢的特性及致病特點。流竄性主要表現於痰的初生階段。流竄性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因素:
1、初生之痰質松稀薄、體小尚易流動;
2、痰形成於水濕津液,仍稟水液流動、滲灌四溢之性,且能隨津液而行;
3、痰隨氣血一起運行、升降出入,氣之所到,血之所至,痰也當及之;
4、軀體各種日常運動的外力對痰對擠壓、推動作用;
5、合邪的作用,如痰與風、與火合而成風痰、痰火,而風隨之漂動,火之妄動,均能加速痰的流竄。其中氣的因素是最重要的,由於痰能流竄四溢,故清代沈金鏊說:「其為物則流動不測,……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痰的流竄憑藉以上諸因素之「力」而獲得,其中重要的通道是以脾胃為中心的運行、流通系統。「脾為生痰之源」,痰成之後即可憑此通道而四處流竄,故何夢瑤說:「痰隨脾之氣以四泛,則流溢腸胃之外,軀殼之中。」其次三焦也是重要的通道。《素問·靈台秘典論篇》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既是水液的通道,也是痰液的通道,故痰也可循三焦而廣泛地流竄於周身內外上下。由於三焦各有相應的臟腑居其部,故痰犯上焦,則流竄於心肺、血脈、皮毛;犯中焦,則流竄於脾胃、肌肉;犯下焦,則流竄於肝腎、膀胱、筋骨。痰的流竄性可突破人體的生理屏障,能透筋、入絡、透膜、滲隙、灌竅、注骨。明代龔廷賢《壽世保元·痰飲》曾對痰的流竄性作過描述:「(痰)或奪於脾之大絡,……升於肺;迷於心……走於肝……關於腎……痰流於中脘;……注於胸,……入於腸;……散於胸背……或塞於手足……一身上下,變化百病。」痰也易流竄於奇恆之腑,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而致頭暈頭痛、癲、癇、狂、痴呆、昏迷、膽脹、膽石症、不孕、以及胎產經帶等病證。由於痰能流竄四溢,故痰可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因而也造成病位的變動不居;病證的此起彼伏,病熱的錯綜複雜,病情的波動驟變。
總的來說,流竄性主要表現於痰的初生階段,黏滯性主要表現在痰的中期階段。
中醫學「五行」學說的具體應用法
五行學說將人體的五臟六腑分別歸屬於五行。從五臟的資生來看,腎水之精以養肝木,肝木藏血以濟心火,心火之熱以溫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肅下降以助腎水。這說明了五臟之間的相生關係。
從五臟之間的相互制約來看,肺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上亢,即金克木;肝氣條達,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滯,即木克土;脾的運化,可以避免腎水的泛濫,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能夠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即火克金。中醫學還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與自然環境及氣候、飲食等的關係。
人體在病理情況下的改變,也是可以用五行學說來說明的。由於臟腑分屬五行,臟腑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是依據五行學說的規律的。如肝病傳脾,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間的相互病理影響,則為木郁土虛或土雍木郁。肝病影響到心,為母病及子;影響肺,即木侮金;影響腎,即子病及母。
依靠中醫望、聞、問、切四診方法所獲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歸屬,據此,可以綜合判斷患者的疾病。比如,患者面色發青,喜食酸食,脈弦,則可診為肝病;面色紅,口中苦,脈洪大,可診斷為心火旺。又如,痙攣拘急抽風,根據五行歸類屬木病,從人體臟腑來看,可診斷為肝病;全身水腫,小便不利,五行歸類屬水病,而病位可定為腎。
根據五行學說,治療疾病時不僅要考慮發生病變的臟腑本身,還應根據臟腑之間的生克關係,控制疾病的傳變。正如《難經》所論述的:「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當先實脾。」
${FDPageBreak}
中醫根據五行「相生」規律,提出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療原則:
1.補母,主要用於母子關係的虛證,在針灸療法中,凡是虛證,可以補其所屬的母經或母穴,如治療肝虛證時,選取腎經合穴陰谷。此即虛則補其母,補母則子安。
2.瀉子,主要用於母子關係的實證。在針灸療法中,凡是實證,可瀉其所屬的子經或子穴。如肝實證可取心經滎穴少府,或本經熒穴行間治療。此即實則瀉其子,瀉子則母安。
根據母子相生的關係,提出以下治療原則:
1.滋水涵木法,即滋養腎(水)陰以養肝(木)陰的方法,適用於腎陰虧損而導致的肝陰不足之證。
2.益火補土法,即溫腎陽(火)以補脾(土)陽的方法,適用於腎陽衰微而導致的脾陽不振之證。在五臟配屬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門學說興起,對機體的溫煦多指為命門之火的作用,即腎陽的作用。
3.金水相生法,即滋養肺(金)腎(水)陰虛的治療方法,適用於肺虛不能輸布津液以滋腎,或腎陰不足,精氣不能上滋於肺,而致肺腎陰虛者。
4.培土生金法,即補脾(土)益氣而達到補益肺(金)氣的方法,適用於脾胃虛弱,不能滋養肺而致肺虛脾弱之證。
${FDPageBreak}
中醫根據五行「相剋」規律,創建了以下治療原則:
1.培土製水法,適用於脾虛不運,水濕泛濫而致水腫脹滿之證。土和水,指脾腎兩髒,培土製水,指溫運脾陽,或溫腎健脾,以治療水濕停聚為病,又稱溫腎健脾法。若腎陽虛不能溫脾陽,則腎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濕不化,治當以溫腎為主,兼顧健脾。
2.抑木扶土法,適用於肝的疏泄太過,木旺乘土之證。木和土,乃肝脾兩髒。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以治療肝旺脾虛,又稱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調理肝脾法。
3.瀉南補北法,適用於腎陰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濟,心腎不交之證。心主火,火屬南方;腎主水,水屬北方。瀉南補北法,即瀉心火滋腎水,又稱瀉火補水法。
4.佐金平木法,適用於肺失清肅,肝火偏盛之證。金和木,乃肺肝兩髒。佐金平木,即清肅肺氣以抑制肝木,又稱清肺瀉肝法。
根據五行學說,僅僅從某一行,或者是僅是認識某二行之間的關係是不行的。必須全面研究事物包括的五個方面及其相互關係。這樣才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運動規律。
中醫漫談腫瘤和癌症
腫瘤和癌症,在中國的疾病史上古已存之,老百姓與腫瘤和癌症鬥爭的歷史已經非常久遠。如果從我國醫書里所談到的「瘤」這個病名來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已經記載了筋瘤、腸瘤等。中國中醫文化之博大精深,由此可窺見一斑。
道家臥功經典:臥龍養生功
道家修煉採用臥功,臥龍法是其中的它以特定的姿勢調動人體的真氣快速生發、運行及灌注,對體弱者有增強體質、養血安神、培育元氣、保健祛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