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貼穴位

膏肓穴

每當形容一個人病無可治時,人們常會用到一個詞:「病入膏肓」。但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膏肓其實是中醫一對重要的穴位。位於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常用於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乳腺炎、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等。常灸此穴有強身保健、預防疾病的作用。配肺俞主治久咳;配肩井主治肩背痛;配百勞主治虛勞。咳嗽,氣喘,肺癆,健忘,遺精,完谷不化。

心俞穴

位於第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取穴時一般可以採用正坐或俯臥姿勢,心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推按「心俞穴」可以治療心經及循環系統疾病,心痛、驚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盜汗、夢遺、癲癇、胸痛、心悸亢進、暈車、頭痛、噁心、神經官能症等。

調理氣血,疏通心脈,寧心安神。適用於心慌心悸、冠心病、心絞痛、神經衰弱、失眠、背痛等病症,對於各種心臟病有一定的療效。

天突穴

位於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治療打嗝、咳嗽、嘔吐、神經性嘔吐、咽喉炎、扁桃體炎、喉嚨的疾病。

膻中穴

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膻中穴的主治病症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難、咳嗽、過胖、過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

寬胸理氣,宣肺降逆,寧心除煩。適用於情志不舒、胸部脹悶。心悸氣短、失眠多夢、氣喘、呃逆等病症。

大椎穴

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能疏風解表,清熱通陽,健腦強脊。適用於頭頸強痛、骨蒸潮熱、神疲乏力、腰脊拘急、感冒、落枕、頸椎病、氣喘、熱病等病症,有防病強壯作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三伏貼的副作用有哪些

一種是患者本身對藥物過敏,一種是貼藥時間過長引發。但都是局部的皮膚問題,並沒有出現休克等嚴重過敏反應。

專家建議,貼藥後局部皮膚紅腫,無明顯不適,可不予以處理。若自覺瘙癢、灼痛等明顯不適,可外塗皮炎平霜、皮康霜等減緩刺激。局部皮膚水泡可外覆蓋紗布,避免摩擦水泡,防治破損,外塗以氧化鋅油、寶膚靈、萬花油等燙傷軟膏。水泡潰破者應避免抓撓,保護創面,外塗搽紅黴素軟膏、金黴素軟膏等消炎、防治感染。如果出現全身過敏症狀或發熱,建議到醫院診治。

至於說到配方中的藥物毒性,專家解釋,雖然白芥子、細辛等藥物有毒性,但外用藥並不通過人體胃腸道吸收,毒性很小。

帖了三伏貼之後起泡會留疤嗎?

1、帖了三伏貼之後起泡會留疤嗎?

帖了三伏貼之後起泡會留疤,不過留疤之後還是會好轉的,一般的一年後疤痕就基本消失。

2、三伏貼疤痕消除的方法有哪些?

2.1、維生素E塗抹法。維生素E可滲透至皮膚內部而發揮其潤膚作用,同時,維生素E還能保持皮膚彈性。但大家可能對維生素E去疤的功效還不太熟悉。把維生素E膠囊用針戳破,取其內的液體塗抹在疤痕上輕輕揉按5-10分鐘,每天兩次,持之以恆就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2.2、按摩法。用手掌根部揉按疤痕,每天三次,每次5-10分鐘。這個方法對於剛脫痂的傷口效果最佳,對於舊傷疤效果比較弱。

2.3、薑片摩擦法。生薑切片後輕輕擦揉疤痕,可以抑制肉芽組織繼續生長。

2.4、薰衣草精油塗抹法。薰衣草的美容功效總是很神奇的,薰衣草精油淡化疤痕的作用也被廣泛認同。不過薰衣草精油對於新疤和8年以上的舊疤效果不明顯,對於疤齡一到兩歲的傷疤效果比較好。

3、三伏貼貼敷後起泡、發癢正常嗎?

首先要弄清三伏貼的原理是採用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藥物貼敷於穴位或患處,使其局部皮膚自然充血、潮紅或起泡的治療方法。貼藥後會感到局部發熱、發癢,這屬於正常反應,不必緊張。有人貼兩小時後局部就會起泡,多發生在皮膚嬌嫩的孩子身上。這時要去掉藥物,如果泡不大,塗些碘伏,避免感染即可。如果泡比較大,要到醫院用消毒針管將泡內液體抽出。一般一周以後,起泡處會結痂脫落。起水泡,說明體內有濕熱,通過中藥的作用,將體內濕氣拔出。據觀察,起泡的人療效更好,因為這類人藥物滲透吸收好。中醫古代灸法里有一種叫瘢痕灸,就是要施灸處起泡,以取得最佳療效。三伏貼貼到皮膚發熱即可,貼太久會破皮,所以貼敷時要注意時間。

三伏貼有用嗎 三伏貼的作用

「三伏貼」是根據中醫「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等理論,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以辛溫祛寒藥物貼在人體背部特定穴位以達到振奮陽氣、驅散內寒,提高抗病能力的一種中醫外治法。

三伏貼的祛病功效 「三伏貼」適應症範圍

疾病雖在夏季少有發作,但其宿根常存體內,「夏治」是選擇夏天炎熱季節,採用適當藥物進行治療。因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陽氣浮越,此時對陽虛者用助陽藥,可更好的發揮扶陽祛寒、扶助正氣、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並可為秋冬儲存陽氣,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